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613583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第17课课 明朝的灭亡明朝的灭亡01知识梳理知识梳理02图述历史图述历史03课堂精练课堂精练04课堂探究课堂探究05达标训练达标训练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结党营私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贪赃枉法兼并土地兼并土地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均田免赋均田免赋大顺大顺崇祯崇祯1616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大金大金清清吴三桂吴三桂山海关山海关1.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多方面原因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多方面原因:(1)连年天灾导致的百姓生活困苦。(2)明政府在天灾之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加重赋税和徭役的力度。(3)土地兼并恶性发展,使农民不得不

2、离开土地破产逃亡。(4)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5)起义军大部分由农民组成,特别是李自成率领的部队。他的部队接纳了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并采取他们的意见笼络人心,因此李自成的军队受到了当时广大民众的支持。2.本课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轴本课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轴:3.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歌: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图述历史图述历史1.图1是_。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均田免赋”为口号,转战十余年,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3、李自成李自成2.图2是明代流民图。明代周臣所作。古代社会的“流民”主要指因突发性灾难和兵祸而逃难的灾民,也指因兵役、赋税,以及豪强盗匪欺凌无法生存而流移他方的人。长期得不到救济和安置的灾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民,无所依靠,就变为游离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游民”。周臣的流民图相对写实地记录了流民、游民的情态和生活,是对底层社会风俗的描绘。3.图3是明末_起义形势图。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斗争最尖锐的一次农民战争,对后世影响深远。起义中提出的“均田”口号,是唐宋以来农民战争的一个新发展,它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

4、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民农民课堂精练课堂精练()1.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朝中大臣为了争权夺利,睚眦必报,排斥异己,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这表明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皇权衰落是明亡的主要原因C.文官内斗成为明朝惯例 D.君主专制在明朝发展到顶峰A()2.“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材料可推断A.明朝末年财政收入增长B.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C.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B()3

5、.造成右图中明朝末年军费开支激增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A.抵御外国侵略B.发兵攻占台湾 C.对付清军入关D.加强西藏治理C()4.明末崇祯皇帝曾在罪己诏中痛斥明朝官员身居官位,却只为自己谋私利。下级官吏品行不端,勾结无赖,欺霸乡里,感叹道:“嗟此小民,谁能安枕?”材料反映明朝灭亡的原因是A.吴三桂投降清军B.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C.努尔哈赤统一女真D.李自成发动起义B()5.明朝后期,皇室贵族大量掠夺民田,以致明末农民战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清初推行“更名田”,承认了农民夺占明朝藩王庄田的事实。这表明A.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统治政策的改变 B.农民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持续混乱C.清初统治者认同

6、了“均田免赋”思想 D.“更名田”消除了满汉民族矛盾问题A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材料:材料:明末(崇祯)鼠疫爆发后,明朝一方面也如现代社会一样,积极救治这种疾病。但由于医疗条件所限,明末鼠疫救治效果十分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明末上到中央,下到地方,政府救治瘟疫的方式之一,是举行宗教仪式,请求上天、神灵不再降下瘟疫。识小录甲申奇疫记载道:“而吴江一神甚灵,至坐,察院、县令日行香跪拜。又放告拏人,一同上司行事。国将亡,听命于神,哀哉!”然而这种群体活动,不仅无助于消除瘟疫,反而由于群体聚集可能加剧瘟疫的传播与爆发。赵现海瘟疫史研究的科学、区域与观念视角以明末鼠疫为例讨论:讨论:根据材料,

7、概括明朝末年政府救治鼠疫的弊端。小组讨论,初步答案:小组讨论,初步答案:_老师点拨,最终答案:老师点拨,最终答案:_医疗条件有限、投入力度不足、宗教迷信色彩浓厚。医疗条件有限、投入力度不足、宗教迷信色彩浓厚。【示例示例】下表为明朝末年天灾情况,对这些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加速了明朝灭亡B.土地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C.明末战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D.吏治腐败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A【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背景。从表中史实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背景。从表中史实可以看出,明朝明朝末年各种灾害频发末年各种灾害频发,导致人口锐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社会动荡不导

8、致人口锐减、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社会动荡不安安,这些因素实质,上加速了明朝灭亡这些因素实质,上加速了明朝灭亡;材料中所列均为天灾材料中所列均为天灾,而土地而土地过度开发是人为造成的过度开发是人为造成的,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排除排除B项项;材料没有明显提及战争材料没有明显提及战争,排除排除C项项;材料没有明显提及吏治腐败材料没有明显提及吏治腐败,排除排除D项。故选项。故选A。达标训练达标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明武宗在位期间恣意妄为,以杨廷和为首的政府官员并没有一直顺从他,他们多次诏敕劝阻皇帝的荒唐行径。由此可见A.政府官员能对皇帝的不当行为进行劝阻B.政府官员能够遏制皇权的膨胀

