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7223970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外国文学史 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分析论述题1.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文学发展的异同。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文学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是歌集,主要歌咏对劳拉的爱情,表现了以现世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薄迦丘的杰作是十日谈。该作勇敢地向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出挑战。作品反映意大利社会的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热爱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15世纪

2、以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曾一度繁荣,但总的成就不如早期。法国: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拉伯雷是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平民倾向的杰出代表西班牙:西班牙从15世纪末走向统一,但强盛时期非常短暂,16世纪中叶以后便开始衰落。因此,资本主义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文主义文学出现较晚。此前西班牙文坛的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直到

3、16世纪、17世纪间,人文主义文学才带来了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塞万提斯。这一时期的戏剧得到了繁荣。维加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代表作为羊泉村,描绘了1476年羊泉村人民反抗领主压迫的史实。英国: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在14世纪就已经出现。最早的作家是乔叟。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影响下,他的诗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受薄迦丘十日谈影响,较全面地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阶级尤其是教会的腐败无耻,肯定了对世俗爱情的追求。15世纪末,一批新的人文主义学者登上文坛。托马斯莫尔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4、。他的主要著作乌托邦是一部对话体幻想小说,成为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重要著作之一。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高潮,人文主义文学空前发达。此时文学成就最大的是戏剧。在莎士比亚之前,出现了一批所谓“大学才子”的剧作家。“大学才子”剧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马洛在“大学才子”中年龄最小贡献最大,是莎士比亚的先驱。他的杰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采用德国民间故事中关于魔术师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传说写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2

5、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作家笔下,堂吉诃德是一个患“游侠狂想症”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这就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喜剧与悲剧的双重性格。在这黑暗腐朽、贫富悬殊的社会里,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喜剧性人物堂吉诃德。在小说第一部中,作者着重揭示了堂吉诃德性格中的喜剧因素。他带着幻想的骑士狂热,做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骑士道在它产生的时代,本是一种严肃的道德规范,可是,犯了时代错误的堂吉诃德却要在现实生活中恢复过了时的骑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个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但是,堂吉诃德又不是一个单纯的喜剧性角色。在他的荒唐行为中,倾注的是他锄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见

6、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作者把他放在种种意料不到的场合,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这一高贵品质: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在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同时,堂吉诃德又是一个有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只要不谈骑士道,他在学识上非常渊博,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他追求的是平等而无私欲的“黄金时代”,他渴望成为的“游侠骑士”实际上特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堂吉诃德穿着古代骑士的甲胄,脑袋里装的却是人

7、文主义思想;他手中提的是中世纪的长矛,进攻的却是火枪、大炮盛行时代的西班牙现实社会;他清醒时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糊涂时又是一个乱冲乱杀的疯子。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这些极为矛盾的现象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他的复杂、丰富的性格。3. 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起初,他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人、社会都寄予了美好的理想。在他看来,人世间是一座美好的花园,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8、那时他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他的爱情和友谊。其次,现实的丑恶和严酷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连绵,惶惶不可终日。当亡父的鬼魂告诉他他的叔父是弑君篡位的凶犯时,他再一次受到极大的震动。现实使哈姆莱特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结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你这样想。”正是这种理想与

9、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第三,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从社会学角度上,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是,哈姆莱特形象的深刻、复杂性及艺术魅力还有待于在哲学和艺术层面上的阐释。残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社所颂扬的那样如神一般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 。在理想破灭后的哈姆莱特眼中,人的心灵是阴暗污浊的,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这种认识虽嫌偏激悲观,却有其

10、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因为这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一味放纵情欲带来的罪恶。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线,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的形象身上所表现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了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4分析哈姆雷特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在结构方面,作品展开了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使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三条复仇线索相互穿插和衬托,从宫廷、深闺到墓地等

11、场景都在剧中出现,而多种线索交织中,又始终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特别是哈姆雷特的性格丰富性及其内心的层层矛盾,使其具有特殊的魅力。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了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5分析浮士德形象。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

