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主题 多样的旋律多样的旋律 1.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 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本单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本单元中有两首聆听乐曲赛马和 荫中鸟 ,两首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和快乐的 Do Re Mi共四首作品。 知识方面知识方面: 赛马和荫中鸟都是民族器乐的作品,均为三段体、五声调式。 顽皮的 杜鹃和快乐的 Do Re Mi都为单乐段结构,在旋律中都出现了完全重复的创作特点,歌 曲需要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 赛马 、 荫中鸟和顽皮的杜鹃三首乐曲都是表现动物 的作
2、品,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 单元内容联系单元内容联系 作品 名称 音乐 结构 音乐 调式 音乐 体裁 相关音乐知识 表现主题 顽皮的 杜鹃 单乐 段 F 大调 声乐 体裁 跳音、弱起、完全重复完全重复、大跳、轻巧 表现动物、模 仿动物 赛马 三段 体 F 羽 大调 器乐 体裁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颤音颤音、民族乐器民族乐器、跳音,通 过音乐要素分析乐曲 表现动物、模 仿动物 荫中鸟 三段 体 G 宫 大调 器乐 体裁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颤音颤音、民族乐器民族乐器,通过音乐 要素分析乐曲 表现动物、模 仿动物 快乐的 Do Re Mi 单乐 段 G 大调 声乐 体裁 模进、跳进、大跳、完全重复完全重
3、复、轻巧 通过音乐本体 归纳 能力方面能力方面:能够用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通过音乐要素表达对作品的感受;能够 初步了解民族器乐音色、特点,体会二胡的丰富表现力;能够从实践中理解和记忆音乐旋律。 人文方面人文方面: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文化多样性;感受通过 音乐本体带来的听觉享受。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我将本单元主题定为:多样的旋律。 本册教材与单元知识点本册教材与单元知识点内容联系内容联系 体裁 调 性 拍 号 相关知识 音乐结构 作品名称 聆听 演唱 大调 G 大调 五声 调式 4/4 拍 弱起 拍 重复 民族 乐器 一段 体 三段 体 牧童短笛 2 猜调
4、 摇船调 捉泥鳅 卢沟谣 只怕 不抵抗 祖国祖国 我们爱你 赛马 荫中鸟 顽皮的 杜鹃 快乐的 Do Re Mi 北京 欢迎你 七子之歌 澳门 嘀哩嘀哩 虫儿飞 我是 小音乐家 小酒窝 我爱米兰 兰花草 甜甜的 秘密 小草啊 小草 3 小放牛 剪羊毛 春晓 雪橇 小巴郎, 童年的太 阳 大风车 2.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本课为三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属于中低年级段。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储备的知识能力如下 知识方面: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音符和休止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 分音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时值时值;力度力度(强、弱、中强、 中弱、渐强、渐弱)
5、 、速度速度(快、慢、渐快、渐慢、中速) 、音色音色、节奏节奏(紧凑、宽松、切分 节奏) 、节拍节拍(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旋律旋律(同音反复、级进、跳进;上行、下行、波 浪式进行) 、调式调式(大调、小调、五声调式) 、和声和声(三度和声)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一段体、两段体、 三段体) 、人人声声分类分类(男生、女生、童声) 、演唱形式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重唱、合唱) 、识谱识谱(C 大调.F 大调.G 大调)等音乐知识。通过聆听和识读乐谱,分辨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区别, 了解并运用前倚音、连音线、弱起、附点、反复记号等音乐记号,以及乐节、乐句和乐段的 划分。 演唱方面能力演唱方面
6、能力: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准确识 读 C 大调乐谱,在教师科尔文手势的配合下识读 F 大调乐谱,初步了解 G 大调乐谱。三年级 上学期在教材中以轮唱的形式出现了二声部教学,因此学生在三度和声方面也进行了基础训 练,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和声教学,并对指挥动作做出相应的反应。 聆听方面能力:聆听方面能力: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分辨节拍的不同(二拍子、 三拍子、四拍子) ;能够在音乐知识支撑的基础上听辨出音乐的情绪及其变化并加入律动;能 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能够通过聆听分辨歌曲中的童声、 女声和男生音色,以及独唱、齐
