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61180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 一、高考题解读: 1、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6 分) (2013 年四川) 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 100 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解析】此题结合教材“名著导读”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E (表达应用) 。 这是一个续写式扩展语句题。题目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中挑选一人, 需注意所写内容与前面内

2、容(主题)的切合,即围绕苦难与人生的关系举例。 涉及教材:必修一的“名著导读” 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三的名著导读曹雪芹红楼梦 、课文林黛 玉进贾府 。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练出傲岸的风骨;倍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 生命的华章。 “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 曾消泯对音乐的执著。及时在最恶务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 生意义吗? 示例三: 大卫科菲波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

3、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 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用不虚伪、用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2、请紧扣下面划横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 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 (6 分) (2014 年四川)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答案】示例一: 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顿”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 示例二:诸侯割据,群雄争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望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渴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 求国家大治,宏伟

4、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解析】试题涉及必修一论语必修五三国演义 。从画线句中不难抓住“和”这一中心,要求结合 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即考查学生语文基 础知识、基本能力(名著阅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又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还 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了 2013 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课改与 考改方向,也体现了语文的追求:宽度、厚度与力度。 论语 三国演义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也是 要求阅读的篇目,下面以论语为例,说说论语 , 论语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也比较集中

5、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 “礼” 、 “义” 。 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怎么做人;还有“礼之 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无所争”的谆谆告诫;也有“和 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还有有“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处世准则三国演义中 着重体现的事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二、高中语文所涉及的名著导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高中必修教材涉及的名著导读: (1)第一册: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2)第二册: 家 (巴金) 巴黎圣母院 (3)第三册: 红楼梦 高老头

6、 (4)第四册: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5)第五册: 三国演义 堂吉诃德 2、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涉及的传记人物: 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 (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 3、2015 年预测: (1)根据新课标要求、2015 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以及四川命题稳中求变的惯性,加上习总书记要求 2 更加重视传统文化,2015 年四川高考语文依然有一题波及及名著导读或传记人物,分值约 5 至 6 分。 (2)试题的难度不大,但对相关的名著作者缺少了解,就难以作答,如果有一定了解,在考试时稍加细 心,得满分不是难事。 (3)根据四川语言运用板块不出现重复的题(即近几年命

7、题出现的不再涉及)的习惯,2013 年、2014 年 高考出现过的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 论语和三国演义在 2015 年高考中应该不再涉及。 应从家 (巴金) 巴黎圣母院 高老头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堂吉诃德 ,杜甫、鲁迅、毛泽东、 达尔文、马克思、 (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中选材命题。重点为杜甫、沈从文、毛泽 东(三人课文涉及) , 莎士比亚戏剧 。 (4)试题类型: 结合仿写、续写以仿句形式出现。 结合电视以颁奖词、节目串词出现。 结合网络“恶搞” 、流行语以广告宣传语出现(正面宣传,批判错误行为) 。 结合励志和重视传统、经典以解说词出现。 以对联出现。 其它题型。

8、三、复习掌握内容: 1、名著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的经历及品质,作者的成就、经历、思想。 2、传记人物的主要成就、重大贡献、积极思想,坚强品质。 3、后人或他人的重要评价。 四、复习方法和要求: 1、读课本、读原著(时间关系已不允许) 。2、读记概括的内容,别人评价的内容,练习过的试题内容。3、 记清楚,记准确。不似是而非,不张冠李戴。4、强化记忆既可为语言表达积累,更可为作文积累实用素 材。5、快速阅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篇前的“阅读提示” ,掌握主要内容。 五、记忆掌握内容(结合课文自读,熟悉人物、情节、基本内容、主题、一些重要评价。 ) (一)巴金家 1、 家的故事梗概:见教材

