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462992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

2、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

3、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

4、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摘编自辽宁日报)材料三: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

5、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

6、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

7、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

8、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摘编自人民日报)(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的运用,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增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说明了余光中等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C.材

9、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

10、体同质性的一面。B.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者不可比。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翠姨之死萧红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郊原上的草,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钻出地面,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地钻出

11、了土皮。放牛的孩子在掀起了墙脚下面的瓦时,找到了一片草芽了,孩子们回到家里告诉妈妈,说:“今天草芽出土了!”妈妈惊喜地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春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春来了,带着呼唤,带着蛊惑翠姨和我的堂哥大概是恋爱了。翠姨十八九岁,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地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翠姨很喜欢我。因为我在学堂里念书,而她没有,她想什么事我都比她明白。到夜里,我住在外祖父家里,她就陪着我也住下。每每睡下就谈,谈过了半夜。翠姨会弹大正琴,就是前些年所流行在中国的一种日本琴。她还会吹笛子。我的堂哥钢琴弹得很好,吹箫吹得

12、也好。叔叔和哥哥他们都到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回到家里,大讲那里男孩子和女孩子之间的故事。翠姨听了很多的故事。过了不久,翠姨就订婚了。她的未来的丈夫,我见过,人长得又矮又小,穿一身蓝布棉袍子,黑马褂,头上戴一顶赶大车的人所戴的四耳帽子。她不知道那是她的什么人,她只当是哪里来了这样一位乡下的客人。有一年的冬天,刚过了年,翠姨来到了我家。伯父的儿子我的堂哥,正在我家里。他人很漂亮,很直的鼻子,很黑的眼睛,嘴也好看,头发也梳得好看,人很长,走路很爽快。大概在我们所有的家族中,没有这么漂亮的人物。翠姨一直在看堂哥。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翠姨一听就得病了。没几

13、天,她的母亲就带着她到哈尔滨办嫁妆去了。偏偏那带着她采办嫁妆的向导,又是堂哥介绍来的他的同学。他们住在哈尔滨的秦家岗上,风景绝佳。那男学生们的宿舍里边,有暖气,洋床。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着。翠姨受了他们不少的尊敬,请她吃大菜,请她看电影。坐马车的时候,上车让她先上;下车的时候,人家扶她下来。不用说,买嫁妆她是不痛快的,但那几天,她总算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她觉得到底是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经这到哈尔滨去一买嫁妆,翠姨就不愿意出嫁了。她说她要念书,开初外祖母不肯,到后来,她说若是不让她读书,她是不出嫁的。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整天地闷闷不

14、乐。翠姨越来越瘦了,堂哥到外祖母家看了她两次,也不过是吃饭、喝酒,应酬了一番,而且说是去看外祖母的。堂哥回来也并不带回什么欢喜或是什么新奇的忧郁,还是一样和我们打牌下棋。她的婆婆听说她病重,就急着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翠姨听了,就只盼望赶快死,拼命糟蹋自己的身体。母亲记起了翠姨,叫堂哥去看翠姨。母亲拿了一些钱让堂哥给翠姨送去,说是送给她让她随便买点什么吃的。男子是不好先去专访一位小姐的,这城里没有这样的风俗。堂哥进去了,坐在翠姨的枕边,他要去摸一摸翠姨的前额,是否发热,他说:“好了点吗?”他刚一伸出手去,翠姨就突然地拉住他的手,而且大声地哭起来了,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了似的。堂哥没

15、有准备,就很害怕,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堂哥看了看翠姨就退出去了,从此再没有看见她。堂哥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翠姨坟头的草籽已经发芽了,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年轻的姑娘们,三两成双,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去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她们热心地弄着剪刀,打着衣样,白天黑夜地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节选自萧红小城三月)(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堂哥多才多艺,在哈尔滨那样的大地方读过书,受到过新式教育,但面对自己和翠姨之间的爱情,却不敢大胆表达,畏首畏

