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75703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851 大小:75.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1页
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1页
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1页
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1页
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医学概论 概要概要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 康复医学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康复医学新进展 第一节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康复与康复医学 (一)、康复 手段:综合手段(医学、教育、职业、社 会) 对象:病/伤/残的功能障碍 方式:训练/再训练 目标:使功能恢复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重 返社会 康复分为 ()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 ()康复工程 康复包括疾病,还包括整个人,即生理、心 理、社会、经济能力上的全面康复。 (二)、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ne 现代医学的基

2、本组成:预防、临床、康复、保健 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 独立的理论基础 独立的功能测评方法 独立的治疗技能与规范 应用医学科学及其相关技术,最大限度促进残疾 人或患者的潜能,包括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 等方面,促使其重返社会 (三)、服务对象 ()残疾人 ()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 ()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 ()亚健康人群 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1980年,WHO制订并公布第1版国际残损 、残疾和残障分类 2001年WHO通过了将国际损伤、残疾和 障碍分类(第2版) 改名为国际功能、残 疾和健康分类 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表示健 康状况 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1980年,W

3、HO制订并公布第1版国际残损 、残疾和残障分类 2001年WHO通过了将国际损伤、残疾和 障碍分类(第2版) 改名为国际功能、残 疾和健康分类 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表示健 康状况 ICF包括三个内容 ()身体功能与结构 ()活动 ()参与 ICF与ICD互相补充,弥补传统上仅关注死亡 与疾病 三、残疾与残疾学 、残疾是指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 损伤以及先天异常所致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肌体长期、持续或永 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并影响到身体活动、日常 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残疾学 是针对残疾人及残疾状态,研究残 疾病因、流行规律、表现特

4、点、发展规律、结局 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 、残疾分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残疾分类(四级): 残疾一级极重度 残疾二级重度 残疾三级中度 残疾四级轻度。 四、康复服务体系及康复机构建设 、我国康复医学发展历程 、三级康复网络服务理念 、康复机构建设和服务现状 康复医学诞生的土壤康复医学诞生的土壤 重大灾害和灾难-推动力 临床医学不能划的句号 预防医学不能接续的内容 现代康复医学现代康复医学 人为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产物 战争:大量残疾退伍军人,残疾军人的安 置 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流行 地震、海啸 四川地震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四

5、川地震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 发展发展 2008622,陈竺部长在成都召开地震伤员康复 会议,强调康复医学早期介入,作为重中之重来 抓 2008年卫生部多次发文,组织全国专家督导,组 织国家地震伤员康复医疗队,组织伤员康复规范 制定 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领导强调,康 复医学是医学体系的基本组成,是当前我国医疗 系统的短板。如果不弥补这一个短板,我们的医 学体系就是一个不完善的体系 汶川地震后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汶川地震后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川港康复中心500张床位,投入3-5个亿 八一康复中心500张床位,投入3-5个亿 华西医院康复中心300-500张床位,投入3-5 个亿 四川县级

6、康复中心建设,香港政府投资3.2 个亿 阿坝州康复中心,台湾红会投资700万元 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国家领导人的态度 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马晓伟的批示 卫生部医政司积极采取行动 两会多项提案:康复医疗进入医保,康复 治疗师准入,康复医学能力建设,综合医 院康复医学科规范重新制定,康复医疗教 育规范 康复医学诞生的土壤康复医学诞生的土壤 临床医学不能划的句号 预防医学不能接续的内容 康复医学发展的土壤康复医学发展的土壤 给临床医学划句号 给预防医学续内容 现代医学体系现代医学体系 预防医学-prevent medicine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康复医学-

7、rehabilitation medicine 保健医学-healthcare medicine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临床医学 以诊断为核心,侧重于去除病因,挽救生 命,逆转病理与病理生理过程,以治愈为 目标 康复医学 以功能障碍为核心,侧重于改善实际功能, 以最大限度恢复潜能,回归社会为目标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RehabilitationRecovery 康复医疗的价值康复医疗的价值 提高医疗质量,解决临床医疗所难以解决 的问题,包括长期的功能障碍与丧失 提高残疾人与功能障碍者的生活质量 弘扬基本人权 降低医疗费用,减少药物开支和