12、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浮士德自身与客观

13、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在他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6比较分析雨果各时期小说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表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揭露了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阶级的罪恶,通过爱斯美拉尔达被摧残的事实,批判教会和专制制度反人道的本质。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14、弗罗洛企图不择手段地占有爱斯美拉尔达,无法达到目的,他就借宗教势力残酷迫害少女。作者表现当时的社会罪恶,并不限于个别贵族和教士,而是代表整个中世纪宗教的巴黎圣母院和代表政治反动势力的国王路易十一。雨果在小说中宣扬了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仁爱精神为原则,同情下层人民的命运,也力图证明“仁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爱斯美拉尔达是仁爱的化身,她对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丑陋的喀西莫多的帮助,使从未感受过人间真情的喀西莫多觉醒,从而变得善恶分明。作者由此宣扬仁爱万能的思想。 悲惨世界集中表现了雨果以前作品中已经多次出现的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如果说,他的人道主义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为对天主教黑暗势力和封建统

15、治者的揭露,那么,在悲惨世界中,他的人道主义就已经发展为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的批判了。首先,对下层人民痛苦命运的描写,在小说中占主导地位。悲惨世界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在那个社会里穷苦人注定要过悲惨的生活,在于它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就是反对穷人的。其次,雨果在揭露贫苦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的同时,又常把一个尖锐的阶级矛盾问题看成是道德问题。他认为,世间存在着两中法律,一种是高级的,一种是低级的。前者的代表是米里哀主教,后者的代表是警察沙威。雨果以冉阿让为例,企图说明世俗法律的无用。统治者以刑法惩治他,他反而变得凶狠,更加容易犯罪。可是当米里哀主教用仁慈感化他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

16、人,一个充满博爱精神的人。从这里我们看到,小说的思想基础,就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它是雨果揭露社会罪恶的出发点。在描写冉阿让对待自己的死敌沙威的问题上,同样体现着作家的道德感化思想。沙威的自杀,实际上,就是善对恶的胜利。总之,雨果在悲惨世界里,以极大的艺术力量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下层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遭遇以及资产阶级法律与人民为敌的本质。但作家又把“仁慈”、“博爱”当作一种医治社会弊端的灵丹妙药,充分表明了雨果人道主义的内在矛盾。雨果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九三年。这部小说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风云变幻的风貌,写出了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斗争的残酷性。雨果的人道主义也走向极致。一方面

17、,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他要表现堪称人道主义范例的事迹。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但他未能妥善解决革命与人道的关系,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在革命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要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施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二、案例分析题1结合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片断,谈谈古希腊悲剧的成就。考生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明俄狄浦斯王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作者,出现在古希腊悲剧的哪一阶段),指出悲剧的主题:描写人的意志与强大的命运之间的冲突,表现善良、刚毅的英雄在与邪恶命运的搏

18、斗中不可避免的失败,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刚强、坚毅的斗争精神。 其次,由俄狄浦斯王考察古希腊悲剧对人与命运之间关系的认识,指出该剧揭示了这样一个命题:一个纯洁的人,可能变成一个污浊的人。命运如此地捉弄人,把人变成一种不能掌握自己的莫明其妙的东西。俄狄浦斯王最后一句台词是:在你进入坟墓以前不能说自己是幸福的。2请说出下列诗句出自哪部作品中的人物之口?并分析该段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1)这段诗出自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浮士德之口。(2)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浮士德难题”的实质。浮士德一方面大胆承认自己内心的贪图享受的恶念;另一方面又渴望超越贪欲的俗念,表现出去追求人生高尚、美好的强烈愿望。(3)这

19、段诗很好地揭示出人物内在的矛盾性,也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3阅读下面文字,谈谈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及其意义。首先,需要谈哈姆莱特的形象;其次,谈哈姆莱特遭遇到的人生变故,这些变故对他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巨大冲击;第三,谈哈姆莱特内心冲突的主要表现;第四,由哈姆莱特的忧郁和犹豫,分析他作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矛盾和人性的冲突;第五,哈姆莱特形象的社会、哲学、文化意义。4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并结合这段文字材料分析“我”这一人物形象体现的主要思想,进一步分析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为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作者相传为荷马。这一段写的是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准备迎战阿喀琉斯时与妻子的一段

20、对话。在这里,围绕着赫克托耳忠于部落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指出赫克托耳的性格特征。忠于家国,以特洛伊的利益为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悲剧英雄。5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指出作品名称及其作者,并结合这段文字材料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所表现的基本思想,并论述该作的总体思想倾向。这段文字出自长诗神曲地狱篇,作者为中世纪后期意大利诗人但丁。这段文字主要描写“我”在地狱第二层中遇到一对因爱情而遭到惩处进而被打入地狱的恋人弗兰西斯卡和保罗,二人倾诉他们爱情的深厚。我听到他们的故事,竟感动得昏死过去。这段内容反映了但丁对世间美好爱情的肯定,这与宗教禁欲主义思想相对立,体现出但丁思想中的人文主义倾向。这部长诗的思想是矛盾复杂的

