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孝感市孝感市 2020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i-28 P-31 S-32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小题,每小题给出的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 小题小题 2 分,共分,共 20分)分) 1.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手工刺绣 B. 西瓜切块 C. 露天烧烤 D. 冰
2、冻凉粉 【答案】C 【详解】A、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西瓜切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露天烧烤过程中木条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冰冻凉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镁条 B. 放置滴管 C. 稀释浓硫酸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D 【详解】 A、 点燃镁条要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的一端, 把另一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引燃, 不能用手拿着镁条, 故 A 错误; B、滴管不能直接横放在桌面上,防止腐蚀桌面或者造成药品污染,故 B错误; C、稀释浓
3、硫酸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C错误; D、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液体凹面相平,故 D正确。 故选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7,溶液呈酸性 B. 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 C. 无色透明液体都是溶液 D.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A 【详解】A、酸性溶液 pH小于 7,pH7,溶液呈酸性,A 正确 。 B、活性炭吸附可去除有颜色、有气味的杂质,但不可降低水的硬度,B错。 C、水是无色透明液体,但不是溶液,C错。 D、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还在运动,D错。 故选:A。 4.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
4、. 3H表示三个氢元素 B 2Na+表示两个钠离子 C. 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 【答案】B 【详解】A、3H 表示三个氢原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错误;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选项正确; C、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原子序数为 25,选项错误。 故选 B。 5.瑞德西韦(C27H35N6O8P)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 瑞德西韦由五种元素组成 C. 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 602g D. 瑞德西
5、韦中含有 35个氢原子 【答案】B 【详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 C、H、N、O、P 五种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 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12+351+614+816+31=602,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分子含 35 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故选:B。 6.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节约资源 B.物质分类 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 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 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 C.物质构
6、成 D.性质用途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 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 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 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因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B、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甲烷是纯净物,选项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助燃剂,不能做燃料,选项错误。 故选 A。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7、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2时,向 80g 水中加入 20g 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答案】B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确; B、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所以降低温度时,丙的不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故 B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提纯甲,故 C 正确; D、t2时,甲溶解度为 50g,向 80g 水中加入 20g
8、 甲能全部溶解,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20g 100%=20% 20g+80g ,故 D正确。 故选 B 。 8.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 1:7 C. 甲分子是由五种原子构成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 SiCl2HSi4HCl 高温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 SiCl +2HSi+4HCl 高温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
9、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置 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乙与丙的质量比为(2 1 2) :28=1:7,不符合题意;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 5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 SiCl2HSi4HCl 高温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钠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 C 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鉴别
10、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酸钡不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氯化钠溶于水,过滤得到硫酸钡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纯 净的硫酸钡;氯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Al能置换出 FeSO4溶液中的铁,而 Cu不 能,说明它们的活动性大小是
11、 AlFeCu,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可以观 察到有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这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有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这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但是不能具体区分它们,无法鉴别,符合题意。故选 D。 10.现有某铁样品 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 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x的值为 0.2 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 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 2
12、种或 3 种溶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消耗铁镁锌质量分别为: 242 H SOH 982 100g 9.8%0.2g 24 FeH SO 5698 x100g 9.8% x=5.6g 24 MgH SO 2498 y100g 9.8% y=2.4g 24 ZnH SO 6598 z100g 9.8% z=6.5g 和 100g稀硫酸反应的金属 5.6g,可能杂质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 【详解】假如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有固体剩余,选项说法错误。
13、 由分析可知,生成氢气质量 0.2g,x的值为 0.2,选项正确。 由分析可知,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样品中一定有镁, 选项说法错误。 M点表示硫酸过量,样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镁和铜,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锌铜的混合物,对应的溶液 中含有的溶质是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镁,可能还含有硫酸锌,选项说法错误。 故正确说法一个,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18分)分) 1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 A 金属材料 B NH4NO3 C 有机合成材料 D 钙元素 E 糖类 (1)疫情期
14、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小明出门购物时戴上了口罩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在市购买了大米等物品, 则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_,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_,制手套的塑 料属于_。 (2)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_。 (3)老年人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_的食物。 【答案】 (1). E (2). A (3). C (4). B (5). D 【解析】 【详解】 (1)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糖类,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金属材料,制手套的塑料属于有机合 成材料,故选:E;A;C。 (2)硝酸铵属于氮肥,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硝酸铵,故选:B。 (3)老年人缺钙,容易骨质疏松,应多吃含钙元素食物,故选:
15、D。 12.2020年 6月 23日 9时 43 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系统第 55 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的 第一、二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原理为: 2822422 C H N2N O2CO3X4H O 点燃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推力,第三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 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物质 X的化学式为_。 (2)火箭第三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答案】 (1).
