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中语文试期中语文试卷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第 1 页,共 25 页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0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真正的经典,我想是指那些进入了文化史、文学史,具有原创性和划时代意义以及永恒艺术魅力,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作品。它们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完美的体现,按先哲的说法,它们是“不可企及的高峰”。经典的阅读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经典有初读与重读,有浅读又有深读。不仅是因为这些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本身的存在证明了 它们的不朽,需要反复阅读;还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 升,
2、而需要重读、深读、精读,以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经典阅读,要从 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着眼,摒弃种种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不断抵近经典作品的精 神本质。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经典对一些读者也只是被知晓,或只限于了解书名和主人 公的名字,对作品本身却知之甚少。即使读过,有时也只是浅尝辄止。而重读或深 阅读却绝非“再看一遍”,那可能是无用的重复。重读的境界应当像意大利作家卡 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所言: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 现的书;经典,是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他用这种体会来解释何谓经 典,同样道出了阅读经典的感受。它启示我们,初读也好,重读也好,都意味着把经典名著完
3、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 中,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张扬一种 人文情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一种期望之外的心灵激动。一部经典名著,当然不是给一个人看的,无数人都会读它,这就会有千千万万种不 同的读法、不同的心灵体验。在阅读这个领域倒不妨借用这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应当跳出传统阅读的思维模式,开辟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建设性的文化性格,面对经典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健康的阅读心态。作为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的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它的核心价值应第 2 页,共 25 页深怀敬畏之心。经典资源除具有愉悦心灵、培养审美力之功能以外,还葆有
4、借鉴、参照乃至资治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每个公民来说,经典名著在以科学的现代意识 观照下,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功能,并使我们从中汲取力量,有 所追求,有所摒弃。我国一位当代作家谈到阅读名著的感受,认为阅读进入了敬畏,便有了一种沉重和无法言说的尊重,一种超越纯粹意义上的阅读的体味和凝思,进 而有了自卑,深感自己知识的贫乏,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文明竞那么缺乏了解。(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7 月 3 日为什么经典值得反复品读?)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影响力巨大的作品,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所 达到的最高点。B.卡尔维诺在为什
5、么读经典-书中认为,经典是那种重读和初读没有分别、给人 同样感受的作品。C.经典被一些读者“知晓”,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知晓,他们对经典的把握是知表不知 里,知浅不知深。D.经典值得反复阅读,因为经典本身有不朽的价值,也因为读者有获得新感悟、新体 验的心理需求。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真正经典”做出了界定与阐释,为下文论述经典的阅读打下了基础。B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述了“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读?”三个关键问题。C文章立足于倡导对经典的重读、深读,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D文章以意大利作家和我国一位当代作家的阅读感受为例,论述了阅读经典的意义。根据
6、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需突破传统一元、单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建设性文化性格和健康阅读心态。B阅读经典会让人产生敬畏与尊重,进而变得谦虚,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C每位公民只有在科学的现代意识观照下阅读经典名著,才能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D主动、创造性地阅读经典,才能营造精神氛围,张扬人文情怀,感受心灵的激动。【答案】【小题 1】B【小题 2】D【小题 3】A第 3 页,共 25 页【解析】(1)B“经典是那种重读和初读没有分别、给人同样感受作品”错。原文第三段卡尔维诺“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新发现的书”的意思是:经典是那 种每次重读都会有新发现、新感受的作品。(2)
7、D据“它启示我们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可知文章举意大 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例子,是为了论述阅读的方法,而不阅读的意义。(3)D“营造精神氛围”是“主动、创造性地阅读经典”所需要的条件,而不是其 结果,原文第四段为“即对经典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需要营造一种精神氛 围”;C阅读经典,原文最后一段有“启迪当代公民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功能”,但不是“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前提。B“谦虚”错,原文最后一段是“自卑”。答案:(1)B(2)D(3)A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 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
8、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 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 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 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 的一次演出,吸引 2
9、1.5 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 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 10 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第 4 页,共 25 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 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 带着时代的创意。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
