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型综述题型综述】 三点共线问题证题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斜率法:若过任意两点的直线的斜率都存在,通过计算证明过 任意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相等证明三点共线;距离法:计算出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若某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另外两个距离之和,则这三点共线;向量法:利用向量共线定理证明三点共线;直线方程法:求出过 其中两点的直线方程,在证明第 3 点也在该直线上;点到直线的距离法:求出过其中某两点的直线方程, 计算出第三点到该直线的距离,若距离为 0,则三点共线.面积法:通过计算求出以这三点为三角形的面 积,若面积为 0,则三点共线,在处理三点共线问题,离不开解析几何的重要思想:“设而不求思想”. 【典例指引】
2、【典例指引】 类型一类型一 向量法证三点共线向量法证三点共线 例 1 (2012 北京理 19) (本小题共 14 分)已知曲线C: 22 (5)(2)8m xmy(mR) ()若曲线C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求m的取值范围; ()设m=4,曲线C与y轴的交点为A,B(点A位于点B的上方) ,直线 4ykx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 点M,N,直线1y 与直线BM交于点G,求证:A,G,N三点共线. MB方程为: 6 2 M M kx yx x ,则 3 1 6 M M x G kx , 3 1 6 M M x AG x k ,2 NN ANxx k, 欲证AGN, ,三点共线,只需证AG,AN共线 即
3、 3 (2) 6 M NN M x x kx x k 成立,化简得:(3)6() MNMN kk x xxx 将代入易知等式成立,则A GN, , 三点共线得证。学 2. 给出以下情形之一: ACAB/ ;存在实数,ABAC使;若存在实数 ,1,OCOAOB 且使,等于已知 CBA,三点共线; 【新题展示】【新题展示】 1 【201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预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椭圆 上,过点 的直线 的方程为 ()求椭圆 的离心率; ()若直线 与 轴、 轴分别相交于两点,试求面积的最小值; ()设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 与点关于直线 对称,求证:点三点共线 【思路引导】 (
4、)求得椭圆 C 的 a,b,c,运用离心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 ()在直线 l 中,分别令 x0,y 0,求得 A,B 的坐标,求得三角形 OAB 的面积,由 P 代入椭圆方程,运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所求最 小值; ()讨论当 x00 时,P(0, 1) ,当 x00 时,设点 Q(m,n) ,运用对称,分别求得 Q 的坐 标,运用三点共线的条件:斜率相等,即可得证 【解析】 ()依题意可知,所以椭圆 离心率为 ()因为直线 与 轴, 轴分别相交于两点,所以 来源:163文库 令,由得,则 令,由得,则 所以的面积 因为点在椭圆 上,所以 所以即,则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面积的最小值为
5、()当时,当直线时,易得,此时, 因为,所以三点共线同理,当直线时,三点共线 当时,设点,因为点 与点关于直线 对称, 所以整理得 解得所以点 又因为,且 所以 所以点三点共线 综上所述,点三点共线 2 【2019 广东深圳 2 月调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椭圆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其右焦点为, 且点 在椭圆 上 来源:163文库 (1)求椭圆 的方程; (2)设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 、是椭圆上异于 , 的任意一点,直线交椭圆 于另一点 ,直 线交直线于 点, 求证: , ,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思路引导】 (1) (法一)由题意,求得椭圆的焦点坐标,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得,进而求得
6、的值,即可得到椭圆 的标准方程; (法二)设椭圆 的方程为() ,列出方程组,求得的值,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向量的运算, 即可证得三点共线。 【解析】 (1) (法一)设椭圆 的方程为, 一个焦点坐标为,另一个焦点坐标为, 由椭圆定义可知, ,椭圆 的方程为 (法二)不妨设椭圆 的方程为() , 来源:Z+xx+k.Com 一个焦点坐标为, 又点在椭圆 上, 联立方程,解得, 椭圆 的方程为 (2)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消去 ,并整理得:, , 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 将此方程与直线联立,可求得点 的坐标为, , ,所以, 又向量和
