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68863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 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随处可见。有些情况下,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 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 本单元的例 1 以及相关练习就属于这种情况。 例如, 第 109 页第 2 题 (如 下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 2 个图比第 1 个图增加 2 个小圆,第 3 个图比第 2 个图增加 3 个小圆, 第 4 个图比第 3 个图增加 4 个小圆这样依次下去,各个图形中的小圆个数分别是 1,3,6,10, 即 1,1+2,1+2+3,

2、1+2+3+4,如果是第个图,小圆的个数是。等学生将来学习了等 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就知道第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是。 而有些情况下,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对 于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 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 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 例如,解析几何中,函数图象与方程、方程组互为工具,互为解释,有机融合。小学中的正

3、比例关系和反 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本单元教材以“”“”为例,引导 学生认识利用数和形的结合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新教材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 编“数形结合”的内容。本册的数学广角,编排了一个新的内容数与形。 二、教材例题分析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 1:连续奇数的等差数列之和等于某平方数。 本例让学生计算从 1 开始的连续若干奇数之和。在计算时,即使不借助图形,也可以通过, ,发

4、现规律:从 1 开始,连续个奇数之和,就是的平方。但把图形与 算式对应起来,更具直观性,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图中有的规律显而易见(每个图都是一个大的 正方形,第个图形中,大正方形的每行、每列都有个小正方形,因此,小正方形的总数是),有的 规律相对比较隐蔽(从左下角到右上角,每个“”形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分别是 1,3,5,7,)。每个图 中都“隐藏”着一个等式,如第个图中的等式就是。从图形的角度直观 理解“正方形数”或“平方数”的特点,显然,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得到 关于数的规律。 例 2:等比数列之和等于 1。 本例让学生计算的得数。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 , 加

5、数有规律,即后一个加数是前一个加数的;和也有规律,每次相加所得的和都等于 1 减去最后一 个加数;加数的项数越多,和越接近 1。 这些加数无限地加下去,最后的和无限接近于 1。但这个无限接近于 1 的数到底是多少呢?教材利用 “分数的认识”中的面积模型和长度模型,在圆上和线段上表示出这些加数,使学生借助图理解:无限加 下去,最终的得数为 1。由此,教材借助图形解决了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决的问题。 但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有了图形的直观支持,仍有学生对最终结果为 1 这一事实不能理解,这也是非 常正常的。可以有两种解释的方法:第一种,如果学生认为和为,教师可以追问:如果再加上一项 呢?加上,和

6、就变成了。不管找到一个多么接近 1 的数,总还能再加一项,得到一个比它更接 近 1 的和,这恰恰是极限思想的精髓所在。第二种,可以利用反推的方法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并学 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教学难点是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基于上述内容和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应用规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应用规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的能力 “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

7、”来帮助解决。教师教学 时,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既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形象特点,用图形 来表示数的规律性,感受化数为形的简捷性;同时,又要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 律,用数(或代数式)来表示图形,建立模式,感受用数或者代数式表示的概括性。总之, 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并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数与形的通用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写出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但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利用图形的 规律,从不同角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通

8、用表达式,进而达到渗透数形结合、抽象概 括等数学思想的教学目的。 数学广角数与形重难点突破 一、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并学会应用所发现的一、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并学会应用所发现的 规律规律 突破建议: 1引导学生数形结合,从不同角度寻找规律。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 帮助解决,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这种完美结合。既可以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 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对应 关系,互相印证结果,感受数学的魅

9、力。例如,教学例 1 时,可从形引入,先让学生说一说三幅图中分别 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是怎么发现的?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容易得出小正方形数为 1 2,22,32,的结 论;也可以使学生看到三个图中的小正方形数还可以分别表示成 1,1+3,1+3+5,的结论。也可以从数 引入,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 1+3=4,1+3+5=9,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发现 4=2 2,9=32,此时老师可以引 导学生用正方形来表示这些算式,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比照,看到这些连续的奇数在图形中的什么地方, 平方数代表的又是图形中的什么。从而对规律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

10、的直观性与简捷性。例 2 中, “无 限”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 深刻理解。比如说,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或者一条线段或者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这 些加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最终的结果是“1”。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化数为形”的直观、形象、简捷特 点。当然,如果学生还是有困难,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 二、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二、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突破建议: 1在学生经历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本单元教学通过 数

11、与形的比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规律。例如,通过观察与计算 1,1+3,1+3+5,1+3+5+7,既能 发现加数的规律,又能发现和的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推理,逐步抽象,形成模式,再引导学 生把规律应用于一般的情形,解决问题。显然,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更是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体会与领悟推理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2在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培养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在例 2 教 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越来越趋向于 1,感受什么叫“无限接近”。虽然无法一一穷举所得的结 果,但可以利用观察到的规律进行“无穷无尽”类推,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推理和极限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资料).doc)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