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卷 B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新石器时期的村庄里,三种早期的手工业制陶、冶金和纺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们利用制造的器物储存食物,打造武器,制成衣服,并出现了专门从事这些行业的人。这说明( )村庄生活促进了劳动分工 农业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私有制和阶级的初步产生 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A.B. C. D.2.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 )
2、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3.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作为建筑材料;古埃及人用椰子叶铺设屋顶;中国远古的人们则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在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这主要反映了( )A.各地民居建筑材料差异较大B.早期民居受自然条件限制明显C.农耕时代民居大多依水而建D.两河流域的人们居住条件最好4.诗大雅文王有声篇注云:“国家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盖方九里,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则天子之城十二里矣。”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
3、,也就是九里之城。这证实了文献中的记载是可信的。材料表明( )A.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C.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D.考古是研究历史的最佳途径5.先秦时期,城市排水管道是方形和五角形。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此外,还在管道出口处设计了窨井,可定期清理泥沙等杂物。这些变化( )A.得益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萌发B.表明民众主导城市建设C.使城市逐步成为科技文化中心D.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6.南齐书载:建武四年(497年),“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十余日,晏诛。”水经注载:肥水经过寿春县,“北
4、入于淮。肥水左渎,又西石桥门北,亦日草市门外。”南越志说:“越之市为虚,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坊市界限已逐渐打破B.工商业市镇日益崛起C.经济中心已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深入到农村7.“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
5、换8.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9.明清时期,遍布全国的陕商经贸活动和名目繁多的境内庙会集市不但吸引着秦腔走遍全国,而且使它深入到秦地的大小乡镇。会馆落成、神灵祭日、过年过节等都有秦腔演出,甚至同业违反行规也要罚演秦腔。这种情况表明( )A.文化发展推动商帮形成B.地方文化规范商业经营C.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D.商业发展影响文化传播10.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陆续设置了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
6、员办公室、卫生总局,负责解决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此外还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等公共设施。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C.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日益突出D.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11.文明史纲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
7、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D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12.1867年租屋法是美国首部城市住房法,其制定了租屋的消防、照明、通风、安全标准,如要求每个卧室都要有1个窗户或通风设施、1个消防通道;每套租屋都要有好的、足够的抽水马桶或厕所等。但由于执法成本过高等原因,该法案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城市人口集聚问题凸显B.政府积极介入城市治理C.社会立法工作正式启动D.司法独立未能有效实施13.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的30余年时间,中国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
8、上变化说明( )A.中国城市化空间分布不均衡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的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14.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凤凰城市政府每年以合同购买服务的形式,对非营利组织从事社区公共服务提供10%80%财政资金支持,并给予特定的免税政策,同时在其从事社区公共服务时所购买的商品也免缴消费税。这些举措( )A.源于社区公共服务不足B.推动社区管理走向市场化C.克服了社区自治的缺陷D.增加了政府公共服务开支15.下表所示是二战后部分年份美国城市化率统计。据表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二战后美国( )年份2500人以上的城市数目城市人口比例/%194034645
9、6.51960499663.11960*1808864.71990*1928961.6注:1940年数据为二战爆发前的数据参考,*表示按照美国1960年及以后的人口普查标准得出的数据。A.产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B.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C.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加剧D.人口总量出现了负增长16.“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年份文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A.建国初
