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绪 论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性的学科。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人地关系的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2)、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3)、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4)、研究西方人文地理学,借鉴其新手段和新方法,学习他们的有用经验。4、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
2、改造地理环境,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5、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人文地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差异;(2)、社会性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影响人文现象的分布最基本因素,人文现象分布的历史动态性;(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4)、复杂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理论人文地理学,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7、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研究者进入被调查对象所处的区域;2)、比较与分类区分人文现象的共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常采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方法;3)、类比、归纳与演绎;4)、分析与综合;5)、应用“老
3、三论”和“新三论”(1)、“老三论”:应用系统论、引入信息论和控制论;(2)、“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6)、预测;7)、地理信息系统(GIS);8)、建立科学的研究程序。第一章 人地关系1、人地关系理论回顾:1)、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核心思想: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2)、人类中心论(又称征服自然论):代表人物:柏拉图、笛卡尔、康德、培根、洛克等;实质: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以人的利益出发。3)、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 核心思想:自然为人类发展提供
4、了可能性,而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愿望、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4)、适应论(又称调整论):代表人物:英 罗士培核心思想: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它是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5)、生态论:代表人物:美 巴罗斯核心思想:认为人是中心命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认为地理学应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6)、文化景观论: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核心思想: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环境就是人文景观。7)、生产关系决定论:代表人物:原苏联 核心思想:生
5、产关系决定论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唯意志论是一种“人定胜天”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力。8)、环境感知论:核心思想:认为外界环境在人们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9)、文化决定论: 核心思想: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10)、“天人合一”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古代中国核心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且又能与天融合为一体
6、。2、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人地系统中的“人”:作为地理学研究的“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属性的人。而事实上,人具有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和双重身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地系统中的“地”:“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在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属性有:数量上的有限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制约性和可变性、有限的稳定性、层次性和复杂性以及整体性等。3、人地适应的历史演变(P22):人地系统结构的三次重大演变:1)、从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演变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3)、从工业社会向信
7、息社会的演变4、现代经济条件:(1)、经济关系国际化;(2)、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3)、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第二章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强烈的地域性、明显的阶段性、明显的季节性。2、农业经济的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种植业、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经济。3、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有时候,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决定性。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可以灌溉的河水,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2)、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8、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是农业政策等;4、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消极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沼泽化、盐碱化等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洪涝、旱灾频繁、水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5、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性 2)、专业化与协作化3)、技术性强,精密度高 4)、分布集中6、工业经济活动的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7、工业布局:1)、工业布局的原则:(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动力产地和产品市场以及交通枢纽;(2)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
9、基地的合理规模;(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确定各自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需要。2)、工业布局的类型: 资源型:制糖、采矿等; 河湖水域型:高耗水、高耗电工业; 临海型:钢铁工业布局的演变; 临空型:“两头在外”的经济区域,如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多布局在沿海,以方便进出口。8、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1)、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 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工业的发展进程和地域的工业部门结构。 高耗水工业部门大多分布在大河沿岸或沿海地带。有些工业部
10、门必须与可通航水体为邻,如造船工业。2)、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条件的改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市场需求等。9、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10、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1)、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的影响: (1)、智力资源空间配置对知识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2)、自然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相对减弱,知识、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3)、人口劳动力的影响就业人口的素质。2)、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11、)主导产业知识密集化;(2)知识经济的发展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3)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优势逐渐削弱或丧失:能源优势、廉价劳动力优势;(4)传统产业结构知识化;(5)就业结构知识化;(6)智力型经济地域将会出现;(7)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原本落后的区域因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展现出新的面貌;(8)对企业规模的影响;(9)临空型布局将日益突出,太空型布局将会出现。11、创办科技工业园的条件: 1)、以大学或科研院所为依托;2)、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且位于城市近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信息方便;3)、有一批科技创业人才,包括经营管理型和技术
