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第三节 内脏内脏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要求要求1.掌握躯体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掌握躯体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2.熟悉交感神经的中枢部位。熟悉交感神经的中枢部位。3.熟悉交感干的组成、中枢联系及大致分布。熟悉交感干的组成、中枢联系及大致分布。4.熟悉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及其在周围熟悉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部位及其在周围 的大致分布。的大致分布。5.掌握交感受神经与副交感受神经的区别。掌握交感受神经与副交感受神经的区别。.概述概述 内脏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内脏神经系统为神经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
2、存在于周围分,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中,既有感觉成分,也运动成分。神经系统中,既有感觉成分,也运动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功能是支配心肌、平滑肌的内脏运动神经功能是支配心肌、平滑肌的活动和控制腺体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活动和控制腺体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的控制,又称自主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是控志的控制,又称自主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物质代谢活动,也称为植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物质代谢活动,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物性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别,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别,从形态结
3、构上区别如下:从形态结构上区别如下:.区别要点区别要点躯体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低级中枢脑干内的脑神经躯体运脑干内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动核,脊髓灰质前角脊髓灰质前角脑干内脑神经运动核脑干内脑神经运动核,脊脊髓髓T1-L3T1-L3灰质侧角灰质侧角,脊髓脊髓S2-S4S2-S4节段内的骶副交感节段内的骶副交感核核支配组织支配组织骨骼肌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纤维成分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纤维构成纤维构成粗的有髓神经纤维粗的有髓神经纤维节前纤维(薄髓),节前纤维(薄髓),节纤维(无髓)节纤维(无
4、髓)低级中枢低级中枢效效应器应器一级神经元一级神经元两级神经元两级神经元分布形式分布形式神经干神经干神经丛神经丛意志控制意志控制受意志控制受意志控制不受意志直接控制不受意志直接控制躯体运动与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躯体运动与内脏运动神经的区别.(一)交感神经(一)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sympathetic nerve 低级中枢:脊髓低级中枢:脊髓T1L3侧角侧角周围部周围部交感干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神经节分支神经节分支神经丛神经丛交感部交感部.椎旁神经节:椎旁神经节:节间支节间支颈神经节:颈上、中、颈神经节:颈上、中、下神经节下神经节胸神经节:胸神经节:10101212
5、对对腰神经节:腰神经节:4 4对对骶神经节:骶神经节:2-32-3对对奇神经节:奇神经节:1 1个个1 交感干交感干.2.2.椎前神经节: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主动脉肾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3.3.交通支交通支 communicating branchescommunicating branches(1)白交通支:由脊神经分出到达至椎旁节的分支,其内有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有髓节前神经纤维经脊神经和白交通支到达椎旁节,呈白色故称为白交通支,有15对。.(2 2)灰交通支:)灰交通支:是椎旁节到脊神经的分支,其内含有椎旁节内节后是椎旁节
6、到脊神经的分支,其内含有椎旁节内节后神经元发出的无髓节的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神经元发出的无髓节的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有随脊神经分布,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有3131对。对。.4.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经白交通支进入椎旁经白交通支进入椎旁节后的三种去向:节后的三种去向:(1)(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 节,换神经元。节,换神经元。(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 旁节。旁节。(3)穿椎旁节到椎前节换元。穿椎旁节到椎前节换元。.胸交感神经节胸交感神经节内脏大神经(内脏大
7、神经(6969胸交感神经节),胸交感神经节),内脏小神经(内脏小神经(10121012胸交感神经节)胸交感神经节)椎前节换元椎前节换元.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2)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形成相应的神经丛,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形成相应的神经丛,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器官。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器官。(3)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器官。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器官。.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分布规律: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分布规律:(1)(1)来自脊髓来自脊髓T1T5T1T5中间带外侧核
8、的节前纤维换元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换元 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上半身。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上半身。(2)(2)来自脊髓来自脊髓T5T12T5T12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换元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换元 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腹腔器官和结肠左曲以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腹腔器官和结肠左曲以 上消化管。上消化管。(3)(3)来自脊髓来自脊髓L1L3L1L3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换元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换元 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会阴和下肢。盆会阴和下肢。.(二)副交感神经(二)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parasym
9、pathetic nerve1 1、组成、组成(1 1)低级中枢)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脊髓骶部:脊髓骶脊髓骶部:脊髓骶2424节段节段 的骶副交感核的骶副交感核(2 2)周围部:)周围部:节前纤维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和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和 器官壁内节)器官壁内节)节后纤维。.1.1.颅部副交感神经颅部副交感神经(1 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 2)上泌涎核)上泌涎核面神经面神经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泪腺、下泪腺、下颌下腺、颌下腺、舌下腺。舌下腺。(3 3)下泌涎核)下
10、泌涎核舌咽神经舌咽神经耳神经节耳神经节腮腺。腮腺。(4 4)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神经节神经节颈颈 、胸、腹腔器、胸、腹腔器官,结肠左曲以官,结肠左曲以上消化道。上消化道。.2.2.骶部副交感神经骶部副交感神经骶骶2-42-4副交感核副交感核盆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盆丛盆丛神经节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结肠左曲以下肠管和盆腔脏器肠管和盆腔脏器.盆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盆丛(下腹下丛)盆丛(下腹下丛)与髂内动与髂内动脉的分支伴行,分布于盆内脏脏器。脉的分支伴行,分布于盆内脏脏器。.(三)交感神经与副(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的区别1.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11、2.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3.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 的比例不同的比例不同4.4.分布范围不同分布范围不同5.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 不同不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区别要点区别要点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低级中枢胸、腰部胸、腰部颅、骶部颅、骶部神经节位置神经节位置椎旁神经节、椎前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后神经节前、后神经元的比例元的比例1:10-151:10-151:2-31
12、:2-3节前、后纤维节前、后纤维的长度的长度节前短、节后长节前短、节后长节前长,节后短节前长,节后短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广泛较广泛较局限较局限对同一器官的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作用在应激状态下兴奋在应激状态下兴奋性增高性增高在安静状态下兴奋性在安静状态下兴奋性相对增高相对增高.(四)内脏神经丛(四)内脏神经丛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过程中常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过程中常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孤束核孤束核中枢突中枢突膝神经节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面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内内 脏脏 器器 官官特点特点:1.1.痛阈较高。痛阈较高。2.2.弥散的内脏痛,定位不准确。弥散的内脏痛,定位不准确。二、内脏感觉神经二、内脏感觉神经 visceral sensory nervevisceral sensory nerve.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称为觉过敏或痛觉,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牵涉性痛。三、牵涉性痛三、牵涉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