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13705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4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提纲教学提纲参考书目参考书目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052005年版年版 周晓虹著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997年版年版 沙莲香主编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002年版年版 章志光主编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人民教育出19961996年版年版 时蓉华主编时蓉华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91989年版年版 乐国安著乐国安著应用社

2、会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2004年版年版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8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取向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社

3、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关注个体关注群体和社会关注社会文化与行为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一些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试图分析不同社会文化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或理解其行为的差异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不同文化下的行为差异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主要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主要方法是跨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二)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二)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或研究人在

4、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任务:研究任务:理论任务:理论任务:从理论上探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实践任务:实践任务:从实践上看,在于将其理论成果运用于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去,为社会现实服务,为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面: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人际层面: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等。群体层面:群体层面:主要研究

5、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 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等。社会层面:社会层面:主要研究社会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一、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一)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概念: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互动中实现,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过程;在社会互动中实现,是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过程;伴随个体终身。伴随个体终身。意义:意义:个体通

6、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二)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二)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3通过个体的交往与沟通实现;4个体学习潜能和人类独有的语言决定;5个体的交往与沟通.(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载体(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载体 1.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 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2)遵守社会规范 (3 3)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 4)培养社会角色 2.2.社会化的载体社会化的载体 (1 1)家庭 (2 2)学校 (3

7、3)大众传播媒介 (4 4)参照群体 (四)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四)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 1语言社会化语言社会化 语言是个体与他人及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2 2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1 1)性)性 “性”是个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如遗传、内分泌、解剖生理的差异。(2 2)性别)性别 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3 3)性别角色)性别角色 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3 3道德社会化道德社

8、会化 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1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2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等。(3 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 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4 4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

9、式的过程。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1 1)国家形象阶段)国家形象阶段 此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2 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此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依据。(3 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此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五)(五)社会化的基本历程社会化的基本历程 1 1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也称为早期社会化,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建立感情、适应环境)2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如学校教育、企业和部队中的训练)3 3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早期社会化基础上进行的,并

10、须有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4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个体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分为主动再社会化、被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5 5反向社会化(反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晡现象,即年青一代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年长一代)6 6反社会化(反社会化(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主要有两种类型:无理性型和有理性型)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

11、”一词源于戏剧,最早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如父母的角色;成就角色: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角色。2.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按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规定型角色: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开放型角色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3.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色功能)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按角

12、色功能)功利型角色功利型角色: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表现型角色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4.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心理状态)自觉角色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不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三)角色扮演(三)角色扮演 三要素: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1.1.角色期待 社会公众对角色扮演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

13、果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2.2.角色领悟 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3.3.角色实践 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四)角色失调四)角色失调 角色扮演中的矛盾、障碍,甚至失效。常见四种形式:1.1.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角色不相容和出现矛盾)(1 1)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2 2)角色内冲突: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2.2.角色不清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

14、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都会造成角色不清 )3.3.角色中断角色中断(退出旧角色,尚未建力新的角色规范和行为准则)4.4.角色失败角色失败(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三、自我、身份与自尊三、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一)自我 1 1自我的概念自我的概念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主我与客我(詹姆斯)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主我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镜我(镜我(米德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

15、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自我自我: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罗杰斯)2 2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1 1)物质自我(身体的层面)物质自我(身体的层面)是其他自我的载体。(2 2)心理自我(心理的层面)心理自我(心理的层面)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3 3)社会自我(社会期待与个体意识互动的层面)社会自我(社会期待与个体意识互动的层面)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4 4)理想自我(自我期待的层面)理想自我(自我期待的层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5 5)

16、反思自我(自我反馈的层面)反思自我(自我反馈的层面)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3 3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概念的功能(1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2 2)解释经验)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概念不同。(3 3)决定期待)决定期待 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4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 1)生

17、理自我)生理自我(8(8个月左右个月左右-3-3岁左右岁左右)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 2)社会自我)社会自我(3(3岁岁-13,14-13,14岁岁)大致从,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动。(3 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5.5.青年自我概念的特点青年自我概念的特点 (1 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2 2)自我体验变化显著(情绪表现:

18、敏感性、丰富性、深刻性、闭锁性与起伏性等特点)(3 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4 4)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突出 自我肯定型(正确的理想自我与进步的现实自我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大,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立)自我否定型(对现实自我评价过低,常处于消极防卫状态)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自我萎缩型(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二)身份(二)身份 1 1身份的定义身份的定义 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身份与角色身

19、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2 2身份的特点身份的特点 (1 1)客观性(他人与公众认可的)(2 2)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3 3)多重性(集许多身份于一身)(4 4)稳定性(身份终身不变;身份相对稳定)(5 5)契约性(权利与义务)(三)自尊(三)自尊 1 1自尊的概念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马斯洛马斯洛认为,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就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如果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

20、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詹姆斯詹姆斯心理学原理(18901890)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2 2影响自尊的因素影响自尊的因素(1 1)家庭中亲子关系)家庭中亲子关系 有助于培养孩子高自尊亲子的行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参与;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2 2)行为表现的反馈)行为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3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

21、动,有益于增加自尊。(4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第三章第三章 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 1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经验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

22、识经验的网络。图式的主要作用:图式的主要作用: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2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3 3认知者的情绪认知者的情绪 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眼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 1首因效应与近因

23、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2 2光环效应光环效应 在形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的要素。个体对他人最初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

24、。3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人们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1 1加法模式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肯定评价的累加或消极评价的累加。2 2平均模式平均模式 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3 3加权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4 4中心品质模式中心品质

25、模式 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四)印象管理(四)印象管理 1 1印象管理的概念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2 2印象管理的作用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3 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1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4 4)投人所好 三、归因三、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一)归因的概念 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

26、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二)行为原因的分类(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 1内因与外因(内归因、外归因、因综合归因)2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3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三)归因原则(三)归因原则 1.1.不变性原则(海德,19581958)2 2折扣原则(凯利,19721972)3 3协变原则(凯利,19671967)(四)影响归因的因素(四)影响归因的因素 1 1社会视角社会视角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2 2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 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

27、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肯定自我价值;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减少责任则。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失败则倾向于内归因。3 3观察位置观察位置 4 4时间因素时间因素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概念(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二)社会动机的功能(二)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启动因素)2指向功能(目的性和指向性)3

28、维持与调节功能 对进行中的行为起维持作用;若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这种最佳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较简单的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

29、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二、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合群动机)(一)亲合动机(合群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亲合起源于依恋。亲合的作用:(1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 2)获得信息 (3 3)减轻心理压力 (4 4)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1 1)情境因素 (2 2)情绪因素 (3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美国学者麦克利兰(19661966)在成就动

30、机的研究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 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2 2)经济的决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2 2抱负水平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3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 1)目标的吸引力)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2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把握大,风险小的事情,对

31、个体缺乏挑战性;无获胜机会,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这两种情况下,目标价值较小,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也小。(3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为实现目标,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4 4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1 1)家庭教养方式(2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三)侵犯行为(三)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1 1侵犯的构成侵犯的构成 广义的侵犯:广义的侵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的主观意图,是侵犯

32、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伤害行为(比如警察危急时刻击毙劫匪)具有亲社会性质。狭义的侵犯: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2 2侵犯的影响因素侵犯的影响因素 (1 1)情绪唤起水平)情绪唤起水平 高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导致个体的侵犯行为的增加(如恶劣的心境)而特异性情绪的唤起水平也可能增加人们侵犯的可能性(如性侵犯)(2 2)道德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水平 (3 3)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4 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角色与群体 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

33、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5 5)大众传媒)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儿童的侵犯性。三、社交情绪三、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概念(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1社交焦虑 含义:含义: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形成过程比较复杂。特点:特点: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回放”-强化。生理症状:生理症状:出

34、汗、脸红、心慌等。有的人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析、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应予以高度重视。2 2嫉妒嫉妒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特点:特点:具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 总是针对具体的个体或群体。如果个体体验到自己与他人在某些他认为重要的方面(如才能、吸引力)的现实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劣势,个体就可能出现嫉妒情