8、再次就诊 消耗 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 康复预防 康复基础学 康复评定学 康复治疗学 康复临床学 社区康复 一、康复预防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的损伤和疾病发生。很多 残疾发生是可以避免的,根据造成残疾的原因, 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消除隐患 ,减少残疾的发生率。一级预防是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的重点,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抓好一级 预防,也是从根源上消除减少残疾发生的最好途 径。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 式,积极控制慢性病和老年病,减少因病致残的 发生。 注意精神卫生教育,尽量祛除或缓解来自社会 、家庭、工作环境等带来的刺激造成抑郁和焦虑

9、 ,倡导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特别关注长期病魔 缠身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做好一级预防可降 低70%残疾发生率。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指伤病发展造成残疾。早发现、早诊 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重点。在康复的二级预 防中,重视各种具有致残性的伤病和疾病的预后 和转归,及时进行医学处理。即使不能治愈,也 要使病情尽快稳定下来,尽最大努力防止产生或 扩大功能障碍,把握时机合理治疗至关重要。在 社区工作的全科医师应尽力做好这方面工作,及 时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积极治 疗伤病和疾病,警惕发生并发症,预防残疾。做 好二级预防可降低10%20%的残疾发生率。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预防

10、早期疾病发展成为严重疾病。 当早期或程度较轻的残疾出现时予积极妥当的治 疗,可使轻度疾病得到控制,发展受到抑制,并 尽可能使已经受到障碍的功能得到代偿或补救、 适应或矫正。增强个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继续 参与社会性活动,防止继发性残疾出现及发展成 严重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二、康复评定 、定义:康复功能评定是康复医学领域内一门 对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的专门诊断技术,是指在临 床检查的基础上,对病、伤、残者的功能状况及 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并 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康复评定的目的: ()判断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 ,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 ()确定患者尚存的代偿

11、能力情况 ()找出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与预后 ()制定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决定康复治疗后的患者回归与去向 ()根据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判定疗效 、康复评定过程 (1)初期评定)初期评定 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 状况和障碍程度,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 疗计划。 (2)中期评定)中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 评定患者总的功能情况,有无康复效果,分析其 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进 行多次。 (3)末期评定)末期评定 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目的是经过康复 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评价治 疗效果,为重返家庭和社会或做进一步康 复治疗的

12、提出建议。 、康复评定的内容、康复评定的内容 (1).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 包括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与知觉功能 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反射的评定、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等。 (2).精神心理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包括智力测验、情绪评定、心理状态评定、疼痛 的评定、失用症和失认症的评定、痴呆评定、认 知评定、人格评定等。 (3)语言与吞咽功能评定 包括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失用评定 、语言错乱评定、痴呆性言语评定、言语发育迟 缓的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听力测定和发音功能 的仪器评定等。 (4)社会功能评定)社会功能评定 包括

1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生存质量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等。 (5)电诊断)电诊断 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 、诱发电位、低频电诊断等。 、康复评定会 康复评定会是康复评定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般是由康复医师做评定组长并主持召开康复治疗组会议 参加人员主要有评定组长、参评病人经管医师及其上级医 师,治疗师,心理医师、护士、护士长等。 在会上评定组各成员对患者功能障碍性质、部位、程度、 发展、预后及康复目标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领域的康 复及护理对策、康复目标和治疗处理意见,对计划执行情 况进行评定、修改、补充。 治疗中期和出院前再召开小组会,对康复疗效进行总结并

14、 为下阶段治疗或出院后康复去向提出意见。 三、康复治疗 、概念 康复治疗前应先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评定,然后 制定一个康复治疗方案,由以康复医师为中心的,康 复治疗师和临床医学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治疗组 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评定、调整,直 至治疗结束。 康复治疗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使病、伤、残者 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 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常与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 、康复治疗的特点 ()强调“以患者的功能为中心” ()强调患者主动参与 ()康复团队模式 ()终身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作用 ()预防或矫正继发性功能障碍