10、期忽视环境保护B.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的计策,重筑都城,奠定了苏州古城的最早基础。秦汉时苏州地广人稀,主要营建一些地方政权使用的衙署宫室。610年,京口至余杭的运河南端开通,苏州自此成为江南运河的航运中心,这为此后苏州经济的迅速繁荣打下了基础。安史之乱后“天子去蜀,士多奔吴”,苏州人口直线上升,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日益繁华和开放。另一方面,由于宋政府“尚文抑武”和太湖地区印刷刻书业的
11、发达,苏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范仲淹首创苏州府学,知名学者辈出,习文之风盛行。明中叶以后,苏州已成为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的、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大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密集、消费的奢华、文风的盛行,使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元,城市形态也有了新的调整和发展。自春秋建城,几乎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战火都涉及苏州,前期有吴越之战、苏竣叛乱和侯景之乱,中期有隋杨灭陈、唐末割据和张士诚兵败,后期有清军屠城,其中不乏毁灭性的打击。可见,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经历了一次次崩溃和修复的周期性振荡过程。摘编自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材料二徐扬,苏州人,清代著名画家,曾创作一幅纸本画作盛世滋生图(局部),这幅画描
12、绘了清朝中期苏州商业的繁荣景象。(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苏州城市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18.【城市与人居环境】(14分)材料一 鉴于这种城市与城郊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估测雅典城邦的人口相比估测雅典城内的人口更具价值,也更实际。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例也表明,雅典城无法容纳、安置整个城邦的人口。当斯巴达人兵临城下,烧毁城郊的村庄、农田,居于城郊的雅典人退到城内,城市便显得拥挤不堪,瘟疫也接踵而至。事实上,也正如芒福德所评价的,雅典在城市规划和卫生设施方面相当落后,街道只能算是小巷,垃圾、粪
13、便到处都是,定期处理的办法也只是将它们堆积在城郊,消毒基本靠阳光。从这一点来看,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的那场大瘟疫的悲剧是必然会发生的。摘编自李月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史观材料二 政府当局从来不管工厂设在哪里,不会让工厂集中设在某一特殊地区,不会把应当远离人们居住地带的污染严重、噪声大的工厂专门隔离,也不会为了人们的健康而把这类工厂与附近居住地区隔开。唯独“自由竞争”决定工厂的位置,毫不考虑规划上的功能分区,这样,在工业城市里,工业、商业和生活居住三者乱七八糟混杂在一起。没有什么人对这样的环境进行尖锐的抨击,要知道,在那时期,如要提到噪声、震动、污物等就会被认为娇气。在19世纪,对城市各式各样的
14、有害身心和环境的现象,上层人士多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当萨德勒工厂调查委员会的医生谈到阳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时,工业文明的辩护人安德鲁尤尔傲慢地回答,工厂里的煤气灯足以代替阳光。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影响(1)根据材料,指出影响雅典城市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城市环境恶化的原因,从历史角度评价城市对人居环境的影响。(1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国城市就具备了城、池。城墙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和天朝帝国的威严。城池保护着代表皇权的官府衙门,彰显了一个城市的特殊地位。但是,在近现代,这些城
15、墙越来越被视为阻碍贸易流通和人们出行的历史遗迹,尤其是当城门在日落时关闭,拂晓时开启的时候,大批的商人小贩带着他们的商品,聚集在城门口,常常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到清末,在大部分城市,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中心已出现在城墙之外,城墙不仅分割了城市和乡村,而且分割了不同的城区所以,民国时期城市改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拆除城墙。摘编自周锡瑞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材料二 明清时期,皇墙既是拱卫帝都的一道军事防御,又是皇家属地跟百姓居所、即统治者和平民的生活圈划分开的禁垣,红墙黄瓦的禁垣象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令平民产生心理畏惧。随着民国的社会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皇墙原先具有的两种价值都已失去,却产生了
16、作为“古物之荟萃”的文化遗产价值。1928年10月至11月间,工务局长华南圭和市政府之间关于“毁墙”与“护墙”“革新”与“守旧”的争执,正说明其时北平社会正处于对皇墙价值的认识发生转变的关键时刻:在充满“革新”精神的“毁墙派”眼中,皇墙是“红砖黄瓦帝制遗物”、代表“帝王思想”,其欲“毁灭殆尽而后快”的心态,是出于对皇墙旧价值的憎恶与畏惧;以何其巩为代表的“守旧”的“护墙派”,其实已经认识到了皇墙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在“文化北平”的建设中,皇墙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摘编自贾长宝民国前期北京皇城城墙拆毁研究(19151930)(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城市改造中拆除城墙的原因。(8分)(2)据材料一
17、和材料二,分析城墙拆毁过程中市民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全国城市人口从1843年的2070万人,增至1893年的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缓慢上升至6.6%。虽然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增长不算太多,但城市人口数的增幅达到了13.5%。进入20世纪初后,随着近代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进入了近代城市化的初步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主要是通商口岸城市)以3.5%到9.8%的年增长率增长,大大超过之前的0.4%至0.5%的人口年增长率。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材料二 1949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户口迁移最频繁的时期。仅1954年到19
