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GB50204-2015培训课件王玉岭1 目录u一、新规范修订概况u二、新规范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u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2 一、新规范修订概况1.1修订的依据和必要性n 1、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以下简称“本规范”)依据:u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1117号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下简称“02版规范”)进行了修订。u建筑法u建设工程质量管
2、理条例u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n 2、修订的必要性:2002版规范自2002年4月1日实施以来到2015年9月1日已经13年零5个月,这版规范是我国规范体系改革以后的第一版规范。2002版规范是顺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依据原建设部提出的“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3 一、新规范修订概况过程控制”16字方针制定的。该规范发布实施十几年来,正是我国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而混凝土结构工程又正是我国工程建设中量最大的结构形式,因此保证我国施工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随着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市场形势的变化,2002版规范在许多方面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我国混凝土结构工
3、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比如:与验收无关的过程控制内容;新技术的发展如新型装配式结构、混合结构的验收需完善;材料、产品相关规范的更新;与之相配套的规范的修订等等。因此,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对2002版规范必须进行全面修订。n1.2 修订的基本原则 修订工作在“传承、完善、提高”的指导思想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借鉴国外及国际先进标准的基础上修订,修订基本原则如下:u1、明确适用范围,重点突出,兼顾其他行业,充分体现通用标准的特点。以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对象,兼顾其他行业的需要,与相关标准合理4 一、新规范修订概况衔接。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
4、3的相关规定,协调好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关系。u2、加强过程控制。强化进场材料、制品及半成品的验收,把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关;强化施工检验批的验收和重要的过程控制的验收;淡化一般施工过程的验收,施工过程主要依托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落实。u3、加强结构实体检验。加强完善结构实体检验相关规定,合理处理结构验收和过程控制验收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将实体结构检验作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重要手段。u 4、加强验收的可操作性。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工程的检查验收进一步具体化。u5、协调各种偏差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各类偏差限值
5、,包括模板、现浇结构及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等。5 u 6、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及工程技术发展的新形势,适当提高验收标准,从粗放走向集约。u 7、鼓励质量稳定的优质产品进入工程现场。在确保进场材料质量不降低合格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获得认证产品等优质产品的检验批容量限值。u 8、规范不合格检验批容量的处理程序。工程施工中包括进场材料及施工检验批不合格情况是难免的,给出合理的出路和明确的处理程序。u 9、条文制定时既考虑其技术和管理的先进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考虑了社会实际环境,体现规范对行业发展现实的适应性。n 1.3修订过程u 修订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1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北京召
6、开,由22家单位27人组成修订组,同时聘请了5名业界资深专家作为修订组技术顾问。就修订工作大纲、主要技术问题、修订工作规则和修订进度计划进行了讨论,并成立了专题工作组,分别对相关章节进行研究和修订工作。一、新规范修订概况6 u 修订过程中共召开大小会议39次,其中修订组全体会议6次,各类专题会议30次,征求意见会议3次。认真总结了2002版规范实施以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及问题和不足,完成了现浇混凝土构件尺寸偏差调查、混凝土强度不同检测方法对比等专题试验研究,对“回弹-取芯法”等重要新增条文进行了工程试用验证。u 新规范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2月5日正式发出,共收到105家单位918条反馈意见。修订
7、组对反馈意见认真研究、逐一处理并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u 送审稿审查会议与2013年10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经审查修改后于2013年11月底完成报批稿。u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2月3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5号,正式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一、新规范修订概况7 u 原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同时废止。自2015年9月1
8、日以后开工的工程,应按新规范进行验收。u 新规范的修订从修订成立至批准发布前后经历了三年半的时间,除对一些技术问题的处理需认真研究和试验验证外,主要还由于相关规范修订需协调一致。u住建部公告主要明确了l 新规范的名称和编号;l 新规范的执行日期;l 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一、新规范修订概况8 n 2.1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u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共10章,章的内容与2002版规范没有任何变化;u 本规范正文共有24小节、147条,其中强制性条文9条。与200
9、2规范2011年局部修订版相比,减少了2小节,条文增加了12条,强制性条文减少了6条,附录增加了1个。n 2.2 新规范的适用范围u 1、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l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不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根据“验评分离、强化验收、过程控制、完善手段”的16字方针,02版二、新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9 规范就是根据这个原则制定的。旨在统一国家验收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2011年又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全面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10、必须遵循的管理、技术及工艺要求,充分体现了“验评分离”的原则。施工规范管过程控制,验收规范重点强化施工质量的验收。u 2、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l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l 本规范所指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范围基本一致。l 对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虽然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有所不同,但验收仍可按本规范各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当针对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的国家现行相关标准有特殊验收要求时,尚应符