10、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 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 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 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 天“90 后”“00 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 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 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 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 11 亿人次,在这些
11、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 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 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 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 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摘自光明日报2017 年 5 月 10 日期)材料二一场二胡直播吸引 21.5 万用户,一位古筝主
12、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 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 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 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平日里“冷门”的传统 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 也不过 2000 人左右。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但是,一 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 观看。(摘自“人民网”2017 年 4 月
13、7 日)材料三第 5 页,共 25 页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 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转基因的结果就是 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田青认为,对 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假如为 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 200 个剧种?”田青表 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 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
14、这一修养就迎合。(摘自中国日报2015 年 3 月 3 日)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传统文化深邃与厚重,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对传统文化的 诠释,如果从神变变成了形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 内在的魂魄。B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材料二侧重谈利 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C从材料二可知,传统艺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就会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 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这种直播形式比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效果更好。D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
15、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 200 个剧种”。可见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第一段,以“中国诗词大会”、二胡为例,说明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 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B.材料一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C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 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D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 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为了
16、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答案】【小题 1】B【小题 2】C第 6 页,共 25 页【小题 3】【解析】(1)A“如果从神变变成了形变”的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是“从形变变 成了神变”;C“比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效果更好”无中生有;D“他 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的说法错误,田青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为迎合而改 变,见材料三“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2)A“以中国诗词大会、二胡为例”以偏概全,还有“故宫”,见材料一第 一段。B理解错误,“梵文”不是德国的语言,是印度语言,材料一原文为“季羡林 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D“不能
17、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 去搞网络直播”理解错误,材料三原文是“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3)材料一中“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 内涵和现代表达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 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材料二借助二胡直播和古筝直播受欢迎来说明传承传统文 化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样;材料三中“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 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 合”,根据这些内容进
18、行概括即可。答案:(1)B(2)C(3)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从深邃和厚重方角度加强对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保持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不去迎合。1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 正误。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 出正误。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第 7 页,共 25 页(3)分点分条作答。3.阅读下面
