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431048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西周时期,周天子在每个诸侯国封有几个监国的上卿大夫。这些上卿大夫世袭罔替,并从国君手里领取世袭采邑。上卿大夫还拥有自己统领的武装,势力很大。由此可见,西周时期A地方治理呈现出民本化特征 B周天子对地方集权统治加强C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 D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2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

2、 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3汉初,鲁人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齐人刁间(人名)役使奴仆,“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起富数千万”。蜀卓氏、程郑、南阳孔氏等也“大鼓铸”,加之“通商贾之利”,富至巨万。这可用于说明汉初A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B南方盐铁生产规模化C封国壮大威胁中央 D私营工商业形成垄断4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廆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氐族苻坚称:“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这表明当时A中原王朝与北方各族关系融洽 B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趋势C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 D北方

3、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5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 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 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6南宋大多数时期,枢密院处于宰相的控制之下,“至开禧(宋宁宗年号,12051207年),以宰臣兼使,遂为永制”。据统计,在南宋王朝的150多年的时间内,三省长官和枢密使连续不兼职的时间仅十五六年。这一调整A有利于提高决策与行政效率 B反映出专制皇权统治的衰落C解决了严重的冗官冗费问题 D是重文轻武政策

4、破产的标志7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等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决策权力的转移 B君权的空前强化C内阁地位的下降 D内阁的非正式性8下表反映了18121887年广东、福建人口和耕地变化情况地区人口、耕地 年份1812年1830年1887年福建人口(万)17452474耕地(万顷)13.653713.4521广东人口(万)12266.22936.3耕地(万顷)35.024834.7308这一变化A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破产 B推动了人口的跨地域转移C加速了清政府的改革

5、进程 D反映了土地兼并问题严重9(2024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湖北卷6)19世纪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其中,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A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 B加快近代海军建设C适应禁烟斗争的需要 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1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改变“贱民”身份,赋予妇女同男工完全平等的权利等。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的一些苛政。这些措施旨在A推进民主革命 B推动

6、社会进步 C促进经济发展 D改变落后习俗11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 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 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1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9年发表的漫画,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该图反映出A德国试图强占中国山东 B国民政府出卖国家利益C国际联盟偏袒日本侵华 D反日爱国运动兴盛背景13下表为毛泽东部分讲话内容。材料表明毛泽东文献记载

7、出处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苏维埃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34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实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A开始认识到人民的伟大作用 B维护革命统一战线C积极动员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D坚持推行群众路线1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抗日英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抗

8、日根据地的这些举措A扩大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旨在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C大大提高了群众民族意识 D意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15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中央军委根据会议精神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此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A加快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步伐 B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C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 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16图2为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四大区域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明图2A中西部经济总量超过东部 B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C市场经济的活力逐渐减弱

9、 D城乡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商鞅认为爵位是君主手里最贵重的东西,关系到国家存亡,民众为了获得爵位英勇作战,明君就应赐给他们爵位和俸禄。于是,规定按军功大小得爵赏,赐田宅。有爵者享有各种权益,如按爵级获得供驱使的“庶子”,犯罪时重罪减轻,轻罪免除,犯同样的罪,爵位高低受到的处罚有别等。当然要获得高爵很不容易,但相比身份等级的世袭,军功爵制算是提供了机会不仅平民,甚至奴隶、刑徒,只要能斩获首级,也就可以获得爵位,循序升级。商鞅还提出“不官无爵”,以提高军功爵的政治地位。对此,有学者指出商鞅并没有废除等级与特权,只是把旧贵族特权转让给了军功贵族,造成

10、了更多的特权阶级。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与世官制相比,军功爵制的进步性。(6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材料二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太祖曰:“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风化之原。皆守令先务,不知务此,而曰长于督运,是弃本而务末,岂其职哉?”明太祖宝训材料四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

11、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唐宋、明清时期商业政策变化的原因。(8分)19(14分)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从1950年秋开始,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展开。表4为关于土地改革的部分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概括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呈现的新特点并解释其成因。(6分)(2)结合

12、土改场景,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为1952年底的人民日报写一封投稿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事清楚,表述成文)。(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一五”计划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到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

13、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摘编自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

14、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增长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5%、38.7%、37.1%。摘编自中国社科院改革开放简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新型工业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6分)参考答案1.【答

15、案】C【解析】题干所示为西周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还封诸侯监国的上卿大夫,上卿大夫拥有世袭采邑、武装,对诸侯进行监督的同时,还在牵制诸侯的力量,这意味着西周时期诸侯国君的权力受到了制约,故选C项;题干呈现的是诸侯国君与上卿大夫的权力来源与权利义务关系,并未体现其与民众的关系,所以不能说明西周地方治理呈现民本化特征,排除A项;西周时期,中央尚未形成集权统治,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政权和族权相统一,“政权与族权间权力实现分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材料现象反映了秦国与三晋在货币质量上的差异,这源于秦国与三晋的