15、()强化肢体的代偿功能 ()利用代偿的方法提高疾患系统的功能 ()利用矫形器具/适应性器械装置增进功能 ()调整患者的生活和职业环境 ()应用心理疗法改善患者行为表现以提高患 者学习的效果 、康复治疗的常用手段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是应用物理因子如电、光 、声、磁、水、蜡等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的神 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来治疗和预防 疾病的一门学科。包括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 动活动进行具体操练,以促使病人康复的一类疗 法。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操练方法,制 订运动处方或运动疗法方案,按照锻炼身体的基 本原则来进行治疗和训练。运动疗法是现代综合 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 主要是为了复原患者功能,有 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 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 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疗法。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 主要介绍医生与病人的谈话技 巧,逻辑性、艺术性,精其语言,让病人感到你 对他的病重视,对口吃、失语、发音不清、发音 困难、聋哑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一种康复方法。 尽可能恢复其说、听和语言交际能力。 ()心理治疗 ()康复护理 ()康复工程 ()中国传统医学康复 ()社会工作 第三节第三节 康复医学工作方式康复医学工作方式 一、康复团队模式 定义 康复团队模式的优缺点 二、康复团队的组成 、学

17、科间团队 、学科内团队 康复医师 physiatrist 物理治疗师 physical therapist 作业治疗师 occupational therapist 言语治疗师speech therapist 支具治疗师O/P therapist 心理治疗师psychologist 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 康复护士 rehabilitation nurse 三、团队会议 定义 会议形式 四、康复团队的工作特点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 康复团队组成的康复治疗组 初评 各种专业人员对患者检查评定 康复医师归纳总结治疗计划 各专业组分别实施计划 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康复医学的工

18、作方式 中评 治疗中期,各治疗组再检查评定 康复医师修改、补充、调整治疗计划 各专业组分别实施计划 末评 治疗结束,康复团队共同对康复效果总 结,提出下阶段或出院后康复治疗意见 多学科合作多学科合作 康复医学科 呼吸科 运动医学科 内分泌科 骨科 风湿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神经外科 泌尿科 心胸外科 老年医学科 心脏科 康复治疗的基本途径康复治疗的基本途径 改善:通过康复治疗改善功能 代偿:通过矫形器或辅助具放大或增强功 能 替代:通过器具替代生理功能 康复医学发展的机遇康复医学发展的机遇新医改政策新医改政策 正式出台(正式出台(2009-4-6) 预防、治疗、康复并举,确定康复医疗的地位 医

19、药分开,凸显医疗的价值观 医生多点执业,改善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困境 强调基本医疗,康复纳入医保指日可待 强调本科与专科并举的教育策略,给大专层次康 复治疗师培训提供活力 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为康复专科医院发展提供政 策支持 学科队伍日臻成熟学科队伍日臻成熟 高级职称人员迅速增加 学科队伍人员日益扩大 康复设备逐渐普及,出现高精尖发展的趋 势 重点学科重点学科不断增加 硕士、博士点日益增多 为何要发展康复医学为何要发展康复医学 四大医学支柱之一 社会需求巨大,稳定的发展方向 经济效益突出 社会效益突出 提升临床学科的医疗水平 容易获得国际合作与资助 国内的新兴学科,起点较低 常见的临床范畴常见的临床

20、范畴 1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截瘫/四肢瘫、偏瘫、儿麻、外周神 经损伤等。 2骨关节损伤/手术/疾病 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 软组织损伤和病变 常见的临床范畴常见的临床范畴 3内科 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老年性疾病、呼吸 系统疾病、冠心病等。 4慢性疼痛 躯体性、神经性、内脏性、幻觉性 慢性疼痛综合症等。 中西医结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中西医结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 趋势趋势 传统康复治疗学:在研究中趋向现代化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中医药、针灸、推 拿按摩等传统康复治疗手段与现代康复治 疗相结合,提高了功能康复的效果,这也 是中国在康复医学中的一项优势。 中西医结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中西医结合是

