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 壁 赋 赤 壁 赋 宋宋 苏 轼 苏 轼 赋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 点。点。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介于诗歌与散 文之间文之间,讲究文采。,讲究文采。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 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的方 式阐述观点。式阐述观点。 赋体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赋体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 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 差,押韵也比
2、较自由,形成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的清新流畅的 气势,叫做气势,叫做文赋文赋。杜牧的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苏轼的、苏轼的 赤壁赋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都是文赋的佳作。 题西林壁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 留人入醉乡。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 当属水仙王。当属水仙王。 其二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 空濛雨亦奇。空濛雨亦
3、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 浓抹总相宜。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4、蓑烟雨任平生。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字苏轼,字 , 号“号“ ”,”, 世人称其为“苏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北宋著东坡”。北宋著 名名文学家、文学家、 ,美美 食家食家, 词词人人 代表。中国文学代表。中国文学 史上少有的全才史上少有的全才 之一。之一。 子瞻子瞻 东坡居士东坡居士 书画家、诗人书画家、诗人 苏洵、苏辙苏洵、苏辙 韩愈韩愈 柳宗元柳宗元 欧阳修欧阳修 苏洵苏洵 苏辙苏辙 王安石王安石 曾巩曾巩 唐宋八大家唐
5、宋八大家 (文)(文) 辛弃疾辛弃疾 苏辛(词)苏辛(词) 黄庭坚黄庭坚 米芾米芾 蔡襄蔡襄 苏黄米蔡苏黄米蔡 (书法)(书法) 三苏三苏 一门三父子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峨眉共比高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 年,当时,苏轼因“乌年,当时,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台诗案”,被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 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事,不得擅离安置所, 他心情十分苦闷。同年,他心情十分苦闷。同年, 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 赤鼻矶,“借地抒情”,赤鼻矶,“借地抒情”, 相继写下了相继写下了赤壁赋赤
6、壁赋 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和念奴念奴 娇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等诗文。等诗文。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本文是第一篇,又称 “前赤壁赋”。“前赤壁赋”。 苏轼 自 题 金 山 画 像 自 题 金 山 画 像 心 似 已 灰 之 木 , 心 似 已 灰 之 木 , 身 如 不 系 之 舟 。 身 如 不 系 之 舟 。 问 余 平 生 功 业 , 问 余 平 生 功 业 ,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 正音正音 1、壬戌壬戌( ) 10、酾酾酒(酒( ) 2、桂、桂棹棹( ) 11、横、横槊槊( ) 3、余音、余音袅袅袅袅( ) 12、渔、渔樵樵( ) 4、幽、幽壑壑( )
7、13、扁扁舟(舟( ) 5、嫠嫠妇(妇( ) 14、匏匏樽(樽( ) 6、愀愀然(然( ) 15、蜉蝣蜉蝣( ) 7、山川相、山川相缪缪( ) 16、无尽、无尽藏藏( ) 8、舳舻舳舻千里(千里( ) 17、狼、狼藉藉( ) 9、旌旌旗(旗( ) 18、枕、枕藉藉( ) rnx zh o nio h l qio li o zh l jng sh shu qi o pin p o f y u z ng j ji 朗读课文 壬戌之秋,七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苏子与客泛舟,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属属客,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8、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少焉,月月 出于东山之上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白露横横江,江, 水光接天。水光接天。纵纵一苇之所一苇之所如如,凌万顷之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浩浩乎如冯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以后以后 农历每月十五农历每月十五 通“凭”,乘通“凭”,乘 “诵歌明月这首诗的窈窕这一章”诵歌明月这首诗的窈窕这一章” 任凭任凭 到,往到,往 通“嘱”劝人通“嘱”劝人 饮酒饮酒 横浮(于)横浮(于) 1、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那些表达
9、方式? 分别在文中找出。分别在文中找出。 记叙和描写记叙和描写 2、记叙了什么内容?、记叙了什么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句子写实景,哪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句子写实景,哪些句 子写虚景?景物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子写虚景?景物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清风、水波、月亮、白露、水光、小船、清风、水波、月亮、白露、水光、小船、 江面江面 清爽、静谧、澄明、开阔清爽、静谧、澄明、开阔 4、第一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第一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乐乐 三、雅事:三、雅事:泛舟游赤壁泛舟游赤壁 把酒诵歌诗把酒诵歌诗 二、美景二、美景: : 1.