19、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美丽的谎言这天,母亲出门买菜,琳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好播出骗子的骗局被揭穿的新闻。“又是骗子!这社会是怎么了!”她愤愤不平。“道高一尺,魔高一 丈”,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长了个心眼。十分钟后,母亲两手空空地回来,走进屋拿了钱,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琳觉得奇 怪,便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母亲告诉她:“我去菜市场的路上,被一个女孩拦住 了,问我借一百块钱。”借钱?一听到陌生人问母亲借钱,琳就警惕起来,忙问:“那你把钱给她了?”“是 呀,小姑娘挺可怜的。”母亲说,那个女孩被人从家里骗出来,差点进了传销组织,幸好及时逃脱,可是身无分文回不了家。听了母亲的话,琳想,像
20、这样弱智的骗局,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没想到母亲居然会上当!可母亲继续说:“我把钱给她时,她还问我要地址,说回家后就把钱寄还给我。我 说不用,只给她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母亲讲得诚 恳,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这之后,母亲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母亲正准备休息,电话 铃突然响了,琳去接电话。一个女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 婆婆吗?”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这肯定是我的电话!”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听了一会,兴
21、奋地说:“孩子,你到家啦?”“到啦,早上就到了,后来一直在忙,现在才打电话给您。婆婆,真 是谢谢您了,麻烦您说一下您的地址吧,我好把钱寄给您!”母亲笑道:“不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然后,她又叮嘱了女孩几句,让女孩以后要提高警惕,不 要再轻信他人。挂了电话,母亲满脸疑惑地问琳:“刚才这个电话是那个女孩打来的,昨天晚上的 那个是怎么回事?”琳被母亲这么一问,懵了。她没有想到,母亲遇到的那个女孩 果真不是骗子。对于母亲的询问,她只得坦白自己不愿母亲发现自己被骗而心寒,于是昨晚让同学假扮女孩打了电话。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总有一些人不是骗子,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才会来
22、找你的。”母亲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相信,好人是 有好报的。”琳心里明白,就算母亲遇到的真是个骗子,她也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第 8 页,共 25 页他人。自从女孩打来电话后,琳心里就踏实了不少。第三天吃完晚饭,家里的电话铃又响 了。琳接起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 婆吗?”怎么又是一个女孩?怎么又是找母亲的?琳赶紧叫母亲接电话。母亲匆匆跑上前,拿起话筒:“我是李婆婆,你是哪位啊?”对方说:“李婆婆,我是小桃,就是那 天您给了一百块钱的那个女孩”母亲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激动得声音都 有点变调:“小桃!真是你啊!你到家啦?”“到家了,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又转 了
23、几趟车才刚到家。一回家,我就想着给您电话呢。对了,婆婆,您把地址跟我说 一下吧,我说好要把钱寄还给您的!”女孩的声音充满感激之情。母亲笑道:“不 用还,不用还。你到家就好!”母亲流露出喜悦之情,这让身边的琳看得目瞪口呆。挂了电话后,还没等母亲开口,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刚才这个电话才是那个女孩 打来的吧,可是昨晚的那个电话是怎么回事?”母亲冲琳一笑,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昨晚那个电话是我托隔壁小刘打的。前天打来的那个电话,我一听就知道 不是小桃打来的,我便猜出肯定是你让人打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让我安心。”原来,母亲早就听出前晚那个电话是假的。为了让女儿安心,母亲如法炮制,也找 人假扮女孩,打
24、来电话。琳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用同样的办法编一个谎言来骗她!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她安心地笑了。(选自快乐青春经典阅读有删改)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引用俗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是说虽然骗局不断被揭穿,但总 有新的骗局出现,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B母亲在帮助了女孩之后“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是因为母亲重视钱财,担心自 己被骗,担心钱花了却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C琳觉得女孩要钱是一个骗局,但不愿意戳穿,体现了她照顾母亲的感受,即使内心 有不同看法也不愿让母亲扫兴,是个孝顺、体贴的女儿。D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运
25、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生 动形象地塑造了母女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试分析小说以“美丽的谎言”为题的好处。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小题 1】D第 9 页,共 25 页【小题 2】【小题 3】【解析】(1)A“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错误,选项对俗语的 解释正确,但体现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情绪,而非作者的;B“是因为母亲重视钱财,担心自己被骗,担心钱花了却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错误,母亲念叨女孩是因为 挂念女孩的安危,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并不吝啬和牵挂助人的钱财;C“不愿意戳穿”错误,根据原文“母亲讲得诚恳,
26、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 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说明琳不 愿马上揭穿,不是不愿戳穿。选 D。2首先分析标题的含义,所谓“谎言”是指知道事实的前提下以欺骗为目的说出不 同于事实的话,而加以“美丽”修饰,表明这“欺骗”的话的出发点是好的,从文中来 看,小说写了三次电话,前两次的电话都是假的,第一次是女儿“欺骗”母亲,所以找 人打来电话,第二次是母亲“欺骗”女儿,找人打来电话,第三次是女孩自己打来电话,这三次电话分别揭穿了前一次电话的谎言,所以小说标题“美丽的谎言”在情节上是贯 穿全文的线索;从形象角度来看,无论是女儿还是母亲,她们
27、“谎言”的出发点都是让 对方宽心,展现了人物的特点,而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的艺术效果来看,“美 丽”是褒义,而“谎言”含贬义,两个看似不协调的词语放在一起,让小说有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分析答题。3就本文来说,这篇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讲述在母亲帮助女孩这件事上母女二人各自 的态度和做法。小说一开始先说母亲帮助女孩,女儿表示质疑,然后写女儿为了安慰母 亲找人假冒女孩打来电话,接着写母亲为了让女儿放心找人打电话,最后受助女孩打来 电话,揭开谜底;在这个过程中,小说标题“美丽的谎言”显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从线索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三次电话一层层推进,而且后一次电话都揭
