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课标定位素养解读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1)结合列宁主义的形成过程,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2)从时空观念角度理清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历程,从而概括十月革命的特点和意义(3)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2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2.过程(1)1900年,流亡国外的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2、,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2)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33.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44.评价(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
3、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易混易错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沙皇统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5二、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1)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一直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易混易错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
4、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6(2)1917年4月,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并亲自领导了组织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4)成立政权: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7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
5、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国情等。摘编自苏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以盈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动主要目标的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里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
6、也随之下降。成为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读史技巧史料一中的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措施,第二层是目的。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回答“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集权、计划、分配等方面指出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1)方式:1924年1月,列宁逝世。(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的调整
7、必须符合国情等。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2.意义(1)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2)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8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2
8、)1918年夏,国内战争开始后,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4)评价: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92.新经济政策(1)时间: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2)内容: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3)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苏联成立: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9、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0易错提醒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11图解历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23.苏联模式(1)方式:1924年1月,列宁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2)成就: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3)表现: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
10、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13(4)影响: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14轻巧识记苏联模式 1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十月革命的爆发及胜利史料实证史料一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活生
11、生地存在着),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摘编自列宁全集1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史料二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便利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便利了城市无产者去影响农村半无产的贫苦劳动阶层。摘编自苏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读史技巧史料一中列宁分析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战争”“落后”“腐朽”“1905年的传统”等关键信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史料二抓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无产阶级同农民
12、的特殊关系”这两个信息去理解分析。1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2)结合史料二,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2)革命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结成同盟军。1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1)客观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1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主观原因
13、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2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1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题目立意根据二月革命后俄国的革命形势,分析布尔什维克党的战略,考查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
14、养。21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材料表达的明显是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不满,故A项错误B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时列宁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C项错误D“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是二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政局,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B 2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史料实证史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
15、,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摘编自苏联史史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编自列宁选集23(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消极: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16、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回答“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集权、计划、分配等方面指出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回答“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集权、计划、分配等方面指出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史料二抓住“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这两个信息去理解分析
17、。“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里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1905年的传统还活生生地存在着),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积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消极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
18、新经济政策(3)了解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演进,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并运用唯物史观评价苏联模式史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史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
19、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阵地上去。”摘编自列宁全集读史技巧史料一中的省略号把史料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措施,第二层是目的。史料二中的关键词“原来打算”“我们犯了错误”说明苏俄准备调整政策。史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2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互动探究(1)史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提示:(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按共产主义原则
20、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质:俄国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历史解释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匮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影响积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
21、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不适应战后的新情况,从而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2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 表现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2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典例剖析例题21923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的观点是,托拉斯是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的国家机构。”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以盈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
22、动主要目标的概念。这反映出苏联()A.加大了扶植垄断组织的力度B.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C.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题目立意通过苏联1923年与1927年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2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题指导:选项分析A苏联只是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并不是扶植垄断组织的发展,A项错误B这些政策是在当时新经济政策下的做法,并没有发展新经济政策的理念,B项错误C1923年苏联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对托拉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23、道路,C项正确D当时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体制,D项错误答案:C 2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1.“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里的“新型”是指()A.组织严密、纪律严明B.以暴力革命为手段C.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答案:C解析:西欧社会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而布尔什维克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并且在党纲中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故C项正确。30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4)影响:积极: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
24、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史料二中的关键词“原来打算”“我们犯了错误”说明苏俄准备调整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国情等。(1)方式:1924年1月,列宁逝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经济上行不通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损害农民的利益,经济、政治危机等方面回答其产生的消极影响。题目立意通过苏联192
25、3年与1927年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史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同农民的特殊关系便利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便利了城市无产者去影响农村半无产的贫苦劳动阶层。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革命军队的英勇作
26、战。史料三最后一句话是中心语,“政治形势”是依据,“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举措。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2.有人认为俄国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后,便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此结论意在说明俄国这次“重大变革”()A.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农奴制B.借鉴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C.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D.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可知,这次“重大变革”是十月革命,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
27、成为现实,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开始,此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故D项错误。31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3.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3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及内容来看,这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的实行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故A项正确;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此时苏俄
28、国内外战争尚未结束,还不能满足民众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不是逐步实现,故D项错误。33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里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答案:A解析:由“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可知,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故A项正确;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故排除;C、D两项是苏联模式的影响,故排除。
29、3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招募6 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征者竟达到10万人之多。这一时期美国的出口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这表明苏联()A.缺乏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B.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C.利用国际条件积极发展经济D.成为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3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答案:C解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美国工厂大量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美国的技术工人和工业设备为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故C项正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从美国招聘技工,不能说明苏联缺乏基本的人才和技术基础,也不能说明苏联
30、工业建设依赖西方技术和设备,排除A、B两项;材料反映了美国人应聘技工及美国向苏联出口设备,但不能说明苏联是美国技术转让的主要国家,排除D项。3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它在干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在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摘编自列宁选集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
31、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摘编自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3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参考答案:(1)“蠢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极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理由: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符合国情(实际
32、)。表现: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取消市场;指令性计划;平均分配产品。(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国情等。3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随堂演练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经济上行不通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损害农民的利益,经济、政治危机等方面回答其产生的消极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回答“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集权、计划、分配等方面指出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本质、经济手段、符合国情等方面回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