7、有公共点 ,故 , ,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3 【2019 安徽合肥一模】设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的直线交椭圆于 , 两点,若椭圆 的离心率为,的周长为 (1)求椭圆 的方程; (2)设不经过椭圆的中心而平行于弦的直线交椭圆 于点 , ,设弦,的中点分别为,证明: 三点共线 【思路引导】 ()由的周长为 求得 ,由离心率求得 ,从而可得 的值,进而可得结果;()易知,当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时,三点共线;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由点差法可得 , ,即,同理可得,从而可得结论 【解析】 ()由题意知, 又, 椭圆 的方程为 ()易知,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由椭圆的对称性知,中点 在 轴上,三点
8、共线;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斜率为 ,且设 联立方程得相减得, , ,即, 同理可得,所以三点共线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1已知椭圆 E:+=1(a)的离心率 e=,右焦点 F(c,0) ,过点 A( ,0)的直线交椭 圆 E 于 P,Q 两点 (1)求椭圆 E 的方程; (2)若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M,求证:M,F,Q 三点共线; (3)当FPQ 面积最大时,求直线 PQ 的方程 【思路点拨】 (1)由椭圆的离心率公式,计算可得 a 与 c 的值,由椭圆的几何性质可得 b 的值,将 a、b 的 值代入椭圆的方程计算可得答案; (2)根据题意,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y=k
9、(x3)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可得(3k2+1)x218k2x+27k2 6=0,设出 P、Q 的坐标,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思路引导求出、的坐标,由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方法, 思路引导可得证明; (3)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x=my+3,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思路引导有(m2+3)y2+6my+3=0,设 P(x1, y1) ,Q(x2,y2) ,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思路引导用 y1y2表示出FPQ 的面积,思路引导可得答案 (3)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x=my+3 由方程组,得(m2+3)y2+6my+3=0,学& 2.已知椭圆 C:+y2=1 的左顶点为 A,右焦点为 F,O 为原点,M,
10、N 是 y 轴上的两个动点,且 MFNF, 直线 AM 和 AN 分别与椭圆 C 交于 E,D 两点 ()求MFN 的面积的最小值; ()证明;E,O,D 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 (I)F(1,0) ,设 M(0,t1) ,N(0,t2) 不妨设 t1t2由 MFNF,可得=0,化为: t1t2=1SMFN=,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 (II)A(,0) 设 M(0,t) ,由(1)可得:N(0,) , (t1) 直线 AM,AN 的方程分别为: y=x+t,y=x分别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kOE,kOD只 要证明 kOE=kOD即可得出 E,O,D 三点共
11、线 【详细解析】 (I)F(1,0) ,设 M(0,t1) ,N(0,t2) 不妨设 t1t2学& MFNF,=1+t1t2=0,化为:t1t2=1 SMFN= =1当且仅当 t1=t2=1 时取等号 3.已知焦距为 2 的椭圆 W:+=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A1,A2,上、下顶点分别为 B1, B2,点 M(x0,y0)为椭圆 W 上不在坐标轴上的任意一点,且四条直线 MA1,MA2,MB1,MB2的斜率之 积为 (1)求椭圆 W 的标准方程; (2)如图所示,点 A,D 是椭圆 W 上两点,点 A 与点 B 关于原点对称,ADAB,点 C 在 x 轴上,且 AC 与 x 轴垂直,
