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 国 论题目解说“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论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和主张;一种是史论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了 解 作 者苏洵(1009 1066)
2、,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27岁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历 史 背 景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西夏作战6060余次,
3、余次,败多胜少败多胜少,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到苏洵所处的时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20万两,绢万两,绢3030万匹;向西夏纳银万匹;向西夏纳银1010万两,绢万两,绢1010万匹,万匹,茶茶3 3万斤。这样万斤。这样“陪邻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
4、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明 确 字 音读音赂(l)厥(ju)暴(p)弥(m)与(y)燕(yn)洎(j)殆(di)咽(yn)邯郸(hn dn)研读第一自然段 六国破灭,非六国破灭,非兵兵不利,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力亏,破灭之道道也。也。或或曰:曰:“六国互丧,六国互丧,率率赂秦耶?赂秦耶?”曰:曰:“不赂者不赂者以以赂者丧,赂者丧,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失强援,不能独完完。故曰。故曰弊在赂秦弊在赂秦也!也!”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
5、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大概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于贿赂秦国。n 问 题 探 究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总领全文,引出分论点,提挈下文议论。研读第二自然段 秦秦以以攻取之外,攻取之外,小小则获则获邑,邑,大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其实百倍;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诸侯之
6、所大患,固固不在战矣。不在战矣。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小的方面获得邑镇,大的方面就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相比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就是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来决定胜负)。研读第二自然段思思厥厥先先祖父祖父,暴暴霜露,斩荆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视之不甚惜,之不甚惜,举举以予人,以予人,如弃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十城,然然后得一夕安寝。起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7、矣。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斩断荆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第二天)起来向四周的边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研读第二自然段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欲无厌厌,奉之,奉之弥弥繁,侵之繁,侵之愈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判矣。矣。至于至于颠覆颠覆,理固宜然。,理固宜然。古人云:古人云:“以地以地事事秦,犹秦,犹抱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此言得之。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贪暴秦
8、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迫。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草救火,柴草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作者如何论证“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采用了何种论证手法?n 问 题 探 究赂秦而力亏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也魏魏韩韩楚楚小邑小邑 大城大城得百倍得百倍 亡百倍亡百倍大欲大欲 大患大患得难得难 献易献易有限有限 无厌无厌奉繁奉繁 侵急侵急颠覆颠覆 宜然宜然不尽不尽 不灭不灭数量上数量上程度上程度上道理上道理上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9、研读第三自然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国迁迁灭,何哉?灭,何哉?与与嬴而不助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五国也。五国既既丧,齐亦不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免矣。燕赵之君,始始有远略,有远略,能守其土,能守其土,义义不赂秦。不赂秦。是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燕虽小国而后亡,斯斯用兵之用兵之效也。至丹效也。至丹以以荆卿荆卿为计为计,始始速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败而三胜。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自己的国土,坚
10、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被灭,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策,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研读第三自然段后秦击赵者后秦击赵者再再,李牧李牧连连却却之。之。洎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革灭殆灭殆尽尽之际,可谓之际,可谓智力智力孤危,孤危,战败而亡,战败而亡,诚诚不得已。不得已。向向使三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刺客不行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良将犹在,则胜负之之数数,存亡之,存亡之理理,当
11、当与秦相较,与秦相较,或或未未易易量。量。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因战败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呢。作者如何论证“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采用了何种论证手法?n 问 题 探 究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不赂者不赂者以赂者
12、丧以赂者丧齐人未尝赂秦与嬴不助五国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明 确 论 点论点总观点总观点(第(第1 1段):段):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弊弊在赂秦在赂秦。分论点分论点(2 2、3 3段):段):赂秦赂秦而而力亏力亏,破灭破灭之道也。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研读第四自然段 呜呼!呜呼!以以赂秦之地,封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天下之谋臣,以事事秦之心,秦之心,礼礼天下之奇才,并力天下之奇才,并力西西向,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则吾恐
13、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咽也。悲夫!有如此之也。悲夫!有如此之势势,而而为为秦人积威之所秦人积威之所劫劫,日日削削月月割,割,以以趋于亡。趋于亡。为为国国者者无使无使为为积威之所劫哉!积威之所劫哉!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分封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顺利咽下去。真可悲叹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的削减,一月月的割让,以致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他国的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研读第五自然段 夫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势弱于于秦,而犹有秦,而犹有可以可以不赂不
14、赂而胜而胜之之之之势。势。苟苟以天下之大,以天下之大,而而从从六国破亡之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是是又又在六国下矣。在六国下矣。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却跟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n 问 题 探 究1.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借古讽今,得出了“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结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六国论六国论 议议议议无使为积威所劫弊弊 分赂秦而力亏分赂秦而力亏在在 (魏韩楚)(魏韩楚)赂赂 秦秦 分不赂者以赂者丧分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齐燕赵)总总