11、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二、新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0 l 对于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中的混凝土基础子分部工程,以及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的型钢、钢管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其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等分项工程的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在02版规范对地下结构的验收没有明确是否适用本规范,本次修订明确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也适用本规范。l 本规范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通用标准,各类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均可适用本标准或作为参考。l 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应严格遵守。工程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企业标准、施工合同、施工技术方案等)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当工程技术文件
12、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于本规范的规定时,验收时应以工程技术文件为准。n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新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1 u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是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是建筑工程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性规范,是各类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基础和依据,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u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综合性强、牵涉面广,有原材料方面的内容(如水泥、钢筋等),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内容(如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等),有施工过程质量验收内容(如混凝土强度评
13、定等),与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的,应遵照本规范规定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的,应按照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如现浇空心楼盖中芯模安装的位置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浇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的规定。对于本规范不再包括的施工过程验收的质量控制要求,(如模板的设计、制作,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等),可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二、新规范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12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1 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u 1 明确了子分部工程的划分 规范3.0.1条进一步明确了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由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
14、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6个分项工程组成。取消了原规范3.0.2条“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的规定。这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完全一致,体现规范之间的协调一致。u 2 增加了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规定 规范3.0.6条从“给出路”的原则规定了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原则:l 第1款规定了通过进场抽样检验发现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退出现场,不得用于工程中,对退场的材料或产品应有完整记录。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13
15、l 第2款规定了混凝土浇筑前出现的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具备返工、返修的条件,允许返工返修后重新验收。l 第3款规定了混凝土浇筑后出现的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具备返修条件的项目,允许返修后再重新验收;不具备返修条件的项目,应按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让步验收。l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再验收时一定要严格检查抽样检验结果及不合格检验批的有关记录,确保不合格的检验批完全得到处理。n 3.2 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的基本规定 规范3.0.7条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的规定。u 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产品进场检验中的抽样检验是必须进行的
16、工作,然而不分质量优劣必须100%的按批次抽样检验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大量检验工作,同时推高了质量控制的社会成本。在充分考虑我国工程环境实际情况下,对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验收合格的产品做出了允许扩大检验批容量的规定。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4 u 检验批容量的扩大意味着符合规定的进场材料抽检批次成倍减少,或有效减小进场验收成本,并促进施工单位优先选择优质产品,同时对促进生产单位提高产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l 获得认证的产品,意味着其产品的生产设备、人员配备、质量管理等环节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是有关认证机构针对该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担保。产品获得认证后,认证机构还会定期对厂家的
