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712800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20212021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成长的节拍成长的节拍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梦想的作用)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怎样才能实现

2、梦想?(实现梦想的途径) 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需要立志、坚持、方法。 5.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学习是我们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可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6.为什么要学习?(意义) 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7.如何学会学习?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8.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意义) 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9.认识

3、自己的内容: 生理。心理。社会。 10.认识自己的途径?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11.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要扬长避短。 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友谊的天空 1.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作用?(友谊的力量?) 朋友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影响很大。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2.网上交往的特点:虚拟、平等、自主。 3.网上交往的利与弊?(影响) 利: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弊: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师长情谊

4、1.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对待老师的表扬,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4.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家的功能作用?)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

5、湾。 5.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 “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6.怎样孝敬父母孝亲敬长? 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7.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 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 8.亲子冲突的危害: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9.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6、生命的思考生命的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 珍惜自己生命,关怀他人生命。不漠视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3.如何守护生命? 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和养护我们的精神。 4.如何爱护身体? 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关注自己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 5.如何养护精神? 坚持真、善、美的行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6.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生活难免有挫折

7、,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7.挫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会产生负面情绪,若一味沉浸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行为。 (2)积极影响: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8.怎样战胜挫折? 逐渐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9.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自愿承担责任。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10.怎样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拒绝贫乏,充盈生命

8、。拒绝冷漠,关切他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3 七年级七年级下下册册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青春时光青春时光 1.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 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2.如何正确认识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地追求独特。 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3.思维的批判性(批判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 敢于向权威挑战。 4.为什么要培养批判精神?(思维批判性的意义作用)

9、 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有助于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5.如何培养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要考虑他人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6.与异性交往的好处? 有助于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特征。 有助于学习对方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 7.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 内心坦荡 言谈得当 举止得体 8.自强的重要内容? 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9.自强的作用意义? 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10.如何才能自强? 坚强

10、的意志。进取的精神。持久的坚持。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 2.情绪的作用影响? 积极影响: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消极影响: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3.为什么要调节情绪? 适度的负面情绪,可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处于负面情绪会危害身体健康。 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成为情绪的主人。 4.调节情绪的方法?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训练。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成长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11、? 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3.美好集体的作用?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在美好的集体中,能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感受集体的关爱。 4.怎样共建美好集体?(怎样才能做到与集体共成长?) 4 在共建中尽责,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在担当中成长,积极参与,主动分担。 第四第四单元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走进法治天地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

12、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行,相伴一生。 2.法律的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 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5.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13、?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6.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7.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法治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功能。 8.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八八年级上册年级上册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 1.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 有利于

1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4.网络对个人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

15、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网络的消极影响? 5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 1.礼的主要表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意义)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16、、观察、思考和践行。 4.为什么要讲诚信?(意义) 诚信是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5.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6.违法行为的分类?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以下三种: (1)民事违法行为。如:合同违约、欠债不还(一般违法行为) (2)行政违法行为。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 (一般违法行为) (3)刑事违法行为:即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 注: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无论一

17、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7.如何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如何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8.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9.刑罚的种类?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只能单独使用)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可单

18、独也可附加使用) 10.如何加强自我规范,预防犯罪?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勇担社会责任 1.承担责任的表现? 按时完成作业、约定守时、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6 2.承担责任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发掘潜能,承担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只有人人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生活。 3.怎样做负责任的人? 不言代价与回报。 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

19、担责任。 4.中学生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途径)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八八年级年级下下册册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坚持宪法至上 【一句话必背】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5.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问答题梳理】 1.如何理解“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

20、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目的)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应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意义?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

21、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5.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 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若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8.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

22、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9.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之相违背。 7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0.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 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11.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认同宪

23、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理解权利义务 【一句话必背】 1.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4.财产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捐款处分权) 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问答题梳理】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24、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其他权利如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 2.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劳动、受教育的义务 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 父母的义务等。 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为什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5、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5.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应只承担义务。 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6.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7.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一句话必背】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是社

26、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8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基础。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问答题梳理】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成分 地位、作用 国家的政策或态度 公有 制 经 济 国 有 经济 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保护 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 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 展。 集 体 经济 作用: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 业压力、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

27、织的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 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非 公 有 制 经济 个 体 经济 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 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保护、鼓励、支持、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 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私 营 经济 2.人大代表的权利? 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人大代表的义务? 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

2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意义:有利于反映民意,

29、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 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这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意义: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 (

30、2)居委会和村委会都是由居民或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9 (3)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 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2)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最高地位。 11.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 (1)性质: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构成: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行政机关。 (3)职权: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

31、、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 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4)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12.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 (1)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2)构成: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3)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 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4)要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3.国家

32、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 (1)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3)职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4)要求: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1)性质:对于各级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纠举的国家机关。

33、(2)构成: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3)职权:监督、调查、处置。 (4)要求: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应当与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执法部门互相配合, 相互制约。 第四第四单元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崇尚法治精神 【一句话必背】 1.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问答题梳理】 1.自由 (1)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重要性)?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

34、2)与法治的关系? 10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3)如何做到珍视自由? 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 2.平等 (1)含义: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机会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结果平等) (2)价值: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3)怎样践行平等? 要反对特权。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

35、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 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公平 (1)内涵: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2)意义:公平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进步的重要基础。 (3)如何坚守公平? 个人维护公平, 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敢于对不公平说 “不” , 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 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无论立法或司法,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5.正义 (1)内涵:正义的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36、、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2)意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如何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要敢于斗争,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司法维护正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九九年级年级上上册册 第一第一单元单元 富强与创新富强与创新 第一第一课课 踏上强国之路踏上强国之路 【一句话必背】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37、民族谋复兴。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最重要力量、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都错。 ) 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 9.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问答题梳理】 1.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1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8、。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别是什么? 挑战(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对策 主要 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 新征程。 新 常态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 协调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青少年怎样为改革开放

39、作贡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学生应怎样做?)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第二第二课课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一句话必背】

40、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5.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广大人

41、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我国的科技现状?(科技国情) 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角度) 12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 4.中学生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或: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青少年角度)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

42、坚实的知识基础。 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5.如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企业:企业不能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个人:积极弘扬创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第二第二单元单元 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 第三第三课课 追求民主价值追求民主价值 【一句话必背】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问答题梳

43、理】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或: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特点)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基

44、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基本政治制度) 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形式?(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5.民主选举的原则、要求? 原则: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6.民主决策的要求、制度保障?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7.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45、。 第四第四课课 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 【一句话必背】 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13 4.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5.法治政府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6.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问答题梳理】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意义)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

46、核心,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3.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和完善?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党的十九大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 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

47、进政务公开。 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十六字方针) 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要求)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第三第三单元单元 文明与家园文明与家园 第五第五课课 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精神家园 【一句话必背】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8、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4.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答题梳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要性)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新时代怎样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文化自信的含

49、义、来源? 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14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在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 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 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7.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价值)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关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8.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 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能够挺身而出、前仆后继。 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道德与法治2021中考知识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