1、重点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物理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是“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图像,你认为在下述运动情境中 “嫦娥三号”可视作质点的是 A研究它绕月球飞行时的速度大小时B研究它在月球表面软着落的制动过程中,保持探测器姿态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C研究它工作状态时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后的角度时D研究它在近月点制动变化轨道时调整探测器姿态状况时2对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强弩
2、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表明强弩的惯性减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自行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适当的控制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这是为了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3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着直线加速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能拉着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B加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大小相等C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D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与拖车所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相等4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
3、数为50 kg,电梯运动 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5. 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的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 B,则两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xA与xB相比为AxAxB BxAxB CxAxB D不能确定6图中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突然剪断,用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y的加速度,则有A. B.
4、C. D.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两物体相遇D、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8如图,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8N和3N,不计弹簧秤、细线 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弹簧的劲度系数K=10N/m,设弹簧秤所受 的合力为F1, 弹簧秤的读数为F2, 则 AF1=11N B. F2=3NCF2=6N D. 弹簧的伸长量为0.6米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
5、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4个 B5个 C6个 D7个10如图,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小龙对物体施加一不断增大的竖直向下的力F,则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不变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减小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始终为零 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开始沿斜面下滑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下列几种办法中可行的是A增大B物的质量 B增大A的质量C增大倾角 D增大动摩擦因数12.如右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杆的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车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四图中,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1至F4变化)的示意图(OO沿杆方向)可能是: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选不全的得2分。13.将重为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连接(如图)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12N,则物体保持静止时弹簧对物体的弹力()A可以是22N,方向沿斜面向下B不可能是零C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下D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上14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始终受水平向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
7、固定一个较长的轻质弹簧,则在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向右运动至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物块接触弹簧后一直做减速运动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C当物块的速度最大时,向右恒力F大于弹簧对物块的弹力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加速度不为零15.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MN上的轻圆环B相连接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及圆环B静止在图中虚线所在的位置现稍微增加力F使O点缓慢地移到实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环B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环对杆摩擦力增大B圆环对杆摩擦力不变C圆环对杆的弹力增大D圆环对杆的弹力减小16如图
8、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的支撑力始终变小C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17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交警测速的工作示意图, B为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
9、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空,每空2分,共14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上18.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较多,请将研究的对象与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正确配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A、B、C、D)研究对象: 伽利略理想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部分研究方法:A. 比值定义法 B. 科学的类比推理法 C. 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 问:对应 ,对应 ,对应 . 19.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探究”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经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纸带上每相邻的两
10、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多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被撕断了,混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1)从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2)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 m/s2;2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时是这样操作的: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
11、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1)在本次实验中,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 (填“是”或“否”)。(2)在本次实验中,如果沙桶的总重力mg与Mg相比非常接近时,获得的实验数据是否会和理论预期产生较大差异?答: (填“会”或“不会”)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解答过程须写出基本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21(8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v0=1m/s的初速度沿着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时,物
12、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2N的恒力F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5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5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22(10分)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4 m/s顺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现将质量m2 kg的小物品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品可看成质点),平台上的人通过一根轻绳用恒力F20 N拉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物品被拉到离地面高为H1.8 m的平台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品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问:物品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
13、间是多少?23(12分)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求绳中拉力的大小:(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3)为保持(2)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外力,方向如何? 试场号_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座位号_密封线重点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物理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中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选不全的得2分。题号1314151617答案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空,每空2分,共14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答卷相应位置上18对应 , 对应 , 对应 . 19.(1) ; (2)a = m/s2;20(1) (填“是”或“否”)。 (2) (填“会”或“不会”)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解答过程须写出基本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21.(8分)22(10分)23(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