10、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于斗牛之间 3.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乐 在 何 处 乐 在 何 处 一、良辰:一、良辰:七月既望七月既望 于是于是饮酒饮酒乐甚乐甚,扣舷而歌,扣舷而歌之之。歌曰:。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桂棹兮兰桨,击空明空明兮兮溯溯流光流光。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客有吹洞箫者,倚倚歌而歌而和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11、袅袅,袅袅,不绝如缕不绝如缕。舞舞幽壑之潜蛟,幽壑之潜蛟,泣泣孤舟之孤舟之嫠嫠 妇妇。 在这时在这时 动词词尾,不译动词词尾,不译 逆流而上逆流而上 按照按照 附和附和 使使起舞起舞 使使哭泣哭泣 寡妇寡妇 1、第二段的感情基调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二段的感情基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乐转悲由乐转悲 2、悲从何来?、悲从何来? (1)想起与“美人”天各一方。)想起与“美人”天各一方。 (2)为客人的箫声。)为客人的箫声。 3、“美人”是指什么?、“美人”是指什么? (1)内心思慕的人)内心思慕的人 (2)君主)君主 (3)理想)理想 4、用了哪些修辞写客人的箫声?、用了哪些修辞写客人的箫声? 箫声
12、有何特点?箫声有何特点? 通感、比喻、夸张、想象通感、比喻、夸张、想象 悲凉、幽怨、婉转悠长、动听悲凉、幽怨、婉转悠长、动听 5 5、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作者借助夸张作者借助夸张, ,想象想象,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运用精细的刻画和 生动的比喻生动的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 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苏子苏子愀然愀然,正襟危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客曰:“月明星稀,乌鹊 南南飞,飞,此非此非曹孟德之诗曹孟德之诗乎乎?西西
13、望夏口,望夏口,东东望望 武昌,山川相武昌,山川相缪缪,郁乎苍苍,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此非孟德之困于于 周郎周郎者者乎乎? 方方其其破破荆州,荆州,下下江陵,顺流而江陵,顺流而东东也,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固一世之雄也,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 神情严肃的样子神情严肃的样子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向南向南 向西向西 通“缭”通“缭” 向东向东 使使破破 的地方的地方 被被 斟酒斟酒 名词作动词,攻下名词作动词,攻下 名词作动词,东下名词作动词,东下 本来本来 正当正当 况况吾与子吾与子渔樵渔樵于
14、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侣侣鱼虾而鱼虾而友友麋鹿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相属属。寄蜉蝣于天寄蜉蝣于天 地地,渺沧海,渺沧海之之一粟。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 之无穷。之无穷。挟挟飞仙以遨游,飞仙以遨游,抱抱明月而长终。知明月而长终。知 不可乎骤得,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托遗响于悲风。”。” 意动,以意动,以为侣,为侣, 以以为友为友 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通“嘱”通“嘱” 的的 伴随伴随 心怀心怀 1、第三段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第三段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哀哀 2、客人的箫声为何而哀伤?、客人的箫声为何而哀伤? (1)
15、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哀伤)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哀伤 (2)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哀伤)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哀伤 (3)为人生短暂、理想难得而哀伤)为人生短暂、理想难得而哀伤 情 怀 阐 发 情 怀 阐 发 对比:对比: 古今人物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 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 ? 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 比喻:比喻: 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蜉蝣(天地) 粟(沧海)粟(沧海) 哀(吾哀(吾 生)生) 羡(长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
16、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现实:不可乎骤得 2.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的?的? 主主 问问 客客 答答 古人事迹古人事迹 现实人生现实人生 孟德遗诗孟德遗诗 孟德遗迹孟德遗迹 渔樵江渚渔樵江渚 蜉蝣天地蜉蝣天地 安在哉安在哉 平凡渺小平凡渺小 人生苦短人生苦短 悲之悲之 缘由缘由 第 三 段 第 三 段 写景写景 议论议论 抒情抒情 苏子曰:“客亦知苏子曰:“客亦知夫夫水与月乎?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往也;也;盈虚盈虚者如彼,而者如彼,而
17、卒卒 莫消长莫消长也。也。盖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则天地天地曾曾 不能不能以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而又何羡乎? 用在句中,代词,那用在句中,代词,那 流走流走 月圆月缺月圆月缺 最终最终 如果如果 加强否定语气,连加强否定语气,连都不都不 通“已”,停通“已”,停 止止 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 且夫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苟非吾之非吾之 所有,所有,虽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18、而成色,取之 无禁无禁,用之不竭,用之不竭,是是造物主之无尽造物主之无尽藏藏也,而吾也,而吾 与子之所共与子之所共适适。”。” 客喜客喜而而笑,洗盏笑,洗盏更更酌。肴核酌。肴核 既尽,杯盘既尽,杯盘狼藉狼藉。相与枕相与枕藉藉乎舟中乎舟中,不知东方,不知东方 之既之既白白。 再说再说 如果如果 即使即使 没有禁止没有禁止 这这 享受享受 修饰修饰 重新重新 杂乱不堪的样子杂乱不堪的样子 垫着垫着 形容词作动词,泛白形容词作动词,泛白 宝藏宝藏 1、第四段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第四段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转哀为喜转哀为喜 2、苏子从哪些方面阐发观点来劝慰客人?、苏子从哪些方面阐发观点来劝慰客人?
