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 精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精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 【篇一】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 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 和 ,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
2、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 、 相的名字用_画下来。同时想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 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 三、理清层次 1、 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 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 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 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
3、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 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 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 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 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3 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 一边读一
4、边感悟,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 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 并感 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 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 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 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 步说: 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说
5、着举起 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这是有勇。 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 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 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4 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 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 幕。 2、读一读
6、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 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廉 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 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学生写作,交流。 5、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 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 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 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 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 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7、 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 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 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5 1、请同学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2、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 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 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呢? 【篇二】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 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
8、请罪、同心协力等词 语。 2.了解课文内容, 领悟 3 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 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高尚品质。 3.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的和文化,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 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 形象与品质。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之 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及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结合题目,搜集一些生活中与和字有关的常用 成语、俗语等。2.查找蔺相如与廉颇的相关文学常识,也可以找找相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6
9、 关的成语、诗词、典故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以及加深对和文化 的理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和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 用。比如说同学们搜集的成语、俗语和气生财 、 万事以和为贵 、 家和万事兴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等等,所有这些词 语无一不体现了和文化。今天让我们在学习历史故事的过程中, 在了解历史名人的同时,一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和文化吧。下面 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 。 2.板书课题。 3.同学们之前已预习过课文,知道题目的将 、 相分别是谁吗? 和在这里应该
10、是什么意思吗?说说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将指大将军廉颇, 相指上卿蔺相如, 和是和好、团结的意 思。题目是指大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和睦相处,重归友好。后世常 用将相和比喻文官和武将能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值得注意的是将、相、和这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将来、将要;将士, 大将;相信;丞相;he 和平;he 附和, 唱和;huo 和面;huo 和药、 和弄;hu 和牌。 4、在鉴赏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来了解一下本篇课文的相关常识)人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7 物以及文学常识理解: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 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
11、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请同学 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划分好段 落,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并想想故事之间 有什么联系。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 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4 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5-18 自然段):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蔺相如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 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 间有着因果关系。 (前两件事均是因, 负荆请罪是果
12、。)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 板书: 爱国(此外还有其他 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历史背景展示: 1、战国是我国历的一个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的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 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 是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8 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 的重大意义。 (记得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 时势造英雄。 而我想要说的是在当时动荡 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繁荣富强。正因为人们有了 安稳过日子的想法,)和文化也就应运
13、而生了。所以我认为将相和 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 。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 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如:儒家学派 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自 然和谐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关于和文化的简单概括以及联系生活。 其实蕴含和文化的事例很多,比如(1)、战国后期,六国联盟合力 攻秦;(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抛开成见,共同抗日。(3)、而 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一名学生,能做到与同学们和谐相处
14、,互相帮助, 爱护班集体的利益。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学生;回到家 里,能和家人互相谅解,维护家庭和睦,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 文化的好孩子。 3、畅所欲言(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 物。):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 么?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爱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9 国情深;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贪得无厌)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2)、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
15、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 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 机智。 4、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 说着, 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交流: 理直气壮 ,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 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 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 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 璧的秦王,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 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 (点名回答,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配上适
