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13038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8材料的导热性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8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二)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不同材料导热性的实验方案,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三)科学态度目标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材料导热性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愿意合作交流。(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

2、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教学准备】凡士林、火柴、粗细及长短相同的钢棒、铝棒、铁棒、木棒、塑料棒等。【教学过程】(一)图片导人1.教师出示木柄铁锅、塑料柄水壶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制作材料,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木棒 玻璃棒塑料棒铁棒我的猜想学生发现组成铁锅的木柄和锅身、组成水壶的壶柄和壶身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教师追问:这些物品的不同部位为什么用不同的材料呢?学生猜想。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可能是不同的。教师提问: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材料的导热性。板书课题:材料的导热性。(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生活

3、中哪些材料导热快,哪些材料导热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哪些材料导热快,哪些材料导热慢。) 2.教师出示粗细、长短相同的木棒、玻璃棒、铁棒、塑料棒等材料,让同学们猜测这些材料哪些导热快,哪些导热慢。 3.教师出示表格,并请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写在表格里。(按照导热由快到慢的顺序给以下材料排序。) 4.教师提问: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方案。生:我们准备将热水倒进烧杯里,然后将这些小棒同时放进杯子中,过一会,感受它们有什么不同。生:按照热的程度给小棒排排队,看看谁最热。 6.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实验方案。 7.教师小结后出示实验要求: (1

4、)将不同材料同时放入热水中。 (2)感受材料的温度时,要摸不同材料相同高度的位置。 8.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木棒 玻璃棒塑料棒铁棒实验现象实验结论9. 汇报交流发现,展示实验记录单。师生共同小结: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活动二:探究金属材料的导热性。 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我们已通过实验发现: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金属材料的导热性一样吗?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呢?教师拿出铁棒、铜棒、铝棒等金属材料。2.学生猜测这些金属材料导热性的快慢。3.教师出示记录单,要求学生根据猜想填写好记录单。(按照导热由快

5、到慢的顺序给以下材料排序。)4.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启发: (1)要比较哪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更强,就要明确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比较,比较时哪些条件应该相同,哪些条件应该不同。 (2)什么情况下,才能用观察的方法看出它们导热性的不同? 5.教师提出这些启发性问题后,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设计方案。师生共同评价并完善方案。 6.教师展示其中一组的实验方案: 7.教师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8.生汇报交流。 9.教师出示资料卡: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等。非金属中除钻石、石墨外,一般不易导热。三、 导热

6、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引导: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有的材料导热快,有的材料导热慢。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吗?2. 教师出示暖气片、木柄勺子等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些物品的各个部位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并说明使用这些材料的好处。(学生自由发言。)四、 总结收获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要探讨么?五、 拓展活动教师导课:利用材料的导热性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板书设计】18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 不一样。金属材料 比较强非金属材料 比较弱。【教学反思】19材料的漂浮能力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9

7、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漂浮材料;知道不同漂浮材料漂浮能力不同。(二)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漂浮材料的实验方案,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三)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材料的漂浮性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材料漂浮能力的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漂浮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学准备】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相同大小的方形泡沫

8、板和木板、沙子等。【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课件出示古人使用木船的图片。谈话:咱们的祖先非常了不起,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在使用木船。那么,他们为什么使用木材造船呢?(学生交流。)2. 引人课题: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在水中漂浮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材料的漂浮能力。(板书课题:材料的漂浮能力。 二、探究活动1. 观察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漂浮以及在水中漂浮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1)展示实验材料:易拉罐、木条、石块、铁丝、橡皮泥做的小船、泡沫板、沙子。引导学生把物体放人水中,找出在水中漂浮的物体。(2) 这些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组内观察交流。(3) 汇报交流,使学生认识

9、漂浮在水中物体的制作材料。(4) 师生小结:易拉罐、木条、橡皮泥做的小船、泡沫板能漂浮在水中,而石块、铁丝沉人水底。2. 研究改变漂浮物的形状对物体漂浮的影响。(1)谈话: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易拉罐、木条、橡皮泥做的小船泡沫板能漂浮在水中,也知道了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如果任意改变它们的形状,它们还能漂浮么?(2)师生讨论改变漂浮物形状的方法。(3)汇报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能漂浮在水中,但改变形状后就沉入了水底,如橡皮泥、铝制易拉罐等;有些物体改变它们的形状后仍然漂浮在水中,如木条、泡沫板等。(4)师生小结:自然状态下,有些材料在水中具有漂浮能力,而且它们的漂浮能力与形状无关。这

10、样的材料属于漂浮材料。3.比较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1)提问: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相同吗?(学生猜想。)(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比较木板和泡沫板的漂浮能力。(3)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注意木板、泡沫板的大小、形状要完全一样,重点突出这是比对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严谨,教师应该交待采用的沙子一定是等量的,哪个板先沉入水中,哪个板漂浮能力就弱。)大小、形状相同的漂浮物木板泡沫板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4)汇报交流发现。师生小结: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泡沫板比木板漂浮能力强,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不同的。4.漂浮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人们利用