9、必修 2 第 77 页。 2、 家的内容关键点: 家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高公馆封建家长们的群丑图。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专 横、残忍、荒淫无耻。高老爷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是这个封建家族最高的统治者,以不许置疑的绝 对权力,维护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扼杀年轻一代的青春、爱情与生命。然而,他所卫护的制度,与他衰 朽的躯体一样,已经日薄西山,其崩溃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高老太爷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也是旧制度的 产物。小说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其批判锋芒,并没有简单地指向这个人物的恶德恶行,而是深入鞭挞这个 人物所代表的家庭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高老太爷临死前破例对觉慧表示的宽厚,就是相当

10、深 刻的一笔;表明作者即使是对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而是努力展示其性格的多面复杂性。 家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 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这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中国 文坛中的巨匠地位。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揭露和控诉的封建大家庭罪恶。这集中表现在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中。 家表现和赞颂了年轻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时代潮流冲击 下趋向没落、崩溃的描写。 3、 家主要人物形象: 压迫者的形象:冯乐山,高老太爷,克明,克安,克定。 叛逆者的形象; 觉慧,觉明,琴 牺

11、牲者的形象:梅芬,瑞珏,鸣凤 压迫者的形象: 冯乐山是孔教会的会长,他是封建思想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高老太爷是作 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因此,这一人物开篇便处于不容争辩的被否定的地位他是一个先验 的被批判的客体。在作品中作者极力将之塑造成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 级的罪恶典型。为了突出这一形象的“恶” ,达到批判封建宗法专制的目的,作者有意无意地回避对这一 3 人物性格复杂性的揭示,使之成为一个近乎于“类”的存在。 牺牲者的形象: 梅芬:觉新的表妹。容貌秀美,她的神态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略带病容,但其实是因为心事太重,又十 分内向的结果。她和

12、觉新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但终于没能和觉新结合。她被迫嫁出省去,最终落得守寡回 归娘家。在高家兄弟的眼里,梅表姐的举止永远是高贵的,她冰清玉洁、优雅而秀美。梅是觉新的灵魂与 梦想所在。梅异常聪慧,也善解人意,同样的善良使得她能和瑞珏成为知交好友。她的性情是刚烈的,绝 对不能容忍任何闲话和轻视,她不能象母亲一样计算着每一天的利益得失,庸俗、日渐衰微地活着,她宁 可选择高傲孤独地死去。 瑞珏:觉新的妻子。她具备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她对于觉民、觉慧所追求的东西和感受到的苦闷完全理 解。初进高家,她遭到了兄弟姐妹们的一致拒绝,因为大家心里认同的嫂子是梅而不是她。瑞珏努力争取 大家的好感,并不是想讨好众人,

13、而是出于天生的善良和忍耐。她明白做为长房儿媳的地位,她甘愿为此 承受很多委屈,她要协助觉新成为这个家中的顶梁柱。瑞珏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瑞珏对觉新的爱,是绵长 深厚的,只要他在自己身边,瑞珏便可以坚强默默地承受一切,她是因爱存在,为爱坚强。瑞珏对弟妹们 的照顾无微不至,高家的姊妹们也逐渐由拒绝变为依赖。但这个最善良的人却被封建陋习折磨而死。 鸣凤:鸣凤,高家的一个小丫鬟是阶级压迫的受难者,美丽聪明,柔中有刚。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 在对觉慧的爱意下她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最后,她为了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专制发出了强 烈的抗议。 叛逆者的形象: 觉慧: 觉新的三弟。热情、纯洁、直率,可说是

14、高公馆中的一个“异数” 。他对于世界充满好奇,对自 己所认定的道理,决不妥协,哪怕是他至亲的人。年轻的觉慧既敏感又爱冲动、行事莽撞,他还不了解人 生有多复杂,也不能完全理解大哥。觉慧的感情是外露的,火热的。他是家中最清新的因素,他对于 未来充满着希望,深信青春终归属于自己。在心灵经受过痛苦的历练后,他的青春觉醒开来,激励他离开 家,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琴琴:高家的表亲,觉民的表妹。在高家长辈眼里,她是个乖巧贤淑的女孩。她健康、活泼、有活力。 她跟别的公馆中的小姐大有不同,她是自由自在的,因为寡居的母亲比较开明,她上了女子学堂,这使她 有了见识,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她几乎是个新女性。她热烈赞成新