21、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 趋势趋势 以中西医结合疗法(耳压疗法、气功、经 皮电神经刺激法等相结合)治疗脊髓损伤 幻觉痛,疗效较好;又以督脉电针加电体 针治疗脊髓损伤,对改善运动功能、减轻 痉挛、改善对大小便的控制,都有较好效 果。 中西医结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中西医结合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 趋势趋势 手法治疗脊柱疾病是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手 段,在促进传统康复治疗现代化过程中, 研究证实颈腰腿痛患者推拿后血清中内啡 肽含量升高。另一项研究通过临床解剖学 和生物动力学的实验分析,为安全而有效 地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提供了科学证据。 21世纪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世纪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 运动控制训练 康复机

22、器人 意念性运动 全面康复 总体情况总体情况 康复医疗技术发展薄弱 康复医疗潜力巨大 政府与民众康复意识逐渐加强 康复医疗是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发展的机 遇 康复医疗是二级医院发展的机遇 康复医疗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机遇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的生理效应 二、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三、骨与关节的生物力学 四、肌肉的生物力学 五、肌腱和韧带的生物力学 六、周围神经的卡压和牵拉的生物力学 一、运动的生理效应 运动是躯体活动的标志, 运动的表现形式: 位移+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 运动对生物体的作用:影响器官、系统、 RNA、蛋白质、酶、激素等

23、。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的生命是没有活力 的生命。 (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三)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四)运动对关节代谢的影响 (五)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六)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七)运动对肌腱的影响 (八)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1)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2)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3)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2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1)窦性心动徐缓: (2)运动性心脏增大: (3)心血管机能改善: 1运动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骨骼肌收缩,耗氧量明显增加,心血 管系统对此作

24、出反应,提高心输出量。 目的增加血液供应,满足肌肉组织的 氧耗同时运走过多的代谢产物。否则 肌肉运动就不可能持久。 (1)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变化: 心输出量对急性运动反应非常敏感,目的 在于迅速适应机体活动需要。 运动初期心输出量快速增加,之后缓慢递 增并逐渐达到稳定,此时机体血流状态与 肌肉活动的代谢需求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_x000C_运动时,由于肌肉的节律性舒缩和呼 吸运动加强,回心血量大大增加,这是增 加心输入出量的保证。在回心血量增多的 基础上,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 此心输出量增加。 (2)肌肉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变化: 运动时增加的心输出量并非平均分配给各 个器官。通过

25、体内调节机制,心脏和参与 运动的肌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不参与运 动的骨骼肌及内脏的血流量则减少。在运 动伊始,为保证心脏及运动肌血流量,皮 肤血流量减少,但随着运动的进行,肌肉 产热增加,体温升高,启动体温调节机制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皮肤散热。 _x000C_运动时各器官血液量的重新分配具有 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即通过减少对不参 与活动的器官的血流分配,保证有较多的 血流分配给运动的肌肉。 (3)运动时动脉血压的变化: 运动时的动脉血压的变化取决于心输出量 和外周阻力两者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与运 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等有关。逐增强度的运 动开始阶段,收缩压由安静状态迅速升高 ,之后随着运动强度

26、的增加而增加,最高 可达到200mmHg以上,尽管此时总外周阻 力有所下降,但是舒张压维持稳定或轻度 增加。 在运动方式方面,动力性运动时,由于心输出量 增加,外周血管总阻力变化不大,故血压升高, 但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 增加幅度较小,但由于肌肉持续收缩压迫血管和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使外周总阻力,故血压升高 以舒张压为明显。 2. 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适应 经常进行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使人体 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 良好的适应,进而提高工作能力。 (1)窦性心动徐缓 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性练习 可使静息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项目 运动员静息心率可低