7、唱、重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在聆听教学中,因为条件有限,学生不能直观的观察二胡和笛子,只能通过图片了解。对 4 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两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太好理解。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感受乐曲赛马描绘的蒙古族牧民赛马时的热烈场面,体会二胡的丰富表现力。 二、聆听乐曲荫中鸟中的笛子所模拟的各种鸟鸣,感受大自然里鸟儿的音乐形象。 三、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并模仿小杜鹃进行表演,感受并 表现跳音记号的作用。 四、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的 Do Re Mi 五、认识跳音记号“”,了解民族乐器二胡和笛子。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
8、附教学结构图)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本单元按照以下四课时进行学习, 从课时和内容联系整体教学思路如下。 第一课时演唱 顽 皮的杜鹃 ,学生在演唱当中学会跳音、弱起、完全重复等知识点;掌握 F 大调的识谱能力, 感受鸟儿的音乐形象以及奥地利的音乐特点和民族风情。从跳音知识、识谱能力上为第二课 时聆听赛马做铺垫,两课都是描写动物的作品,第一课时为第二课时从音乐形象上做铺 垫。第二课时赛马学生在聆听欣赏中了解民族乐器“二胡”,掌握五声调式,通过跳音的 知识点进一步了解音乐形象,同上一节课的奥地利音乐特点作对比。 赛马在调性和乐器特 点中与第三课时的荫中鸟有很多相同点,既承上了第一课时的
9、跳音知识,又启下第三课 时的调性和民族器乐特点。第三课时荫中鸟同赛马一样,均为民族器乐、五声调式, 但通过乐器和演奏技巧所展现的动物形象完全不同。同样是对鸟儿的描写,和顽皮的杜鹃 相比,在音乐特点上存在中西方差异,可以进行比较。作品宫调式的特点为第四课时快 乐的 Do Re Mi识读乐谱做了铺垫。第四课时快乐的 Do Re Mi是演唱作品,学生在演唱 当中掌握大调识谱能力,准确把握切分、附点节奏型。和第一课时顽皮的杜鹃对比同 样都是单乐段作品,都有完全重复的知识点出现。 快乐的 Do Re Mi作为本单元最后一个总 结性的作品,从音乐本体出发,对前三个作品进行总结。 5 通过四首作品的学习,学
10、生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找共性、找不同,掌握 相关知识技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激发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表现、 创造活动。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课 题题 顽皮的杜鹃顽皮的杜鹃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为 理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手势教学从识读乐谱入手,通过 聆听、对比发现歌曲中乐节、乐句间的完全重复,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比学会并掌 握歌曲中的跳音记号;通过律动感受歌曲中的弱起拍;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情趣。以
11、此培养学生达到独立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演唱歌曲的效果。 2.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在整套教材中描写小动物的作品共有 61 首。其中一年级聆听 13 首、演唱 11 首;二年级 聆听 8 首、演唱 8 首;三年级聆听 4 首、演唱 4 首;四年级聆听 2 首、演唱 2 首;五年级聆 听 2 首、演唱 3 首;六年级聆听 2 首、演唱 2 首。随着年龄的增长,以描写动物为主的作品 6 在逐渐减少。在一年级下册聆听当中也曾出现过描写杜鹃的作品杜鹃圆舞曲 。 顽皮的杜鹃是本单元两首演唱曲目其中的一首。本课是本单元中唯一一首外国作品, 在“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模唱、节奏
12、训练、旋律接龙、二声部编创 和小组合作的形式了解奥地利音乐特点及人文、风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音乐本体, 体会到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顽皮的杜鹃是一首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为弱起小节,大调 4/4 拍,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一段体结构。 本课三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 同,均为弱起小节。 第一乐句曲调在 “sol.do.mi .sol”上进行,共两个乐节,是完全重复的关系,明亮的曲调即刻把人们带进了美丽 的山林中。 第二、 三乐句是完全重 复的关系,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起伏的旋律把杜鹃和孩童相互嬉戏玩耍的情景描 绘的栩栩如生,给歌曲增添了几分诙谐与风趣。 尾声“sol.m