15、生事物,喜爱着一切积极、健康的新 思想,喜欢和进步的学生们交朋友。她同觉民的相恋,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两个年龄相仿、境遇也 相同的年轻人因同病相怜而产生的一种情愫。她觉得自己需要同觉民在一起,需要那热切的讨论来帮她树 立信心。她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矛盾体,既热情又阴郁,既高傲又自卑,既大胆又怯懦几种截然不同的 情感总是左右拉拽着她,使她犹豫不定。 觉民:觉新的二弟,觉民是个个性主义者。他和琴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决然离家抗婚。 觉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较定型的;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顺利的遭遇,使他胜利地得到爱情,跨 过了逃婚的斗争。他也有改变和发展,但都是顺着一条路向前的,他自信可

16、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觉新: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长房长孙高觉新。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一表人材,“能文能武“。 曾对未来充满幻想,但“家“的重压却过早地笼罩了他。他尊敬长辈,真切地爱着弟妹们,维护着这个家的 名声,甚至不惜把种种过失揽到自己身上。梅是他青梅竹马的爱人,但他还是无奈接受了长辈们为他挑选 的妻子-瑞珏。觉新对生活有无限的眷恋,他爱妻子、爱孩子、爱家中的每个人。长子的责任、懦弱的性 格、尴尬的处境,使他费尽心力,要努力讨好每一个人,结果却无法让任何人满意。他有哈姆莱特式的犹 豫,内心的矛盾和搏斗是“家“的人物中最丰富和最激烈的。 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 他贪婪地

17、汲取知识, 并期待着朦胧的爱情。 可是, 父亲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 “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 ”之后,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 匆匆完婚,他都无奈而顺从地接受了。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 ,要 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着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屋去。 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凄惨的叫声,陈姨太却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 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4、对家的评价和理解: 4 (1)作者在家的“跋”里说: “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18、”从 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 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 家的意图。 【解读】最能诠释这句话的句子: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 家的创作意图: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 5 个年头,所以“ 家 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 (2)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 为什么作者始终记住这句话呢? 【解读】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 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3)作者认为: “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 。 ”其理由是什么? 【

19、解读】尽管“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 ,却仍然看见征服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己的道路; “我跟 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在这个搏斗里面” 。 (4)“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 【提示】理解这句话关键要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为什么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 。 【品析】青春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充满着激情与活力,而在生活的激流中勇于搏击的激情、一往无前的精 神正是作者创作的源泉。 (5)“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 【提示】解答此题关键要从比喻修辞入手分析。 【品析】把过去的生活内容比做坟墓,比喻生动、奇特,一方面写出了

20、这些东西已埋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多是一些惨痛的记忆。 (6)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点亮 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 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 2003 颁奖词后人评论巴金为中国的 良心 曹禺先生说: “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数十年前,曹禺先生书下此言,赞美巴金, 1927 年,巴金以第一部小说灭亡 ,被人们认识以后,正是以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 领军人,并且长达数十年之久,无人可以

21、替代,没人可以撼动。 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 萧乾: “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 鲁迅: “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 舒乙: “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 光明。 ” 金庸: “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 王蒙: “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 文洁若: “我觉得,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 ” 贾平凹: “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我有幸在杭州见 过巴老一

22、面,他的形象将永远保留在我心中。当时,我推着巴老的轮椅在西湖边的草地上转了一圈。巴老 的作品就在那儿,那些文章,那些话,没有大勇气者、没有高贵人格的人,是写不出来,说不出来的。 ” 巴老的散文我基本上都读过,长篇看过大多数。巴老一生都正气堂堂,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将永 远活在我们心中。 ” 毕淑敏: “闻听巴老逝世的消息,我非常伤感。他的一生,特别是他的老年,都深深感染着我,巴老 确实是越老越精神。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 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 草婴: “巴老最热烈的感情,