27、至40-60次/分,这种现 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窦性心动徐缓是经 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窦 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 (2) 运动性心脏增大 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 性增大的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 力储备高。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 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经常进行耐力性练习的人,其心脏增大是 以心室腔增大为主,心容积增大,但心室 室壁却不增厚或仅轻度增厚;经常进行力 量性练习的人,其适应表现在心室壁增厚, 而心腔不扩大或稍有扩大。 ()心血管机能的改善 静息时,一般人与运动员的心输出量无多 大区别,由于运动员的的心率较低,故每 搏输出量较大。从事最大运动时,两者的

28、心率都可达到同样的高度,但运动员的每 搏输出量较大与心输出量比静息时的增加 要明显高于一般人,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 较大与心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 的适应。 此外,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其心肌纤维也 会变粗变壮,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运动训练不仅使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 良好的适应性,还可使心血管系统的调节 机能得到改善。训练有素者的心血管机能 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运动开始后能 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功能以适应运动的需 要,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时,通过神经 体液的调节可发挥心血管系统的最大机 能潜力,充分动员心力储备,运动后恢复 期短 (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可增加呼吸容量,改善氧的吸入

29、和二 氧化碳的排出。 VO2max:在运动中,一般是随功率的加大 每分摄氧量逐渐增加,但当功率加大到一 定值时,每分摄氧量达到最大而不再增加, 此值称为最大摄氧量(VO2max), VO2max绝对值:L/min VO2max相对值:mL/kg min 主动运动可改善肺的弹性与顺应性。 膈肌训练有利于肺容量的增加 运动过程中携氧量、供能过程的非稳态期 、稳定状态及运动结束的恢复期的变化。 (三)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运动是由骨骼肌在神经支配下完成的收缩 和舒张动作,肌肉和关节的运动类型与肌 肉的配布、关节的形态、神经冲动的强弱 有关。 骨骼肌功能分类:型慢缩纤维,又称红 肌,即缓慢氧化型肌纤维;

30、a和b型快缩 纤维,又称白肌,即快速-糖原分解型肌纤 维。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1、相对低强度的反复收缩,增加线粒体的质、量 ;能量释放酶;提高电子传送能力;肌纤维稍有 增粗,以红肌纤维改变为主,肌肉的耐力增加。 2、力量运动时,每一肌纤维横断面积范围内增加 力的负荷,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以白肌纤维为 主,蛋白合成能力加强,分解降低,线粒体数量 相对减少,无氧代谢能力增强,肌肉单位时间内 的爆发力增大。 1、力量训练 2、耐力训练 3、爆发力训练 (四)运动对关节的影响 关节骨的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活动时的加压与牵 伸,站立位的重力使关节骨受压,肌腱的作用在 于牵伸,这两种力直接影响关节的形态与

31、密度。 临床中,关节附近的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应及 时正确地应用运动疗法,以刺激软骨细胞,增加 胶原和氨基己糖的合成,防止滑膜粘连和血管翳 的形成,从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关节功能。 运动提供的应力使胶原纤维按功能需要有规律地 排列,促进关节骨折的愈合。 (五)运动对骨代谢的影响 1、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像 骨骼的密度与形态取决 于施加在骨上的力,运动可增加力,可刺激骨生 长、骨量增加。 2、应力与骨重建 机械性的骨重建需要很高强度 的水平应力刺激,但应力高于某一值时,才可引 起皮质骨钙的沉积,增加骨量;相反,水平应力 过高或过低,则抑制骨重建。 3、运动对雌激素的影像 运动使绝经后的妇女雌 激

32、素水平轻度增加,从而增加骨钙的含量 (六)运动对肌腱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肌腱的结构与力学性质有长期 的正面效应 (七)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 运动时加强脂肪酸的氧化,可提高脂蛋白酶 的活性,可提高葡萄糖的利用度,改善脂 代谢。 (八)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中枢神经调控全身器官,同时周围器官输 入信息以保持中枢神经的紧张度与兴奋性 。 运动是中枢神经最有效的刺激形式,可以 提高神经活动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反应 性。 运动可调节人的精神与情绪 二、制动对机体的影响二、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制动: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者限 制活动。 制动的三种类型: 1、卧床休息 2、局部固定(例如,骨折或脱位后的石