16、当的动作、 表情等, 演好角色。 ) 5、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 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 只得客客气气地 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 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 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的性格。 板书:机智勇敢,不畏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0 6、他走到秦王面前说, 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 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
17、辱, 奋起反抗, 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 不畏牺牲。(爱国情深) 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 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秦王我都不怕, 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 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 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秦王:阴险狡诈、言而无信、贪得无厌 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 看来同学们
18、 都对正面人物蔺相如情有独钟啊!(文章中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同学 们似乎都不咋喜欢秦王啊,他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到底为何如此抗 拒呢?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 ,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 么? 蔺相如具有不畏、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 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1 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文臣武将处理大小事务,赵王是非常 幸运的。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生字词、成语查漏补缺 (1)多音字:着(zho)急、上当(dng)、答应(yng)、为(w
19、i)难、 便(pin)宜、上朝(cho),据词定音。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哪些是出自本文的?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 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 赔罪。 2、完璧归赵: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 认错赔罪。在文中是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三、
20、各抒己见,问题讨论(释疑环节):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中,他会和蔺相如说些什么呢? 四、学有所悟: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写法。(要求学会融会贯通,学 会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2 1、人物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2、修辞手法:对比 3、文章谋篇布局上:呼应题目,揭示主题。 五、总结 本篇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用典型事件刻画 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的方法,懂得把本课学习的写法运用到作文中,学 以致用。同时能够牢记从中学习的和文化,做一
21、名传播中华传统 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六、教案反思与分析: 1、 的不足是有了好的讲解思路( 和 文化)却不能够更好地上好 和 文化的主题,导致我的和文化主题理念有点虚,和文章联系不大, 割裂了与文章的联系。此外由于和文化的知识底蕴不够扎实,不 敢有效做出延伸,同时也怕没有把握好尺度,直接扯到空谈和文 化的大道理那边去;2、上课过程中,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知识点之间 的过渡语短路, 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和我本人平时的聊天方式有很大 的联系),造成知识点之间的唐突,给同学们带来理解上的麻烦。3、 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力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我是男老师的原因吧,也 可能与我平时的思考方式有关吧(认为高年级的
22、学生不再需要经常性 夸奖),我比较少、也不长于赞扬五年级的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3 就是班上的孩子问题有点多,真的比较难找到理由夸奖他们。4、毕竟 是土生土长的粤西人,说起普通话,总是比较欠缺自信。更要命的是, 很多时候说起普通话,喉咙声带会不自然,甚至隐隐作痛。硬伤啊! 感觉作为亮点的话,是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 到语文教学上去,尽量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七、教案修正: 为了更高效把我的和文化主题融入到课文中去,应该直接从题目 入手分析,紧扣将相和三个。理清以下两点即可:(1)、 将和 相 分别指什么?尝试分析他们的典型
23、性格特点;(2)、 重点分析他们 为什么会和好?结合文章内容来浅谈和文化,从而突出我的主题。 做到自始至终围绕和文化来谈,突显我的和文化主题。 【篇一】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 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4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 和 ,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
24、?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 、 相的名字用_画下来。同时想 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 三、理清层次 1、 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 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 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 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5、。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5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 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 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 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 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 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26、: (1)学习任务: 一边读一边感悟,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 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 并感 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 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 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 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6 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
27、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 步说: 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说着举起 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这是有勇。 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 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 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 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 不畏权势 二、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
28、的负荆请罪这一 幕。 2、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 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廉 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7 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学生写作,交流。 5、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 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 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 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 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
29、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 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 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 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1、请同学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2、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 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 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呢? 【篇二】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 氏璧、
30、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 语。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8 2.了解课文内容, 领悟 3 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 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高尚品质。 3.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的和文化,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 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 形象与品质。 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之 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及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结合题目,搜集一些生活中与和字有关的常用 成语、俗语等。2.查找蔺相
31、如与廉颇的相关文学常识,也可以找找相 关的成语、诗词、典故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以及加深对和文化 的理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和文化 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 用。比如说同学们搜集的成语、俗语和气生财 、 万事以和为贵 、 家和万事兴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等等,所有这些词 语无一不体现了和文化。今天让我们在学习历史故事的过程中, 在了解历史名人的同时,一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和文化吧。下面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19 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 。
