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CONTENTSCONTENTS 父母的力量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01 不能没有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02学前儿童道德与社会行为发展03学前儿童道德习得及培养0401父母的力量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一、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6周):这个时期的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听到所有人的声音、注视所有人的脸,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对任何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产生依恋阶段(6周7、8个月):该阶段婴儿的显著特点是对熟人和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尤其是对母亲略微偏爱。明确的依恋阶段(7、8个月2岁):从7、8个月起,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
2、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互惠关系形成阶段(2岁后):2岁以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一)依恋的发展(二)依恋的类型010203具有这种依恋类型的幼儿,当父母在场时会自由探索周围环境;父母离开时表现出明显的不安;重聚时,温暖地回应父母;父母在场时对陌生人自然大方。1、安全型依恋这类幼儿不太关注父母是否在场,表现有点无所谓,对陌生人也不在意。这类幼儿约占20%。3、回避型依恋这类幼儿常会缠住父母,探索行为少;父母离开时心情压抑;重聚时还在生父母的气,拒绝身体接触;对陌生人紧张戒备。这类婴儿占10%15%。
3、2、抗拒型依恋2、依恋对象的影响:依恋并不仅仅是母亲使婴儿的需要(物质需要等)得到满足,婴儿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少也不能单纯地决定婴儿依恋的性质。1、儿童自身的影响:气质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反应性与活动水平,进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评价以及父母的抚养难度。依恋的影响因素0201(三)依恋的影响因素二、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权威型控制+爱权威型秉持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同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专制型控制+不爱专制型秉持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控制有余,爱心不足。父母虽然高度控制,但在情感上倾向于拒绝和冷漠。娇宠型不控制+不理智的爱
4、娇宠型秉持娇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不控制+不爱冷漠型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亲子间交往甚至少,给孩子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一)教养方式2、离异家庭:父母离异通常会在儿童生活中引发一系列变迁和压力事件。这些生活变迁和压力性事件会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造成挑战。1、父亲的角色父亲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主要体现在:(1)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2)影响儿童智力发展;(3)影响儿童语言发展;(4)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0201(二)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二、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5、02不能没有你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一、什么是同伴关系(一)什么是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三)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1、受欢迎的儿童:得到较多的正提名和较少的负提名。2、被排斥的儿童:得到较少的正提名,却有较多的负提名。3、被忽视的儿童:得到很少的正提名和负提名。4、矛盾儿童:正提名和负提名均较多。5、一般儿童:得到平均的正提名与负提名。(二)同伴关系的性质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四)同伴关系的功能 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
6、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二)36岁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1、小班阶段,同伴关系刚刚开始,同伴群体角色还未完全分化,大部分幼儿还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对他人关注不够。2、中班阶段,同伴关系处于混沌期,同伴群体角色开始分化,同伴之间的喜好和拒绝雏形已现。3、大班阶段,同伴群体角色分化已经定型。1、客体为中心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本身。2、简单交往阶段儿童已能是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儿童的行为。3、互补性交往阶段儿童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01020304(一)03岁儿童同伴交
7、往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03学前儿童道德与社会行为发展一、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23他律道德阶段(4、5岁8、9岁)特点:(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4)赞成因果惩罚自律道德阶段(910岁及以后)特点:(1)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2)判断行为时,既考虑行为的后果,也考虑行为的动机(3)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地位(4)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5)提出的惩罚较温和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思维模式以自我为中心,道德认知不守恒。(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0102031、水平1:前习俗
8、水平(没有内化)(1)阶段1:他律道德(2)阶段2:个人主义、目的和交换3、水平3:后习俗水平(完全内化)(1)阶段5: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力(2)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2、水平2:习俗水平(中等内化)(1)阶段3:相互的人际预期、关系和人际遵从(2)阶段4:社会系统道德一、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二、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在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一般包括敌意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的攻击行为。2、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1)攻击性行为频繁(2)更多依靠肢体的
9、攻击(3)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广义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帮助、安慰、分享、合作、同情等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特点:(1)亲社会行为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可以看到(2)分享行为是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一)社会认知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涉及两个基本条件:1、认识上的去自我中心2、在前一条件的基础上对他人观点的推断能力(二)自我控制学前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幼儿自我控制由自制能力、坚持性、自觉性和自我延迟满足组成。自我延迟满足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是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三、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四、学前儿童道德习得及培养01(一)道德的社会学习模式1、榜样是前提因素2、强化是决定因素02(二)道德教育的家庭选择三种典型的家庭教育方式:1、取消关爱:成人为了控制儿童的不良行为而停止关注、关爱或支持的教育方式。2、权利压制:成人依靠权利控制儿童不良行为3、说服诱导:成人强调儿童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向儿童解释其行为错误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应该改变,以控制儿童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