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歌曲白桦林好地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 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 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 中。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加以发展。音程 以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 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 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着里 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了童趣,抒发了人 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拿大
2、的风土人情,能够带着思念家乡的情感,用准确而又圆 润的声音演唱白桦林好地方。 2 、在玩杯子游戏中创作演唱二声部。 教学重点:通过节奏、视唱、听唱等形式,使学生准确而又有感情的 演唱全曲。 教学难点:1、歌曲最后一个乐句的拍子与换气。 2、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两只老虎叠加演唱。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真是个踏青的好时节。这节课就让 我们一起合着轻快的节奏,带着春天的气息,走进加拿大那神秘而美 丽的白桦林。 (板书白桦林好地方) 二、学习歌曲 1、 初听,说它是好地方,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歌中都唱出了哪 些赞美的词句?学生打
3、开课本 49 页。 (生:)(欢快,活泼) (对白桦林的赞美) 师: 因为有了婷婷的白桦树、碧蓝的湖水、美丽的山峦、静静的草 房、可爱的动物所以才说白桦林是个好地方. 2、分段学习: (1)、老师带领学生带着感情有表情朗读第一段歌词,找出逻辑重 音。 师:歌词美吗?让我们带着感情轻声高位置朗读第一段歌词。 (2)、教师范唱。 师:让我们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 (教师和学生和学生共同演唱第一 段,注意“蓝色湖水”处的演唱,随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3、歌曲处理 (1)对比 2/2 拍与 4/4 拍 师:歌曲的拍号?2/2 拍。你能解释一下吗?强弱规律呢?(充分挖 掘学生现有的音乐知识) (教师小
4、结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就是 2/2 拍) (2)、学生随教师指挥试唱第一至第四乐句,边看老师指挥边对比 感受二二拍与四四拍不同强弱规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3)、教师范唱第一段旋律 ,学生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符号 师:你能找出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听听歌中是怎样表现的吗?并告诉 大家表示什么意思吗? F: 强 mp: 中弱 :重音(动荡感) 师: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共有几个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美 吗? (四个、以跳进为主,使曲调稳定中带有欢快活泼的情绪,两 处切分音处加强对比 ) 师:最后两处“”音的拖长,仿佛作者回到了儿童时代,他们排着整 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迈着轻快的步伐走
5、向白桦林,抒发 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带上旋律再次深情赞美白桦林 师:可爱的海狸、健壮的麋鹿,蓝色的湖水、高耸的山崖,这是第一 个景点,第二个景点都唱了些什么呢? 4、演唱第二段歌词,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情绪欢快些, 每个字唱得短些,有弹性) (解决难点: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山峦) 5、学唱第三段 师: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难忘的歌,同学们,这位游子回来了吗? 让我们去第三段找找答案吧! 师:第三景点大家自己演唱,教师提示声音。 三、学习二声部 1、熟悉歌词的声部背唱歌词。 2、教师指导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 四、拓展。力度处理,加前奏尾声,教师利用乐句间速度的快慢
6、变化 指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美。 师: 就让我们走进这迷人的白桦林, 一起来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礼物吧! 就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队旗,敲着军鼓,出发! “彭得得、”是什么声音,应该怎样演唱?(脚步声、军 鼓声、指导声音、气息、要有弹性) 我们的队伍向着白桦林越来越近了,声音怎样变化?(力度处理有弱 渐强)做为前奏。 师:让我们逐一景点来欣赏演唱,你的心情怎样?我们用什么样的声 音和表情表达出来呢? 师: 我们充分的领略了白桦林的美景, 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家了, 听, 脚步声、军鼓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师: 歌曲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同速度的演唱给了你怎样不同的 感受? 师:我们的家乡有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吗?(激发学生爱家乡热 情) 师;孩子们想想除了加拿大有白桦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也有白桦林? 你们从音乐节奏来了解它到底生长在哪里呢? 生:它来自我国的新疆,新疆的白桦林是怎样的我们跟着节奏来朗读 歌词。我们跟着钢琴来演唱一遍新疆的白桦林。 师:说起自己的家乡,同学们脸上露出无比骄傲的神态。我们要热爱 自己的家乡。 五、总结 师:我们不仅要保护我们的家乡,更要热爱地球这个大家园。课后希 望同学们能多收集歌唱自己家乡的歌曲,唱常我们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