12、求证:B,C,D 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 (1)由 c=1,a2b2=1,求得四条直线的斜率,由斜率乘积为,代入求得 a 和 b 的关系,即 可求得 a 和 b 的值,求得椭圆 W 的标准方程; (2)设 A,D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作差法,求得直线 AD 的斜率,由 kADkAB=1,代入求得 =,由 kBDkBC=0,即可求证 kBD=kBC,即可求证 B,C,D 三点共线 (2)证明:不妨设点 A(x1,y1) ,D(x2,y2) ,B 的坐标(x1,y1) ,C(x1,0) , A,D 在椭圆上,=0,即(x1x2) (x1+x2)+2(y1y2) (y1+y2)=0, =,学& 由
13、 ADAB, kADkAB =1,=1, (, )=1, =, kBDkBC= =0, kBD=kBC, B,C,D 三点共线学& 4.给定椭圆 C:+=1(ab0) ,称圆 C1:x2+y 2=a2+b2 为椭圆的“伴随圆”已知 A(2,1)是椭圆 G: x2+4y2=m(m0)上的点 ()若过点 P(0,)的直线 l 与椭圆 G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 l 被椭圆 G 的“伴随圆”G1所截 得的弦长; ()若椭圆 G 上的 M,N 两点满足 4k1k2=1(k1,k2是直线 AM,AN 的斜率) ,求证:M,N,O 三点 共线 【思路点拨】 ()将 A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m,进而得到
14、椭圆方程和伴椭圆方程,讨论直线 l 的斜率不存 在和存在,设出 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运用判别式为 0,求得 k,再由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公式,计算即 可得到所求弦长; ()设直线 AM,AN 的方程分别为 y1=k1(x2) ,y1=k2(x2) ,设点 M(x1,y1) ,N(x2,y2) , 联立椭圆方程求得交点 M,M 的坐标,运用直线的斜率公式,计算直线 OM,ON 的斜率相等,即可得证 5.已知椭圆 ,四点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 C 上 (1)求椭圆 的方程. (2)经过原点作直线 (不与坐标轴重合)交椭圆于 , 两点, 轴于点 ,点 在椭圆 C 上,且 求证: , 三点共线. 【思路
15、点拨】根据椭圆上的点坐标求出椭圆方程;设出, ,则, ,再向 量坐标化,得到,得到,最终得到; 6.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点为直线 与抛物线 准线的交点,直线 与抛物线 相 交于 、 两点,点 关于 轴的对称点为 . (1)求抛物线 的方程; (2)证明:点 在直线上. 【思路点拨】 (1)由交点坐标可得,求得可得抛物线方程; (2)设直线 的方程为 () ,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 x 整理得,再设,进而得,可 得直线的方程为, 又, 故BD方程化为, 令,得,即结论成立。 【详细解析】 (1)依题意知,解得,学& 所以抛物线 的方程. (2)设直线 的方程为() , 7.已知椭圆C :
16、22 22 1(0) xy ab ab 的离心率与双曲线C: 22 1 22 xy 的离心率互为倒数,且经过 点 4 1 , 3 3 M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如图,已知,R S是椭圆上的两个点,线段RS的中垂线的斜率为 1 2 且与RS交于点P, O为坐标原 点,求证: ,P O M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1)由二者离心率互为倒数以及椭圆经过点 4 1 , 3 3 M ,建立关于 a,b,c 的方程组从而得到椭 圆的标准方程; (2)因为线段线段RS的中垂线的斜率为 1 2 ,所以线段RS所在直线的斜率为2,线段RS所在直线的方 程为2yxm ,联立方程可得 22 98220 x
17、mxm ,利用韦达定理得到弦的中点的坐标,所以 00 1 4 yx,所以点P在定直线 1 4 yx上,而,O M两点也在定直线 1 4 yx上,所以,P O M三点共线 【详细解析】 (1)因为双曲线C: 22 1 22 xy 的离心率 2 2 2 c e a ,学& 而椭圆C的离心率与双曲线C的离心率互为倒数,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为 2 2 , 设椭圆C的半焦距为c,则 2 2 c e a . 又椭圆C经过点 4 1 , 3 3 M ,所以 22 22 41 33 1 ab . 222 abc , 联立,解得2,1,1abc.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 2 1 2 x y. 来源: 8.设椭
18、圆 C:+=1(ab0)的右焦点为 F1,离心率为 ,过点 F1且与 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圆截 得的线段长为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若 y2=4x 上存在两点 M,N,椭圆 C 上存在两个点 P,Q,满足:P,Q,F1三点共线,M,N,F1三 点共线且 PQMN,求四边形 PMQN 的面积的最小值 【思路点拨】 (1)由题意可知:a=b2,a=c 及 a2=b2c2,即可求得 a 和 b 的值,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讨论直线 MN 的斜率不存在,求得弦长,求得四边形的面积;当直线 MN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 为:y=k(x1) (k0)联立抛物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运用韦达定理