16、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差异,三晋地区工商业繁荣,对统一货币质量的需求度更高,而秦国的商品经济相对滞后,因此秦国货币呈现出“美恶杂之”的现象,B项正确;战国后期,秦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农业发展同样需求统一质量的货币,因此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秦国货币杂乱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商鞅变法后,秦国对经济管理十分严格,C项错误;经历了商鞅变法,秦国在集权体制上相较东方诸国更具优势,D项错误。3.【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初的曹邴氏、刁间、卓氏、程郑、孔氏等通过经营“铁业”“渔盐”等富至巨万,说明汉初政府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故选A项;鲁人曹邴氏、齐人刁间是北方人,

17、与南方盐铁生产规模化无关,排除B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即分封的诸侯国,材料未体现封国壮大,也未反映威胁中央,排除C项;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指一个行业里有且只有一家公司(或卖方)交易产品或者服务,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材料没有体现“垄断”,排除D项。4【答案】C【解析】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慕容廆和氐族苻坚的相关言论,如“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表明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华夏认同感增强,故选C项;当时中原王朝和北方各族间战争时有发生,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东晋十六国时期,北部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地区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所以“边疆与内地呈现一体

18、化趋势”的说法不符合题目主旨,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所示为北方少数民族主动表示与汉族和谐相处的意愿,说明其华夏认同感增强,并没有将北方各民族间差异进行比较,D项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材料“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可知唐代士人在隐逸时不同于魏晋时期士人的消极避世,而是为了积蓄力量,体现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这明显受到了儒家入世观念的影响,侧面反映了唐代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是唐代诗人的隐逸具有社会责任感,隐逸并不属于传统文化精神,排除A项;唐代主流意识形态仍然是儒家文化,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唐朝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但是材料中

19、只体现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涉及儒释道三家文化的融合,排除C项。6【答案】A【解析】据材料“密院处于宰相的控制.仅十五六年”可知,宋代吸收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的教训实行分权,但南宋时期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有利于集权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当时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战争的需要,故选A项;宋代时期,专制皇权继续发展,走向衰落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冗官冗费问题是国家整体的制度造成的,丞相兼任枢密院长官无助于解决冗官冗费现象,排除C项;宰相和枢密使均是文官,因此,不能说明重文轻武政策破产,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

20、的现象”可知,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内阁大学士的升降、职权的大小都由皇帝决定,因此内阁大学士往往不敢擅自更改皇帝的旨意,以至于出现题中再拟、三拟,“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等现象,可知这直接缘于内阁的非正式性,故选D项;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内阁始终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君权的空前强化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非直接原因,排除B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内阁地位下降,排除C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及所学,18121887年广东、福建人口明显增长,但耕地面积却有所萎缩,人地矛盾突出,广东、福建人口很

21、多迁往江西等土地较多的地区,甚至移民海外,推动了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故选B项;人口的增长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排除A项;“18121887”这一时期,清政府没有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改革,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土地面积萎缩,看不出土地集中程度,无法得出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排除D项。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根据“19世纪40年代”“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两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可知其意图是使人们从中借鉴

22、,且获得仿造西洋船炮的技术资料,与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相吻合,故A项正确。B.D两项均出现于洋务运动期间,与材料背景、中心不相符合。C项是林则徐四洲志的目的。10【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取消了封建社会的一些陈规陋习,兴办实业、推动男女平等等,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进步,故选B项;民主革命指反封建专制,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不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排除A项;临时政府的措施包括很多方面,规定废止刑讯等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排除C项;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不仅包括改变落后习俗,还有推动经济发展,整体来看是推动社会进步,排除D项。11【答

23、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三十年代中后期,全面抗战爆发,中国以农业文明对抗日本的工业文明,因此中国人从关注文化改造到关注现代工业文明,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这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A项错误;实业救国理念自甲午战后兴起,这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B项错误;国民政府的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与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变化无关,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据材料“1919”“玩弄于股掌之上”“山东省”可知巴黎和会将山东权益转交给日本,引起反日爱国运动,故选D项;1897年德国抢占胶州湾,排除A项;1919年是北洋政府,不是南京国民政府,排除B项;国联成立于1920年,

24、排除C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重要问题”、“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可知,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关心群众生活,相信群众的力量,这都说明毛泽东坚持推行群众路线,故选D项;“开始认识到”说法错误,毛泽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群众的力量,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1934年革命统一战线早已破裂,排除B项;1927年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C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抗日战争民族英雄之马老太太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用多种形式宣传民族英雄和革命思想,这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民族意识,故选C项;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5、,材料中的举措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而不是阶级基础,排除A项;宣传抗日英雄故事并不能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对抗日英雄的宣传主要是为了抗日战争服务,并非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时间“1948年9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据材料“军队向前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及“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可知,要求加强对军队纪律及组织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在于为三大战役奠定基础,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在1947年7月已经开始进行,与材料时间“1948年9月”这一时间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