12、开发型人才;4)、有一批以产品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5)、管理机构必须高效、精干、廉政,不仅能行使地方政府的许多行政职能,而且是一个协调技术、金融、培训和市场等各方面为企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6)、有一个以上的“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扶持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创业;7)、不破坏周围环境,并逐步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第三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口增长的:经济因素 政治状况 医疗卫生状况 文化教育 婚姻、宗教、风俗等因素 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2、人口对地理环境的作用:1).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13、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3)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2).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2)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3)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4)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低纬、近海、低海拔、城市。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自然基础:气候、地形、水、土壤、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1)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2)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3)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5、人
14、口素质的内容: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1)、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水平和大脑机能状况;(2)、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生产检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3)、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主要包括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制观念等。6、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了解)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7、第三节名词解释1)、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具有不同自然的、社会经济的、地域的特征(或标志)的人口
15、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特征的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也称人口构成。2)、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 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岁)、劳动力组(1559或64岁)、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根据这三个组别的人口构成比例,可将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种类型。3)、人口产业结构:人口产业结构的指按产业部门划分的在业人口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通常以就业人口总数为100,计算各个产业部门就业人口所占的百分比。4)、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
16、动。8、人口移动的规律:(1)、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动力;(2)、城乡移动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3)、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4)、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5)、圈层替补律人口移动的替补现象;(6)、双向移动律正反向移动并存;(7)、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成正比。9、人口移动的原因:(1)地理环境因素; (2)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影响;(3)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4)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5)新地区开发的影响; (6)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
17、变的过程。2、城市化原理:人口的城市化;地域的城市化;观念(生活方式)的城市化。3、城市化的机制: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4、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1).中心城市化阶段区域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2).郊区城市化阶段3).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5、城市化的类型(理解):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1)向心型城市化: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
18、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2)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3)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大城市周围发育的卫星城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结果。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 (1)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2)乡村地域由于自身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被称为自力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19、(1)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过程直接衍生创造市区;(2)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和过渡特征,不是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1)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2)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6、村落的类型: 农业村落; 牧业村落;渔业村落; 林果业村落。第五章 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 1、文化的概念: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对属
20、于他们的那部分地域加以组织、利用和加工的结果,可以被视为“环境的认为部分。”2、文化与文化系统:1)、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2)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文化系统:在一个地域内,各种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丛之集合组成了一个文化系统。3、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属于某一文化系统的人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形式文化区、职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4、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综合作用
21、于地表的地域文化的综合体现;2)、特征:(1)文化景观是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人文现象的总特征; (2)文化景观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 (3)文化景观是能够观察和感觉到的事物现象,它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4)文化景观随时间发展不断变化,人类按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改变成文化景观,每个历史时代都对文化景观发展有所贡献; (5)文化景观完全不同于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文化景观产生的基础、背景和依托; (6)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话语体系,能直观地反映一定的景观内涵,具有易读性的特点。5、文化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由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1)物质文化景观是
22、指具有色彩和形态,可被人们肉眼感觉到的有形的文化景观;(2)非物质文化景观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但对景观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的文化景观,如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产关系等。第六章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 1、休闲的概念:休闲一般是指从职业工作的紧张状态中超脱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好的、感兴趣的方式,去休息、放松和消遣,积极地、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地安排个人生活状态的总称。有休闲时间和休闲活动之分。2、旅游的概念及旅游活动的类型:1)、旅游的概念: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
23、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旅游活动的类型:(1)、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主要目的划分:观光型、保健型、文化型、公务型、宗教型、购物型、猎奇型、综合型等。(2)、按旅游资源特征划分:海滨旅游、山地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名胜古迹旅游、社会风情旅游等。(3)、按地域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跨国、洲际、环球) 。(4)、按照年龄分:老年、中年、青少年等。 此外,还可以按职业、社会特征、交通工具、旅游活动形式等划分。3、旅游活动的构成: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4、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
24、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其特点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永续性。2)、旅游资源的分类:以资源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利用角度,可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与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以区域功能为主,可分为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人工建筑、商业旅游、科学考察、民俗风情和宗教旅游资源;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可分为观赏型、运动型、休(疗)养型和娱乐型及特殊型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特性与游客体验,可分为利用导向型游憩资源、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中间型游憩资源。5、旅游活动的评价(大题):1)、评价的目的: 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和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25、用价值,论证其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顺序、步骤、重点等,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2)、评价的内容:要素评价(包括对旅游资源的类别、性质、特色、密度、容量等的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包括区位条件、客源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3)、评价的方法有:一般体验评价、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6、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4)、地理环境的演变、突变改变着景物的形态,影响区域旅游
