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清远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 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一、单选题(20题) 1.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关心学生生活 C.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健康 D.搞好教学 2. 第 6 题 中小学最基本、最有效的德育途径是( ) 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4.下列哪种选项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 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A.1862 年 B.190
2、1 年 C.1911 年 D.1949 年 6. 第 4 题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的学制是( ) 7.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 A.罗夏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 人格测验 8.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9. 10.“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下列选项中的哪种情绪状态?(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1. 第 10 题 学记中提出的“长善救失”的主张是现代教学中的( ) 1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 A.论语 B.大学 C.
3、礼记学记 D.理想国 13.在全体人口中,智力水平是何种状态分布( ) A偏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14. 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15.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不包括( )。 A.学生校内和校外表现两个方面 B.学生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 C.学生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 D.学生品德和学习两个方面 16.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 A主要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特殊组织形式 D辅助组织形式 17.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艾森克 C.荣格 D.阿德勒 18.能力是一个
4、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 A.个性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生理条件 D.个性倾向性 19. 第 12 题 童年期所指的年龄阶段是( ) 20. 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现象是 A.人际吸引 B.人际交往 C.人际关系 D.人际互动 二、填空题(20题) 21.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和_。 22.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的规律。 23.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为基础,受意识 能动调节支配和。 24.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的特点。 25. 表象是从_到_的过渡阶段,是_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 26.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决定
5、,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 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7.记忆过程包含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8.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的特点。 29.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和_。 30.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和学生。 31.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一 类是_。 3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 33.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两方面。 34.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过程。 35.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 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而_的心理品质。 36. 自我认识是在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
6、察和理解。 37.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 38.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除 以再乘以 100。 39.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 _和_。 40.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教育、教育相配 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论述题(5题) 41.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 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 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42.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3.试述如何综合运用能力
7、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4.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诸因素。 45.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 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 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 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
8、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在 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 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问题: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本案例 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四、论述题(5题) 46.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47.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 48.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儿童在家庭中生活时间最长,受 到父母的影响最多。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 厂”。试根
9、据上述观点阐述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49.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50.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五、辨析题(5题) 51.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 息提取不出来。 52.情绪唤醒水平越高,则学习和工作效率越高。 53.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集体,充分发挥集体对个人的 教育作用。 54.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着差异。 55.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六、(5题) 56. 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空想
10、 57. 58.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59. 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 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60.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 A.赞科夫 B.马卡连科 C.夸美纽斯 D.凯洛夫 参考答案 1.D 教好书,即搞好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它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 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 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 2.B 3.A 4.B 5.A 6.C 7.D 8.A 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天资、能力、心境、努力等因素都是由个体本身 的力量决定的,即是内部
11、原因;而任务难度、运气、教师偏见、别人帮 助等则是由个体之外的力量决定的,即是外部原因。能力和任务难度等 因素是稳定的,心境、运气和一时努力等因素是不稳定的。 9.C 10.B 心境、激情和应激三个概念在表现程度上有差异。心境较轻,激情 较重,应激是高度的紧张状态,所以选 B。 11.A 12.C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 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 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13.CC 解析 在全部人群中,智力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这种分布状态, 统汁学上称为:常态分布。 14.A 此题主要考查表象的概念,
12、但表象、想象及后象三个概念容易混 淆。表象与想象的主要区别看形象是否是“新”,表象是过去的形象,而 想象则是对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 15.C 16.D 17.D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寻求优越;(2)父母对人 格发展的影响;(3)出生顺序,阿德勒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 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 18.A 19.B 20.A 21.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2.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3.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24.生活化生活化 25.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6.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27.识记 保持 28.强制性强制性 29.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0.
13、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1.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32.概念,判断,推理 33.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4.认识 35.稳定,统一 3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7.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8.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9.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40.社会 家庭 41.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 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
14、经验,直接经验 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 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 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 验有机结合起来。 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 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42.(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 43.(1)遗传与营养。胎儿及
15、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能影响智力的发展,儿童在 胚胎期和出生后,身体和脑都处在迅速发育的时期,脑的机能活动则依 靠由血液输送的养料来维持,母亲的乳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能提高 神经细胞的化学成分,从而保证脑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满足及其机能活动 的需要,这些都将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 (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 验,促使能力发展得最快,不少人把学龄前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早期教育和神经系统 的成熟与发展关系密切。 (3)教育与教学。能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 用。教育和教学不但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
16、和经验,而且能唤起儿童心 理能力的发展。 (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 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影响能力发展的外因,没有主观努力和个 人的勤奋,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就和能力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培养和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重视早期教育,适时进行早期 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 促进能力发展;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解析】在回答本题时可先列出要点,再解释说明,然后举例分析。 44.(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
17、因素 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 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 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 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 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 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 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 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 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 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
18、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 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 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 入”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 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45.(1)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 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该教师为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先抛出轮船在大洋中 出现故障如何求救的问题,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从解决这一具 体问题出
19、发,引申拓展,进而理解经纬线的知识。这一过程符合启发 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 作用。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46.(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 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 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 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 照知觉的组织原则,
20、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 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 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 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 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47.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教师钻研教材可以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把教材中规律 性的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
21、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了解学生。 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 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 度和学习习惯等。 48.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这一论断,说明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 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为: (1)父母的教养态度: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 极、顺从、懦弱等性格的特点:在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多 表现出任性、独立性差、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 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活泼、自立、乐于合作等性格特点。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主要取决于
22、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如果夫妻关系 融洽,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有安全感,容易形成开朗、活泼等性格 特点;如果夫妻关系对立,孩子在家中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则 容易形成紧张、焦虑和不安等性格特点。 (3)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 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等性格特征;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能得到父母的 关爱,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等性格特点。 (4)父母言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会经常模仿父母的言行, 因此父母的言论和行为会迁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父母言行 一致,孩子容易养成诚实等性格特点;父母言行不一则孩子容易养成 说谎等特点。 4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23、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理。 该题需要考生加以注意,因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 50.结合一个或多个教学实例阐述下列观点: (1)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明确目的任务是唤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学生思维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因
24、素,教师要正确组织教学,一 贯严格要求学生。 (2)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不断提高课堂艺术,激发学生对教学过 程的兴趣,在教法上防止单调死板。 (3) 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方式,保持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注重教学方 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保持必要的工作速度,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 51.错误。 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加 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52.错误。 当情绪唤醒水平达到适宜状态时,工作与学习效率最高;情绪唤醒水 平很低时,人就像进入深度睡眠
25、状态,没有效率可言;情绪唤醒水平 过高,则会干扰认知操作。 53.正确。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 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 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54.错误。 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 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 55.正确。 心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持续的时间较长,少 则数日,长则数年之久。而且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它并不指向特定对象。 56.C 57.C 58.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课外校外教育是对 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59.C 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