26、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为社会主义,据材料“军队向前进革命无不胜”及“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军队的建设,而非强调建立社会主义这一目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1948年9月”不符,排除D项。16【答案】B【解析】据图表数据可知,19911996年东部人均GDP增长明显,但2005年后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增速超过东部,体现了国家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且效果显著,故选B项;人均GDP增长率不代表经济总量,且该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排除A项;1992年中国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市场经

27、济体制建立,且这一时期我过经济增长明显,市场活力并未减弱,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差距缩小,不代表城乡差距缩小,且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各个地区的差距,并非城乡差距,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4分)(1)特点:君主集权;公平授爵;开放性强;等级分明;循序升级;不官无爵(政治性强);以爵减刑;特权转移;赏赐丰厚。(一点2分,三点6分,四点9分)(2)进步性:提供开放的身份等级提升途径,促进社会流动;激发了将士斗志,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推动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型。(一点2分,三点6分)【解析】(1)据材料“君主手里最贵重的东西.爵位和俸禄”得出君主集权;据材料

28、“军功爵制.提供了机会”得出公平授爵、开放性强;据材料“获得爵位,循序升级”得出等级分明、循序升级;据材料“不官无爵.政治地位”得出不官无爵(政治性强);据材料“犯同样的罪.处罚有别”得出以爵减刑;据材料“特权转让.更多的特权阶级”得出特权转移;据材料“军功大小得爵赏,赐田宅”得出赏赐丰厚。(2)据材料“提供了机会.不仅平民.奴隶、刑徒”得出提供开放的身份等级提升途径,促进社会流动;据材料“有爵者享有各种权益.处罚有别等”得出激发了将士斗志,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据材料“旧贵族特权转让.造成了更多的特权阶级”得出推动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型。18【答案】(12分)(1)封建社会总体实行抑商政策

29、,商业地位低下。(2分)商业政策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1分)封建社会初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唐及宋有所缓和松动;明清时期抑商政策加强。(任意某一时期特点1分)(2)唐宋原因:中唐两宋以来,军事频繁,财政紧张,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伴随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成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政府政策。中唐两宋以来土地兼并,人口增长,为缓解农业压力,政府鼓励农民转向手工业和商业。(任意2点,4分)明清原因:封建社会渐趋衰弱,统治者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加强专制集权。商人大量购买土地,加剧土地兼并和小农的破产,威胁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激化阶级矛盾。(任意2点,4分)【解析】(1)特点

30、:据材料一“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及材料二“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及材料三“是弃本而务末”及材料四“多次颁令实行矿禁”“限制商业活动”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社会总体实行抑商政策,商业及商人地位低下;据材料一“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社会初期厉行重农抑商,困辱商人;据材料二“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及宋抑商政策有所缓和松动;据材料三“皆守令先务是弃本而务末”及材料四“多次颁令实行矿禁限制商业活动”“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抑

31、商政策加强;综上可见,封建时代虽始终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不同时期会根据当时情况有所调整。(2)原因:据材料二“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中举做官的越来越多”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两宋以来,军事频繁,财政紧张,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品经济繁荣,商业成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政府调整商业政策,中唐两宋以来土地兼并,人口增长,为缓解农业压力,政府鼓励农民转向手工业和商业,所以唐宋时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据材料三“皆守令先务是弃本而务末”及材料四“多次颁令实行矿禁限制商业活动”“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封

32、建社会渐趋衰弱,商人大量购买土地,加剧土地兼并和小农的破产,威胁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激化阶级矛盾,统治者为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强化专制集权,厉行重农抑商。19【答案】(14分)(1)特点:从作出重大调整,从保护富农,放宽对地主和小土地出租者打击的角度作答(2分)。成因:从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土地改革经验等历史因素角度作答(2分);从稳定社会秩序、减少改革阻力、促进经济恢复等现实需要角度作答(2分)。(2)内容(6分):应从实际分地、生活改善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等角度表达;表述(2分):格式正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政策改为保护富农经济”、“政策改为仅仅没收地主的

33、土地、耕地、农具”、“不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的200%者均保留不动”等可得,新中国土地改革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从政策涉及到的对象可得,保护富农,放宽对地主和小土地出租者打击。第二小问成因,可以结合所学新中国土改的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从历史经验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土地改革经验;从现实角度看,新中国刚刚成立,需要维护和巩固政权,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秩序,所以从稳定社会秩序、减少改革阻力、促进经济恢复等现实需要思考作答。(2)首先,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从土改场景分析,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份来写投稿信,所以形式上注意信件的基本格式要符合要求。然后,信件内

34、容上,应从1952年农民实际分地情况、生活改善情况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等角度来写。最后要注意表述成文,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即可。20【答案】(12分)(1)影响: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2)不同:世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体系优势更加明显;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崛起;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6分)【解析】(1)由材料一“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可得,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由材料一“1957年粮食

35、产量都超额完成计划”可得,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工农业的发展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由材料二“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可得,世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由材料二“成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可得,产业体系优势更加明显;由材料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覆盖率达到97.5%”可得,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崛起;由材料二“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分别增长23.5%、38.7%、37.1%”可得,中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