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714070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第 73 节节 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实验 【2019 年物理全国卷 2】如图(a) ,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 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 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重力加速度 g 和铁块下滑的 加速度 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30 。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 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 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

2、度为 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_(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 【答案】 (1). sin cos ga g (2). 0.35 【解析】 【详解】 (1)由 mgsin-mgcos=ma,解得:= sin cos ga g (2)由逐差法 a= III 2 9 SS T 得:SII=(76.39-31.83) 10-2m,T=0.15s,SI=(31.83-5.00) 10-2m,故 a= 22 2 44.56 1026.83 10 9 10 m/s2=1.97 m/s2,代入式,得:= 1 9.81.97 2 3 9.8 2 =0.35 1.2015 年理综新

3、课标年理综新课标卷卷 22. (6 分)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 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 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_m/s2,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 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 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 解析: (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m/s253 4 2 . T )xx()xx( a BCABDECD ; 打 C 点时物块的速度m/s

4、791 2 . T x v BD C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cossingga,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 量是斜面的倾角。 2.2013 年新课标年新课标 I 卷卷 22.(7 分)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量物块 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M、重物的质量 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 离 s;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 释放, 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 光电门 A 和光电门 B 所用的时间tA和 tB,求出加速度 a; 多次重复步骤, 求 a 的平均

5、a;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 (1) 测量 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 小分度为 1mm)的示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 cm (2)物块的加速度 a 可用 d、s、tA,和tB,表示为 a 。 A B d s 图(a) 重物 轻滑轮 光电门 光电门 遮光片 物块 细线 0 5 10 15 20 1 2 3 图(b) 物块 斜面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图 (a) A B C D E 3.78 3.39 3.52 3.65 cm 图(b) (3)动摩擦因数 可用 M、m、a;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为 =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偶然误差”或”

6、系统误差” ) 【解析】 (1)游标卡尺测量数据不需要估读, 主尺读数为: 9mm, 游标尺读数为: 0.05mm 12=0.60mm, 所以读数为:9mm+0.60mm=9.6mm=0.960cm (2)根据 12 , AB dd vv tt 结合位移速度关系式: 22 21 2axvv 有: 2222 21 22 1 () 22 BA vvdd a sstt (3)对重物和小物块整体受力分析: 11 ()m gMgMm a,解得 11 ()m gMm a Mg ; (4)如果细线没有调到水平,会使实验数据测量偏大或偏小,由于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叫做系统 误差。 3. 2013 年全国卷大纲版

7、年全国卷大纲版 23 (12 分)测量小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 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 P 板的上表面 BC 在 B 点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 影为 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称出物块 Q 的质量 m; 测量出轨道 AB 的半径 R、BC 的长度 L 和 CC 的长度 h; 将物块Q 在A 点从静止释放, 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重复步骤,共做 10 次; 将10 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 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I)物块 Q 到达 B 点时

8、的动能 EkB= ; (II)物块 Q 到达 C 点时的动能 EkC= ; (III)在物块 Q 从 B 运动到 C 的过程中,物块 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 = ; (IV)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II)已知实验测得的 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_。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 A Q B P C C D R L 答案:(1) ()mgR(2 分); () 2 4 mgs h (2 分); () 2 4 mgs mgR h (2 分)() 2 4 Rs LhL (2 分) (2)

9、 ()减小实验偶然误差(2 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 B 处不平滑(2 分,只要写出的原因 合理,就给这 2 分)。 解析:(1) ()QB 段机械能守恒,因此 kB E=mgR(2 分); ()过 C 点后小物块做平抛运动,由 C st v、 2 1 2 hgt求得速度 C v,则 kC E= 2 4 mgs h (2 分); ()由动能定理得 2 f 4 mgs WmgR h (2 分); ()由 f WmgL代入上式得= 2 4 Rs LhL (2 分) (2) ()减小实验偶然误差(2 分); ()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 B 处不平滑(2 分,只要写出的原因 合理,就给这 2