16、尾,缺少应有的担当。B文中写翠姨未婚夫“人长得又矮又小”,堂哥则“人很漂亮,很直的鼻子”,通过外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之情。C小说以散文化的手法展开叙事,写了翠姨无声无息的人生悲剧,她悄无声息地“活”着,悄无声息地“爱”着,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D文章用语深刻,“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寄托着对翠姨早逝的伤感;结尾写翠姨死后“年轻的姑娘们”欢快地准备春装,则对她们有着鲜明的批判意识。(2)小说开头画线句子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什么特点?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萧红的小说善于通过女性的悲剧命运来揭示人物自身、时代之殇,同时悲剧之中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三文言文

17、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乙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

18、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贾,“

19、商”,指有固定铺面囤积营利者;“贾”,指没有固定铺面而运货贩卖者。B.“疾其君者”与“疾恶如仇”中的“疾”字含义相同。C.“所如者不合”与“沛公起如厕”(鸿门宴)两句中的“如”字含义相同。D.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欲擒故纵,以“邹与楚战”说明齐宣王图霸的想法行不通及其危害。B.甲文中孟子采用排比、类比手法层层说理,可以看出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C.乙文中孟子的思想主张并未被梁惠王等君王采纳,因为当时各国君王信奉的是“攻伐”之道。D.乙文中孟子对武力征伐深恶痛绝,他自知其思想迂阔,因此

20、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寄怀李商隐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注】青袍:即青衫,指官职卑微。龙津:即龙门。(1)前人评价第二联写得“沉痛”,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 !(王勃滕王阁序)(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4)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5)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6(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血管内壁开始出现脂质条纹,就像金属管道里面生的锈。在年龄和各种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异常)的作用下, ,从而开启了漫长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干预,就会加速斑块的长大增多。斑块

22、形成早期还不至于影响血流,但随着斑块增大和斑块内脂质的堆积, 。尤其当人运动时,器官对氧的需求增加,氧气供应却因血管的狭窄而受限,会出现器官缺血的表现,如心绞痛、间歇性跛行等。其实,最可怕的不是斑块大小, 。就像馅大皮薄的饺子容易煮破一样,不稳定的软斑块特别容易发生侵蚀和破裂。斑块破裂进而形成血栓,将动脉血管迅速堵塞甚至堵死,血流过不去,器官组织得不到血液和氧气,就会坏死。这种情况无论发生在哪一根动脉上,都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和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者甚至死亡,医学上称之为血管性死亡。(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

23、)简要概述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的致病过程。不超过60字。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认识,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念。再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中国的人类情怀, 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于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真正的大格局、大自觉。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人民的一种朴素情感上。当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坚守到底的中国医疗队,彰显出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 的决心;当亚丁湾海域海盗出没,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挺身而出,10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一次次挺身而出。见

24、证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大爱。近代以来,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国人民支持并尊重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同时也对生活满怀美好渴望。中国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体现在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上。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减贫。倡议全面实施可使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既各美其美又 ,中国不搞成果独享,求的是“百花齐放春满园”,乐意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A.到“大道之行

25、也,天下为公”的公义观念。B.十年护航让“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C.“一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减贫。D.乐意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根植发轫肝胆相照美人之美B.发轫根植患难与共美人之美C.根植发轫患难与共美美与共D.发轫根植肝胆相照美美与共(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

26、”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光明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巧思与拙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解答】(1)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误。从原文“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

27、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来看,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使新诗具有音乐性,但如何使新诗具有音乐性,他们并没有具体指出。故选C。(2)A.“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错误。根据原文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知“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理解错误,他们只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B.“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理解错误,原文说“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

28、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造力,而是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C.“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理解错误,原文“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故选D。(3)A.“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错,根据“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

29、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可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故选A。(4)根据“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

30、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分析,可知此处是从西方现代诗歌的角度看待中国新诗。根据“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分析,可知此处是从中国新诗自身“小传统”的角度看待新诗。(5)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

31、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可总结出新诗为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根据“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可总结出新诗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根据“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可总结

