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灯 笼第2课时灯笼,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具有重要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各式各样的灯笼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你曾经见过什么样式的灯笼?用简笔画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吧!合作探究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请分类梳理,体会“灯笼”所蕴含的意义。合作探究村民日常生活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第1段)“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第3段)合作探究村民日常生活“我”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时“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
2、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第5、9段)蕴含的意义:“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以温暖。合作探究乡村艺术表演“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第2段)“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第6段)蕴含的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合作探究乡村年节景象“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第7段)“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
3、满街的灯火”(第8段)蕴含的意义:“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合作探究历史文化“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第7段)“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第8段)“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第10段)合作探究历史文化“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第11段)蕴含的意义:“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法探究1课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
4、结合相关语句或情节,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写法探究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第1段)议论叙述写出小孩子对火、对亮光的喜欢。写法探究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第2段)叙述议论表明作者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写法探究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第3段)既写出了
5、静穆的环境氛围,又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议论叙述写法探究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第11段)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第12段)抒发情感,表明心愿,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叙述议论写法探究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写法探究2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中“以小
6、见大”的写法及其作用。以小见大,即文章作品中,作者通过小事件、小场面、小人物等来揭示重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写法探究(1)物件小课文中的“灯笼”,可以说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它虽然不起眼,但是在作者看来是最值得写的。(2)人物小文中的人物是一些微末之人,作者重点描写了祖父、母亲等,其人其事都湮没在时间的尘埃中,只有作者才会带着珍惜的心情细心发掘出来。写法探究(3)事件小如“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还有灯柱上松柏枝叶的点缀,唐明皇的东宫灯楼,庆丰酒店的跑马灯,源亨油坊出的灯谜,以及在暖融融的春宵,有人调绿嘴鹦鹉,有人缓步寻一脉幽
7、悄,都是细碎之事,这些精彩的小事被一个个串联起来,令人目不暇接。写法探究(4)情感细微课文以抒情为指归,这里的情不是显豁直率的,需要静静地品味、回味,从细小的事物中体会出一些温暖的爱、由衷的喜、不可遏制的神往等。也就是说,课文抒情的切入点小,由小到大,由优雅含蓄到雄放壮烈。本文的“以小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品味语言本文的语言非常有表现力,请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品味语言(1)简洁本文多是短句,很少有长句。如“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坡野
8、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等,都包含了许多三四字的短句。这不仅显出了语言的简净,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这样简洁的语言,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品味语言(2)书面语化本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等,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品味语言(3)多引古语本文有直接引用古语,如戏曲逍遥津的一段唱词;更多的是间接引语,如“忘路之远近”出自桃花源记,“金吾不禁”借用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句,“雪夜入蔡”源自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萧萧班马鸣”引李白诗送友人,“吹角连营”“挑灯看剑”等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美好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