28、开前一次电 话的“谎言”,让小说的情节有了起伏,有了跌宕;从伏笔的设置角度来看,第二次电 话来的时候,“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这 肯定是我的电话!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母亲的举动为下文母亲安排电话的目 的埋下伏笔;从前后内容的对照来看,小说一开始女儿对社会现实很是不满,“又是 骗子!这社会是怎么了!她愤愤不平。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 长了个心眼”,而小说最后“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她 安心地笑了”,女儿安心地笑了,前后形成对比,凸显了小说的主题。第 1 0 页,共 25 页答案:(1)D2“谎言”带有欺骗性,本是
29、不好的事物,但作者用“美丽”一词修饰,这就使 题目本身有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谎言”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小说的情节;而且后一次电话都能揭穿前一次的谎言,给小说的情节增添了波澜。母女的“谎言”都是为对方着想的,充满善意,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与小说主题相契 合。3巧设线索。以母女为对方着想的“谎言”为线索,使小说结构清晰紧凑。情节曲折。三起三落,层层推进。三次电话,后一次的电话总会揭穿前一次的“谎 言”,三次电话内容相似,层层推进,出人意料。巧设伏笔。如第二次电话母亲只听到铃声就断定是自己的电话,还故意按响免提键,为下文这个电话是母亲安排打来让琳安心埋下伏笔。巧用对比。如故事的开头写琳对现
30、实社会不满,到结尾安心地笑,形成鲜明对比,体 现了社会有诚信爱心的主题。又如刚开始对助人一事,母亲选择相信,琳则怀疑警惕,二人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 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2本题针对小说标题设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的艺术。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 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以美丽的谎言为题的好处”,然后理解标题 的含义,再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旨以及标
31、题的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妙处。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然后回 顾小说情节设置方面有哪些特点,再梳理小说情节,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小说情节方面 的特点如下:如线索、伏笔、铺垫、抑扬、悬念、过渡、照应等。“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第 1 1 页,共 25 页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9.0 分)4.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32、甲】荆轲刺秦王(节选)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怖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 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33、首揕之。未 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 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 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 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 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乙】老僧辨
34、奸清沈起凤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 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 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第 1 2 页,共
35、25 页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注: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更事:阅历世事。祖龙:即秦始皇。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B.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 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C.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
36、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D.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 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下列句子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时期刘向编写的战国策,战国策属于国别体例史 书。B古时的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 悲凉。C课文涉及的诸多人称代词,子、足下、卿、臣、仆、君、公、夫子、先生、执事都 属于敬称。D“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 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 夫、士,诸侯国国
37、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甲开始写秦武阳色变真可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秦王的威武,这一“色变振 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B由于刺杀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也都目瞪口呆,束手待毙。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 刺杀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第 1 3 页,共 25 页D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通过秦武阳、秦王的形象衬托了荆轲的形象。翻译下面的句子
38、。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 以报太子也。”【答案】【小题 1】C【小题 2】C【小题 3】B【小题 4】【解析】(1)C“不更事”为定语,修饰“汉”,其后不可断,排除 A、D;“知己”为名词,作“上报”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 D句子翻译为:说:“荆轲真是一个缺 乏世事阅历的汉子。不赶紧在环绕柱子追赶秦王时杀了他,却只是大骂一番了事。”王 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 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2)