10、 分)。 4. 2012 年物理江苏卷年物理江苏卷 11. (10 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 A 位于水平 桌面上的 O 点时,重物 B 刚好接触地面. 将 A 拉到 P 点,待 B 稳定后静止释放,A 最终滑到 Q 点. 分别测量 OP、OQ 的长 度 h 和 s. 改变 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 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请提出两个 解决方法.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 s-h 关系的图象. h(cm) 2 0.0 3 0.0 4 0.0 5 0.0 6 0.0 s(cm) 1 9

11、.5 2 8.5 3 9.0 4 8.0 5 6.5 (3)实验测得 A、B 的质量分别为 m=0.40 kg、M=0.50kg. 根据 s-h 图象可计算出 A 木块与桌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 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 的测量结果_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1)减小 B 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 A 的质量,降低 B 的起始高度。 (2)如图所示 M P h O Q A B s m S/cm O h/cm (3)0.4 (4)偏大 【解析】 (1)实验开始时发现 A 释放后会撞到滑轮, 主要是加速度过大或加速时间过长, 可以通过减小

12、B 的质 量或增大 A 的质量来减小加速度, 通过增加细线的长度或 降低 B 的起始高度来缩短加速时间。 (2)sh 图象如图所示。 (3)在 B 下落至临落地时,据动能定理,有 2 )( 2 1 vmMmghMgh, 在 B 落地后,A 运动到 Q,据动能定理,有 2 2 1 0mvmgs,解得: mhsmM Mh )( 。 将 M=0.5kg, m=0.4kg 代入得 hs h 49 5 = 49 5 h s , 从hs图象得斜率04. 1k, 即04. 1 h s , 代入上式得4 . 0。 (4)本实验测动摩擦因数的原理是动能定理,如果考虑克服滑轮摩擦做功 W,则 2 )( 2 1 v

13、mMWmghMgh, 2 2 1 mvmgs,求得 gsmMmgh WMgh )( ,如果忽略克服滑轮 摩擦做功,则动摩擦因数偏大。 5. 2011 年理综山东卷年理综山东卷 23.(1)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 连接, 跨在斜面上端。 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 剪断细绳后, 小球自由下落, 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 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 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 处的高度差 h 和沿斜面

14、运动的位移 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 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x h H 挡板 70 h/cm 60 40 10 50 30 20 10 20 30 40 50 60 70 S/cm 弹簧秤 图(a) 木板 木块 砝码 滑轮 图(b) 1 2 3 1 2 3 4 4 指针 单位:N 图(c) 2.0 2.8 2.4 2.2 2.6 3.0 0.25 0.20 0.15 0.10 0.05 0 f/N m

15、/kg 0.30 答案: H x ; 22 2 1 )( hx H x h ; c d; 解析:滑动沿斜面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2 2 1 atx ,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2 2 1 gtH ,所以 H x g a 。 对滑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cossingga. 即 x hx g x h gg H x 22 解得 22 2 1 )( hx H x h 由分析知,c、d 能引起实验误差。 6.2018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II、23 (9 分)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 滑轮和木块间的

16、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 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 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 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下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可从图(b)中 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 m/kg 0 .05 0 .10 0 .15 0 .20 0 .25 滑动摩擦力 f /N 2 .15 2 .36 2 .55 f 4 2 .93 回答下列问题: (1) f4 = N; (2)在图(c)的 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 数据点并绘出-f m图 线; (3)f 与 m、木块 质量 M、木板与木块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 及重 力加速度大小 g 之

17、间的 关系式为f , -f 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 ; 2.0 2.8 2.4 2.2 2.6 3.0 0.25 0.20 0.15 0.10 0.05 0 f/N m/kg 0.30 (4)取 2 9.80m/sg ,由绘出的-f m图线求得 。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答案:(1)2.75 (2)如图所示 (3) Mm g g (4)0.40 解析:(1)指针在 2.7 与 2.8 之间,估读为 2.75N (2)在描点连线时要注意尽可能让点在直线 上,如果没法在直线上也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 侧,来减小误差,作图如下: (3)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 擦力的定义知Mg