32、出新诗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答案:(1)C(2)D(3)A(4)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5)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18分)2【解答】(1)A.“但面对自己和翠姨之间的爱情缺少应有的担当”说法错误,堂哥和翠姨之间的爱情并不明确,更无从谈起“表达”与“担当”。B.“通过外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之情”分析错误,两个人物的外貌只是一种客观的描写,“褒贬”用词过重。C.正确。D.结尾写“年轻的姑娘们”“热心地弄着剪刀”准备春装,并

33、没有“鲜明的批判意识”。故选:C。(2)第一问:“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钻出地面,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大街小巷到处飞着,像纷纷落下的雪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描写三月小城的自然环境特点。“头上顶着”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像纷纷落下的雪块”,将杨花比喻为满天飞舞的雪花,生动贴切地写出了春意之浓。第二问,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与结尾春天再次来临,翠姨坟头的落寞形成对比照应,结构更加紧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开篇描写的富有生机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场景,以乐衬哀,有力地凸显了主人公翠姨的悲剧命运。在突出主题上,写春天气息

34、的来临有利于引起读者对当时社会、人物命运等的思考。(3)先探究人物命运的悲剧效果。作者以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来揭示人物自身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从人物自身悲剧分析,由“她觉得到底是读大学的人好,不野蛮,不会对女人不客气。经这到哈尔滨去一买嫁妆,翠姨就不愿意出嫁了”“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整天地闷闷不乐”可知,翠姨只是自己的心里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但是缺少冲破阻力去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气和能力,这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从时代悲剧角度分析,由“过了不久,翠姨就订婚了。她的未来的丈夫,我见过,人长得又矮又小,穿一身蓝布棉袍子,黑马褂,头上戴一顶赶大车的人所戴的四耳帽子”“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

35、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她的婆婆听说她病重,就急着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可知,翠姨的悲剧根源于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再探究文本意蕴。由“她不知道那是她的什么人,她只当是哪里来了这样一位乡下的客人”“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翠姨一听就得病了”翠姨的死是一个被迫害受侮辱的女性对生命意识觉醒,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由“她的婆婆听说她病重,就急着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翠姨听了,就只盼望赶快死,拼命糟蹋自己的身体”可知,翠姨的死是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抗争。由“堂哥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她们热心地弄着剪刀,打着衣样,白天黑夜地忙着,不

36、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可知,翠姨的悲剧,引发了读者思考。答案:(1)C(2)第一问: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描写三月小城的自然环境特点。草“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欣幸地钻出了土皮”,“春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将杨花比喻为漫天飞舞的雪花,生动贴切地写出了春意之浓。第二问:开篇描写的富有生机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为小说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的场景,以乐衬哀。有力地凸显了主人公翠姨的悲剧命运。与结尾春天再次来临,翠姨坟头的落寞形成对比照应,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春天气息的来临有利于引起读者对当时社会、人物命运等的思考。(3)人物

37、自身、时代之殇:( 人物自身)翠姨虽然爱着堂哥,但她缺少冲破阻力去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气和能力,反而以糟蹋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来反抗包办婚姻,这决定了她“寂灭”的悲剧结局。(时代之殇)翠姨的悲剧根源于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在包办婚姻等封建思想统治下,她无力反抗,最终只能在抑郁痛苦中死去。蕴含的价值:翠姨不为别人理解的“死”是对麻木、愚昧的“生”的否定,是对卑下、屈辱的女性生存的否定,是对生命意识觉醒后对无爱无望、麻木苟活的人生形式的否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翠姨的“死”维护了个体生命的自主和尊严,这种宁“死“而不苟活、不屈服现实的倔强精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对不公命运的抗争。翠姨的悲剧,向我们发出了

38、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其生存状况和人生价值何在的叩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探索。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3【解答】(1)句意: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不能用”是“宣王”的谓语,所以在“用”后面断开,排除A、B;“不果”的宾语为“所言”,所以应在“言”后面断开,排除C。故选:D。(2)A.“商,指有固定铺面囤积营利者;贾,指没有固定铺面而运货贩卖者”说法错误。“商”,指没有固定铺面而运货贩卖者;“贾”,指有固定铺面囤积营利者。B.正确。“疾”字含义相同,憎恨。句意:那些

