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啦蛤蟆和小青蛙,能准确演唱歌曲 与不完全小结(弱起)。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完成歌曲的演唱,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歌 曲的创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 对大自然关爱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指导学生能够唱准弱起小节。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1、出示 PPT 课件,分辨青蛙与癞蛤蟆,了解两者的区别; 2、游戏活动,看图猜谜; (1)坐井观天、井底之蛙; (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3、进入生活,提问学生: (1
2、)在哪里能见到青蛙和癞蛤蟆呢? (2)它们的孩子又是谁呢?有什么区别? (3)得出答案:青蛙和癞蛤蟆是两栖动物。 4、在大家喜欢的动画中也经常能看到以它们为原型所刻画的人 物呢。 进入学生的生活,由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学生带入情景,激发 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三)新歌学习: 1、初听歌曲: 提问题: 感受歌曲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速度与情绪是什么样的? (稍快、风趣的) 2、分句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解决节奏部分的难点) (1)教师带领学生读; (2)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很多地方的节奏是一样的; (3)学生练习按节奏读歌词。 3、观察歌谱: (1)歌曲是四二拍的,为什么第一小节只有半拍时值呢?
3、(2)最后一小节也不够两拍;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的时值相加满足 了两拍; 讲解知识点: 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 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 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 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4、复听歌曲: (1)再听范唱,学生小声跟唱; (2)教师带领学生唱一次; (3)学生自主提出比较难唱的地方,教师予以解决; (4)学生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5、讲解强弱记号: (1)mf中强记号,比强(f)要弱一点; (2)mp中弱记号,比弱(p)要强一点。 (3)将这两个强弱记号加到歌曲中再试着唱一唱。 6、表演歌曲: (1)教师将歌曲分角色,学生扮演角色演唱歌曲; (2)学生小组讨论,为歌曲加上动作,再次表演。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在生活中青蛙与癞蛤蟆对人类有什么益处吗? 2、环境的污染已经影响到了动物们的生长,我们应该怎么样去 保护它们? 五、课堂小结: 师:青蛙和蟾蜍为人类的发展与生活带来了那么多贡献,所以 我们一定要保护小动物,保护水资源,决不能捕杀它们! 让我们再 一次的演唱歌曲,送给我们的朋友癞蛤蟆和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