39、C“臣、仆”属于谦称。(3)B“束手待毙”错,原文为“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意思是“大 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4)还:通“环”,绕;走:逃跑;卒:通“猝”,突然;度:常态。句子翻译为: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逃跑,群臣惊慌失措,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全都失 去常态。就:成功;箕踞:像箕一样张开两腿;乃:是;所以:表原因。句子翻译为:荆轲自 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不 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燕太子呀?”答案:(1)C(2)C(3)B(4)荆轲追逐秦王,
40、秦王绕着柱子逃跑,群臣惊慌失措,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第 1 4 页,共 25 页全都失去常态。荆轲自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契约来回报燕太子呀?”参考译文:【甲】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 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 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
41、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 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 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 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 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
42、荆轲 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 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 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 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 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
43、荆轲。秦王还正在绕 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 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 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第 1 5 页,共 25 页荆轲自已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 啊!”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乙】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有一天,他们一起阅读荆轲传。当读到樊於期自杀的地方,严
44、嵩说:“这是一个死板的汉子,对于事情能 不能成功已经知道,动辄就拿自己的头颅当作儿戏!”于是放声大笑。王敏斋说:“重 义轻生的人为了复仇,即使舍身自杀也不顾惜,他的志节值得敬仰!”于是放声大哭。又读到太子丹和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送别荆轲时,严嵩又大笑着说:“既然知道(荆轲)一去就不能够回来,竟然还派遣他去执行使命,太子丹真是太愚蠢了。”王敏 斋又大声哭着说:“壮士这一趟出使的壮举,令大风萧萧,易水哽咽,击筑高歌的声音 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至今还令人悲痛啊!”接着读到秦王的侍医用药囊投掷荆轲,秦王拔出长剑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傲慢地 坐在地上高声大骂秦王时,严嵩更是笑得不能控制自己,说:“荆轲真是一
45、个缺乏世事 阅历的汉子。不赶紧在环绕柱子追赶秦王时杀了他,却只是大骂一番了事。”王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 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这个时候,哭声和笑声很大而杂乱地充满屋子。一个老和尚仔细听了很久,感叹说:“痛哭的人通人情,而大笑的人的心地真的难以预料。二十年后,他们是否是尽忠的臣 子和重义的志士,应该就在其中不会遗漏了。”后来,王敏斋做了中牟县的县令,政绩很好,影响颇佳。而严嵩竟然凭借青词邀宠 做了国相,独断专权贻误国事,培植党羽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诈邪恶的人。老和尚预 先知道这样的结局,却不能
46、挽救,这大概就是佛门里面所说的“定劫”吧?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 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 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 1 6 页,共 25 页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
47、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 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答题。早秋山中作【唐】王维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被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注】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尚平,字子 平,东汉朝歌人。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蛩,蟋蟀。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才不敢累明时”
48、写出了诗人的谦虚,他认为自己没有才华,就不拖累圣明的时 代了。B.诗歌通过“故篱”“蝉声”“柴门”“空林”“白云”等意象,交待了诗人生活的 山林田园环境。C.诗歌符合律诗对对仗的要求,颈联中“草间”对“山里”,“蛩响”对“蝉声”。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于音乐美。D.颈联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照应题目,写出了早 秋山中的安静空寂,给人一种萧索落寞的感受。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小题 1】A【小题 2】【解析】(1)A“诗人自以为没有才华”理解错误,这里是运用反语,其实深含自 己不被知遇的抱怨。(2)文中直接表明作者情感的字眼是“寂寞”、“独
49、”“悲”。需要结合诗句分析作 者产生情感的原因。可以抓住文中悲凉的景物,以景衬情,可以抓住文中的典故,结合第 1 7 页,共 25 页文章的注释,可以得知颔联选取“尚子平”的典故,结合“陶令”可以得知引陶渊明的典故。了解二人的经历,结合诗句,可以得知诗人借两个古人表明对仕途的厌倦,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为何寂寞孤独?尾联交代了原因,和注释相符,因为诗人半官半隐,独 居山林。诗人为何半官半隐,可以结合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要正确理解诗人的言 外之意。这是谦词反语,埋怨自己满腹才华,却不被知遇重用。答案:(1)A(2)对自己不被知遇的抱怨。首句说自己“无才不敢累明时”,是谦词反语,埋怨 自己满腹才
50、华,却不被知遇重用。对仕途世事的厌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颔联两个 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理想落空、独守山林生活的些许落寞。颈联的环境渲染悲凉的氛围,烘托悲戚的心境,尾联的“寂寞”“空”“独”更是直接点出了这种情感。译文: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 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 蝉鸣徒增悲意。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赏析: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 言含蓄,意味悠长。此诗首句“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