11、材料的漂浮能力可以做什么呢?引导学生举例,然后教师用视频或图片资料补充,使学生了解漂浮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三、 拓展活动1. 谈话: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在水中下沉的材料?用这样的材料制作的物品能浮在水中么?2. 小组交流:选用哪种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制作什么样的物品能在水中漂浮?3. 提出要求:课下,请根据你们小组的设计找一找需要的材料,试着做一做,下次上课时汇报。【板书设计】 19材料的漂浮能力漂浮能力 形状无关。漂浮能力强与弱【教学反思】20 陶瓷材料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陶瓷

12、材料;了解陶瓷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二)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陶瓷特性的实验方案,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结论。(三)科学态度目标在合作探究陶瓷材料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探究陶瓷材料的特性,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陶瓷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陶瓷材料的特性。【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陶瓷材料的特性。【教学准备】陶瓷片、铁钉、铁勺、陶瓷勺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一组唯美的陶瓷诗,并配以精美的陶瓷作品,展示中国陶瓷的精彩与美

13、丽。二、探究活动(一) 了解陶瓷。1. 课件展示陶淡资料。2.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陶瓷的资料进行交流。3. 出示课木中的“资料卡”。学生交流。4.师生小结:我们了解了陶瓷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灿烂的传统文化,并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二)了解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1.说一说生活中哪里用到了陶瓷。2.引导学生交流,从不同的方面去谈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从建筑、工业、农业、艺术、家用餐具等方面进行交流。)师生小结:陶瓷的用途非常广泛,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航天航空等都可以见到陶瓷的影子。(三)探究陶瓷材料的特性。1.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

14、活经验尝试猜想,如陶瓷比较坚硬、易清洗、不易燃烧等。教师适当补充提示。2.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1)想研究陶瓷的什么特点?(2)怎样研究?(3)需要什么器材?3.学生实验探究、汇报与交流。(1)提问:谁愿意分享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其他的同学要认真倾听。(2)谈话: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实验材料,根据自己的方案做实验。在实验前,教师先给学生介绍部分实验器材,然后让学生说说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最后,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注意安全。(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与交流。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对陶瓷进行了研究。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15、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4.展示课件,并简单总结各物品运用了陶瓷的哪种特性。(1)谈话:同学们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出陶瓷具有这么多特点,真令人佩服。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陶瓷吗知?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列举的物品利用了陶瓷的哪个特性。(2) 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么?(3) 师生交流总结:陶瓷材料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易碎、耐腐蚀等特性。二、 拓展活动1. 做泥陶,亲自体验陶瓷的制作过程。2. 同学们展示作品。【板书设计】 20 陶瓷材料不易导电、不易导热、耐高温、易碎、耐腐蚀【教学反思】21保温技术教学设计课型:实验课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

16、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1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保温瓶的结构,了解保温技术。(二)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有关热传递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保温瓶能保温的原因。(三)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人的信息,学会分享自己的所得,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保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点】探究保温瓶的结构,了解保温技术。【教学难点】探究保温瓶的结构,了解保温技术。【教学准备】 带盖纸杯2个,棉纱布、细绳等。【教学过程】(一) 、导人新课 师生谈话: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为了御寒,同

17、学们是怎样做的呢?晚上盖的被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盖上被子有什么感觉?教师引导学生用毛巾、棉花、手套、毛皮包住手,描述感受。 教师提问:为什么感觉很暖和?你们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教师小结:生活处处皆科学。它们是不是真能生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保温技术。)二、探究棉花、毛皮等是否会生热 1.猜一猜:手套、毛巾、棉花、毛皮等材料到底能不能生热呢? 2.学生交流,形成两种意见。 3.谈话:要证明我们的猜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怎样进行实验呢? 4.师生交流,小结。 (幻灯片出示以下内容:用手套、毛巾、棉花、毛皮等分别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过一段时间后看看哪种材料能使温度计

18、的温度上升?如果温度升高,说明这些材料能生热;如果温度不升高,说明这些材料不能生热。) 5.教师、学生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1)使用温度计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温度计。(2)不要用手触摸温度计的玻璃泡。(3)做好记录,特别是初始温度、最终温度。6.小组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7.小组交流: (1)手套、毛巾、棉花、毛皮在导热性能上有什么特点? (2)手套、毛巾、棉花、毛皮内部有什么? (3)空气在导热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8.总结:从实验数据看,这些材料都不能使温度计的温度升高,说明这些材料不能生热。其实,在手套、毛巾、棉花、毛皮里面充满了空气,而且手套、毛巾、棉花、毛皮以及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19、不容易导热,保温性能较好。三、探究保温瓶的保温作用 1.谈话:热的不良导体如手套、毛巾、棉花、毛皮等,都是不容易导热的,空气也不容易导热。但是,保温瓶并不是用这些材料做成的,保温效果却非常好。保温瓶是怎样保温的呢? 让我们来研究吧。 2.(幻灯片出示保温瓶结构图。)小组观察保温瓶的结构,讨论并交流:保温瓶是如何保温的? 3.小组研究、讨论:为什么用玻璃做保温瓶的瓶胆?为什么用木头做瓶塞?瓶胆中间为什么抽成真空?为什么瓶胆上要镀银? 4.师生交流。 5.总结:保温瓶的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瓶胆上镀银或铝等设计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