21、。一方面,它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思想的进步性。神曲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诗中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倾向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进步意义。首先,作为人文主义的先驱,但丁在批判封建社会的罪恶时,必然把矛头对准教会,在地狱篇里,但丁集中对教会的各种罪恶,对僧侣阶级的贪婪和腐败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其次,在神曲中,但丁出自对意大利严重分裂的不满,对佛罗伦萨黑白两党的分裂与斗争进行了严厉的谴责。第三,在神曲里,但丁对那些横行霸道的豪强贵族、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正是他们造成了国家的灾难,造成了人民的痛苦。第四,神曲批判了中世纪

22、的蒙昧主义,歌颂了文化知识和人的才能智慧。但丁把维吉尔奉为导师,对攸里西斯(即俄底修斯)追求知识百折不挠的赞赏,对因相爱而遭惨杀的一对情侣的同情,这些都表现出但丁与中世纪思想观念相背离的新时代的新思想。另一方面,神曲也体现出但丁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的思想局限。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但丁虽然歌颂现世生活,却又把它看作来世生活的准备;他虽然揭露贪婪腐败的教皇和僧侣,但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他对神学也是看重的。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里,又将他所赞赏的攸里西斯、所同情的情侣等置于地狱之中,却把那些宗教界人物置于天堂。这些都表现了但丁作为中世纪

23、最后一个诗人所具有的神学世界观与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之间的矛盾。外国文学史 练习题(二)参考答案1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法国、俄国三个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复辟王朝时期酝酿、在七月王朝时期产生的。因此,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等,几乎都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封建统治必将让位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在他们的笔下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也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有力的揭露。广阔的社会画面,丰满的艺术典型,深刻的批判力量,构成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

24、色。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发展比较成熟,贫富极端悬殊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因此,英国的小说家们最先接触到劳资矛盾,并把它反映在自己的创作中。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多写个人奋斗,正面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不过,这些作家不管具有怎样的民主性,却站在工人运动之外,不能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创造出的人物典型最终结局是正义与善良取得了胜利,不幸而备受摧残的主人公的权利终于获得伸张,作品中的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厚。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反对农奴制的斗争中,在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始终

25、和蓬勃开展的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紧密联系,因此,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此外,俄国现实主义形成与发展始终得到了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相互呼应,相得益彰。2分析高老头的思想内容。作品对这一时期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贵族妇女表面的荣华富贵,遮掩不住内心的失望颓唐;贵族排场上的阔绰,掩饰不了政治上的败局。巴尔扎克从多方面描写了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揭示了复辟时期封建贵族貌似威严实则虚弱的阶级本质,真实地再现了时代的风貌。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培养了两个女

26、儿的拜金主义情感,自己最终被她们盘剥一空。高老头还多方面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培养肮脏灵魂的大温床,极端利己主义的冰水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金钱像一只巨掌,牵着无数木偶,在社会舞台上各尽其能地进行着丑恶的表演。3分析高老头的艺术成就。首先,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他总是力图为他的人物提供真实、具体的活动背景,从而使人物获得真实感、典型性。巴尔扎克还特别注重在正确的阶级关系中来塑造各种典型人物。紧扣着环境表现人物,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物发展,典型人物又使环境具有典型特征,二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这样,巴尔扎克的创

27、作就较好地体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的根本原则。其次,巴尔扎克基本上遵循现实主义集中概括的典型化原则塑造人物。他笔下的人物从肖像到性格都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巴尔扎克特别渲染笔下每一个典型最基本、最富于特征、最能表现其性格本质的东西,使人物个性突出。第三,巴尔扎克还善于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即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于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4分析复活的思想内容以及其所表现出的作家思想的矛盾性。复活对地主资产阶级