13、i”让人们感受到杜鹃声在青山翠谷间回荡不息。 “sol.mi”的音调模拟了杜鹃的欢叫声,并呼应似的穿插在全曲每个乐节之后,并以跳音 的形式展现,使音乐形象更为逼真,富有意境。 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 戏玩耍的情景。引导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小动物。 7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本班 15%的学生参加过合唱团,55%学生学过乐器,只有 30%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其他音乐培 训,有一定音乐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各音符的时值;准确分辨 2/4、3/4、4/4 拍及拍号 含义;了解乐节、乐句和乐段的划分,完全重复、变化重复。此外还可以演唱简单
14、的二声部 轮唱和带有三度和声关系的二声部内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大调的识谱会偏慢,这时老 师需要用科尔文手势辅助学生进行识谱训练。在和声训练方面教师同样用科尔文手势进行辅 助,同时会请钢琴小助手进行音准提示,提高和声准确度。并尝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歌曲 编创表演,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因为之前的学习曾涉及到弱起小节 和弱起拍的演唱,所以本课中的弱起稍作提示就可以准确演唱,并不作为难点解决。为歌曲 编创带有三度和声关系的二声部内容将作为本课中的难点进行解决。 本班学生喜爱音乐,能够跟随音乐做出身体的律动,这是愉快学习和歌唱的基础。 问题 1:弱起拍的演唱。本课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弱
15、起拍,每一个乐节 都是弱起,部分学生对于弱起拍的强拍演唱还不够准确。 对策:在教学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感知演唱, 将和进行对比,寻找歌曲中的强 拍。 问题 2:在演唱带有三度和声关系的二声部时,会存在音准问题。 对策:在课前用科尔文手势带学生进行三度和声训练,并请钢琴小助手进行 音准提示,为后面的和声编创打基础。 问题 3:在表演唱时学生容易情绪激动,出现喊唱情况。 对策:在歌曲处理时根据旋律线的起伏进行强弱对比,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奥地利音乐特 点和人文风情,理解歌词含义。 4.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含重、难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16、,体会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8 通过体验、感受、模仿、对比和探究,在合作和讨论中可以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不同力度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并用轻巧的 声音演唱跳音。(重点) 2、能够分辨乐节和乐句间的重复部分。 3、能够编创并准确演唱带有三度和声关系的二声部。 (难点) 5.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 1师生问好 2. 学生通过聆听,跟随教师钢琴进行音阶训练,上行单声部,
17、下行三度和声。 3、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手势,进行 C 大调到 F 大调的转调练习,同时复习 F 大调音高位置, 并用进行三度和声训练(钢琴小助手进行音准辅助) ,三度和生来自歌曲顽皮的杜鹃尾声 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正确发声位置,复习 F 大调音高位置并进行初步和声训练。对本节课 的重点做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练习,为后面的歌曲编创和演唱做准备。同时增加学生的参 与度,提高学习兴趣。 二、歌曲学唱二、歌曲学唱 (一)重难点渗透,(一)重难点渗透,引出课题引出课题 1、教师用科尔文手势带领学生在 F 大调上演唱歌曲第一乐句旋律 2、教师用手势出示音高,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教师手势,在唱
18、准“sol.mi”的基础上, 最后两个音加入三度和声并做渐弱,从而引出课题顽皮的杜鹃 教师提出问题:这样的声音效果像那种小动物在歌唱? 学生回答:像杜鹃鸟(或者布谷鸟) 3、出示第一乐句乐谱进行视唱。 教师出示歌曲第一乐 句,学生进行分乐节视唱,观察乐谱特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以下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出两个乐节之间什么关系?歌曲拍号?第一个小节的特点? 9 学生回答:乐节间完全重复的关系;4/4 拍及拍号含义并发现弱起小节 (二)听歌曲(二)听歌曲 1 1、聆听歌曲,学生谈初听后感受、聆听歌曲,学生谈初听后感受 教师出示全曲乐谱,学生观察乐谱进行第一次聆听。聆听后谈听后感。 学生回答:欢快、活