32、2.板书课题。 3.同学们之前已预习过课文,知道题目的将 、 相分别是谁吗? 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吗?说说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将指大将军廉颇, 相指上卿蔺相如, 和是和好、团结的意 思。题目是指大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和睦相处,重归友好。后世常 用将相和比喻文官和武将能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值得注意的是将、相、和这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将来、将要;将士, 大将;相信;丞相;he 和平;he 附和, 唱和;huo 和面;huo 和药、 和弄;hu 和牌。 4、在鉴赏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来了解一下本篇课文的相关常识)人 物以及文学常识理解: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
33、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请同学 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划分好段 落,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并想想故事之间 有什么联系。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 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4 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5-18 自然段):负荆请罪。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0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蔺相如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 致使廉颇不服气才
34、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 间有着因果关系。 (前两件事均是因, 负荆请罪是果。)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 板书: 爱国(此外还有其他 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历史背景展示: 1、战国是我国历的一个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的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 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 是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 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 的重大意义。 (记得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 时势造英雄。 而我想要说的是在当时动荡 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繁荣富强。正因为人们
35、有了 安稳过日子的想法,)和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我认为将相和 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 。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 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如:儒家学派 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自 然和谐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1 关于和文化的简单概括以及联系生活。 其实蕴含和文化的事例很多,比如(1)、战国后期,六国联盟合力 攻秦;(2)、抗日战争时期
36、,国共两党能抛开成见,共同抗日。(3)、而 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一名学生,能做到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 爱护班集体的利益。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学生;回到家 里,能和家人互相谅解,维护家庭和睦,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 文化的好孩子。 3、畅所欲言(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 物。):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 么?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爱 国情深;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贪得无厌)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
37、看。 (2)、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 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 机智。 4、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 说着, 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交流: 理直气壮 ,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 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 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2 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 璧的秦王
38、,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 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 (点名回答,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动作、 表情等, 演好角色。 ) 5、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 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 秦王没有办法, 只得客客气气地 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 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 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的性格。 板书:机智勇敢,不畏 6、他走到秦王面前说, 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 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39、 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 奋起反抗, 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 不畏牺牲。(爱国情深) 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 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秦王我都不怕, 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 为的是我们赵 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 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3 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秦王
40、:阴险狡诈、言而无信、贪得无厌 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 看来同学们 都对正面人物蔺相如情有独钟啊!(文章中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同学 们似乎都不咋喜欢秦王啊,他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到底为何如此抗 拒呢?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 ,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 么? 蔺相如具有不畏、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 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 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文臣武将处理大小事务,赵王是非常 幸运的。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生字词、成语查漏补缺 (1)多音字:着(zho)
41、急、上当(dng)、答应(yng)、为(wi)难、 便(pin)宜、上朝(cho),据词定音。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4 二、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哪些是出自本文的?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 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 赔罪。 2、完璧归赵
42、: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 认错赔罪。在文中是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三、各抒己见,问题讨论(释疑环节):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中,他会和蔺相如说些什么呢? 四、学有所悟: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写法。(要求学会融会贯通,学 会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1、人物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2、修辞手法:对比 3、文章谋篇布局上:呼应题目,揭示主题。 五、总结 本篇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用典型事件刻画 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的方法,懂得把本课学习的写法运用到作文中,学
43、以致用。同时能够牢记从中学习的和文化,做一名传播中华传统 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5 六、教案反思与分析: 1、 的不足是有了好的讲解思路( 和 文化)却不能够更好地上好 和 文化的主题,导致我的和文化主题理念有点虚,和文章联系不大, 割裂了与文章的联系。此外由于和文化的知识底蕴不够扎实,不 敢有效做出延伸,同时也怕没有把握好尺度,直接扯到空谈和文 化的大道理那边去;2、上课过程中,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知识点之间 的过渡语短路, 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和我本人平时的聊天方式有很大 的联系),造成知识点之间的唐突,给同学们带来理解上的麻烦。3、 对学生的
44、表扬和肯定力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我是男老师的原因吧,也 可能与我平时的思考方式有关吧(认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再需要经常性 夸奖),我比较少、也不长于赞扬五年级的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班上的孩子问题有点多,真的比较难找到理由夸奖他们。4、毕竟 是土生土长的粤西人,说起普通话,总是比较欠缺自信。更要命的是, 很多时候说起普通话,喉咙声带会不自然,甚至隐隐作痛。硬伤啊! 感觉作为亮点的话,是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 到语文教学上去,尽量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七、教案修正: 为了更高效把我的和文化主题融入到课文中去,应该直接从题目 入手分析,紧扣将相和三个。理清以下两点即可:(1)、 将和 相 分别指什么?尝试分析他们的典型性格特点;(2)、 重点分析他们 为什么会和好?结合文章内容来浅谈和文化,从而突出我的主题。 做到自始至终围绕和文化来谈,突显我的和文化主题。 精品整理文档,下载后可编辑 双击页眉页脚可删除 26 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 工, 下载后可重新编辑, 正文所有带 XX 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