35、绪。具有持续性具有持续性 嫉妒情绪一旦产生,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具有对抗性具有对抗性 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他们就会不满和愤恨,并可能用极端的手段来破坏或伤害他人。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 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但可以克服。3 3羞耻与内疚羞耻与内疚(1 1)羞耻)羞耻 含义:含义: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表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行为表现:行为表现:自我孤立,远离他人;也可以通过积极地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健

36、康的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对个体发展不利。(2 2)内疚)内疚 含义:含义: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伴有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弥补过失。健康的内疚感: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而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第五章

37、第五章 态度态度 一、态度的形成一、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1 1态度的特点态度的特点 (1 1)内在性(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2 2)对象性(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3 3)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2 2态度的成分态度的成分 (1 1)认知成分(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 2)情感成分(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3 3)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行动的倾向性)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

38、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3态度与行为 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4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含义: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个体评价事务与抉择的标准。价值观对态度的影响:价值观对态度的影响: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社会意义)来实现。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态度与价值观的区别:首先,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其次,其次,价

39、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二)态度的功能(卡茨(二)态度的功能(卡茨,19601960)1 1工具性功能工具性功能 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种对象

40、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2 2自我防御功能自我防御功能 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3 3价值表现功能价值表现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4 4认知功能认知功能 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三)态度的形成(凯尔曼,(三)态度的形成(凯尔曼,1958195

41、8)1依从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2 2认同认同 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 3内化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人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

42、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二、态度的转变二、态度的转变 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态度转变态度转变的要素的要素:(:(见以下模型)见以下模型)首先,传递者。首先,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第二,沟通信息。第二,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三,接收者。第三,接收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第四

43、,情境因素。第四,情境因素。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背景中进行的,所处的情境不同,个体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二)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传递者的威信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2)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如果传递者站在自我服务的立场上,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因为人们会怀疑其沟通的动机。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牺牲的,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商鼓吹房价上涨,让人反感并觉得没道理的原因。(3)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

44、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较好,易于转变态度。(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这是许多企业用明星做代言人的重要原因。2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 1)信息差异)信息差异 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2 2)畏惧)畏惧 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但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正的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

45、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3 3)信息倾向性)信息倾向性 研究发现: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4 4)信息的提供方式)信息的提供方式 信息提供的方式、渠道,也影响说服的效果。一般说,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因为面对面交流时,除了沟通信息本身,还有一些背景的支持性信息参与了沟通过程。3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 1)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难于转变;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

46、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2 2)人格因素)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3 3)个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心理倾向 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三)态度转变理论(三)态度转变理论1 1海德(海德(19581958)的平衡理论)的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

47、,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提出了一个P-0-X模型说明他的观点。在P一0一X模型中,P一0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一0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 P一0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2 2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1957)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程度越大。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48、认知失调的认知失调的4 4种原因:种原因:逻辑的矛盾:逻辑的矛盾:如水应该0C结冰,但个体却看到冰在30时还未融化;文化价值冲突:文化价值冲突: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可思议;观念的矛盾:观念的矛盾:对同一事务,从不同观念层次上评价,得出矛盾的结论,也可以引起失调;新旧经验相悖:新旧经验相悖:当我们新的行为与旧有经验不一致时,对行为的认知也会出现失调。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人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媒沟通效果好。第六章第六章 沟通与人际关

49、系沟通与人际关系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大众沟通(传媒沟通):大众沟通(传媒沟通):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二)沟通的结构(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下图显示了沟通过程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三)沟通的动能(三)沟通的动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2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满足需求、维持

50、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四)人际沟通的分类(四)人际沟通的分类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按组织系统划分)正式沟通:正式沟通: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按信息流动方向划分)上行沟通:上行沟通:下情上达;下行沟通:下行沟通:上情下达;平行沟通:平行沟通:组织的同级间(非上下级关系)的沟通。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按信息源及接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心理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