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68844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第 2 课时课时 数与形(数与形(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07 例 2,完成教科书 P110111“练习二十二”中第 48*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 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 归纳推理、 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

2、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 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板书课题:数与形(2)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1.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师:上节课计算竞赛,老师赢了,本节课,我还想跟你们比赛,你们还敢挑战吗? (敢! ) 师:你们知道 1 2 + 1 4 等于多少吗?( 3 4 )那 1 2 + 1 4 + 1 8 等于多少呢?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直接给出答案 7 8 。 师: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 1,分母依次扩大到 2 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

3、分 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 师: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 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学生出题,师生竞赛。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会按照以上算式中的规律,出以下题: 在学生出题后,教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教学提示】 也会有聪明的学 生能迅速发现规律, 很快得出结果。这个 时候教师就要转换角 色,问问学生为什么 算这么快。 师: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教师胜利,使学生产 生好奇心,再通过

4、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 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 2.2.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让我们来把这个正方形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1)进行演示讲解。 演示 1 2 + 1 4 。 师: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 ,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 1 2 (涂红) ,再取剩下部 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 1 4 (涂黄) 。 师: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 1 2 + 1 4 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 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

5、之几?( 1 4 ) 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1- 1 4 )也就是说 1 2 + 1 4 =1- 1 4 。 继续演示 1 2 + 1 4 + 1 8 。 师: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 2 + 1 4 + 1 8 =1- 1 8 。 【教学提示】 课件演示时,开 始慢一点,等学生理 解后可以加速。 演示 1 2 + 1 4 + 1 8 + 1 16 。 师:那么计算 1 2 + 1 4 + 1 8 + 1 16 就可以得到什么? 1 2 + 1 4 + 1 8 + 1 16 =1- 1 16 (2)初步发现规律。 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情

6、预设】【学情预设】学生发现,从 1 2 开始,后面分数的分母依次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 2 倍,把这些分数加起来,和等于 1 减去最后一个分数。 (3)总结规律。 师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 1 减去这个几分之一 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师: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 (4)尝试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将复杂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 转繁为简, 化难为易, 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3.3.知识提升,探索发现。知识提升,探索发现。 (1)感受极限思想。 课件出示教科

7、书 P107 例 2。 【教学提示】 学生尝试练习课 件呈现的算式,口答 就行。适时追问怎么 算的,促进学生运用 规律。 师:刚才我们已经从 1 2 一直加到了 1 16384 ,如果我继续加,加到 1 131072 ,得数等 于多少?( 1 1 3 31071 1072 )再接着加,一直加到 1 2097152 ,得数等于多少?( 2097151 2097152 )随着 不断继续加,你发现得数越来越大,无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这时候你心 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猜想:这样一直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 1 了? 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

8、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 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涂色部分的面积呢?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空白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小,涂色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师:一直往下加,和的得数越来越接近什么数?最终得数是 1 吗?你有什么方法来 验证?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用圆和线段来帮助验证,若没有学生提出,教师自己提出。 (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 。 师:教科书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 师:你能看懂这两幅图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会推导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 1。 师:他们的想法对吗? 【学情预设】【学情

9、预设】同学们利用直观图,并结合算式,看出了 1 2 + 1 4 + 1 8 + 1 16 + 1 32 + 1 64 + 的值越来越接近 1。其实,当次数趋于无限时,这些分数的和就是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历 猜想得数等于“1” ,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4.4.迁移提升。迁移提升。 (1)交流感受。 师: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 “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10、化。当用 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会发现许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2)举一反三。 【教学提示】 “无限”的概念 非常抽象,学生不易 理解。演示时,引导 学生边观察,边想象。 师: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 想到哪些例子吗?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有困难,教师举例:一年级加法,分数的认识,复杂的路 程问题,线段图等。 (出示课件) 师: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 1.1.课件展示教科书课件展示教科书 P110P110“练习

11、二十二”第“练习二十二”第 4 4 题。题。 (1)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解答。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本题渗透着比例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当提 示。 (2)展示交流。 师:这道题跟我们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相同吗?需要知道速度和时间吗? 引导学生发现狗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 2 倍,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2.课件展示教科书课件展示教科书 P110P110“练习二十二”第“练习二十二”第 5 5 题。题。 (1)学生仔细读图,尝试解答。 (2)展示交流。 师:这几个图中哪个是描述妈妈的行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整幅图进行判断,也可能只根据其中的一

12、段进行判断。 3.3.课件展示教科书课件展示教科书 P111P111“练习二十二”第“练习二十二”第 6 6 题。题。 (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指名回答,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连线(课件动态演示) 。 (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 2 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 【教学提示】 先让学生说说以 前用到的数形结合, 再课件呈现。如果学 生一下子说不出来, 给时 间学生讨 论一 下。 【教学提示】 此题更多的是数 学思考,首先要让学 生自主发现问题中的 关键点,再让学生交 流,在交流过程中感 悟比例思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

13、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 4.4.课件展示教科书课件展示教科书 P111P111“练习二十二”第“练习二十二”第 7 7 题。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接着写。 (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5.课件展示教科书 P111“练习二十二”第 8*题。 (1)学生看图思考。 (2)师生交流。 师: (ab)2a22abb2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两种不同的算法,两种算法的结果是 相等的。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数与形结合的方式来思考,这样既利用了形的直 观,又利用了数的细微

14、。因此,数与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在今后解决数学问题 时,要合理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考虑。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数与形(2) 1 2 + 1 4 + 1 8 + 1 16 + 1 32 + 1 64 +=1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于 1 2 + 1 4 + 1 8 + 1 16 + 1 32 + 1 64 +这个算式的结果等于 1 不好理解, 学生 一直争论“它只是越来越接近 1,结果离 1 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于是教师通过课件 演示,出示一个圆和一条线段,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这些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最 终的结果是“1” ,另外还有反推的方法。但这个结果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还有些学生 不是很理解。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极限”思想还是难以接受,还需要进一步 渗透。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 100 分对应课时作业 P65 第二题。 二、六(1)班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 0.5 小时,来到离学校 6km 远的科技馆,参 观1小时, 出馆后休息0.5小时, 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 下面四幅图中, 第( ) 幅描述了六(1)班同学的这一活动行程。(填序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课时 数与形(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