33、膏 固定) 3、肢体或躯体神经麻痹或瘫痪 长期制动可引起制动或废用综合征 制动是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最常见的保护性的医 疗措施,目的是减少体力消耗或脏器功能损害, 稳定病情,帮助疾病恢复。但是制动本身同时具 有负面效应,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过程,而且会 增加合并症,影响临床治疗。长期制动或卧床可 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加重残疾,因此要提倡运动 ,尽可能起床、站立、活动。 “有病均应休息”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认识误区 。 运动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手段,也是防治制动副作 用的主要方法。但是运动过分会造成机体强烈应 急,影响组织的修复和愈合过程,甚至影响机体 内环境的稳定性,造成病情恶化或生命危险。 正确处理这一

34、对矛盾是康复医学工作者必须面对 的挑战。 (一)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制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三)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四)制动对韧带的影响 (五)制动对关节的影响 (六)制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七)制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八)制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九)制动对皮肤系统的影响 (十)制动对代谢和内分泌的影响 (一)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十分迅速的,短期制 动可以导致血液循环功能迅速减弱;长期制动可 导致心血管失健,即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 1、短期制动的影响 (1)体液转移:正常人从卧位到直立位,500- 700ml体液从上身转移到下肢,谓之外周转移,这是 体

35、位性低血压的生理基础。直立位由于胸腔血容量 较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肺机械压 力感受器兴奋性低,从而导致心率增加,血管收缩 ,抗利尿作用明显。卧位则相反, 500-700ml体液从 下肢到胸腔,谓之中心体液转移。中心血容量“增 加”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压力感受器刺激增强,抗 利尿激素释放抑制,肾脏滤过率明显增加,血浆容 量迅速降低,导致利尿作用明显。 (2)血容量减少:由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力感 受器和心肺机械压力感受器代偿机制所致利尿作 用,卧床1-2h后血容量迅速减少,这是短时间卧 床所造成最明显的心血管改变,研究表明卧床24h 血容量降低5%,6天降低10%, 14天降低20%

36、,总 血浆容量可降低6-20%,心脏容量减少11%,左心 舒张末期容量减少6-11%,基础心率不便或增加, 每搏量和心输出量相应降低6-13%。这对心肌梗死 患者显然不利,造成非心源性的循环功能减退以 及相应的运动能力减退,患者在直立位时每搏量 减少更为显著,导致运动耐力降低。 (三)基础心率增加:卧床休息后心率每天增加 0.5次/分,20天后可从69次/分增加到79次/分,3-4 周后达到平坡(约增加4-15次/分)。心率反应与 血容量下降、每搏量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或交感神经张力升高)有关, 卧床后进行直立位活动时心率显著增加。左心室 舒张末期容量降低是每搏量降低的原

37、因,而不是 心肌收缩力降低。3天卧床使卧位到直立位的心率 增加比原先提高32%。一周后增加62%,3周后增 加89%。基础心率的增加将减少冠状动脉血流的 灌注。 (4)血流减慢:由于卧床后每搏量、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兴奋性、外周阻力及血液本身理化特性 的改变,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系列改变。卧床后 除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基本不变外,其余各动脉血 流速度降低。腹主动脉血流速度降低24.4%,股动 脉降低50%。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增加91%。动脉血 流速度降低,下肢血流阻力增加等血流动力学变 化为动静脉血栓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 (5)血栓形成:卧床后血容量减少,血液中有形 成分并不减少,红血球压积增高,血液

38、粘滞度明 显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凝聚力和血纤维 蛋白原水平增高,这些均为血栓形成提供良好的 土壤。卧床者血栓形成的机率明显增加。最常见 的是深静脉血栓、血栓性脉管炎和肺栓塞。脑血 管意外卧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是步行者的5 倍,受累肢体发生血栓的危险是非受累肢体的10 倍。白种人绝对卧床后深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极 高。冠状动脉硬化部位血栓形成和阻塞的机率会 大大增加,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和/或心肌梗塞。 (6)有氧运动能力降低:最大吸氧量( VO2max)是综合衡量心肺功能的最常用的 指标之一,直接反应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 。心输出量减少和心率增加与VO2max降低 有关。卧床休息对VO2ma