19、泼。 教师通过教师通过歌曲的歌曲的题目题目进行进行追问,追问,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回答问题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歌曲的题目是什么的杜鹃?又是是如何表现出杜鹃“顽皮”的?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曲谱,从而引出跳音。 学生回答:是顽皮的杜鹃。通过跳音表达。 2 2、教师介绍奥地利童谣音乐特点:、教师介绍奥地利童谣音乐特点: 通过跳音所表达的跳跃感,教师继而介绍奥地利童谣的音乐特点:节奏活跃和富于情感表 现。 3 3、再次聆听歌曲。、再次聆听歌曲。 教师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在前一次聆听的基础上,加入身体律动并感受歌曲强弱规 律。 (三)曲谱视唱(三)曲谱视唱 1 1、出示曲谱
20、并复习第一乐句和相关音乐知识、出示曲谱并复习第一乐句和相关音乐知识 10 教师出示乐谱,并圈出第一乐句,请学生回忆这个乐句在什么时候出现过?还记得这段旋 律的特点吗? 学生通过观察曲谱、回忆进行问题回答。 学生回答:在第一次聆听歌曲前进行过视唱。特点是乐节间完全重复;4/4 拍;弱起。 学生打拍子跟随教师钢琴再次复习第一乐句乐谱并演唱。 2 2、听辨第二、第三乐句找音乐特点、听辨第二、第三乐句找音乐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全重复”的创作特点在二、三乐句是否也存在,学生打拍子聆听教 师弹奏的二、三乐句,思考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听辨二、三乐句,还是出现在像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关系? 通
21、过观察学生回答: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 3 3、分声部进行相同乐节的识谱,进行旋律接龙。、分声部进行相同乐节的识谱,进行旋律接龙。 教师将二、三乐句中相同的乐节与用相同颜色的框圈起来,方便学生进行识谱训练。学生 通过观察相同乐节进行打拍子分声部视唱,高声部视唱二、三乐句的第一乐节,低声部视唱 二、三乐句的第二乐节,进行视唱接龙。 (教学环节目的:降低识谱难度) 最后加入尾声部分。头尾绿色框部分全体唱,蓝色框和红色框部分分声部演唱。学生全程 打拍子辅助演唱。 (四) 、加入歌词(四) 、加入歌词 1 1、学生完整视唱曲谱后加入歌词,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学生完整视唱曲谱后加入歌词,并解决出
22、现的问题。 11 学生通过观察自行加入歌词演唱歌曲后,打拍子通过聆听跟教师是钢琴演唱全曲。 在第一遍加入歌词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再次演唱。 2 2、完整演唱歌曲。、完整演唱歌曲。 当歌曲问题解决后,教师通过引导,请学生说出如何演唱可以突出歌曲特点?学生通过观 察教师指挥手势,跟随教师手势准确演唱跳音、乐节强拍。 教师提问:如何演唱可以突出歌曲音乐特点? 学生回答:将跳音部分的“咕咕”演唱准确 3 3、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个人演唱、多人演唱、全体唱个人演唱、多人演唱、全体唱)演唱歌曲。)演唱歌曲。 教师通过学生回答,以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分别请个别、少数和全
23、体学生进行演唱。以 此激发学生兴趣,并进行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 4、指导学生用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完成有表情的演唱。、指导学生用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完成有表情的演唱。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根据旋律线起伏进行力度变化的演唱,并用指挥手势进行提示。学生 通过观察曲谱进行思考,并根据教师指挥手势的提示进行力度变化演唱。 教师提问:歌曲旋律上行和下行的力度怎样变化? 学生根据已有的力度变化知识回答:歌曲旋律上行渐强,旋律下行渐弱。 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引出并讲解奥地利人文风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小动物,旋律 起伏与人文风情相关联。这也是本节课的德育渗透环节。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可以准确