17、生产及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其产品质量可认为是稳定且有保证的。l 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同样体现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但必须是同来源、同一产品和一次检验合格。同时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也只能扩大一倍。l 但无论是获得认证的产品,还是连续三次检验均一次合格的产品,扩大检验批容量后,若出现检验批不合格的情况,则应恢复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且该产品在此工程项目中不得再次按本规定扩大检验批容量。目前我国有三类认证,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产品认证又分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5 3C认证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在建筑工程中只有少量的产品需要3C认证,如安全玻璃、防
18、冻剂、陶瓷砖、防火砖、电气材料产品、消防产品等,其他大部分材料和产品基本都是自愿性认证。这里所指的认证是指产品自愿性认证。l 考虑到规范首次纳入,目前建筑结构工程适用本条的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l 执行本条规定在制定产品进场抽样检验计划时,应先按正常情况下检验要求划分检验批当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放宽条件时再调整抽样检验计划。n 3.3 增加了材料进场合并验收的规定 规范3.0.8条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
19、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u 本条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第3.0.4条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6 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多个单位工程或用量较少的材料,允许将多个单位工程使用的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共同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增加此规定后,可避免由于单位工程规模较小或材料用量较少而出现的多次重复验收的情况。改变了以往按照单位工程实施材料进场验收的要求,既不降低检验效果,又可以有效地减少检验成本。u 执行本条规定关键要掌握“同一工程项目、包含多个单位工程”、且“同期施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几个关键词。对需要合并验收的材料与构配件,应在
20、相关抽样检验计划中事先明确列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确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抽样检验。n 3.4 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 根据规范修订原则,将施工过程中一般性的质量控制内容依托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落实。在该规范中有关模板拆除的内容已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故本规范不再保留模板拆除内容。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模板拆除规定: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8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19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5 增加了编制模板施工方案要求 及危险性较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论证的规定u 模板工程应按施工方案进行支设,施工方案与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21、密切相关,规范4.1.1条增加了编制施工方案的规定。l 施工方案是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编制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比标准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l 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可作为施工和验收的依据。本规范多处条款将施工方案作为验收的依据,同时也是责任追究的依据。u 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提出了爬升式模板、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支架等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专门的审查
22、可降低技术质量风险。20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l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l 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l 其中:爬升式模板是指滑模、爬模和顶升模架系统等;工具式模板是指整装、整拆式周转使用的大模板、台模、飞模等;高大模板是指支模高度超过8m、支模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超过15kN/m2、施工线荷载超过20kN/m的模板及支架工程。n 3.6 增加了模板及支架材料进场检验规定u 模板工程虽然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且不参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但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成型
23、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规范4.2.1条增加了抽检模板及支架材料外观、规格、尺寸的规定,并要求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u 本条模板及支架材料指的是搭设模板及支架所用的各种板材、木方、管材、21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构配件、连接件、调节件等广义的材料。u 材料的技术指标主要是指模板、支架及构配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及力学性能等。对其质量的判定依据主要是国家现行标准,对其规格、尺寸等的判定依据则除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外,还应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u 目前常用的模板及支架材料种类繁多,其规格尺寸、材质和力学性能各异,且周转重复使用,其中部分材料、构配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力学性能等可能不
24、符合要求,给模板及支架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留下隐患,甚至酿成事故,故本条将模板及支架材料列为验收内容。u 由于现实中模板及支架材料的制作、租赁、周转使用等情况非常复杂,既有新出厂的,也有经多次使用的,有很多都是新旧混在一起。支架材料中的钢管、连接件情况更为复杂,有的出厂时就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所以本条执行起来难度非常大。u 针对现实情况本人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l 1、加强对材料的外观、规格尺寸的检查。对钢管、木方、板材、扣件外观22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检查主要检查新旧程度、锈蚀情况、防腐情况等。规格尺寸主要包括板材的厚度、平整度,木方材的断面尺寸、平直度,支架杆件的直径、壁厚,连接件的规格、
