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主题 校园民谣歌曲 1.单元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 本课收录的四首中国歌曲,内容多为描写自然界中普通而又默默生长的植物, 表达了人们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其中甜甜的秘密 、 我爱米兰均唱出了学生对 教师的热爱与敬意。四首歌曲感情真挚,旋律明快,适宜学生演唱。 在知识与技能上的要求,一是对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及演唱中的正确应用;二是 知道“二重唱”的演唱形式,并能够结合歌曲聆听进行分辨。 2.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能 用优美抒情、欢快活泼等区分几种典型的音乐情绪,能够初步感受
2、音乐的风格、结 构。大部分学生能够辨别并描述音乐中节奏、速度、旋律的变化;能听辨歌唱中不 同类型的女生和男生音色;能够听见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 区分音乐基本段落;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做出相应的反应。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感受我爱米兰歌曲中表达对的教师的热爱之情。能够结合旋律线听辨歌曲, 两段不同的旋律特点,通过这首歌曲理解二重唱的含义,并能听辨。 二,聆听歌曲兰花草视唱部分曲谱,感受旋律特点。 三,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 四,能用轻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草啊小草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变拍子,体 会其作用。 五,结合歌曲甜甜
3、的秘密和小草啊小草认识八分休止符,能准确拍击和演 唱含有八分休止符的乐句。 单元重点: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单元难点:了解掌握校园民谣的音乐风格。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课时课时 聆听聆听 演唱演唱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第一课时 甜甜的秘密 八分休止符 第二课时 我爱米兰 甜甜的秘密 二重唱 第三课时 小草啊小草 变拍子 第四课时 兰花草 了解校园曲风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课 题题 三年级欣赏课兰花草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听觉入手,在感受与体验等实践活动中,了解音
4、乐要素在歌曲兰花草中的作用, 并掌握校园民谣曲风特点。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标“感受与欣赏”中指出: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感知音乐主题、结构,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并能够运用 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 2.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音乐本体分析:音乐本体分析: 兰花草是一首四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结构(a+b+a1+c)的小调歌曲。 主题句(a)的歌词为两个 2+3 结构的五字句,本首歌曲主要节奏型为 4 个八分音符 加一个二分音符,是前紧后松的节奏特征。 第三乐句(a1)是主题句(a)的变化重复(首尾变化、中间重复) ,构成平行关系。 第四乐句(c)
5、重复主题句的节奏,其旋律和声内涵清晰,终止完满,给人以结束感。 音乐文化:音乐文化: 兰花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歌曲兰花草中的“兰花草” 指的就是“兰花” 。 兰花草 是十大校园经典民谣之一。 这首歌曲根据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 希 望改编,1921 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 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 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 兰花草 ,从而广为传唱。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我校三(6)班学的学生能用优美抒情、欢快活泼等词汇区分几种典型的音乐情
6、绪, 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结构。大部分学生能够辨别并描述音乐中节奏、速度、 旋律的变化。学生在音乐欣赏学习方面有较好的聆听习惯,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能进行简单的节奏和旋律的创编。在第一单元捉泥鳅歌曲中,学生已初步感受 校园民谣音乐风格。 4.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含重、难点)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独特风格,喜欢聆听兰花草这首歌曲,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肢体参与、线条、对比等方式,感受曲式结构、旋律走向、 节奏、速度以及音乐风格。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听辨男声独唱的演唱形式,知道歌曲节奏舒展规整、旋律平缓
7、。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歌曲兰花草的感受与体验。 (二)教学难点:感受歌曲节奏规整、旋律平缓的校园民谣音乐风格。 5.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一、 歌曲导入 环节目标:初步感受歌词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说明:通过聆听老师示范诗歌希望 ,引出歌曲兰花草 。 活动 1诗歌朗诵、引出课题。 (1) 教师与学生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入意境,引出音乐要素。 希望 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
8、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2)通过对比学生选用音乐要素表达情绪。 师: “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如何给这首诗歌谱曲?” “比如你会用什么样的节奏,紧凑密集、舒展松散 旋律,平缓、起伏跳跃 力度,弱,中弱,中强、强” 速度,慢速、中速、快速 生: (3)简单介绍歌曲背景。 师: “有两位台湾作曲家,听到胡适先生创作的这首希望非常喜欢,于是将这首 诗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并配上了曲子改名为兰花草 ,被广为传唱。 二、 初听全曲 环节目标:初步感受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说明: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一切实践都需依赖于听觉,因此培养学 生安静聆听的好习惯,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活动 2.