39、x的短期影响主要 来源于血容量的改变,长期影响主要来源 于肌肉功能衰退。 (7)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由卧位 转换为直立位时出现血压显著下降,表现为头晕 、头痛、出汗、心动过速、甚至晕厥,老年人更 为严重。卧床休息数天后即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机理尚未阐明。尽管循环血浆 容量降低和静脉回流不足而导致静脉容量增加可 以部分解释,但是补充血容量不能完全纠正体位 性低血压。有研究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有 关,例如心脏迷走神经活动降低,心脏压力反射 能力障碍等。体位性低血压关键性的预防措施是 采用坐位。 2、长期制动的影响 长期制动后心血管系统出现适应性调节 (1)心脏射血能

40、力下降:血容量降低、下肢 静脉顺应性增加、静脉血容量增加、肌肉 泵作用降低等均造成静脉回流减少,导致 心室充盈量降低,每搏量减。尽管心率轻 度增加,但播出量的减少抵消了心率增加 的影响,最终使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心输 出量下降导致氧运输能力障碍,使VO2max 降低。 (2)氧运载和使用效率下降:长期制动不 仅通过影响红细胞中的酶的活性而使起运 氧能力降低,并可使红细胞总量减少5-25% 。除降低氧的运输能力外,长期制动还可 使骨骼肌中线粒体总数下降11%,毛细血管 密度不变,但由于肌肉萎缩,毛细血管总 长度下降22%,这些的变化导致氧在肌肉中 的应用受限。氧运载和利用降低是除血浆 量和心输出量

41、因素外影响VO2max的次要因 素。 急性心肌梗塞最早的康复治疗就是采用坐 位,目前国际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卧床只 有1-2天,坐位使心房压力下降,阻断血容 量减少的诱因。坐位时心脏射血阻力降低 ,降低心肌耗氧量,坐位对改善肺循环和 通气功能以及改善情绪均有积极作用。有 依托的坐位并不增加机体代谢和循环的负 担。因此,对于病情稳定的心血管患者均 可采用坐位或半坐位。 (二)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卧床数周后,患者全身肌力包括呼吸肌肌 力也减退,加之卧位时胸廓外部阻力加大 ,弹性阻力增加,不利于胸部扩张,肺的 顺应性变小,肺活量明显下降;卧位时膈 肌的运动部分受阻,使呼吸运动减小;侧 卧位时,下侧肺

42、通气不良而血流灌注过度 ,可造成动静脉短路,导致通气/血流比值 的失调。 卧位使气管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粘附 于支气管壁,排除困难。侧卧位时下部支 气管壁附着的分泌物较上部位多,而由于 咳嗽无力和卧位不便咳嗽,分泌物沉积于 下部支气管中。 易形成坠积性肺炎、呼吸道感染。 由于卧床患者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这易 导致肺栓塞。 (三)制动对骨骼肌的影响 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血流量减少,氧供降低,肌肉 缺血缺氧,影响代谢,有氧活动减弱,无氧酵解 活动增强。 肌肉蛋白质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肌 肉蛋白总量下降。 卧床早期,肌质网对钙的摄取与释放增加,影响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制动引起的肌力下降与肌

43、肉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下 降。 制动引起的肌力下降与肌糖原及ATP的储备下降 有关, 总之 制动会引起肌肉废用、肌肉萎缩、肌力下 降、肌肉血管密度下降、肌肉代谢障碍。 (四)制动对骨质的影响 骨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的加压与牵伸,站 立位的重力使骨受压,肌腱的作用在于牵 伸,二者影响到骨的形态与密度。 制动可以导致骨质吸收和新骨形成的平衡 发生紊乱,表现为相对的或绝对的骨质吸 收超过骨形成,结果为骨钙丢失或骨质疏 松,异位骨化等。 (五)制动对韧带和关节的影响 长期制动可致关节周围韧带的刚度降低、强度下 降,能量吸收减少,弹性模量下降,肌腱附着点 出变得脆弱,韧带易于断裂。关节囊壁的血管、 滑膜增生,

