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5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 刷题练习题汇编考点01 列强侵华一、单选题11862年,军机大臣文祥向蒲安臣提出,希望他向中国政府推荐一种西方国家公认的国际法著作。蒲安臣向他推荐了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部分内容。文祥指派多大进行修订后,由总理衙门以清政府名义刊印,通商口岸官员各给一部。该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朝廷实施变法的推动B清朝外务部的正式设立C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D列强瓜分中国局面形成2“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2、”这表明英法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A控制清政府内政B扩大在华利益C扶植侵华代理人D扭转贸易逆差3湖南巴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广人挟重金来侧红茶,农人颇获其利。”湖南各产茶县竞相仿制,“湖红”产销量大增,据平江县志载:“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湖红”的产销表明()A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B海外需求刺激了红茶生产C商业资本助推近代工业兴起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19世纪70年代后,德、俄、法、英、美等国航运公司纷纷开辟或增辟通行中国的航线。其中英国的葛连轮船公司,曾一度以十五艘远洋轮船投入中国茶叶及其他土产的贸易运输。这些航线的开(增)辟()A开
3、启了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B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C提高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刀D使中国内河航运权开始丧失5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种是指外国。 下表所示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数)。据此可知,清政府()时间类别嘉庆朝(17961820年)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中国管辖”外洋”74141278外国同义之“外洋”41925148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D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6甲午战争爆发前,英国海军情报部门曾表示:“尽管从吨位和大炮
4、门数上说中国胜于日本,但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日本要大大优于中国,因而可以认为,日本海军力量较强。”该情报可以用来说明()A武器的先进性决定战局B英国偏袒和纵容日本的侵略C北洋海军缺乏谋划能力D清廷甲午战争战败的必然性7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出当时()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C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D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8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决定海军建设由“造船育才为主,买船引进人
5、才为辅”改为“以购买西方铁甲船为主”;国家安全战略改为“联”日拒俄保韩”,相应地国家军事战略由“塞防海防并重”改为“塞防独重”。这些政策的转变()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凸显了国家的安全观存在缺陷C维护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D利于获得更为广泛的外部援助919世纪90年代,在东北亚国际关系中日俄矛盾日益凸显。甲午战争的胜利激发了日本扩张野心,也触动了沙俄神经,招致“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前,英美列强给日本提供大量贷款和舰艇武器,加剧了局势恶化。日俄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A日本军国主义政策影响B日俄对东北亚的争夺使矛盾不断激化C英美列强的纵容与支持D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101898
6、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11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A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B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C
7、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D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12从20世纪20年代起,各地美术学校陆续设立“国画课”“国画科(系)”。1927年,在国乐大师刘天华主持下,国乐改进社成立。1931年7月,中华医药联合会更名为中华国医学会。1931年底1932年初,国剧大师齐如山参与创建国剧学会。这些现象反映出A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增强B民国政府注重培养艺术人才C传统文化随时代不断更新D知识精英找到了救国的道路考点02 国家出路的探索一、单选题1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称耶和华为天父,耶稣为天兄,把孔教、佛教、道教斥为妖术。曾国藩斥其:“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所过郡县)以至佛寺、道院、城
8、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这反映了()A近代农民运动对社会转型的严重阻碍B民族危机加深是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C双方冲突根源是晚清自然经济的解体D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141853年10月,江北大营军务帮办雷以諴向扬州附近米行按每石米50文钱为标准征税,以解决军饷困境,名为厘金,半年之中收钱即高达约2千万文。此后各地“皆仿其例”,厘金成为定制。这一现象折射出清朝()A边疆危机的加深B中央集权的加强C权力结构的变化D自救运动的开始15中国具有近代意味的第一个应世方略,包含了向西方学习军事工业,从西方引进先进技
9、术、人才以及培养本国技术人才的设想,它实现了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历史飞跃,并为以后中国引入西方思想作了观念上的铺垫。据此可知,这一应世方略()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B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C表达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爱国倾向1620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在小说中描绘了未来中国的“庆典想象”。梁启超设想“维新五十年庆典”中的国家因维新而富强,列国首脑皆亲临祝贺;赵君豪的双十节描写了飞机等交通工具由国人制造,工人代表在典礼上得到总统表彰。这反映出当时()A知识分子的视野开阔B西学东渐的深入发展C救亡图强的时代主题D社会变革的前进方向17苏州口华洋贸易
10、情形论略载:“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意有不堪收拾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及至中秋前后,生意渐有起色,市面亦有转机。”这一场景发生于()A鸦片战争时期B中日甲午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武昌起义期间18当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时,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这场运动()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企图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C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D缘于列强的经济侵略19郑观应曾在著作中写道:“观海道之飞轮,知中道河南、东道山东之必有衰落;观火车之渐通,知旱道必增
11、巨埠,有识者故思捷足先得,亦惟多财者乃能力先着鞭也。”李鸿章也曾提及“不知中土门户早经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二人都主张清政府应()A掌握核心技术B重视发展商务C拓展海外市场D推行变法改革201895年8月,由康有为发起、侍读学士文廷式出面组织的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以宣讲“中国自强之学”。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及直隶总督王文韶均表示支持,并每人捐银5000两。这反映出当时()A不同阶层之间观念统一B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思想C维新变法群众基础广泛D地方督抚推动制度变革21张謇在追悼孙中山的演说中指出:“孙中山不畏难,不怕苦,不耻
