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摇船调教学设计摇船调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导探索 自主学习 聆听歌曲,了 解问答对歌 揭示课题 1、 师谈话:今天,张老师给你 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吉祥三 宝 ,请大家欣赏。听完后 告诉老师,录音中的演员们 在干什么?(生:对歌) 2、 理解对歌: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 提问的人像放鞭炮一样向对方 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不给人喘 气和思考的机会, 那么回答的人 应该怎样呢?(生:机灵、聪明、 灵活) 3、 师小结:像这样一气呵成回 答一长串的问题,这样的演 唱形式叫做问答对歌。 1、 师:刚才欣赏的这首歌是流 传于全国地区的一首问答
2、对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 来了一首台湾地区的问答 感受一问一答 的民歌特点 多媒体 课题 摇船调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 琴、多媒体、录音机、磁带 教 学 目 标 1、 学会演唱歌曲摇船调 ,初步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柔和美好的 意境。 2、 了解反复跳越记号及用法,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即兴创编歌词进行 演唱。 3、 通过表演,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教 材 分 析 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 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 式。采用/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全曲共有六 个乐句,每句为两小节,歌曲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
3、、二两乐句的旋律完全 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乐的情 景。 紧接着歌曲又加入了小节的衬词和小节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 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重点 难点 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点切分节奏 拓展延伸 自主交流 谜语导入 学习歌曲 即兴创编 表现歌曲 对歌摇船调 。出示 课题。 2、师:老师将在这首歌曲里给 大家出几个小谜语, 比比谁更聪 明、机灵,在演唱之前,请几个 同学坐上我的小船, 和我一起表 演。 3、师范唱第一段(听伴奏带) 伴奏带放第二遍时, 老师贴出 第一段词。 4、师:
4、猜出来了吗?你能按节 奏回答我提的问题吗?试一 试? 5、师按节奏问,生按节奏答。 (师肯定学生, 那么谜底是什么 呢?) 6、聆听录音范唱,找出谜底。 7、听琴轻声用“LU”哼唱(纠 正不足,一字多音处。 ) 8、讲解反复跳越记号: 反复跳越记号是反复记号的一 种形式。 当乐谱出现重复时, 而 在结尾处略有不同, 往往在反复 时跳过不同的小节。 9、师范唱不足之处,生聆听有 什么区别 (第八小节和第十二小 节的对比) 听琴再用 “LU” 完整哼唱。 10、 师生接龙: 用问答式读词 (还 可以生生接龙读词) 11、 生听琴用接龙式唱词, 衬词 处理:前两句跳跃,后句连贯, 要唱出得意劲。 1
5、2、 熟练后, 分男女接龙完整地 唱。 1、设计对歌情景,你们唱得太 好了, 我们也来对歌吧! 将凳子 摆成四条船, 一条船问, 其余船 只回答。谁来当提问的人呢? 2、男生问女生答,女生问男生 答。 3、师生评价。 4、即兴创编歌词: 用游戏方式调 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聆听让学 生感受歌曲的 旋律和节奏, 给 学生思考谜底 的空间 了解反复跳越 记号及用法 通过聆听对比 的方法解决难 点, 并掌握歌曲 节奏 能唱出歌曲感 情 采用多种形式 演唱歌曲, 避免 枯燥的练唱。 多媒体 琴 总结: 小结 (1)同学们,老唱同样的答案 真没意思, 真正的对歌都是即兴 演唱的, 好, 我请四个同学提问, 再请四个聪明的学生即兴回答。 (2)问答开始。 师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什么叫 做问答对歌, 也体会到了对歌的 乐趣, 让我们再次摇起小船, 唱 着优美的台湾民谣, 高高兴兴地 离开教室吧! 通过创编歌词, 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 板书设计 摇船调 反复跳越记 第一段歌词 第八小节曲谱和词 第十二小节的曲谱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