19、(1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 流逝,月的盈缺,来说明人生无常,生老病流逝,月的盈缺,来说明人生无常,生老病 死,总在变化;而人类世代相承,繁衍生息,死,总在变化;而人类世代相承,繁衍生息, 又是永恒。又是永恒。 (2 2)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 僭越之心。僭越之心。 (3 3)吾与子共同享用大自然的无尽宝藏。)吾与子共同享用大自然的无尽宝藏。 探究课文探究课文的“水月”意象的“水月”意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 (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20、射于狼。 (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 课文中又写了怎样的“水月” 景象? 请同学们按照:请同学们按照: 现实中的“水月”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哲理中的“水月”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 水水 月月 人人 变变 不变不变 逝者如斯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生老病死 未尝往也未尝往也
21、 卒莫消长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代代相承 自其自其变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能以一瞬; 自其自其不变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无尽也。也。 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 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以坦然的心境欣赏 “江上之清风,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到大自然中寻求精 神寄托神寄托。 乐甚乐甚愀然愀然喜而笑喜而笑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3.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22、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客悲观客悲观 苏子乐观苏子乐观 4 4、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根据情感的变化划分段落)(根据情感的变化划分段落) 乐乐 悲悲 乐乐 泛舟游赤壁泛舟游赤壁 把酒诵歌诗把酒诵歌诗 闻箫声悲凉闻箫声悲凉 叹人生苦短叹人生苦短 妙语解惆怅妙语解惆怅 主客尽欢颜主客尽欢颜 (第(第1 1段)段) 抒情抒情 说理说理 写景写景 (第(第2 2、3 3段)段) (第(第4 4段)段) 赤赤 壁壁 赋赋 苏轼苏轼 风月不老风月不老 先生未亡先生未亡 景
23、(乐)景(乐) 情(悲)情(悲) 理(乐)理(乐) 情因景生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移情于理 山水之乐山水之乐 达观之乐达观之乐 本文的艺术特色:本文的艺术特色: 1.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 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 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 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写景、议论、抒情的紧 密结合。密结合。 3 3、你认为当时真的有一场主客问答吗?、你认为当时真的有一场主客问答吗? 他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
24、示?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 1、主、主作为积极者的苏轼作为积极者的苏轼 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 2、客、客作为消极者的苏轼作为消极者的苏轼 悲观:生命渺小,人生苦短悲观:生命渺小,人生苦短 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 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 (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听任天
25、命,随遇而安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达 则 兼 济 天 下 达 则 兼 济 天 下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举酒举酒属属客客 冯冯虚御风虚御风 “属属”通通“嘱嘱”,这里指劝人饮酒。这里指劝人饮酒。 “冯冯”通通“凭凭”,乘。乘。 2 2、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 七月既七月既望望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古义农历每月十五;今义常用希望义。今义常用希望义。 纵一苇之所纵一苇之所如如 古义往、到;古义往、到;今义常用适合、如同今义常用适合、如同 望望美人美人兮天一方兮天一方 古义太空;古义太空;今义常用空虚义。今义常用空虚义。 凭凭虚虚御风御风 古常用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古常
26、用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今义常形容人容貌漂亮。今义常形容人容貌漂亮。 3 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歌歌 扣舷而歌之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动词,唱 倚歌而和之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名词,歌声 望望 七月既望。七月既望。 名词,阴历每月十五。名词,阴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眺望。动词,眺望。 如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像,动。像,动。 纵一苇之所如。纵一苇之所如。 往、到、动。往、到、动。 之之 哀吾生之须臾。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主谓间不译。助词,主谓间不译。 惟江上之清风。惟江上之清风。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耳得之而为声。
27、 代词,它。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月出于东山之上。 助词,不译。助词,不译。 于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在。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助词,表被动。 三、句式和词类活用三、句式和词类活用: 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而今安在哉? 2.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泛舟游于赤泛舟游于赤 壁之下壁之下. 3.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凌万顷之茫 然然. 4.使动使动:舞幽壑之潜蛟舞幽壑之潜蛟. 5.意动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侣鱼虾而友麋鹿. 6.被动被动:此非孟德之困于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周郎者乎? 7
28、、判断句: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夫水,智者乐也。夫水,智者乐也。 8、倒装句:倒装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省略句省略句:(桨桨)击空明兮击空明兮(船船)溯流光溯流光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2、凌万顷之茫然。( ) 3、渺渺兮予怀( )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5、侣鱼虾而友麋鹿( ) 6、正襟危坐( )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8、方其破荆州( ) 9、夫水,智
29、者乐也。( ) 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倒装句 名作状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判断句 被动句 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 1、属 2、冯 3、缪 4、狼籍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修辞手法( ) 嘱 缭 凭 藉 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修辞手法( ) 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修辞手法( ) 比喻 成语归纳成语归纳 1 1、沧海一粟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 非常渺小。非常渺小。 2 2、正襟危坐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0、3 3、遗世独立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 人往来。人往来。 4 4、不绝如缕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 5、杯盘狼藉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 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 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 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 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 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 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