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知录三 则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巧设情境入文本 顾炎武(顾炎武(1613168216131682),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昆山(今属江苏)人。初名_,清兵破南京,清兵破南京,更名更名_,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字宁人,号亭林。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斗争。明亡后,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晚年定居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边
2、塞,考察山川形势。晚年定居华阴,卒于曲沃。华阴,卒于曲沃。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_ _”_”、“_”_”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_、_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_,反对空,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_、肇域志肇域志、音学五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亭林诗文集等。等。绛炎武开国儒师清学开山经学家史地学经世致用日知录知人论世说背景 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
3、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顾炎武自题日知录顾炎武自题日知录知人论世说背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经世:经国济世;致用:学用结合。经世:经国济世;致用:学用结合。经世致用的思想经世致用的思想源于儒家积极入世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在的思想,孔子在论语论语子路子路中深有感触地说:中深有感触地说:“诵诵诗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北宋北宋二程注重实学精神,强调二程注重实学精神,强调“穷经,将以致用也。穷经,将以致用也。”到明末
4、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到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有感于明亡的历史教训,深切意识到徒讲义理的书生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给夫之等人有感于明亡的历史教训,深切意识到徒讲义理的书生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给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因而主张钻研经书要与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发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因而主张钻研经书要与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发展后世有魏源、龚自珍及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展后世有魏源、龚自珍及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知人论世说背景困而学之明文意自学课文,完成导学练习,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抽签形式),师生共同订正。困而学之明文意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
5、政事也,察民隐也,乐导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重点字词:_ 翻译:_ 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重点字词:_ 翻译:_ 困而学之明文意 子书自盂、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重点字词:_翻译:_ 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无,而後为之,庶其传?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後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
6、。若後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重点字词:_翻译:_ 困而学之明文意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 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己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重点字词:_翻译:_ 而宋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重点字词:_翻译:_ 困而学之明文意 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後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
7、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重点字词:_翻译:_ 壹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处?无益之文有哪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提要钩玄析观点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道善行。即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彰美德善行无益之文: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怪力乱神”是孔子的讳言之事。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无稽之言”指清谈之类。反对“剿袭”之说指反对剿袭古文经典,主张独创。谀佞之文:阿谀奉承的溢美之词。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
8、,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贰著书之难中,著书之难,难在何处?作者推崇的著书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引用资治通鉴文献通考为例?提要钩玄析观点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著书难在自成一家之言。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文贵创新)著书原则: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文贵创新)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引用古例借以与当代著书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小结:本则使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证观点。小结:本则使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证观点。叁文人之多开篇就慨叹“唐宋以下,何文人之
9、多也!”,文人多,不好吗?为什么单说“唐宋以下”?提要钩玄析观点作者认为文人多是因为有些作者认为文人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的“文人文人”滥竽充数;表明滥竽充数;表明了作者关心社会现实和尊古复古的思想。了作者关心社会现实和尊古复古的思想。叁韩愈之诗是什么意思?强调强调“经训经训”是学问的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之基石,舍此如是学问的根本,博古通今是治学之基石,舍此如“潢潦潢潦”,朝满夕,朝满夕涸,不但学问做不成,安生立命也陷入困境。涸,不但学问做不成,安生立命也陷入困境。叁作者引用韩愈和刘挚的话有什么作用?借他们崇尚经术、重视器量见识,轻蔑文采华意来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
10、。虽然不借他们崇尚经术、重视器量见识,轻蔑文采华意来宣扬经世致用的思想。虽然不免偏激,却切中时弊。免偏激,却切中时弊。叁作者引述西汉扬雄和宋代黄庭坚的话,目的何在?引用本朝掌故空同的辩驳,作用是什么?各抒己见谈感受继续说明务实与尚华的关系,扬雄对别人赏其文辞而不赏其义理痛心疾首,黄继续说明务实与尚华的关系,扬雄对别人赏其文辞而不赏其义理痛心疾首,黄庭坚指出以文才的高低作为选拔奖掖后生的标准,是助长了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庭坚指出以文才的高低作为选拔奖掖后生的标准,是助长了华而不实的社会风气。证明前文证明前文“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叁最后一段,作者引用欧阳修的话,表明了什
11、么?表明了作者崇尚实用的思想。表明了作者崇尚实用的思想。叁本则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引证法、例证法。各抒己见谈感受联系必修课本所学,说一说对于文章的济世作用,哪些人和顾炎武的文须有益于天下观点类似?给你的启发是什么?提示:可联系古今著名作家、诗人的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展开论述。提示:可联系古今著名作家、诗人的创作主张及创作实践展开论述。例:例:A.A.白居易强调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创作大的创作主张,创作大量量“讽喻诗讽喻诗”,揭示民生疾苦。,揭示民生疾苦。B.B.韩愈是唐代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2、和柳宗元一起提出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文文道结合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之有物”、“言贵创新言贵创新”的优秀散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C.杜甫以杜甫以“忧国忧民忧国忧民”为诗歌一以贯之的主题,他的诗歌被称为为诗歌一以贯之的主题,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艺,艺术地再现了战争给百姓及社会留下的千疮百孔。体现诗歌创作对现实世界的关术地再现了战争给百姓及社会留下的千疮百孔。体现诗歌创作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注。D.D.鲁迅鲁迅“弃医从文弃医从文”,以笔
13、为,以笔为“投枪投枪”“”“匕首匕首”揭示中国国民劣根性,让文人、揭示中国国民劣根性,让文人、革命者、爱国者找到斗争的方向。革命者、爱国者找到斗争的方向。E.E.论语论语阳货阳货:“:“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小子,何莫学夫诗诗?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群,可以怨;”;”强调强调诗诗的社会作用。的社会作用。各抒己见谈感受著书之难留给你的启发是什么?(可从读书、写作等方面谈一谈)结合社会现实与个人实际,谈谈你对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理解与认识。读书应该有选择,有甄别,能够去粗取精,选读书应该有选择,有甄别,能够去粗取精,选择有益之书、独创之书阅读;写文章应有真情择有益之书、独创之书阅读;写文章应有真情实感,着眼于现实,避免抄袭别人的陈旧言论,实感,着眼于现实,避免抄袭别人的陈旧言论,用自己的创新思想打动读者。用自己的创新思想打动读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同学都应有心忧每个同学都应有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避免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格局;避免“两耳不闻两耳不闻窗外事窗外事”,时时处处把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联,时时处处把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其实际功用。系起来;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其实际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