28、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无情的批判,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以及法律、法庭、监狱、官吏和整个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作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揭露。首先,托尔斯泰第一次在作品中把被压迫的下层妇女玛丝洛娃作为主人公,并深刻描写了她的不幸遭遇。小说通过玛丝洛娃同狱“罪犯”的遭遇表明,受迫害的决不只玛丝洛娃一人,而是广大的俄罗斯人民。而残忍冷酷、昏愦腐败决不是个别官吏,而是从地方到中央整个官僚集团所共有的反动本质。但是,托尔斯泰否定反动暴力的同时也否定革命暴力,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又反对用暴力推翻它。其次,复活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官方教会的伪善、欺骗和诡诈发出愤怒的谴责,揭露了宗教仪式的欺骗性,神甫和教堂执

29、事的利己主义,宗教议长的罪恶。托尔斯泰撕下了神圣宗教的外衣,指出宗教是少数人发财和愚弄人民的工具。但是,托尔斯泰“一方面反对官办的教会,另一方面却鼓吹净化了的新宗教,即用一种净化了的精制的新毒药来麻醉被压迫群众”。他并不反对宗教本身,鼓吹“心灵中的上帝”。第三,沙皇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地主土地占有制,更是这位宗法制农民情绪表达者的大敌。小说揭示了地主与农民间的矛盾。托尔斯泰不仅看到了农民贫困的现象,而且还指出了农民赤贫的真正原因。他代表千百万农民发出呼吁,应该把土地交给农民。但托尔斯泰主张在原封不动保留旧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否定土地私有制的主张,只是改良主义的空想。第四,复活对资本主义

30、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大批破产农民流浪到城市里,充当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小说反映了农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托尔斯泰是从农民生活的旧基础、旧宗法关系和道德规范被破坏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因而对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也加以否定。5论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紧紧跟随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伴随着苏维埃的诞生,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苏联应运而生;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中,表现反战与反压迫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兴盛的势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大批揭露法西斯罪行、歌颂反侵略斗争的作品。战后,当代西方现实主义博取其他文学艺术流派

31、的养分,表现出作为一个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其次,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扑朔迷离的现实,引发了当代作家的怀疑、困顿乃至迷惘的情绪,也使当代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19世纪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和睦信任关系已被打破。当代读者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认识和鉴赏当代人无限丰富的生活和无比复杂的处境和命运,因而只有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需求和审美需求。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表现出广泛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不拘成规的艺术活力

32、。第三,20世纪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从描绘形成人物性格、行为的客观世界走向描绘人物“内宇宙”的主观精神世界;思辨倾向越来越加强,见证意识日趋淡薄;世界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独立存在,而是“我”感受到和体验到的东西。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初步运用的基础上,到20世纪得到进一步强化。除了“向内转”的发展趋势外,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还从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式的整套小说向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长河小说发展,从宏观综合性小说向微观分析性小说发展,并呈现出更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多触及劳资矛盾,战争题材作品空前增多,视野扩大,思想深

33、度加深,自传成分增强,象征手法和幽默幻想手法得到综合运用,情节日趋淡化,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再是艺术追求的中心等特点。第四,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数仍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但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与宣扬理性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也已不同:它认识到宇宙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认识到人类面临灾难,文明的种种价值观面临挑战;认识到“上帝已经死亡”,世界变得荒诞;确认人的历史责任感,主张以和谐、平衡、稳定作为生活的准则、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6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永别了,武器是对毁掉一代人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战争鼓吹者的那些“光荣、勇敢、神圣、爱国”的欺骗宣传,把无数青年召唤到了战场,

34、但他们在战场上看到的是交战双方草菅人命地野蛮屠杀和一片混乱,“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罪恶的战争不但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毁掉了人们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而且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只留下精神上的一片废墟。在小说里可以看到,从军官、教士到士兵、百姓,都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而理想幻灭后的兵士,只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为统治集团卖命的炮灰而已。他们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只有消极的逃跑和亨利式的“单独媾和”。这清楚地表明作家的反战倾向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平主义倾向。正是由于作家世界观的局限,他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个人与社会、战争与和平、生活与战斗、生与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徒有“人生是一场

35、孤独的战争”、“胜者无所获”的悲叹。7分析卡夫卡小说的思想内容。卡夫卡的小说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那些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作品。如短篇小说判决中,父亲对儿子青年商人本德曼进行指责是无礼的,而判决儿子投河更是荒谬之至,而儿子竟然执行了这荒诞的判决。人们的非理性行动正是整个人类存在非理性的表现。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也是一篇描写人类社会非理性表现的作品。小说的寓意是深刻的:人类患了重病,这病已十分严重,使人的肌体变得无可救药。人们盲目地相信医生的医术即理性能治愈一切病患,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理性所医治不了的。到最后,连医生本人也成了需要寻找家园的流浪者。卡夫卡小说的