16、 +4 (2). N2 (3). 222 2HO2H O 点燃 【解析】 【详解】 (1)四氧化二氮中氧呈-2 价,根据化合价规则计算,氮呈+4 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 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 2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 个氧原子,反应后 2个碳原子、8 个氢 原子、8个氧原子,还差 6个氮原子,X的系数为 3,所以 X为 N2。 (2)火箭第三级中发生反应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22 2HO2H O 点燃 。 13.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 X,X 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 A和 C连接制取气体 X,则 X 为:_。 (2
17、)若将 A和 B或 A和 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 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_。 (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 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 ;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上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 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 、玻璃片和_(填一种仪器) 。 【答案】 (1). 氢气(或 H2) (2). 过氧化氢溶液(或 H2O2溶液) (3). B (4). 酒精灯 【解析】 【详解】 (1)若将 A 和 C连接制取气体 X,可用装置 A 说明反应物是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C是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的
18、密度比空气小,则 X为氢气(或 H2) ; (2)若将 A和 B或 A和 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 X,则说明 X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反应物是 固液混合,不需要加热,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或 H2O2溶液)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能与水 反应,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B;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需要采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除选取上图部分装 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 、玻璃片和酒精灯。 【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看反应物的状态
19、(固态还是液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 热) ,将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根据生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性以及是否和水反应考虑能否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还可以根据气体和空气密度的比较以及是否和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判断能否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 体密度和空气密度非常接近则不适宜采用排空气法,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采用向上排 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4.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 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
20、、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 (1) 若 B 为紫红色金属, C为黑色固体, 则 B 为_, A所属的类别为_ (选填“酸”、 “碱”或“盐”) 。 (2)若 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C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 污,则 CA 的反应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任写一个) 。 【答案】 (1). 铜 (或Cu) (2). 盐 (3). 不一定 (4). 2322 Na CO2HCl2NaClCOH O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若 B 为紫红色金属,C 为黑色固体,B、C 可相互转化,可推出
21、 B 为铜,C 为氧化铜,B、C 都可转化为 A,则 A 可能是可溶性铜盐,如硝酸铜;故 B为铜,A 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属于盐; (2)若 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C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 污,可推出 C为氢氧化钠,B与 C可相互转化,可推出 B可能为碳酸钠,B、C都可转化为 A,A可能是水, 也可能是氯化钠; 如果 A是水,CA:可以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 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也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故 CA 不
22、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A:碳酸钠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2 Na CO2HCl2NaClCOH O。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7 分)分) 15.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 (Na2O2) 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 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脱脂棉是可燃物;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_。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
23、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 色,在导管口 P 处放置_,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 _,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 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2CO3; 猜想 2:H2O 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OH; 猜想 3:CO2和 H2O 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2CO3和 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4、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固体成分含_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 3 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_(填字母序号)灭火。 A 二氧化碳灭火器 B 细沙 C 水基型灭火器 【答案】 (1). 着火点 (2). 带火星的木条 (3). 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4). 氢氧化钠(或 NaOH) (5). 222232 2Na O2CO2Na COO (
25、6). AC(选错或不全均不给分) 【解析】 【详解】做出猜想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着火点。 进行试验 氧气具有助燃性,在 p管口放置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锥形瓶中没有生成气体,伸入烧 杯中导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反应放热,故填:带火星的木条;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验证 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碳 酸钠; 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 沉淀,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固体成分含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中不含氢元
26、素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只能生成 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22232 2Na O2CO2Na COO,故填: 222232 2Na O2CO2Na COO。 拓展延伸 过氧化钠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二氧化碳灭火 器,以及水基型灭火器,故填:AC。 四、计算题(本题共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分)分) 16.氯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2NaOHClNaClONaClH O,其中生 成的次氯酸钠( NaClO)易溶于水,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现向某 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 气,使之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 107.1g。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 g。 (2)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 (1)7.1; (2)7.45g 【解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氯气质量为:107.1g-100g=7.1g,故 填:7.1。 (2)解:设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为 x 22 2NaOHCl =NaClONaClH O 7174.5 7.1gx 717.1g = 74.5x x=7.45g , 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为 7.4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