23、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 5、 家的问题探究 (1)阅读家的过程中,那些场面或者人物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5 鸣凤投湖:鸣凤身份卑微却善良纯洁,虽然她与三少爷觉慧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果,她仍因为能天天看 到他而幸福不已。知道那个万恶的冯乐山要娶她为妾,她为了保全清白,投湖自尽,嘴里轻轻喊着“三少 爷,觉慧”脸上还含着笑。展现了旧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和鸣凤美好的品性。 瑞珏难产而死:高家因为迷信,在高老太爷死后把即将生产的大少奶奶瑞珏送到条件严酷的乡下待产, 引发了这场悲剧。瑞珏生产时,旧礼教把觉新隔在门外不得相见,瑞珏痛苦地喊着丈夫的名字直至死去, 觉新悲痛不已却又

24、无可奈何。 梅表姐的悲惨遭遇:本来觉新与梅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因为长辈之间的无端恩怨断送了幸福,封建 大家长的专制有时会毁了子女的一生。梅芬嫁了一个病夫,丈夫不久就死了,每分回到娘家处处受辱,她 也意志消沉,渐渐积劳成疾,悲惨的死去。从一个青春少女到全身素缟色的寡妇,梅芬的悲惨命运与她妥 协的性格有关,更显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 (2)怎样理解觉慧那种叛逆、反抗与追求理想的性格?你觉得这种精神在当今还有没有意义? 主人公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在五四思潮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 黑暗和腐朽,感觉到那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 ,下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 ,

25、他要 做“自己的主人” , “自己把幸福拿过来” 。小说写他许多大胆而又幼稚的“新潮”行为,包括参加学生运 动,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帮助觉民逃婚,以及最终从家里出走,到外面寻找“新生活” , 等等。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觉慧有理想有追求,但他的许多行为未免单纯幼稚,然而这正是受五四新思潮 冲击的激进青年的特征,他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当时新一代青年精神上的成长。 觉慧的大哥觉新是另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从艺术上讲,这个角色的塑造是非常饱满的。理智上, 觉新也是“新青年” ,他也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孙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 束,觉新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

26、。家对他来说是精神炼狱,但毕竟又还是一种神圣的血缘联系, 以及难于割舍的留恋。他不可能像觉慧那样大胆反抗,义无返顾,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既信服个性 解放的新理论,又“顺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 ,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 ,每一次向封建罪恶势力的让步 都以牺牲别人(包括他所爱的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只能清醒地在罪恶的泥沼中挣扎。这个人物有人格 分裂的悲剧性,他代表了与觉慧不同的另一种人生追求,作者在对觉新这个善良懦弱人物的批判中也含有 深深的同情。 家里边还刻画了其他一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环鸣凤,温顺善良地 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瑞珏,专制家长高老太爷,败

27、家子克定,荒淫的假道学冯乐山,等 等,他们一起在高公馆这个黑暗王国里上演着腐朽或新生的戏剧。 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 ,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 家族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但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各 有特点,有些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如鸣凤投湖自尽前无比痛苦怨愤的心理独白,梅芬与瑞珏两 位善良的“情敌”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剖露,觉新婚后遇见梅芬时的无限追悔与怜爱,等等,都是抓住人物 斯时斯地复杂的心理变化来写的,给人印象很深。为了抒发苦闷激愤的情怀,巴金不时通过他的人物或者 直接由自己出来做滂沱倾泻的抒情,那种热情澎

28、湃的诗性笔调也常常把人带进激越的氛围中。 (3) 家曾经是过去几代青年非常喜欢的畅销书,你能理解他们喜欢的原因吗?和当今流行小说比较,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家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 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在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时代,引动着无数青年激血的青春,而在那以后的 几十年甚至百年,都牵动着青年们带血的激情,在当代这个和平时代,无处施展的青春与勇气似乎已成为 对以前激情岁月的崇拜。 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巴金把那个时代以一本书的名义在我们面前重现了一次。他向我们呈现的不仅仅 是一个没落家庭的故事,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存在在千千万

