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1雾和云1.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雾,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2.雾的形成模拟实验(1)在玻璃杯里装入的温水,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2)将冰块放在杯口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杯口周围的变化。这个过程模拟的是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3)放上冰块之后,在冰块周围会产生一层像雾一样的白气;移开冰块之后,白气消失。3.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4.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它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小水滴和小冰晶
2、组成。云和雾的本质是一样的。5.水蒸气足够多且遇冷才有可能形成雾。6.雾和云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7.霾是当下存在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和雾并不是一回事。2 雨和雪1.雨和雪都是一种是常见的自然现象。2.乌云指天空中黑色的云。因为云层太厚,光线很难透过而呈现黑色。它有一个特点是高度较低。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3.在“雨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冰块的作用是给小盘子降温,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均匀受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注意安全。4.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高于0时)。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
3、,形成雨。5.雨的形成过程 6.雨来自云,有云才有可能下雨。水滴的大小差异很大,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100万倍。7.雪是来自云的小冰晶。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降落的小冰晶不会融化,落到地面就是雪。8.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如果到达地面时,它们没有完全融化成水,仍呈固态,就是冰雹。9.人工降水:人们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缓解农田干旱。10.科学
4、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支持。3 露和霜1.深秋的早晨,我们时常会在树叶、草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2.霜和雪出现的时间差不多,都是比较冷的时候出现的,不同的是,霜直接出现在地面上,而雪是从天上落到地面上的。3.霜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和雪一样,都需要在0以下;二是空气要湿润,水蒸气足够多。3.在碎冰中加入适量的食盐(4:1),可以降低罐内的温度。4.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过高,就会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并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5.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露是液态的水。6.形成霜的天气比形成露的
5、天气冷。7.云、雾、雨、雪、露、霜、雹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水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8.温度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只有满足特定温度才会出现沸腾或结冰现象。通常,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温度达到100时水会沸腾。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 4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1.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水,不仅地表上有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大气中有水蒸气、云、雨、雪等,土壤中也渗有大量的水,地表下还有我们平时看不到的地下河,连生物体内也含有水2.地球上最大的贮水处为海洋,它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3.地球上水的年总蒸发量大约是505000km,其中434000km来自海洋。4.地球上
6、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5.雨、雪、冰雹等都来自云,云来自水蒸气。6.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称为“水汽输送”。7.自然界中的水循环8.雪山上的雪、冰川中的冰都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水由固态到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动物呼吸也可以呼出水蒸气。5 水与地表形态1.地壳运动构造着山脉、海沟、平原、盆地等地形。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产生了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着沟壑、峡谷、冲积平原等不同的地表形态。 2.岩石由于各种物理作用(如热胀冷缩)、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造成崩裂或分解,成为细小的沙石和土壤的过程叫风化。3.流水可以把风化的岩石、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个过程称为侵蚀。4.流水中裹挟的岩石、沙砾、泥土等在河床或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这个过程称为沉积。5.河流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6.一般,河流入海口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7.山西大同土林是堆积物在地表流水的侵蚀下形成的。7.植物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