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授课人学科地理班次时间课题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极地地区位置、和范围说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认识极地科考的意义,知道我国在这方面做的努力;(3)认识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4)学会在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极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通过图片使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了解我国在极地考察方面做的贡献(4)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极地现状,让学生对极地有全面认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2)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爱探险、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4)从我国极地考察所做的努力好成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加强学生对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热爱。教材分析与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极地地区的气候、科学探究特点; 2.学会分析各地区气候、资源特点; 3.极地地区气候类型。教学难点:1.极地地区气候类型的理解,极地的重要性; 2.知识分散,记忆性知识多; 3.极地地区环境不同,要回忆从前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分析、对比法教学用具PPT课时分配2课时活页教案B教师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1(一)、组图欣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3、展示极地地区代表性的地理图片,与我们身边的景观对比有什么不同显现。联系生活我们有什么差异。 极地地区位置、地形、科学考察介绍,给学生极地整体感觉。教学活动2(二)、 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引入新课)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明确位置、地形;知识点一: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显示:极地地区教师启发谈话:怎样描述极地地区位置、地形呢?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读图,从回顾经验,对照新图片内容、点拨。师生共同总结:极地地区极地地区:1.南极地区(1)范围:南极圈以南的的南极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和海洋;(2)主体:南极大陆;(3)周围: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4)纬度:66.5S以南;(5)动物:企鹅;(
4、6)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7)海拔:平均海拔2350米,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8)气候特点: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烈风、干燥和酷寒);(9)“白色大陆”和“风库”之称,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10)自然景观:冰山;(11)文森山南极最高峰;2.北极地区(1)范围 :北极圈以北,北冰洋大部分,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2)主体:北冰洋;(3)周围:印度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4)纬度:66.5N以北;(5)气候特点: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6)动物:北极熊;(7)格陵兰岛世界最大岛屿,90%的面积被冰雪覆盖;(
5、8)白令海峡北冰洋与太平洋的唯一通道。(9)北极夏季会出现:苔原3.极点:站在南极点的人,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都朝向南方。(解释:因为在南极或者北极点上,所有的方向都是沿着经线的方向,而经线正是南北方向的 )4.极地特有现象:极昼、极夜、极光5.中国极地考察站名建站时间位置备注长城科学考察站1985年南极乔治王岛58W62S中国第一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山科学考察站1989年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地76E69S昆仑科学考察站2009年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77E80S黄河科学考察站2004年北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11E78N6.考察内容:冰川、气候、海洋、生物、地质等;7.考察时间极地
6、的夏季即暖季,有极昼现象,是人们考察极地的最佳时机。南极:北半球的冬季到夏季(11月到次年3月)北极:北半球的夏季(6月至9月)8.极地考察意义:自然资源的宝库,丰富的矿产、海洋生物,未经人类雕琢的自然资源,经济、科学、战略价值意义重大;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科学研究提供天然实验室。9.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教学活动3(三)、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开拓思路。(活动探究一)看图描述极地地区资源、特有现象;(学习方法点拨)描述极地从经纬位置,降水、环境等方面来描述。教学活动4(四)、课堂小结,知识梳理,畅谈收获。1、 请同学们说一说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2、 结合ppt看极地地区,在描述其他地区;3、 提醒学生误区警示。教学活动5(五)、反馈练习,巩固新知,提高能力。1、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题,师生共做;2、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一组做的又快要对。对优胜小组予以表扬、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