29、万青年内心最低处的精神,他们有热血,可以 反抗,可以追求,就像我们每一个青年,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追逐这个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或是以我 们的力量推动这个时代的前进。 巴金的家写的是 20 世纪 20 年代青年的生活,青年的感情,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时代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社会审美心理也和当年大不一样。我们读这部小说,难免会有点隔膜。应当尽可能了解小说 6 所表现的那种时代背景,在小说阅读时有一些历史感。同时,我们会发现像巴金小说所体现的那种对理想 的追求,那种使命感,那种青春的热情和奋斗精神,正是现今生活中所缺少的。所以巴金的小说对当代青 年还有意义,我们可以了解和感受另一种有激情有价值的青

30、春。其实无论什么年代,青年就是青年,有理 想有抱负有激情才是正常的。巴金所写的青春现在完全也可以打动我们,感染我们。作为一位使命感很强 的作家,巴金对当代文坛有启示意义。 家属于青春型的写作,巴金忘情地投入他所构设的青年文学世界,那种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 青春之歌,是特别能唤起年轻人共鸣的。巴金的作品的确不算精美圆熟,特别是包括家在内的早期小 说,不属于那种可以反复去推敲细读的作品。但其单纯、朴素、流畅,激情充溢,以情动人,善于用充满 感情色彩的词汇、动势强烈的句式以及富于抑扬力度的语调造成一种浓烈的审美氛围,如行云流水,汪洋 恣肆,很能抓住读者的心。这也自成一格,可能粗一些,但有冲击力,更

31、能与青年沟通。巴金主要是为青 年写作,他是永远属于青年的。巴金后期的作品风格比较圆熟,转向深沉,如寒夜也是杰作。巴金的 散文亦有大成就。晚年的随想录中有许多理解“文革” ,理解人性,同时也理解巴金为人的好文章, 值得一读。 如今,在一切都如此繁华喧嚣,精神和思想却需大力构建的当下,将视线投向一位伟大的作家,在对 过往踪迹的叩问中,感慨集真善美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伟大,感慨作家波澜多姿的人生历程为杰作所做的 非凡铺垫;期望内心深处与不凡灵魂的相遇,期望宏大深邃的思想提升单薄贫弱的精神。 如今,人们对于文学写作的各种可能性的探索日益丰富,也愈加清晰地意识到,对文学的欣赏,绝不 仅指向辞藻的华美丰沛与

32、否。或者说,读者的期待绝不仅于此。文学向现实、向历史、向人们的所知所感 与所思所想开放,与之紧密联系的程度,应该远超我们固有的想象。从早年的大文化散文到近年来“非虚 构”写作的热度,正表达了人们对文学的这种期待期待文学能以它特有的方式,去体会时间与空间、 人文与自然的奥秘,去捕捉人类心灵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闪耀出的值得珍惜的灵光。 (二) 巴黎圣母院 (见教材必修 2 第 80 页) 1、创作背景: 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 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 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

33、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 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1824 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 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 斗争的高涨。1830 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 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 烈、尖锐。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 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 年,随着国内反查理第十的

34、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 治和文艺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 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 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是雨果对自己曾是保王主义作了一次清算,表达了对波旁王朝和天主 教会的憎恶,因而,小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2、故事梗概:丑聋人卡利摩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 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利摩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 被非必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

35、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 杀。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利摩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 群众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 误与卡利摩多大战, 爱斯梅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 最后卡利摩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利摩多抚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3、主要人物形象: (1)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 救助人。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她挽救了误入乞丐王国的诗人甘果瓦的生命;她还不计前 7 嫌送水给受刑时的卡西莫多;她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丝毫不怀疑心上人的背叛,不

36、允许别人说一 句他的坏话;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她宁死不屈。最后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 、 “杀人犯” ,并被判处 绞刑。 她的毁灭, 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 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突出了当时教会、法庭的不负责任,以诬赖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愤怒。而作者则把爱斯美拉达这个人物塑 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 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2)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丑对照原则 创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