12、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他意在强调孙中山的革命()A反映了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C体现了革命过程的曲折发展D完成了中国由改朝到改制的变革2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司法制度,颁布了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和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等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这反映出()A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B封建刑讯制度终结C中国法律制度的近
13、代化趋势D司法体系的成熟231911年11月18日,天津大公报主笔唐祖绳发表论今日政体上之解决,提出将中国建成中华联邦帝国,即在保留清帝的基础上承认各省为自主自治的联邦,由各联邦公举代表到北京组织国会,编订宪法,组建政府,外交、军事、财政、交通等要务均由国会议决,交政府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A政体走向受到关注B南北议和尚未形成C君主专制依然盛行D共和观念难以推行24下表为武汉工人运动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时间工人运动史实1913年6月汉阳兵工厂全厂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总办刘庆恩变相克扣工资,迫使黎元洪将刘庆恩撤职1919年2月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反对厂方
14、制定工人必须缴纳银元作保的规定,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厂方与工人协商后,恢复生产A彰显了民族主义特色B逐步从自发走向自觉C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D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25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中指出,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道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毛泽东旨在()A捍卫革命事业的正确方向B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C全面评价孙中山历史贡献D强调国民革命的群众基础26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保留在旧业主手中”的,“由工人监
15、督生产”“尚不实行国有”;“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对商业贸易实行鼓励、保护政策。这一做法()A加速了革命性质的转变B调动了民众国民革命热情C稳定了根据地经济秩序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71927年,中共中央会议提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利用秋收季节,“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完成,“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为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之斗争之中”。这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适时调整自身的方针政策B基本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指导C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D确定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28民国 25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决定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计
16、划由花园和广水经随县、枣阳、樊城至老河口。经过 2个月的经济调查和勘测,正当年底准备动工时却停止下来。民国 35年,省参议会曾提出恢复修筑这条铁路的议案,虽获得通过,但这项议 案也没能付诸实行。这表明()A政府迫于财政危机无力修建B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C西方列强阻碍中国铁路修建D铁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29到达陕北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到了1937年10月1日,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并发行了边区货币。这些变化()A促成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B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C降低了红色银行的独立性D解决了根据地的通货膨胀30南京国民政府在十四年抗战
17、中已成为民族存亡的重要象征,但华东、华北及东北等沦陷区的人们对于重新归来的国民党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迅速冷却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幻灭感显得尤为强烈。这反映出()A国民政府已丧失了人民的支持B国民党的沦陷区收复举措失当C民众和平与民主梦想彻底幻灭D社会民生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潭31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在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中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A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3
18、2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的土地会议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各人所有,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这些规定的贯彻()A体现了国共团结合作精神B奠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根基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第 7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1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62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使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严重的 危机,为了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清政府开始学习和接纳国际法,意图融入国际社会,C项正确;1862年清政府没有实
19、施变法和设立外务部,排除AB项;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出现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强调要与中国皇帝“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等,体现了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即扩大在华利益,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控制清政府内政,排除A项;扶植侵华代理人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扭转贸易逆差与“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在19世纪中期,湖南红茶受到外销市场的刺激而产量激增,B项正确;材料说明湖南红
20、茶产量激增,而不是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资本的作用,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排除D项。故选B项。4B【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后,德、俄、法、英、美等国航运公司纷纷开辟或增辟通行中国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纷纷增设了开往中国的航线,便利了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的开启,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内河航运权,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官方史书中对“外洋”的记述反映的是统治者对外