36、第二个内容是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著名小说变形记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现象。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从他的工作已经使他变成了一架机器和工具来考虑,那么就应承认他丧失人的特性、异化为动物,是符合逻辑的,从艺术的角度看,也是真实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也是一部有异化内容的作品。在这篇小说里,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揭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和困惑感,是卡夫卡小说的第三方面的内容。这一类作品表现的主要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在这类作品中,短篇小说地洞最有代表性。卡夫

37、卡通过一个小动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命没有保障、生活不得安宁的困境。长篇小说美国写的基本上也是现代人的孤独、失落和无家可归的困境。最后,卡夫卡在一些小说中还描写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腐朽,短篇小说在流放地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制度的残酷和灭绝人性,也揭露了旧制度行将灭亡时它的信徒和卫道士们的冥顽不灵。在长篇小说审判中,作者以更大的力量揭露了官僚机构尤其是司法界的罪恶。8荒原在艺术上的独特贡献。首先,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诗作,它把看来互不关联的戏剧性场面拼接起来,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起来,纳入一个关于“荒原”的象征结构,从而使这些看似无

38、关的场面和意象获得了内在的联系,揭示了西方文明衰退的历史必然性。全诗以枯槁、干涸、破碎、散乱、空虚、孤独、丑陋、衰老、荒蛮、死尸等意象,来表现一个丑恶、病态的现实。其次,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很难轻易看出,而是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加上众多的引语、典故、对话、场景,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画面,这幅图画具有不同的层次,包蕴着一团气氛,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第三,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如果说展示“荒原”和“荒原人”的情景是它的主部主题的话,那么,“拯救荒原”就应该是它的副部主题,其

39、余各种小的动机则围绕着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呈示和对比中文织展开。第四,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这样的形式能够让诗人充分地、自由地驰骋想象,拼接意象。9百年孤独如何表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百年孤独的内容如它的题名所示,包括“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书中从它的建立、发展,一直写到它的消亡的百年间的历史,其中处处包含着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历史的影子。布恩蒂亚家族的历史、马孔多的历史就是拉丁美洲的历史、哥伦比亚的历史。马尔克斯在他的作品中描写这百年历史,是为了让人们看到拉丁美洲百年沧桑中经历过的种种苦难和灾祸,痛恨造成这些灾难的外来入

40、侵势力和内部的反动统治。作家在描写布恩蒂亚家族和马孔多的百年历史时,把历史和生活构想为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百年,从零开始,又回到零,走了一个大圆圈。这种循环论的构思贯穿在全书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描写之中,其用意显然是为了说明: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和愚昧的困境。循环意味着停滞,拉美人民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寻找新的出路。全书题名的第二层意义是“孤独”,马尔克斯看到,造成拉丁美洲的不幸和灾难,有外来的原因,也有本身存在的内部根源,尤其是人们精神上原因。他把这种精神生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孤独。他笔下的布恩蒂亚家族的成员,尽管在外形和个性上各有不同,但是孤独精神却是他们的共性,这种特性代

41、代相传,支配着他们的行动。孤独是面对丑恶现实而采取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它使得这个社会没有凝聚力。它不图变革,离群索居,就等于容忍客观上存在的愚昧、落后继续蔓延。马尔克斯看出这是拉丁美洲百年来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处境的内在原因。闭关自守使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落后和愚昧状态,再不打破闭塞和混乱状态,拉丁美洲就会像布恩蒂亚家族一样毁灭。必须通过人道和团结的途径,结束拉丁美洲长期以来连绵不断的落后苦难的历史。10. 联系中古亚非的社会和文化特征阐述中古亚非文学的特征。中古亚非各国封建社会和文化表现出某些共同的特质。首先,封建社会发展缓慢而不平衡,封建制度的持续时间较长,结束时间要比西欧晚得多。其次,亚非封