37、的嘴,参差 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 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 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 作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虚伪的 理论。 (3)克洛德弗罗洛: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道貌岸然,衣冠楚楚, 但灵魂肮脏,毒如蛇蝎的伪君子。一方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 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

38、淫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 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 欲扭曲了他的灵魂。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这是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4)弗比斯:弗比斯是一位年轻的军官。有着与太阳神相同的名字,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美男子一样的容 貌与体魄,还有同样喜欢美与浪漫的风流男人。他喜欢美丽的女人,却从不忠贞,在花丛中流连。他是一 个小说中常见到的形象。有人说他骗取了爱斯美拉达的爱情,其实是他对于美的又一个收藏,虽然这很自 私。 (5)甘果瓦:甘果瓦是爱斯

39、梅拉达救下的流浪诗人。因为流浪使他更清楚的认识着这个时代与社会,使 得在“玫瑰”和“面包”之间的选择更偏向于实际的“面包” 。4 4、艺术特征: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作品,最集中最典型的反映了浪漫主义色彩,出色描绘了巴黎城市 的壮丽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生活风貌。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 (1)离奇的情节:这部小说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 “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 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是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 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

40、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 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拉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 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 想象而追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 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41、: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是真诚和美好人性的代 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代表、善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任人物身上, 产生强烈的对照。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的对比,如加西莫多与心灵 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加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此外,作者以浓烈的 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有极强的浪漫主义色彩, 巴黎圣母院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 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波西

42、米亚少女爱斯 8 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无 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的名义丈夫,以保全他的性命;看见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 有她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 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我们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和王权的强烈愤恨。至于副主教 克罗德和敲钟人伽西莫多,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罗德表面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 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伽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 又跛的畸形人,从小

43、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爱斯梅拉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 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梅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 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得小说具有一种震 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感情。这也许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魅力所在。 (三) 高老头 (见教材必修 3 第 104 页) 1、思想感情 高老头 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以 1819 年底到 1820 年初的巴黎为背景,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

44、 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走上堕落之路。同时还穿插了鲍赛昂夫人和伏脱 冷的故事。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人 欲横流、极端丑恶的图画,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 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 2、写作背景 19 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 1815 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 朝复辟,统治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 辟王朝, 开始了长达 1

45、8 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 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欧也妮 葛朗台 发表于 1833 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 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 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 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 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巴 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

46、这个重大社会现象。 3、相关评论 “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夫人鲍赛昂的形象。前者原为一个外省贵 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 鲍赛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丧失正直的良心,开始为金钱而出卖正直,特别见证了高老 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象榨干的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向资产阶级的道路走去的决心。 高老头中主 要描写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在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发不可收拾,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竟当上 了副国务秘书和贵族院议员,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赖于极端利己主义原则。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尔扎克为贵 族阶级唱的

47、一曲无尽的挽歌,她出身名门贵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钱而被情人抛弃,被迫 退出巴黎上流社会,高贵的门第再也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她在后来的小说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钱 出卖。她的遭遇告诉人们,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高老头在艺术上很严谨,作者设置了典型环境,让典型人物活动于其中,使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与环 境相契合,书中安排了四条情节线索,以拉斯蒂涅的堕落为主线,其它几条起辅助作用,纵横交错又脉络 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划是巴尔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划,甚至一个细节,如高老头 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鲜明生动;人物

48、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贵族沙 龙中的语言与逃犯的语言绝不一样。 ” 4、艺术成就 (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 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品 9 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 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 ,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 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 无气派的回廊” ,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 ,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

49、俗 不可耐的排场。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 着金镶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伦 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衬托出上流社会贵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征的环境描写, 有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后回到栖身的伏盖 公寓时,作品写道: “走入气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 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 流社会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肯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 蒂涅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 (2)人物性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名著导读》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复习.doc)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