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637174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 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

2、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 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

3、边对应 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 离相等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 在这个角 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 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 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 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 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 等于 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 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4、 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 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 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 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 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 3 两个图形

5、关于某直线对称, 如果它们的对应 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 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b 的平方和、等 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 有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50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 180 51 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 52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

6、的对角相等 53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 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60 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 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 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 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

7、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 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 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a b) 2 67 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 69 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条 边都相等 70 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 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 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 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对称点连线都经 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

8、中心平分 73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 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相等 75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7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 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 必平 分另一腰 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 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

9、 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 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 2 S=L 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a:b=c:d,那么 ad=bc 如果 ad=bc,那么 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 ab=cd,那么(a b)b=(c d) 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 ab=cd=m 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 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 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

10、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 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 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 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 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 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 两三角形相 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 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 两三角形相似 (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

1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 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 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 对应中线的比 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 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 任意锐 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 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 任意锐 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 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 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 集合 103 圆的外

12、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 集合 104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是以定点为圆 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着 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这个角的 平分线 108 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和这两条平 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 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 所对的两条弧 111 推论 1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 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

13、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 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 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 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 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 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 如果两个圆心角、 两条弧、 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 组量都相等 116 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 一半 117 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 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 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

14、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 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 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直线 L 和O 相交 dr 直线 L 和O 相切 d=r 直线 L 和O 相离 dr 122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 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 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 推论 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 推论 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 切线长相

15、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 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 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 弦切角也相等 130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 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 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 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 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 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 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

16、心线上 135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 两圆相交 R-rdR+r(Rr) 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 dR-r(Rr) 136 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 定理 把圆分成 n(n3): 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 n 边形 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 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 n 边形 138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 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 正 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 180 n 140 定理 正 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 n 边形分成 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

17、 正 n 边形的面积 Sn=pnrn2 p 表示正 n 边形的周 长 142 正三角形面积3a4 a 表示边长 143 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 k 个正 n 边形的角, 由于这 些角的和应为 360 ,因此 k (n-2)180 n=360 化为(n-2)(k-2)=4 144 弧长计算公式:L=n 兀 R180 145 扇形面积公式:S 扇形=n 兀 R2360=LR2 146 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147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148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还有一些,大

18、家帮补充吧) 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 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

19、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 台 侧 面 积 S=1/2(c+c)l=pi(R+r)l 球 的 表 面 积 S=4pi*r2 圆 柱 侧 面 积 S=c*h=2pi*h 圆 锥 侧 面 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r 0 扇形面积公 式 s=1/2*l*r 锥 体 体 积 公 式 V=1/3*S*H 圆 锥 体 体 积 公 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

20、面积, L 是 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 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 G (N) G=mg m:质量 g:9.8N/kg 或者 10N/kg 密度 (kg/m3)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 F 合 (N) 方向相同:F 合=F1+F2 方向相反:F 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 F 浮 (N) F 浮=G 排=m 排 g= 液 gV 排 G

21、 排:排开液体的重 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 物+G 轮)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 物+G 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 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W 有 总功 W 总 W 有=G 物 h W

22、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 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 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Pa) P=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 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 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 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 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 R() R=

23、R1+R2+ 并联电路 电流 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 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 R()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 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

24、=s/t 密度 p 千克米 kg/m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 米秒 g 9.8 牛顿千克 15C 空气中声速 340 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25、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 浮FF (压力差) (2)、F 浮GF (视重力) (3)、F 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 液 gV 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 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 手W 机 14、实际机械:W 总W 有W 额外 15、机械效率: W 有/W 总 16、滑轮组

26、效率: (1)、G/ nF(竖直方向) (2)、G/(GG 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 吸Cm(tt0)Cmt 2、放热:Q 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Q 有效利用/Q 燃料 5、热平衡方程:Q 放Q 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 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 普适公式) (2)、QUItPtUQ 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

27、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 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 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

28、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 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

29、/P2I12/I22 (3)、P1/P2U12/U22 8 电功: 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公式总结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 力学 力学 公式 其他回答 共 1 条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gh 6、浮力: (1)、F 浮FF (压力差) (2)、F 浮GF (视重力) (3)、F 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

30、 浮=G 排 液 gV 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 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 手W 机 14、实际机械:W 总W 有W 额外 15、机械效率: W 有/W 总 16、滑轮组效率: (1)、G/ nF(竖直方向) (2)、G/(GG 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 吸Cm(tt0)Cmt 2、放热:Q 放Cm(t0t)Cmt 3、热值:qQ/m 4、炉子

31、和热机的效率: Q 有效利用/Q 燃料 5、热平衡方程:Q 放Q 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 电量/t 2、电阻:R=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 普适公式) (2)、QUItPtUQ 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

32、公式) (5)、P1/P2R2/R1 7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 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 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10103kg/

33、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 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 注 速度 =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 = 340m / s 光速 C = 3 108 m /s 密度 = m / V 1 g

34、/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 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 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g h p = F / S 适用于固、液、气 p =g h 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g h 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 标准大气压 = 76 cmHg 柱 = 1.01 105 Pa = 10.3 m 水柱 浮力 F 浮 = G F 漂浮、悬浮:F 浮 = G F 浮 = G 排 = 液 g V 排 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 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

35、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 力和重力) : F 浮G( 液 物)上浮至漂浮 F 浮 =G( 液 = 物)悬浮 F 浮 G( 液 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 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 动 + G 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 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

36、 动)= W 总 W 额 =W 总 额外功 W 额 = W 总 W 有 = G 动 h(忽略轮轴 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 总= W 有用+ W 额 = F S = W 有用 / 机械效率 = W 有用 / W 总 =G /(n F) = G 物 /(G 物 + G 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 特点或原理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时间:t t=t1=t2 t=t1=t2 电流:I I = I 1= I 2 I = I 1+ I 2 电压:U U = U 1+ U 2 U = U 1= U 2 电荷量: Q 电 Q 电= Q 电 1= Q 电 2 Q 电= Q

37、 电 1+ Q 电 2 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 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 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 电热:Q 热 Q 热= Q 热 1+ Q 热 2 Q 热= Q 热 1+ Q 热 2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 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 G (N) G=mg m:质量 g:9.8N/kg 或者 10N/kg 密度 (kg/m3) = m:质量 V:体积 合力 F 合 (N) 方向相同:F 合=F1+F2 方向相反

38、:F 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G 视 G 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 F 浮 (N) F 浮=G 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 F 浮 (N) F 浮=G 排=m 排 g= 液 gV 排 G 排:排开液体的 重力 m 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液:液体的密度 V 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 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 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 物+G 轮

39、) S=2 h G 物:物体的重力 G 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 物+G 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 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 W 有 总功 W 总 W 有=G 物 h W 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 100% 功率 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 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 p (Pa) P=gh :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 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 Q(J) Q=m

40、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 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 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 R()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 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 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 R()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 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41、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 的,等于 3 108m/s) :波长 :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40m/s b 光在真空或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 108m/s c水的密度:1.0 103kg/m3 d水的比热容: 4.2 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 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 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 一桶水,

42、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 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 2000 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 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 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 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 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 2 倍焦距之外成缩小、 倒立的实像。在 2 倍焦距与 1 倍焦距

43、之间,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在 1 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 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 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 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 N 极发出,最后回到 S 极。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 1

44、、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

45、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

46、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数理化公式大全.doc)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