24、演唱歌曲中的弱起拍和跳音。解决弱起拍和跳音准确演唱基础上,激 发学生感受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通过有律动的 演唱,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强弱关系与歌词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延伸拓展,为歌曲做加法三、延伸拓展,为歌曲做加法 【阶段目标】【阶段目标】引导学生为歌曲尾声编创三度和声的二声部旋律,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唱进一步 调动学习积极性。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了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演唱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得愉悦,受到美得熏陶。 1 1、 引导学生丰富歌曲,为尾声加入三度和声引导学生丰富歌曲,为尾声加入三度和声。
25、 在准确演唱全曲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尾声部分变得更加丰富,并有倾向性的提 问低声部同学。学生通过思考,加上已有的三度和声二声部合唱知识回答教师问题,并从唱 名开始加入带有三度和声的二声部。在高声部“sol.mi”的基础上,低 12 声部加入“mi.do”。 教师提问:如何将歌曲的尾声部分变得更加丰富?并有倾向性的询问低声部同学。 学生回答:为歌曲尾声加入二声部。并通过唱名、歌词、独立演唱、合作演唱层层深入的 教学方式进行学习。 2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加入表演唱(两人组演唱、多人组演唱)、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加入表演唱(两人组演唱、多人组演唱) 此环节采用递进式教学,教师先请一名同学上
26、来进行师生合作,示范表演唱,并强调分角 色演唱,演唱后进行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进而再请上来更多小组进行分角色表演唱范唱, 其他同学在下面加入律动演唱歌曲。这时歌曲已经可以准确演唱,教师唱出前奏,学生跟唱。 学生在这个环节会比较兴奋,歌唱的声音和状态会有一些需要调整,教师可以在学生师范 后在进行一次跟琴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发生位置,以及演唱跳音时的轻巧。 3、 小组合作,加入表演唱;各组集中展示,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小组合作,加入表演唱;各组集中展示,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编创练习表演唱,再进行集中展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 展示的机会。教师这时可以参与到学生中,一起表演。学
27、生通过讨论进行分角色演唱。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 四、总结点评四、总结点评 能够根据音乐表达情感和力度,第一次尝试将编创三度和声二声部运用到歌曲当中,使歌 曲变得更加丰富。初步解了奥地利音乐特点及人文风情,希望可以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善 待小动物的思想传播各身边的每一个人。 6.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说明:本课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评、生生互评、师 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促进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关 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效果采用总结性评价。 评价量规: 评价内容 13 A、
28、优秀 B、良好 C、一般 准确演唱弱起、 跳音 分辨乐句间重 复部分 二声部编创 及演唱 用不同的力度 演唱全曲 师评 自评 互评 7.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300- -500500 字字) ) 一、从音乐创作方法入手,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本课是一首 F 大调的歌曲,在识谱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音乐创作中 的重复手法帮助学生识谱。通过听辨、模唱发现第一乐句中两个乐节的“完全重复”,以及 二三乐句间的“完全重复”,由此降低了识谱难度。通过声部间接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二、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尾声部分的二声部旋律编创。 通过跟随琴声视唱乐谱,学生已经掌握“sol mi”的音高并能准确运用到歌曲演唱当中。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已有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在尾声部分编创三度和声的二声部, 由此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艺术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还要更多地从单元整体思考,将整个单元内容整体化、系统化。本节课 在课堂当中我引入了编创环节,孩子们兴趣盎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