18、mggmMf)()( 所以-f 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g (4)取g=9.80m/s2,取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求斜率 9 . 3 05. 025. 0 16. 294. 2 k ,则 40. 0 8 . 9 9 . 3 g k 7. 2011 年理综重庆卷年理综重庆卷 2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 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 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 M,滑块 上砝码总质量为 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 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 A 到 B 做初速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重

19、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须测出它在A、B 间运动的 _与 ,计算a 的运动学公式是 _;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 a 与 m 的关 系为: 1g amg Mmm ,他想通过 多次改变 m,测出相应的 a 值,并利用上式 来计算 。若要求 a 是 m 的一次函数,必须 使上式中的_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 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 实验得到 a 与 m 的关系如图 4 所示, 由此可知 = (取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位移 时间 2 2 t s a M A B m m 图 3 a/ms-2 m/10-3kg 62 61 63 64 65 66 67 68 69 0.15

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10 60 图 4 mm ;滑块上 0.23(0.210.25) 解析: 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 A 到 B 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 2 2 1 ats 变形得 2 2 t s a ,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和时间。 以 m 为研究对象,maTmg;以mM为研究对象,amMgmMT)()( 消去绳子的拉力 T,解得加速度 mmM gmMmg a )( ,化简可得 1g amg Mmm 将加速度的表达式 1g amg Mmm 与数学中的一次函数bkxy类比, “ 1g amg Mmm ”就相当于图像的斜率 k,为了保证图像斜

21、率不变,要求mm保持不变,在实验中就 要把从小车上拿下的砝码放置到托盘中,从托盘中拿下的砝码放置到小车上。 “ 1g amg Mmm ”相当于纵轴截距. 在图像上取两个点(64 10-3,0.23) 、 (67 10-3,0.35) ,写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3 1067 35. 0 1064 23. 0 x y x y ,化简得3 . 240 xy,方程中的“-2.3”就是直线的纵轴截距,所以 3 . 2 g,因为 2 m/s10g,所以23. 0 (在 0.21 到 0.25 之间是正确的) 8. 2014 年理综山东卷年理综山东卷 21(8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

22、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实验步骤: 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 G; 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 A 端向 右拉动木板,等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 F; 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G /N 1 .50 2 .00 2 .50 3 .00 3 .50 4 .00 F /N 0 .59 0 .83 0 .99 1 .22 1 .37 1 .61 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 C 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 和重物 P 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 P 离地面的高度 h; 滑块由

23、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 D 点(未与滑轮碰撞) ,测量 C、D 间的距离 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见答题卡)上作出 FG 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用 h、s、 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 ) 【答案】(1)如右图所示 (2)0.40(0.38、0.39、0.41、0.42 均正确) (3))hs(g2 【解析】 (1)FG 图线如图示 (2)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动摩擦因数,可得 =0.4, (3)P 落地后滑块又前进了(s-h)的距离才停止运动,在这段 时间内做减速运动,根据 v2=2a(s-h), 而 加 速 度a=g, 可 得 最 大 速 度 为 )hs(gv2 弹簧秤 细线 橡皮泥 滑块 木板 A 2 . 0 4 . 0 6 . 0 8 . 0 0 . 1 2 . 1 4 . 1 6 . 1 8 . 1 0 . 15 . 10 . 25 . 20 . 35 . 30 . 45 . 4 F/N G/N CD h P 图乙 s 图甲 N/F N/G 2 . 0 4 . 0 6 . 0 8 . 0 0 . 1 2 . 1 4 . 1 6 . 1 8 . 1 0 . 15 . 10 . 25 . 20 . 35 . 30 . 45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物理 > 高考专区 > 真题分类汇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073.探究摩擦力的实验.doc)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