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广角 集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教学重难点 教 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
2、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 : 小棒拼三角形 ( 1) 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 2)提出问题:摆 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 6根,表示 3+3=6(根) 还可能会说 5根,表示 3+3-1=5(根 )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 2个三角形。 第二组: 父与子 ( 1)提出问题:有 2个爸爸 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 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 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
3、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 1)“重叠”或“重复”一词;( 2)列式中“减 1”的意义;( 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 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 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 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 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 2组简单实例,既有生活中的问题又有数学中的重叠问题,不同角度的对比,共同的理解方法,都从简单数据入手,让学生在计算总数时都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总数
4、,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学校进行趣味运动会,请三年级班级选拔 8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 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你认为三( 1)班要选 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 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设计意图】根据
5、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 性。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 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借助 集合图形,请学生把表格中的姓名填入 到集合图中 。 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课件出示: 2.辩论感悟 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
6、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现重复部分怎样做到既直观又美观,还能表示每部分的内容。结合各小组展示的优点,引出韦恩图,让学生了解韦恩图的同时,又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底蕴。 3 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恩图 (也叫 文氏图 ),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
7、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 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可能会出现: 8+9-3=14(人); 6+3+5=14(人); 8-3+9=14(人) 9+5=14(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策略中感 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5变式练习,内化集合思想 课件出示:三( 2)参加运动会学生名单(学号表示),根据信息填写集合图中。 跳绳 9 13 17 18 25 29 33 38 42 踢毽子 17 25 28 30 31 39 40 4
8、4 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先填写哪部分,再填写哪部分会更好些。 请学生板演,汇报填写的策略,看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计算三( 2)班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是让学生从集合图中会看信息,到会填写集合图的一个数学思想的延伸,也是解决重复问题的关键,是为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打好基础。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基础性练习 ( 1)完成教材上 105页“做一做”第 1题 指导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进合适的图中,并请学生说说集合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趣味性练习 3拓展性练习 估计三( 3)班可能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 讨论: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 9 人参加跳绳, 8 人参加踢
9、毽子比赛,你觉得三( 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参赛的同学最多有 17人。()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 小组讨论,全班分析,得出:参赛同学最多是 17 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 9人,其中 8人重复。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由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资源,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结合集合思 想进行分析,还能结合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呼应课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板书:集合)今天我们利用集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