25、尺寸、重量、外观缺陷等。检查时应新旧分批检查,不应新旧混批检查。当抽样检查发现问题时,应加大抽样数量直至全数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剔除,不得使用。l 2、对租赁使用的材料除对外观检查外,重点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出租单位的资质、信用等。l 3、对新购成品或委托加工的新模板及支架材料,除对外观、规格尺寸检查外,必须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对其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或委托加工文件的要求进行核查。l 4、抽样检查的数量和方法应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3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建筑施工临时支撑
26、结构技术规范JGJ30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等。上述规范和规程有的目前正在修订,执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新版本的发布信息。l 5、尽量使用新型模板及支架材料 现实工程中有许多经常使用的模板及支架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如扣件式脚手架钢管,壁厚几乎没有符合标准的,木方大部分规格达不到要求,许多胶合板质量非常差,不利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而大量使用24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木方和质量很次胶
27、合板,现场锯切拼装的生产方式导致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不利于绿色施工。施工中应尽量选用新型、定型化、标准化的新型模板及支架材料,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n 3.7 完善了钢筋隐蔽验收的规定 规范5.1.1条对比02规范5.1.2条隐蔽验收的内容增加了搭接长度、锚固方式、锚固长度,箍筋、横向钢筋的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等几项内容。u 主要是根据近年的震害调查及工程实际中对这些内容不太重视的问题而增加的要求。u 锚固是钢筋受力的基础,箍筋的位置与弯钩同样也是箍筋在混凝土构件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在施工中必须认真落实。u 根据统一标准关于检验结果可以重复利用的规定,钢筋安装的检
28、验批验收可以与隐蔽工程验收合并进行,检查数据共用,分别填写不同表格即可。25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8 增加了成型钢筋的进场验收规定u 成型钢筋是近年来的新生事物,符合我国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工厂化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对于减少现场建筑垃圾、节约材料资源和能源的绿色施工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体现了及时将新技术纳入规范、推进新技术更好的发展导向,规范5.2.2条增加了成型钢筋的验收规定。u 根据成型钢筋应用的实际情况,本条规定了成型钢筋进场抽样检验规定。u 本条规定的成型钢筋是指按产品标准混凝土结构用成型钢筋JG/T226-2008生产的产品,成型钢筋的类型包括箍筋、纵筋、焊接网、钢筋
29、笼等。u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型钢筋在工地进场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u 成型钢筋加工企业在采购原材钢筋时已进行相关检验并证明合格,且钢筋加工过程仅为普通截断、弯折及连接组合(包括机械连接、焊接、绑扎等),则成型钢筋中钢筋材料的力学性能不会改变,此种情况下似乎没有再次检验力学性能、重量偏差的必要。但在成型钢筋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小规模作坊式生26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产的钢筋场外加工,其规模小、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钢筋调直过程中“瘦身”现象时有发生,此种情况下又必须通过进场复验予以识别。过多的检验项目、检验环节会降低成型钢筋的经济性、方便性,不利于成型钢筋的发展,而减少检验项目
30、又要考虑如何避免鱼目混珠的问题。根据目前我国成型钢筋的应用实际情况,成型钢筋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抽检,并通过核查检验报告来确认成型钢筋的性能合格。本条执行与检查要点如下:l 1、对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由于原材料热轧钢筋为国家规定的许可产品,且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故在满足条件下对成型钢筋进场验收适当放宽。考虑到重量偏差是成型钢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质量问题,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加工过程,并能提供该批成型钢筋原材料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只进行重量偏差检验。此时成型钢筋进场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产品标准要求的出厂检验报告和成型钢筋所用原材料的第三方检验报告,第三方检验报告
31、的内容应符合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27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l 2、冷加工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冷加工钢筋生产过程的设备技术水平、规模普遍低于热轧钢筋,且多改变原材料的直径与外型,故不予放宽。对冷加工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或由热轧钢筋组成的成型钢筋不满足上述条件(驻厂监督、原材料第三方检验报告)时,进场时应按本条规定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重量偏差检验。此时成型钢筋进场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产品标准要求的出厂检验报告。对成型钢筋的生产企业,成型钢筋所用的原材料钢筋,仍应按照本规范及相关专业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其报告进场时可不提供,但应存档备查。对于钢筋焊接网,材料进场还需按现
32、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规程JGJ114的有关规定检验弯曲、抗剪等项目。l 3、本条规定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其检验批量不应大于30t。同一来源指成型钢筋加工所用钢筋为同一企业生产。根据本规范5.1.2条的相关规定,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成型钢筋或连续28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可扩大至不大于60t。应注意检验批量扩大的规定也适应于本规范3.0.8条关于“同一工程项目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的规定。l4、当每车进场的成型钢筋包括不同类型时,可将多车的同类型成型钢筋合并为一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33、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成型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成型钢筋处理。l5、本条(5.2.2条)规定每批不同牌号、不同规格均应抽取至少1个钢筋试件进行检验,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当同批成型钢筋为相同牌号、规格时,应抽取3个试件;当同批成型钢筋不同牌号、规格时,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抽取1个钢筋试件,且总数不应少于3个;l 考虑到钢筋试件抽取的随机性,每批抽取时应在不同的成型钢筋上抽取,成型钢筋截取试件后可采取搭接、焊接的方式进行修补。当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时,每批中抽取的试件应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进行力学性能检验,试件截取长度应满足两种试验要求。29 三、新规范修订