21、交关系的认识,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这一时期“外洋”一词的使用逐渐与外国同义接轨,说明清政府在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D项正确;晚清政府的国际地位没有提高,排除A项;“放弃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外交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6D【详解】依据材料“尽管从吨位和大炮门数上说中国胜于日本,但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日本要大大优于中国,因而可以认为,日本海军力量较强”可知,表明清政府的北洋海军在“编制、纪律和训练上”大大低于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清朝上下普遍缺乏忧患意识,官兵贪图安逸享乐,部队管理松懈,纪律松弛,预示了清廷在甲午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D项正确;A项说法夸大了武器的作用
22、,排除A项;BC两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项。故选D项。7B【详解】根据材料,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本身就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衰弱和财政的枯竭。而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表明地方督抚力量增强,削弱中央集权(清王朝统治根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国家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矛盾尖锐是指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与本题表明的“中央地方”关系不相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材料中表明的是清政府财政的来源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8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海军建
23、设战略是“以购买西方铁甲船为主”,国家安全战略改为“联”日拒俄保韩”“塞防独重”,忽视了来自海上的威胁,尤其是对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战略认识不足,以致于后来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故这些政策凸显了国家的安全观存在缺陷,B项正确;甲午战争后,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A项;清政府策略的改变也没有能够维护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排除C项;策略的改变凸显了国家的安全观存在缺陷,不是利于获得更为广泛的外部援助,排除D项。故选B项。9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显示了帝国主义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利益冲突,日俄战争的爆发从局部来看是日俄对东北亚的争夺,是日俄之间的矛盾,但实
24、际上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矛盾导致的,D项正确,排除B项;AC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D项。10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强调长江沿岸各省只能由英国租押,意味着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B项正确;19世纪末英国未能将将长江流域辟为其殖民地,排除A项;“门户开放”政策是在1899年提出的,排除C项;当时的清政府未能成功维护主权完整,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 25年即1936年,民国 35年即1946年,受日本加紧侵华和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的影响,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的计划两次被搁置,表明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B项正确;阻碍老河口
25、支线建设的是政治环境,并非财政危机,排除A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阻力并非西方列强,排除C项;20世纪前期,中国铁路建设技术已有较大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国乐”“国画”“国剧”等,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救亡图存依然是时代要求,题干现象恰恰反映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传统文化的不断更新,排除C项;大革命失败后,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找到了真正的救国道路,知识精英并未找到救国道路,排除D项。故选A项。13C【详解】从材料信息可得出,洪秀全反对儒家思想
26、,而曾国藩维护儒家思想,这种思想的的冲突的根源是经济上的变异,即晚清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所带来的思想异化,C项正确;严重阻碍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排除A项;民族危机不是根源,排除B项;文明的冲突只是表象,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14C【详解】依据材料“江北大营军务帮办雷以諴向扬州附近米行按每石米50文钱为标准征税,以解决军饷困境,名为厘金,半年之中收钱即高达约2千万文”,结合时间1853年,可以看出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未解决这一问题,给了地方一定的征税权,促使权力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边疆危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
27、权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排除B项;自救运动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15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应世方略是指洋务运动,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B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材料强调洋务运动的影响不符,排除A项;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C项;五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爱国色彩,排除D项。故选B项。16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未来中国的畅想反映了他们欲改变中国弱国地位、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这折射了救亡图强的时代主题,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救亡图强的时代主题,“知识分子的视
28、野开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只是对未来中国的畅想,“西学东渐的深入发展”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社会变革的前进方向”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依据材料“孰意六七月间,生意之坏意有不堪收拾之势。盖因北方乱信传来,人心浮动”,结合苏州口华洋贸易,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开放了苏州为通商口岸,推断应为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而“北方乱信传来”,可知是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所以这一场景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苏州还未成为通商口岸,排除AB项;武昌起义期间,北方未发生大的战乱,排除D项。
29、故选C项。18A【详解】根据“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这场运动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没有反封建,没有引起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排除BC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是因为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19B【详解】根据题干“观火车之渐通,知旱道必增巨埠,有识者故思捷足先得”“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可知郑观应和李鸿章都认为学习西方,增开商埠发展经济,抵御
30、列强侵略,B项正确;此时中国不可能掌握西方核心技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海外市场的拓展无关,排除C项;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推行洋务运动,并不主张变法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20B【详解】一些中央和地方大员支持康梁等人建强学会,宣讲中国自强之学,反映出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思想,B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群众对于变法的态度,排除C项;康有为等人推动变法,而非地方督抚,排除D项。故选B项。21D【详解】根据材料“孙中山之革命,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可得出他意在强调孙中山的革命完成了中国由改朝到改制的变革,D项正确;材料“不畏难,不怕苦,不耻