39、憎恨他们君主的人。/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C.正确。“如”字含义相同,均为动词,到,往。句意: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刘邦起身上厕所。D.正确。故选:A。(3)D.“他自知其思想迂阔,因此退而跟弟子著书立说”说法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可知,是梁惠王没有接受孟轲的言论道义,反而认为他不切实情,远离实际。所以“迂阔”是当时诸侯国君对他的评价。故选:D。(4)“何以异于”,固定句式,与有什么不同;“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归;“本”,根本,指仁政王道。译文: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跟楚国为敌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

40、回到根本上来呢?“退”,返回,归;“之徒”,这类人;“序”,依次序排列,语境义为“整理”;“述”,阐发。译文:(孟子)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答案:(1)D(2)A(3)D(4)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跟楚国为敌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孟子)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参考译文:甲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

41、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乙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任用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

42、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使各诸侯国都面向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竟然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分析第二联的意思是:即使有花又有月,怎能受得了没有酒喝又没有人陪伴呢有花有月景色之美,而没有酒喝,没有人陪伴,又是如此的之凄凉;乐景衬

43、哀情,写出作者的寂寞无聊(2)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要了解注视,依据文本内容可知,颔联写景同时也流露出无聊之状颈联转入写自身遭遇,“青袍”指代官职卑微,“年年定”是说久居下僚,第五句感伤岁月流逝、年龄老大尾联是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慨叹无人引进,写出途渺茫之悲答案:(1)有花有月却无酒无人;风景美丽和处境凄楚形成巨大反差;乐哀相衬;更加突出作者寂寞无聊的悲凉 (2)春日寂寞之苦;官小职卑之愁;年龄老大之恨;前途渺茫之悲译文:世间的人事忽荣显忽衰落,变化非常迅速,我却独独估坐丘园,已经第四个年头了即使有花还有月,可是不能忍受没酒又没知心人八九

44、品官的青袍象草色年年固定不变,白发如茧丝一天天白新自己虽有随风波远涉千万里而直上龙门的强烈愿望,却不知道哪里是通向龙津的路赏析: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为秘省正字,官职没有升迁,况且遇到丁忧,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对仗衬贴,“青袍似草”、“白发如丝”,不惟设色相映,更叹官卑秩微而头颅渐大;草青、丝自,兼具衰飒之象;“年年定”,一年盼过一年,无丝毫升迁之迹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鬓发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动感相映,所谓仕

45、进无路,汲引无门也,所以最后感叹“未知何路到龙津”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首联领起人事花事二题, “荣落”指人指花都可诗人首先将“世间”与“我”对比,然后写自己因守丧而困守家园的寂寞生活,颔联写景同时也流露出无聊之状,起承了五痕迹唐代八、九品官着青色服,诗人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联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景巧喻,而“青袍”与“白发”又形成对比“年年定”是说久居下僚,“年年”与“日日”的叠字更进一步补足了对比之意第五句感伤岁月流逝“龙津”即龙门,尾联是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慨叹无人引进抒发的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这首春日诗失之于轻靡,或者说是百无聊赖,有的也有寄托,不过比较直露李商隐这首诗,从主题

46、上说这首诗没什么新意,但在艺术手法情景浑溶,低徊唱叹,富艳而多气,不多用典故而音节嘹亮,颇有杜诗境界但在梗概多气上还是不如杜诗同类之作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解答】故答案为:(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重点字:茕)(2)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重点字:籍)(3)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重点字:谏)(4)疏林不做美 禾黍秋风听马嘶(重点字:嘶)(5)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抟)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6【解答】(1)第一空,结合前文“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血管内壁开始出现脂质条纹,就像金属管道里面生的锈”以及后文“从而开启了漫长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干预,就会加速斑块的长大增多”可知这里应该是讲血管内壁出现的脂质条纹或者血管里面生的锈会逐渐生长成为斑块,可以填:这些脂质条纹(或血管内壁的“锈”)逐渐生长成为斑块。第二空,结合前文“斑块形成早期还不至于影响血流”可知是讲斑块对血液流动的限制,可以填:血液流动开始受到限制。第三空,结合前文“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