34、内容解读n 3.9 修改了对抗震钢筋要求的表述 规范5.2.3条为强制性条文u 新规范【条文】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u 老规范【条文】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
35、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 30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u 对照新、老规范条文,老规范条文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抗震等级和钢筋的级别都是由设计确定的,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让施工单位执行这条规定而又要增加成本,设计责任不明确而让施工方承担责任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次修订修改了表述,强调了“按抗震等级设计的前提条件。u 对于抗震结构,钢筋的延伸率非常重要:l 本条要求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简称强屈比)不应小于1.25,是要求钢筋具有足够的延伸率;l 要求屈
36、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简称超强比)不应大于1.30,是不希望钢筋超强过多。钢筋的强度与延伸率是一对矛盾,强度提高,延伸性能必然会降低,这也是国内一些专家不提倡使用强度很高的钢筋的原因。l 根据汶川震害的调查,发现许多倒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多为脆性断裂。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钢筋的延伸性能。l 我国生产的带“E”的钢筋是经专门研究、专门生产、高延伸性、高保证率的抗震钢筋。31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10 给出盘条钢筋调直及预防“瘦身”的规定,取消了人工时效的要求u【条文】5.3.4 盘条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37、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应符合表5.3.4的规定。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对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2 重量偏差应按正式计算:=式中:重量偏差(%);Wd-3个调直钢筋试件的实际重量之和(kg);W0 钢筋理论重量(kg),取每米理论重量(kg)与3个调直钢筋试件长度之 和(m)的乘积。3 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10000WWWd32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u 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为一批
38、,每批见证抽取3个试件。u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u 取消了原规范对钢筋试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沸煮60min)的规定。表5.3.4 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要求钢筋牌号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A(%)重量偏差重量偏差(%)直径6mm12mm直径14mm16mmHPB300 21-10-HRB335、HRBF335 16 -8-6HRB400、HRBF400 15RRB400 13HRB500、HRBF500 14 注: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33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11 增加了钢筋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试件应从工
39、程实体中截取规定 【条文】5.4.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u 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u 区别于工艺检验,连接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不得制作模拟试件;u 截取试件的部位可选择便于操作的部位;u 试件截取后可用搭接绑扎或搭接焊接的方法进行修补;u 对试件选取的要求:随机抽取、分布均匀、有代表性。34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n 3.12 增
40、加了钢筋机械连接螺纹接头拧紧扭矩和挤压接头压痕直径验收规定u【条文】5.4.3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相关规定。u 1 机械连接螺纹接头的拧紧扭矩操作控制直接影响接头性能,按照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规定应进行如下检查:l 直螺纹接头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拧紧扭矩值应符合下表规定:直螺纹接头安装时的最小拧紧扭矩值钢筋直径钢筋直径(mm)(
41、mm)161618182020222225252828323236364040拧紧扭矩(Nm)10020026032036035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u 2、机械连接挤压接头的压痕直径操作控制直接影响接头性能,是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参数。挤压接头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钢筋端部应有检查插入套筒深度的明显标记,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挤压应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挤压,压痕直径的波动范围应控制在供应商认定的允许波动范围内,并提供的专用量规进行检验;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u 机械连接接头的验收按行业标准
4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执行。n 3.1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u 无粘结预应力筋在其使用年限内完全依靠端部锚具将应力传递给混凝土构件,如果锚具失效预应力将完全失效。因此,规范6.2.4条规定“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锚具系统”进行防水性能检验的规定。u 本条中的“三a、三b类环境”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6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GB50010第3.5.2条的规定,其中的三a环境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及海风环境”,三b环境是“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及海岸环境”。u 国内外的工程经验表明,对