31、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体现了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但不是张謇强调的主要意思,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没能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排除B项;根据材料“屡仆屡起,集合同志,谋举革命,千回百折,备尝艰辛”体现了革命过程的曲折发展,但不是张謇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2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
32、,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 ”可知,司法制度改革废除了残酷的刑罚和刑具,重视证据,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将先进的司法理念和制度引进了中国,是反封建、建立民主制度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民众利益,有利于中国司法的近代化,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封建刑讯制度终结”属于中国法律制度走向近代化的体现,排除B项;“司法体系的成熟”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3A【详解】依据材料时间“1911年11月18日”,可知文章发表的时间是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华民国建立前,结合文章题目“论今日政体上之解决”、文章内容主张
33、采取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可知采取什么样的政体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A项正确;材料与“南北议和”无关,排除B项;当时武昌起义已经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即将土崩瓦解,排除C项;共和观念“难以”实行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24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武汉工人通过罢工的斗争方式,取得了自己的成果,说明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同时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可以唤起阶级觉悟,从阶级和政治上为领导新民主主革命积蓄力量,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民族主义,排除A项;材料中的工人斗争尚未发展到自觉阶段,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克扣工资、缴纳银元等信息,主要是经济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25A【详解】根据材料“
34、孙中山是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道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目的是在孙中山逝世后,仍然坚持三民主义,坚持反帝反封建思想,捍卫革命事业的正确方向,A项正确;“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是孙中山虽逝,仍然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全面评价孙中山历史贡献”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孙中山虽逝,但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可得出毛泽东不是在强调“群众基础”,而是要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2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苏维埃政权承认资本家对企
35、业的所有权,鼓励商业贸易,这是根据当时根据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商业活动以稳定根据地的经济秩序,C项正确;苏维埃的决议没有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排除A项;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排除B项;1931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27A【详解】依据材料“1927年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为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之斗争之中”,结合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反革命的力量变化,适时调整了方针政策,A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仍受共产国际指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反革命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适时调整方针政策,未涉及确定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排除D项。故选
36、A项。28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 25年即1936年,民国 35年即1946年,受日本加紧侵华和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的影响,修筑平汉铁路老河口支线的计划两次被搁置,表明政治形势影响国内建设,B项正确;阻碍老河口支线建设的是政治环境,并非财政危机,排除A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阻力并非西方列强,排除C项;20世纪前期,中国铁路建设技术已有较大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29B【详解】根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先是改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到了1937年10月1日,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可知,主要是因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共为了促成抗日
37、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种变化适应了全民抗战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共两党之间经济合作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适应全民族抗战的需要,而非降低红色银行的独立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根据地是否存在通货膨胀和是否解决了通货膨胀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30B【详解】根据材料“对于重新归来的国民党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迅速冷却了”,“幻灭感显得尤为强烈”,可知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原有期望破灭,这是因为国民政府接收沦陷区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发展,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民众对国民党的失望,无法得出其丧失了人民的支持,排除A项;材料只涉
38、及民众对国民党接收沦陷区后的失望,非对国内和平的失望,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沦陷区的状况,不能得出社会民生深陷通货膨胀的泥潭,排除D项。故选B项。31C【详解】材料“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写了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显示中央开始重视城市建设工作,这有利于解放战争后期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C项正确;此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项;大规模经济建设是在建国之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2D【详解】根据材料“在西柏坡召开的土地会议规定”“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1947年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这些规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项正确;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处于敌对状态,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此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第 7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