15、结 构 梳 理毋从六国破亡文 章 主 旨 作者借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借鉴,不要被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地贿赂,以求苟安。要奋起抵御,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道。简要分析简要分析六国论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1)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赂秦而力亏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破灭之道也魏魏韩韩楚楚小邑小邑 大城大城得百倍得百倍 亡百倍亡百倍大欲大欲 大患大患得难得难 献易献易有限有限 无厌无厌奉繁奉繁 侵急侵急颠覆颠覆 宜然宜然不尽不尽 不灭不灭数量上数量上程度上程度上道理上道理上事实论
16、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增强了说服力。(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赂()秦 城邑()思厥()先祖父暴()霜露荆()棘()草芥()殆()尽与()嬴()
17、洎()牧以谗(chn)诛ly Yngpjudijngjjijy2.通假释义。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厌”同“餍”,满足“当”同“倘”,如果3.古今异义。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可谓智力孤危古义:那实际上。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后秦击赵者再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两次,表示行为重复。今义:第二次。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
18、件事情。4.一词多义。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兵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武力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得动词,得到,获得形容词,适宜、得当助动词,能够助动词,应当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夫六国与秦皆诸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与动词,亲附、结交介词,跟连词,和,同动词,等待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良将犹在()犹动词,如同副词,还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始名词,起初副词,才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于介词,和,同至丹以荆卿
19、为计()邯郸为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一个“为”,动词,“治理”;后一个“为”,介词,与后面的“所”共同表示被动介词,对介词,向介词,比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介词,因为,由于介词,用、凭连词,才连词,来介词,用连词,表结果,以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或代词,有人副词,或许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弊在赂秦()强弱胜负已判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思厥先祖父
20、()名词,弊病动词,断定,分动词,胁迫,挟持动词,跟随代词,相当于“其”率赂秦耶()固不在战矣()五国既丧()终继五国迁灭()诚不得已()苟以天下之大()副词,全都,一概副词,本来副词,已经副词,终于副词,实在连词,如果6.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理固宜然()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名词作状语,按道理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2)动词的活用李牧连却之()(3)形容词的活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用作动词,完整地保存,保全形
21、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最终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7.文言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被动句洎牧以谗诛()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省略句暴霜露()“也”表示判断诛,被诛“为所”表被动“非”表示否定判断“也”表示判断省略介词“于”,应为“暴于霜露”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举”后省略代词“之”,代指土地“奉”前省略主语“诸侯”,“侵”前省略主语“秦”“与”前省略主语“齐”正常语序应为“赵尝于秦五
22、战”正常语序应为“其势于秦弱”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_(2)思厥先祖父 厥:_(3)暴秦之欲无厌厌:_(4)奉之弥繁弥:_(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_ 课后作业全都,一概指示代词,相当于“其”满足更加断定(6)此言得之得:_(7)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_(8)始速祸焉速:_(9)洎牧以谗诛 洎:_(10)胜负之数 数:_ 适宜,正确结交招致及,等到天数、命运2.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子孙视之不甚惜C.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D.燕赵之君
23、,始有远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答案:C 解析:A 项,介词,因为/介词,用;B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侯的土地;C 项,用在动词性结构前,跟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 项,名词,起初/副词,才。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子孙视之不甚惜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答案:B 解析:A 项,祖父,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指父亲的父亲。B 项,子孙,古今义都是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C 项,颠覆,古义:指灭亡。今义:指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D 项,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情况。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
24、转折意)。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判断句)B.苟以天下之大(宾语前置句)C.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句)D.洎牧以谗诛(被动句)答案:B 解析:B 项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对相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称于世,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文章见解精辟,雄奇遒劲,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B.“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中的“故事”即此义。C.
25、“嘉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D.“思厥先祖父”中的“先”表示已死的,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答案:B 解析:B 项,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的意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B.在论证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时,作者主要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
26、了论证。C.文章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D.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进行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增强了说服力。答案:D 解析:应为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4)悲夫!有如此之势,
2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尽,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8.根据意思,填写名句。(1)六国论中,作者用“_,_”两句对自己的观点“弊在赂秦”进行了解释。(2)六国论中的“_,_”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3)苏洵在六国论中列举齐、赵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4)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用武而不终也举以予人如弃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