44、纤维结缔组织和软骨面之间发生粘连 ,出现疼痛。继而关节囊收缩,关节挛缩,活动 范围减小,关节囊的缩短和关节制动于一定的位 置,使关节软骨接触处受压,关节软骨含水量下 降,透明质酸盐和硫酸软骨素减少。 慢性关节挛缩时,关节囊内和关节周围结缔组织 重构,软骨变薄,血管增生,骨小梁吸收 总之 制动可导致关节挛缩、关节退变 (六)制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长期制动感觉输入减少感觉异常、痛 阈下降。 长期制动感觉输入减少+社会隔离+原发 病或外伤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还可 引起认知、理解、判断、学习、记忆、协 调警觉性的障碍 总之 会产生感觉异常、痛阈下降、神经和/或精 神障碍 (七)制动对消化系统的影

45、响 胃肠神经功能异常:胃肠蠕动减弱、食欲 下降、排便困难、胃病 (八)制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卧床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增加钾、钠 、氮排出增加 卧床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卧位时的腹压减小不利于膀胱排空。腹肌无力和 膈肌活动受限、盆底肌松弛、神经损伤患者神经 支配异常而导致括约肌与逼尿肌活动不协调尿 潴留 尿排出的钙磷增加+尿潴留、尿路感染泌尿系 结石 总之 长期制动引起尿潴留、尿路感染、泌尿系 结石。 (三)制动对皮肤的影响 制动可引起皮肤及其附件产生萎缩压疮。 皮下组织和皮肤的坚固性下降。 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加速皮下脂肪的减少和皮肤 的角化。 皮肤卫生不良导致细菌和真菌感染。 大面积的压仓降低

46、血清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的降低血浆渗透压改变 液体向细 胞渗出、皮肤水肿。 (三)制动对代谢和内分泌的影响 1、负氮平衡:制动期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多 尿尿氮排出+食欲下降,蛋白质摄入减少低 蛋白血症、水肿、体重下降。制动4-5天,尿氮排 出增加,2周左右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下去。 2、内分泌的变化:卧床2-3天后,抗利尿激素分 泌下降,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雄激素水平 降低,血清胰岛素和前胰岛素C肽同时增高、糖耐 量减低(胰岛素利用下降所致),血清甲状腺素 和甲状旁腺激素增高或不稳。 3、水电解质改变:制动后高钙血症,可引起食 欲减退、腹痛、便秘、恶心、呕吐等。 三、骨与关节的生

47、物力学 (一)骨骼生物力学 (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三)骨与关节的运动 (四)人体的力学杠杆 (五)关节软骨生物力学 (六)骨痂生物力学 (一)骨骼生物力学 骨骼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力学支柱,承受各 种载荷,还为肌肉提供动力联系和附着点 。 骨组织:骨细胞、有机纤维、黏蛋白、无机 结晶体、水组成。 骨的变形:弯曲与扭曲 (二)应力对骨生长的作用 应力刺激对骨的强度和功能的维持有积极 的意义 有机体内,骨处于吸收与增殖两种相反过 程 骨骼尤其合适的盈利范围,应力过高或过 低都会使其吸收加快。 (三)骨与关节的运动 骨骼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旋转、线形位 移 骨骼的运动导致相应的关节运动: 旋转关节的滚动-滑行;线性运动关节 的滑行、牵引、压缩 1、骨骼旋转: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均可产生旋转 ,单轴旋转-解剖旋转;多轴旋转-功能旋转。 与骨骼旋转有关的关节运动:滚动-滑行 2、骨骼的线形位移:由作用与身体上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康复医学全套课程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