18、56年,迁移人数就达7700万。这其中包括城镇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向农村的迁移,但也有不少人口由农村流向了城镇。从统计上看,城市职工总数从1952年的1603万增加到1957年底的3101万,增加了1498万。这当中包括几百万由城镇个体劳动者转变而来的职工,但仍有至少几百万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和矿山就业。摘编自张鼎如城乡和谐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户口迁移频繁的主要因素。(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在新石器时期的村庄里,人们以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为主,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提高,使得一部分人可以
19、来从事手工业生产,故正确,选C项。说法错误,农业是这时期社会生活的中心产业;不能由材料得出。2.答案:A解析:由材料“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可知,原始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农业与村落形成的关系,排除B项;C项属于村落的功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与外国原始村落规模的对比,排除D项。3.答案:B解析:不同地区的早期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反映了早期民居受自然条件限制明显,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农耕时代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
20、和两河流域的人们居住条件最好,故排除C、D两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公之城盖方九里”“考古发现东周王城的面积接近10平方千米,也就是九里之城”可知,考古发现证实了文献记载是可信的,其可以影响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材料仅说明东周王城是九里之城,并未体现周朝城市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和周朝建筑深受分封制的影响,故排除A、C两项;“最佳途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设计更加合理,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项正确。秦朝并没有标准化
21、的技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由民众主导,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城市是科技文化中心,排除C项。6.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王晏出至草市”,“亦日草市门外”,“越之市为虚,多在村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农村草市贸易发展较为迅速,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坊市界限,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排除B项;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D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镇在宋代以前,以军事功能为主,宋代以后,经济功能日益凸显,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镇的这种变化促进了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便利了农村居民的
22、物品交换。排除A:古代中央政府一直都重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并没有放松对地方的军事控制。排除B:镇在县城以下乡村地区的发展,引起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的改变。排除C:镇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8.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14、15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他们推举代表成立市政机关,他们的私人府邸和行会大厦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因此材料主要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人文精神的萌发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不是14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是在16世纪,不是14世纪,排除
23、B项;民主政治的构建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C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遍布全国的陕商经贸活动和名目繁多的境内庙会集市不但吸引着秦腔走遍全国,而且使它深入到秦地的大小乡镇。会馆落成、神灵祭日、过年过节等都有秦腔演出,甚至同业违反行规也要罚演秦腔”,可得出商业发展影响文化传播,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陕商经贸活动影响文化,不是文化发展推动商帮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地方文化规范商业经营,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奢侈”问题,排除C项。故选:D。10.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英国政府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设置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去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并建立各种公共措施,
24、这说明英国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不是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政府去解决城市化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是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不是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排除D项。故选B。11.答案:B解析:根据时间“19世纪上半期”首先可知工业革命开展,可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所述现象是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社会公平导致的结果。C项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腐败问题。D项说法绝对化,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带来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故应选B。12.