43、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锚固系统,采用全封闭体系可有效保证其耐久性。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规定,要求对全封闭体系进行不透水试验,试验时采用组装后的张拉端、固定端及中间连接部位在不小于10kP的静水压力下,保持24h不透水。对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锚具系统抽取3套进行检验。n 3.14 提高了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质量的验收要求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质量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也是保证预应力有效的关键工序。孔道灌浆质量不仅取决于技术和工艺,灌浆料的质量更是关键因素。因此本规范6.5.2条在02规范的基础上提高了对灌浆用水泥浆的要求。u
44、3h3h自由泌水率宜为自由泌水率宜为0 0,且不应大于,且不应大于1%1%,泌水应在,泌水应在24h24h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内全部被水泥浆吸收。37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水泥浆中水的泌出往往造成孔道内的空腔,会引起预应力筋的腐蚀。1%左右的泌水一般可被水泥浆吸收,因此应按本条规定严格控制水泥浆的泌水率。u 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水泥浆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06%0.06%。水泥浆中氯离子会腐蚀预应力筋,而预应力筋对腐蚀非常敏感,故水泥和外加剂中均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有害的化学成分,特别是氯离子的含量需严加控制,计算水泥浆中的氯离子含量时,应包含水、水泥、掺合料及骨
45、料中的氯离子。u 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采用普通灌浆工艺时,24h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6%6%;采用真空灌浆工艺;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时,时,24h24h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自由膨胀率不应大于3%3%。水泥浆的适度膨胀有利于提高灌浆密实性、提高灌浆饱满度,但过度的膨胀可能造成孔道破损,反而影响预应力工程质量,故应控制其膨胀率。本规范要求用自由膨胀率进行控制,并考虑普通灌浆工艺和真空灌浆工艺的差异。预应力混凝土孔道灌浆之前应根据水泥浆的性能要求选用水泥、外加剂等材料,根据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氯离子含量计算,符合要求后进行配合比试验,38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确定水泥浆的配合比,水泥浆
46、的配合比性能试验报告应明确给出各组成成分、浆体的泌水率、膨胀率等性能指标,各项指标应符合本条规定。在灌浆施工前应保证所用材料与配合比报告中的材料一致。n 3.15 增加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检验批的划分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龄期可按设计规定的龄期的规定。u【条文】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划分同一检验批的混凝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u 分析:l 混凝土强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按GB/T 50107标准评定。l 规范首次规定,划分检验
47、批的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这是考虑:施工时间过长,施工条件变化的可能性增大,不易保证检验批划分的4个基本条件(原材料、生产工艺、配合比、龄期基本相同)。39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做出此项规定是使同批混凝土质量更接近,提高评定结果的准确性。l 规范首次增加了标准养护试件可以采用设计规定龄期。对大体积混凝土、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可以利用后期强度开了口子。3.16 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u 02规范对预拌混凝土没有提及,但近10年来预拌混凝土在大中城市已广泛使用,但对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没有统一规定,各地在实践中操作各有相同。本规范强调了预拌混凝土的产品特性,7.3.1条规定进场时
48、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验收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时专项检验为主。u 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质量合格证、强度检验报告、混凝土运输单以及合同规定的其他资料。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质量证明文件还包括本规范第7.1.5条规定的基本性能试验报告。由于混凝土的强度试验需要一定的龄期,强度报告可以在达到确定 40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混凝土强度龄期后提供。u 除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外,尚应按本节有关规定对预拌混凝土进行其他性能检验。u 预拌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参照本规范有关规定由生产企业进行检验,其检验报告在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可不提
49、供,但应在生产企业存档备查。u 本条规定是最低要求,与生产企业订合同时必须不低于这些要求,但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合同中载明,作为验收的依据。n 3.17 增加了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基本性能验收要求u 混凝土验收在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只重视强度指标,轻视其他性能指标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诸多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对于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有必要全面了解其性能,本规范7.1.5条增加了“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提供基本性能试验报告”的规定。u 按照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41 三、新规范修订内容解读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50、T5008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涉及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参数主要有稠度(包括坍落度、坍落扩张度和维勃稠度等)、凝结时间、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与压力泌水、表观密度、含气量、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慢冻、快冻、盐冻)、动弹性模量、抗水渗透(渗水高度、渗水等级)、抗氯离子渗透(RCM法、电通量法)、收缩(非接触法、接触法)、早期抗裂、受压徐变、碳化、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抗压疲劳变形、抗硫酸盐侵蚀和碱-骨料反应等众多指标。u 本条要求的大批量、连续生产是指同一工程项目、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量为2000m3以上。此时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