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的语言,分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课前学习任务搜集有关节气的俗语或诗句。课堂学习任务合作探究1知识链接。根据课件出示的“知识链接”,了解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顺序。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本文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试着进行简要分析。(根据对说明对象的阐述过程来分析整篇课文的说明顺序。)(2)课文第13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先分析各段的说明顺序,再把这三个段落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说明顺序。)(3)决定物候现
2、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能否调换顺序?(抓住这部分的关键提示语理清说明顺序,再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最后得出结论。)3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
3、就可能避免。(2)阅读课文第710段(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说说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自行从选段中找出语句,先说出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再分析其作用。)(3)科普说明文通常是深奥难懂的,课文中介绍的有关物候的科普知识却很容易理解,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在分析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过程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思考。)4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的语言特点。(1)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1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抓住课文的词句,分别从生动形象和准确严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中“许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先表明能
4、否删去,再结合内容说出理由。)(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中“左右”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4)比较下面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先分别说出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再进行比较分析。)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
5、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5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形成热爱并保护自然的观念。拓展资料:(1)2020年2月9日,科学家在南极洲北端外的一个岛屿测得20.75摄氏度的高温;南极惊现“西瓜雪”。“西瓜雪”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当温度升高时,这种微生物迅速生长,呈现红色。当这种红色大面积出现时,会加剧气候变暖的情况,威胁到生态系统。(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法国雨果本课小结课后任务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