19、和弦长公式,以及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计算即可得到最小值 由弦长公式|PQ|= , 四边形 PMQN 的面积 S=|MN|PQ|=, 令 1+k2=t, (t1) , 则 S= =4 (1+)4, S4, 综上可知:四边形 PMQN 的面积的最小值 4学& 9.已知椭圆的 右焦点为 F,设直线 l:x=5与 x 轴的交点为 E,过点 F 且斜率为 k 的直线 l1 与椭圆交于 A,B 两点,M 为线段 EF 的中点 (I)若直线 l1的倾斜角为,求ABM 的面积 S 的值; ()过点 B 作直线 BNl 于点 N,证明:A,M,N 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 (I)由题意,直线 l1的 x=y+1,
20、代入椭圆方程,由韦达定理,弦长公式即可求得ABM 的面 积 S 的值; ()直线 y=k(x1) ,代入椭圆方程,由韦达定理,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即可求得 kAM=kMN,A,M, N 三点共线 10.已知椭圆 C:=1(ab0)的长轴长为 2,且椭圆 C 与圆 M: (x1) 2+y2= 的公共弦长为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经过原点作直线 l(不与坐标轴重合)交椭圆于 A,B 两点,ADx 轴于点 D,点 E 在椭圆 C 上,且 ,求证:B,D,E 三点共线. 【思路点拨】 (1)由题意得,由椭圆 C 与圆 M:的公共弦长为,其长度等于 圆 M 的直径,得椭圆 C 经过点,由此能求
21、出椭圆 C 的方程 (2)设 A(x1,y1) ,E(x2,y2) ,则 B(x1,y1) ,D(x1,0) 利用点差法求出 , 从而求出 kABkAE=1,进而求出 kBE=kBD,由此能证明 B,D,E 三点共线 【详细解析】 (1)由题意得,则 由椭圆 C 与圆 M:的公共弦长为, 其长度等于圆 M 的直径, 即 又=, 所以 kABkAE=1, 即,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kBE=kBD, 所以 B,D,E 三点共线 11.已知椭圆 C:+=1(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1, ) ,椭圆 C 的右焦点为 A,点 B 的 坐标为(,0) ()求椭圆 C 的方程; ()已知纵坐标不同
22、的两点 P,Q 为椭圆 C 上的两个点,且 B、P、Q 三点共线,线段 PQ 的中点为 R, 求直线 AR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由椭圆的离心率为,且过点(1,) ,列出方程组,求出 a,b,由此能求出椭圆 C 的方程 () 依题意直线 PQ 过点 (, 0) , 且斜率不为 0, 设其方程为 x=my+, 联立, 得 4 (3m2+4) y2+12my45=0,由此利用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求出直线 AR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依题意直线 PQ 过点(,0) ,且斜率不为 0, 故可设其方程为 x=my+, 联立,消去 x,得 4(3m2+4)y2+12my45
23、=0, 设点 P(x1,y1) ,Q(x2,y2) ,R(x0,y0) ,直线 AR 的斜率为 k, 故, ,k=, 当 m=0 时,k=0, 当 m0 时,k=,故|4m+|=4|m|+ , 0, 0|k|, ,且 k0, 综上所述,直线 AR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椭圆 C:+=1(ab0)的离心率为,抛物线 E:x2=4y 的焦点是 椭圆 C 的一个顶点 ()求椭圆 C 的方程; ()若 A,B 分别是椭圆 C 的左、右顶点,直线 y=k(x4) (k0)与椭圆 C 交于不同的两点 M,N, 直线 x=1 与直线 BM 交于点 P 来源:ZXXK (i)
24、证明:A,P,N 三点共线; (ii)求OMN 面积的最大值 【思路点拨】 ()由题意知a=2,b=1,c=,即可; () (i)将直线 y=k(x4) (k0)代入椭圆 C 得: (1+4k2)x232k2x+64k24=0则 M(x1,k(x14) ) , N (x2, k (x24) ) 要证 A, P, N 三点共线, 只证明共线即可, 即证明 成立 (ii)将直线 y=k(x4) (k0)变形为 x=my+4, (m=) 联立得(m24)y2+8my12=0 |MN|=,点 O 到直线 MN 的距离 d=OMN 面积 S= |MN| d 即可 则 M(x1,k(x14) ) ,N(x2,k(x24) ) BM 的方程为:,P(1,) ) 要证 A,P,N 三点共线,只证明共线即可, 即证明成立 即证明 2x1x25(x1+x2)8=0,将代入上式显然成立 A,P,N 三点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