9、C.宦官比政府官员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D.政府官员的劝谏促使明朝保持了长期的政治清明A()2.明实录(明)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及时批答。而明史(清)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史官个人才华 B.史官编撰意图 C.史料运用方式 D.史著编撰体例B()3.1629年(明朝崇祯二年),陕西自然灾害后“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蓬尽矣则剥树皮以为食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地方官员“严为催科(严征苛捐杂税)”,侥幸活下来的百姓“则转相为盗”。这一材料反映明末A.天灾人祸交织 B.土地兼并严重 C.边防危机四起 D.君主不理政事A(

10、)4.崇祯年间,郑其龙经福建巡抚的批准,募集了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为田”。郑芝龙此举在客观上A.有效巩固了明朝统治 B.加重了政府负担C.冲击了闭关锁国政策 D.暂缓了社会矛盾D()5.某同学在阅读课本时对“均田免赋”“1644年大顺政权”“明朝灭亡”进行了圈画,通过上述重点内容的提示,可以判断该同学阅读的章节是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C()6.“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这里论述的是A.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B.明朝灭亡的结果C.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D.清朝

11、建立的原因A()7.从秦末陈胜、吴广到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起义后都出现了一个相似现象:新建王朝总体上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这意在表明农民起义A.促进了新旧政权的交替 B.推动了新王朝的政策调整 C.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扶植了贤能皇帝的上台 B()8.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B.吴三桂引清兵入关C.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宁城 D.李自成攻入西安城A()9.明朝末年,作恶多端的魏忠贤遭贬自缢后,人心大快,演魏忠贤一事的小说一时成为热门。孙楷第中国通俗

12、小说书目载有皇明中兴圣烈传(后改为魏忠贤轶事)、警世阴阳梦、梼杌闲评等。这主要说明了A.魏忠贤的倒台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市民阶层对通俗小说有更深认识C.评论宦官专权是明末小说的题材之一 D.明末印刷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C()10.1644年4月21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与吴三桂的军队激战。次日,清军乘机杀出。此战最终的结果是A.努尔哈赤统女真 B.皇太极建立了清朝C.李自成推翻了明朝 D.清兵入关进驻北京D()11.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洪承畴,一直比较受人关注,清朝入关后百余年间,他作为降清的功臣受到清政府的褒奖;乾隆年间,随着社会的稳定,乾隆命史馆编纂贰臣传,洪承畴被钦定为“贰

13、臣”,受到贬抑;民国初期,有关洪承畴的评价大体还延续乾隆时期的论断;而在抗日战争时期,伴随着对投敌卖国者的声讨,洪承畴因为降清被视为“汉奸”,大受挞伐。这说明历史人物评价A.标准变动频繁,很难有定论 B.应坚持道德评价为重的倾向C.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客观 D.受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影响D()12.朱元璋“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皇帝)”,但明神宗28年不上朝,国家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王朝依旧可以运行。这说明A.明朝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B.明朝政务运作基本程式化C.明朝决策机制渐趋民主化 D.明朝宦官逐渐掌握决策权B()13.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先后更易内阁高级官员

14、50人,其中处死2人,充军2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督7人,巡抚11人。这表明A.宦官专权破坏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B.明朝君主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C.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败 D.明朝统治集团内斗不断,吏治腐败B()14.下表是明清时南方江南松江府一带的米价变化表。这一变化表明A.政局变化影响物价变动 B.粮食产量大大增加C.白银大量涌入致使物价下降 D.赋税改革成果显著A()15.明史载:“丁未,帝(崇祯)崩于万岁山,御书衣襟曰:上干天咎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明末崇祯皇帝A.愧当亡国之君 B.实行剃发易服 C.认为民贵君轻 D.

15、鼓吹君权至上A二、二、综合题综合题16.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三:材料三:(袁崇焕)1620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身为县令,不摆官架子,不搞特殊化,秉公办事,为民申冤,穿靴上房,帮民救火。当时文武各官,皆心情畏缩,不敢出关担任辽职。袁崇焕不畏困难,主动请战。被朝廷破格提拔为山东按察司佥事(正五品)、山东监军。在构建关宁防线的过程中,袁崇焕严肃纪律,杀掉虚报兵额、吞没粮饷的校官,并将11门红夷大炮设置在宁远城上。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统领6万大军,直扑宁远。攻城前劝降袁崇焕,遭到严词拒绝。努尔哈赤重伤而死,明军取得宁远大捷。之后,

16、又获宁锦大捷。明史记载:袁崇焕死,籍其家产,“家亦无余赀”。摘编自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1)材料一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袁崇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袁崇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至少两个)。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统治者的政治立场;对历史历史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统治者的政治立场;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等。研究的不断深入等。(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崇焕精神”的内涵。清正廉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勇敢拼搏;创新进取;家清正廉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勇敢拼搏;创新进取;家国情怀国情怀(或爱国亲民或爱国精神或爱国亲民或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部)统编版 > 七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3.17 明朝的灭亡复习ppt课件-(部)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