9、1安静聆听 生:安静聆听。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 三、 歌曲赏析 环节目标: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情绪和形象表达中的作用。 设计说明:通过反复聆听、识读乐谱、肢体参与,以及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赏析 音乐。 活动 3.1曲式结构 通过聆听歌词,以及肢体参与,感受并分析歌曲结构。 活动 3.2;肢体律动感受速度与音乐情绪。 师:刚才律动我们用了 2 种不同的动作,为什么? 我们的情绪变了,动作也跟着变了,是因为音乐的速度变了。 原来速度在音乐当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能调节音乐情绪。 活动 3.3力度 师:除了速度力度上有变化吗? 生: 活动 3.4节奏 师:节奏变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谱
10、子。 观察乐谱,节奏是舒展的还是紧凑的? 我们一起读一读。 (第 1 遍慢速,第 2 遍快速。 ) 生:读节奏 师:2 遍速度不一样,带给我们情绪感受不一样,可读的节奏一样吗? 节奏没有变化,只因速度快了,感受也变欢快了。 师:读完四句,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节奏上有些关联? 作曲家让这首曲子的节奏很规整,规整的节奏容易歌唱,容易被人记住。 活动 3.5唱谱、画旋律线。 师:我们也感受一下,一起来唱唱谱子。 师:歌曲的调号是?do 在五线谱什么位置?第一个音唱? 生: 师:听我唱 师:你听到最多的音是? 生:la, mi la 师:颜色标出骨干音,便于同学唱唱名。 师:请同学们完整的唱一遍(边唱边
11、画出旋律线) 。 师:通过旋律线,可以看出作曲家写的旋律是比较平缓的,没有很大起伏。 师:作曲家真厉害,旋律不变,只稍稍变化力度和速度,就让着这首歌变得情感丰 富起来了。 活动 3.6带情绪演唱 师:我们唱歌词感受一下。弹琴。第 1 遍慢,第 2 遍快。 活动 3.7变化音 师:乐谱中有一个变化音,这个特别的变化音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体验呢? 如果没有变化听上去怎样? 师:带着学生对比演唱变化音,体会变化音大小二度的音程色彩。 “我们一起唱唱有变化音的。再唱唱没有变化音的。带给你的感受一样 吗?” 活动 3.8调式 师:这首歌曲的结束音是? 生:la 师:是一首小调作品。之前我们欣赏过的我爱米
12、兰结束音是? 生:do 师:是一首大调作品。同主题都是歌唱花儿的歌曲,带给我们的情绪感受是不一样 的, 我爱米兰是颂赞的情绪,大调式旋律听起来明亮,积极向上; 兰花草是 在期待中有点失望,在失望中又带着盼望的内心情感,小调式旋律听起来略带忧伤 和静谧感。 四、 歌曲拓展 阶段目标:了解校园民谣伴奏乐器“吉他” ,丰富知识。 设计说明: 通过欣赏不同演唱形式,以及校园民谣常用伴奏乐器“吉他”丰富学生 知识。 活动 4.1演唱形式 师:今天我们听到兰花草的范唱,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男生独唱 师:除了男声独唱这个版本,老师还找到了另外两种版本跟大家分享。安静坐好, 认真欣赏。 生:观看视频 活
13、动 4.2校园民谣 师: 兰花草是一首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校园歌曲,属于校园民谣曲风。校园民 谣曲风的特点是清新、青春的,朗朗上口的。所以大多数乐句节奏是规整的,旋律 起伏不是很大,较为平缓的。同时期的校园流行歌曲还有很多,我们先来听一首同 桌的你 、 童年 、 兰花草 。 师:边听边读出节奏 生:听 师:我们一起说说它们共同都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是规整的,旋律起伏不是很大的。 五、 旋律创编 环节目标: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校园民谣 的风格特点。 设计说明:在学生掌握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后,我引导学生把这首歌的最后一乐句 进行了音高上的创编。 活动 5创编旋律 师
14、:了解了校园民谣曲风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来创编一下,就用第四乐句。最后一 小节音高节奏不变, 因为它是小调式的主音。 前三小节节奏不变, 音高用 la xi do re mi 改写创编。 生:唱 la xi do re mi。 生:小组创编,展示。唱谱、唱词。 师、生:评价 师:你们真棒,抓住了特点,创作出了优美的又符合校园民谣曲风的小调旋律。 六、 歌曲表现 环节目标:丰富对歌曲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学生听赏的能力。 设计说明:教师加入台湾高山族曲调作为前奏和间奏,把学生带到形象和意境中, 师生共同表演演唱兰花草 。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 3 种不同版本的兰花草 。下课前我们也来演绎一个我们自己 版
15、本的兰花草 。 师、生:表演歌曲兰花草 6.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 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评价方式,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评价量规评价量规 项目 评价要点 A、优秀 B、良好 C、一般 自 评 互 评 师 评 教学 效果 评价 能视唱曲谱 能演唱歌曲 能创编校园民谣曲风的旋律 7.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300- -500500 字字) ) 1、关注音乐本体,突出学科特点。挖掘音乐要素及与作品有关的音乐文化、音 乐常识。注重在感受和体验上,提升学生聆听、理解歌曲的能力。 2、让学生用音乐的语言说话,探索音乐的词汇描述乐曲。教学过程中,教师多 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并用选择答案的方式提示学生,从中规范学生的音乐术语。 从音乐感性的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的分析。 3、充分运用对比聆听的方法,听辨音乐速度、力度、节奏的特点与情绪的变化, 划分乐曲结构,对比和聆听时音乐欣赏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大量的拓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校园民谣曲风的音乐特点。 5、通过旋律创编培养学生对校园民谣歌曲的想象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