26、业发展。7、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水体的污染、对生物资源的破坏、空气、噪声污染。8、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子: 1)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2)、旅游环境的影响因子:社会文化环境因子、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生态环境因子。9、生态旅游: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
27、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等;2)、生态旅游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障碍:观念障碍、利益障碍 、体制障碍 、素质障碍 、资金障碍等。10、旅游的经济作用:(1)赚取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2)积累资金,回笼货币,促进财富再分配 ;(3)扩大劳动就业;(4)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5)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11、世界遗产:(1)概念: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2)功能:教育功能、科学功能以及游览、启智和创作等功能;(3)种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以及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第七章 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 1、国家及其空间政治行为:首都、边疆
28、、边界、国家实力、国际组织。2、民族主义:以民族之名义作出文化与政治主张。3、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是研究一个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下地理学与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一种说明和解释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4、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背景(重点):1).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稳定与缓和的势头;3).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中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在发展;5、新世纪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安全战略构想:(1)立足亚太,稳定周边,采取积极的态度,维系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2)继续大力推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构建地缘安全
29、的国际环境;(3)进一步推进沿边地区的开放与开发,加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安全的周边环境; (4)构筑合理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增强国际地缘安全的国内地缘保障。第八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资源的概念:资源是指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广义的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2)、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总之,资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2、自然资源的概念:1)、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存
30、在于自然界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和能量,既包括人类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具有稀缺性和经济价值的经济资源,又包括一般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2)、狭义的自然资源主要指经济资源,具有数量上的稀缺性;总之,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3、自然资源的分类: 1)、按自然资源的物质组成和习惯划分:有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2)、按资源存在的空间范围划分:有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3)、按资源的增值能力划分:有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4)、按资源利用能否被人类社会加以控制为依据,有专有资源
31、(又称可控资源)和共享资源;5)、根据资源的可回收利用性,可分为可回收利用资源和不可回收利用资源。4、自然资源的特征:(1)有使用价值;(2)多用途性和可替代性;(3)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4)自然资源数量上的有限性;(5)动态性;(6)自然、社会双重性;(7)不可缺性;(8)整体性。5、正确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有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价值来源既有劳动,也有自然形成; 3)、既要利用又要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更长远的利用; 4)、自然资源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各部分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 5)、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部分
32、。第九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人类的环境观: 1)、环境悲观论:代表作:增长的极限,公元2000年的地球核心思想:认为人口、粮食、工业化、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对人类命运有决定意义,并且在按一定指数增长,这种恶性循环和连锁反应决定着世界体系的增长限度。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资本快速增长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前景的最好方法就是限制增长;评价:过分夸大了人口爆炸、粮食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它提出的解决问题的零增长方案在现实世界中不合实际。但是它指出的地球潜伏着危机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的警告,无疑给人类开出了一副清醒剂。 2)、环境乐观论:(1)、代表人:朱利安
33、林肯西蒙(2)、代表作:没有极限的增长(3)、主要观点: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会越来越多,因而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粮食在未来将不成其为问题,而人口也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自然达到平衡 。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改善而不是在逐渐变坏。 (4)、评价:对批判悲观论的片面性思想是积极的、有价值的,但对当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高估科技进步和市场调节的作用。2、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1
34、)、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把消除贫困当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内及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和公平; 第四,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洁净生产;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第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
35、然界的传统态度。要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第十章 区域发展与协调1、区域的时空完备性的概念: 区域的时空完备性是指任何地理区域部分须是时间与空间同时有效,时间与空间对于任意区域过程来说是等价的,两者同时表示区域状态或特征,区域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形式。 2、区域的时间类型:(1)自然的时间自然钟(2)文化的时间文化钟(3)系统的时间系统钟3、区域共同体: 1)、区域共同体的概念: 所谓区域共同体,是指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类同所有其它的生命的和非生命的环境因子或成员组成的关系统一体,各成员实现着各自的价值、权利和义务,这个关系统一体的目的
36、,就在于通过各部分的价值、权利和义务的合理的满足,实现协同进化,从而在整体上达到和谐。2)、区域共同体的特征:区域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就在于自然与人类各成员有着互惠互利的、平等的权利、价值目标。3)、区域共同体的分层结构:(1)基础层:基础环境或基础层是由除人类以外的所有自然的总和所构成,包括地理环境中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四大圈层;(2)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或生态层,是指建立在基础环境之上的,与人类形成区域性结合的那部分基础环境因素。或者说,它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依据生存目标、价值体系、道德要求及技术手段,对基础环境因素的区域性选择,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依赖关系;(3)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或文化层,是指通过人类的智慧及其创造性活动而被改造过的或处在其影响力之中的地理环境,是构成区域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区域的发展观:区域的生存观、区域的生态观和区域的信息观。5、区域的演变阶段:(1)初期阶段 (2)成长阶段 (3)衰落阶段6、区域发展类型: (1)自然过程主导发展型 (2)文化过程主导发展型 (3)自然过程与文化过程协调发展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