25、答案:A解析:美国于1867年制定城市住房法,对租屋的设施进行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出现了住房紧张、房屋条件差等问题,因此政府对租屋的设施提出r一定的要求,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正式启动”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与司法独立无关,排除D项。13.答案:D解析: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中国社会整体相对稳定,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受到列强侵略、内战等的影响,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这些变化说明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14.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凤凰城市政
26、府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从事社区公共服务,在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以免税手段保障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这些举措必然推动社区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转型,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变化,据此无法判断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区公共服务不足,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社区自治的缺陷,且这些举措正是为了推动社区自治良性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变化,有助于减少政府公共服务开支,而非加重政府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A16.答案:D解析:上述表格显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所以反映的是我国通过立法形式来保护生态环境,故选D项;题干仅体现改革开放以来
27、的立法与环境保护,而不是建国初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立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不是民主管理机制的问题,排除B项;单凭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不能得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17.答案:(1)特点:崩溃与修复周期性振荡。原因:政府、的支持;封建经济的推动;文教事业的促进。(2)影响:经济地位上升;社会生活更加复杂和多元;带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江南一带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力量壮大,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经历了一次次崩溃和修复的周期性振荡过程”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分析如下表所示: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答案要点“吴王阖闾重筑都城,奠定了苏
28、州古城的最早基础”“主要营建一些地方政权使用的衙署宫室”政府的支持“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日益繁华和开放”封建经济的推动“由于宋政府尚文抑武和太湖地区印刷刻书业的发达,苏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教事业的促进第(2)问,注意从其对经济地位、社会生活、江南经济、江南阶级关系的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18.答案:(1)主要因素:人口的流动,战争,瘟疫,城市规划和卫生设施的落后。(2)原因: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政府奉行自由主义政策;上层人士的自私冷漠;健康观念和环保意识的欠缺。评价: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城市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
29、人口聚集容易导致瘟疫的传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必然会要求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城市的规划、公共设施与基层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获取“人口的流动,战争,瘟疫,城市规划和卫生设施的落后”。第(2)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奉行自由主义政策;从材料二可以获取,上层人士的自私冷漠;健康观念和环保意识的欠缺。“评价”需要从利弊两方面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和常识可知,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更加便利;结合材料可知,但是,城市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人口聚集容易导致瘟疫的
30、传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必然会要求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城市的规划、公共设施与基层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公共设施与基层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选必一所学知识。19.答案:(1)城墙阻碍了商品贸易的流通;城墙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影响人们出行;城墙分割着城市、乡村和不同的城区;城墙代表着封建专制皇权和封建官府衙门,随着帝制的终结,城墙已不适应近代政治、经济、观念的变化。(2)经济上:随着近代商业和经济发展,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城墙所提供的安全和威严。政治上:人们对封建专制皇权态度的转变,从畏惧皇权到反封建帝制,将城墙与封建统治联系起来要求拆毁皇墙。思想上:看到了城墙“古
31、物之荟萃”的文化遗产价值,要求保护传统文化。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城市改造。原因,根据材料一“在近现代,这些城墙越来越被视为阻碍贸易流通和人们出行的历史遗迹”“城墙不仅分割了城市和乡村,而且分割了不同的城区”等可得出拆除城墙的原因有城墙阻碍商业贸易流通、阻碍人们出行、分割了城市和乡村等要点。另外,根据材料中“城墙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和天朝帝国的威严。城池保护着代表皇权的官府衙门”,结合所学知识可得,随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迁,特别是政治上帝制的终结,城墙的“政治符号价值”受到冲击,因此被拆除是必然。(2)变化,市民观念的变化则要结合材料一、二综合解答。材料一中“在近现代,这些城墙越来越
32、被视为阻碍贸易流通和人们出行的历史遗迹”说明随着近代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超越了城墙所提供的安全和威严;根据材料二中“在充满革新精神的毁墙派眼中,皇墙是红砖黄瓦帝制遗物、代表帝王思想,其欲毁灭殆尽而后快的心态,是出于对皇墙旧价值的憎恶与畏惧;以何其巩为代表的守旧的护墙派,其实已经认识到了皇墙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可得出人们对专制皇权态度的变化,从畏惧皇权到反对帝制并要求拆除皇墙,以及一些人认识到了皇墙体现的文化遗产价值。 20.答案:(1)特点:受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与工商业发展程度相关;城市人口增长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城市人口年增长率不断提高。(2)因素: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城乡差距和工农差别的存在;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全国城市人口从1843年的2070万人,增至1893年的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缓慢上升至6.6%”“随着近代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主要是通商口岸城市)以3.5%到9.8%的年增长率增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抓住“19491958年”“新中国成立”“1954年到1956年”“城镇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向农村的迁移”“由城镇个体劳动者转变而来的职工”等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等作答。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