42、建社会和文化,大体以13世纪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文化成果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13世纪以后,亚非文化发展趋于缓慢。第三,三大文化圈的形成和广泛的文化交流。第四,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古亚非三大文化圈的核心,即是各自的宗教文化。宗教意识作为亚非封建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渗入到亚非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古亚非文学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繁荣。中古亚非文学产生的地域大大扩展了。在古代业已取得光辉成就的印度文学,这时继续向前发展,并且在亚非文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有朝鲜、日本、越南、伊朗、阿拉伯、格鲁吉亚、乌兹

43、别克等一系列新兴民族和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文学作品。第二,各民族文学交流空前繁荣。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达,密切了亚非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文化和文学交流。历史悠久的中国、印度等国文学,影响了它们的邻国。西亚的阿拉伯和波斯文学也在这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布,影响了中亚、南亚和东南亚诸国。与此同时,中国、印度以及阿拉伯、伊朗文学也接受了邻近地区各民族文学的影响。第三,文学内容趋向复杂化,文学形式趋向多样化。中古亚非文学作品题材比较广泛,思想比较丰富,倾向比较复杂,反映了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多种文学形式繁荣起来。在所有文学体裁之中,诗歌最

44、为发达。戏剧以印度的成就最为突出。阿拉伯的故事驰名世界。日本的长篇小说是世界最早的。此外,散文在许多国家也得到发展。第四,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仍然相当密切,受宗教的影响仍然比较深刻。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对中古亚非文学影响极大,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1一千零一夜思想和艺术成就。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首先,有些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揭露了剥削压迫的罪恶,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不幸。有些故事如渔翁的故事、死神的故事、驼背的故事等直接或者间接地描写了哈里发、王公大臣以至土豪劣绅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抒发了劳动人民对于这种现状的不满甚至愤慨情绪。其次,有些故事赞

45、美了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邪恶势力和反动势力的斗争精神。渔翁的故事、白侯图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就表现了身处困境的劳动人民,一直坚决相信靠智慧和勇气能够战胜一切邪恶势力和反动势力的信心。第三,有些故事描绘了劳动人民对于幸福生活和美满爱情的憧憬。虽然现实环境是严酷的,现实条件是困难的,但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对获得幸福生活和美满爱情充满信心。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等都是这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故事。第四,有些故事描写了商人和航海家的经商航海活动。在阿拉伯经济高度繁荣、国内外贸易往来频繁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描写商人和航海家经商航海活动的故事。最出色的是辛伯达航

46、海旅行的故事。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民间故事比较,一千零一夜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大多数以城市为舞台,以手工业者、贫民和商人为主角;二是其中的故事大多数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特点都是阿拉伯社会状况的反映。一千零一夜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朴素的现实主义和奇幻的浪漫主义相结合是一千零一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其中形形色色的神奇故事,无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二者彼此交融,相得益彰。其次,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是一千零一夜另一艺术特色。它的整个故事是以宰相之女给国王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其中的许多故事本身又套故事,形成纵向的或横向的“连环套”。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把许多民

47、间故事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系统,这种结构故事的方式便于讲故事的人和听讲者记忆。第三,一千零一夜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诗文并茂,语言大众化。作品运用的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人民口头语言,词汇丰富,生动流畅,极富感染力。高尔基称一千零一夜是民间文学的一座“壮丽的纪念碑”。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它也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独具特色的民间故事集。12源氏物语怎样表现了贵族妇女的不幸命运?源氏物语描写了在平安王朝时期宫廷贵族的错综复杂的权势之争、特别是整个宫廷贵族、大贵族们的紊乱的男女关系中,贵族妇女们的悲惨命运。紫式部出于对众多贵族妇女的同情,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在一夫多妻制下,作为男贵族们进行政治交易的工具或渔色的对象的贵族妇女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与痛苦。作品描写的贵族妇女,她们的命运都充满了痛苦,甚至是非常悲惨的。她们自身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有的做为政略结婚的工具,由她们的父母来摆布;有的在一夫多妻制下,一任男贵族朝秦暮楚,肆意加以玩弄与凌辱。藤壶妃子、空蝉、六条御息所、夕颜、末摘花和女三宫等女性的遭遇和她们的悲惨结局,反映了被男贵族玩弄的贵族妇女的痛苦与绝望,同时也象征着整个贵族阶级已经腐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还在本书中塑造了一个以忍从为美德的妇女形象,这就是源氏的正妻紫上。紫上作为一个贵妇人,不但才貌出众,而且具备男贵族所要求的忍从的“美德”。源氏作为一个身分高贵的大贵族,结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