20、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的液体,这种保温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传递到瓶内,起到保持较低温度的作用。四、了解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保温技术,你们都知道哪些? 2.学生交流。 3.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生产、生活中有关保温技术应用的视频资料。五、课外拓展 谈话: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保温,有时候更需要散热。请同学们课下注意观察,搜集资料,看看人们是怎样做的。【板书设计】 21 保温技术手套、毛巾、棉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保温性能较好。玻璃瓶胆、真空、镀银、木头瓶塞。【教学反思】22 居室甲醛哪里来教学设计课型:讨论课

21、 主备人:【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2课。【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甲醛的特点、来源及降低其浓度的方法;知道甲醛是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二)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学会用甲醛检测剂检测居室内的甲醛浓度。(三)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检测居室内甲醛浓度的方法表现出探究兴趣。(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新的技术产品可以让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教学重点】了解甲醛的特点、来源及降低其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甲醛检测剂检测居室内的甲醛浓度的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到的有关装修材料的资料,甲醛检测剂。【

2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引发白血病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播放甲醛与白血病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导入新课:甲醛是引发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探究过程 (一)了解居室内甲醛浓度的检测方法。 1.了解甲醛的特点、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1)指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汇总课前搜集的有关甲醛的知识,并按特点、危害、来源、降低浓度的方法进行汇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甲醛的特点、用途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总结: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用于制作树脂、药物、炸药、染料等,还用于房屋、家具和种子等的消毒,以及生物标本的固定与防腐。 长时间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会严

23、重影响人的健康,使人出现咽喉不适或肿痛、胸闷、皮炎等症状。如果症状加重,要尽快就医,避免情况恶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的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应不大于0.08毫克/立方米。 2.学习用甲醛检测剂检测甲醛浓度的方法。 (1)谈话:甲醛的危害这么大,用什么方法检测它的浓度是否超标呢?(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测甲醛浓度的方法。 (3)总结检测甲醛浓度的方法:通过嗅觉感知;通过观察居 室内绿萝等植物的生长情况推测: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超过绿萝等植物的承受能力,绿萝等植物的叶子会发黄掉落,长出斑点。用甲醛检测剂检测。用甲醛检测仪检测。 (4)视频演示月甲醛检测

24、剂检测甲醛的方法。 (5)学生复述甲醛测试盒的使用步骤。 (6)由于检测甲醛浓度时需要空间密闭,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为了让学生掌握检测方法,把油漆、环保板材、劣质板材、石膏等分别放在密闭的盒子里进行检测。首先进行前两周的操作; 打开圆形吸收盒,将铝袋试剂全部倒入吸收盒 (2)将透明试管中的吸收剂倒入圆形吸收盒与粉剂混合,待溶解后打开吸收盒放置在检测空间内30分钟左右。(二) 了解居室内甲醛的来源。1.谈话:居室里的甲醛是从哪里来的?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居室内甲醛的来源。3.总结:居室内的甲醛大多来自用人造板材做成的橱柜、床头柜、衣柜等,以及玻璃胶、油漆、纺织品等装修、装饰材料。4.根据甲

25、醛检测剂检测的时间,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第三步的操作:将棕色试管中的液剂全部倒入吸收盒内,盖上盖后,摇匀,静置10分钟。(三)了解降低甲醛浓度的方法:1.谈话:知道了甲醛的来源,我们应该怎样降低居室内甲醛的浓度呢?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3.总结降低居室内甲醛浓度的方法:勤开窗多通风、在室内种植绿植、用活性炭吸附、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求助专业机构进行室内空气治理。 4.根据甲醛检测剂检测的时间,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第四步的操作:将吸收盒中的液体颜色与比色卡对照,得出被检测空间内的甲醛浓度。 5.各小组汇报所测物品的甲醛含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并分类。 6.分析数据,明确甲醛的来源:劣质的人造板材、

26、胶类、油漆、纺织品等。 7.德育渗透:因工作需要,多个行业中的工作者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需要在甲醛含量超标、充满刺激性气味的环境中劳动,我们要感谢他们,同时提醒他们做好防护工作。 8.谈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长期处于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甲醛。三、 拓展活动课下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检测居室内甲醛浓度的方法,检测自己家里哪些地方甲醛超标,试着找出污染源,并和爸爸妈妈沟通,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甲醛的浓度。【板书设计】 22 居室甲醛哪里来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检测方法:嗅觉感知观察植物甲醛检测仪检测【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青岛版(六三制)(2024) > 五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