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综合题 专项练习题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观察图片,完成下列探究。材料一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成就示图 材料二淮南市公私合营发票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任选图中A(长春)、B(沈阳)、C(武汉)三地中的一处,列举其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并简述一五计划的意义。(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所学,写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并谈谈改造的完成有何影响。(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吃饭不花钱”的现象是因为农村生产关系作出了什么调整?并分析这
2、一政策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曾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人民网新中国的第一年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摘自 A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国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 B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1)材料一中的“剧本”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着哪一制度正式确立?(2)材料二中A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据材料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目的。(3)材料三中B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结合所学,它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据此,我国形成了何种政治制度?有何意义?(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是第一条完全依靠蒸汽动力牵引
4、运输的铁路线,也正是这条铁路的运营使越来越多人了解蒸汽动力的巨大优势,当时有人写道:“如此快的速度,使得教授和艺术家们周一还在利物浦做演讲,周二就到了曼彻斯特,周三就可以到达普列斯顿。”摘编自刘佳简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铁路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开始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
5、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指出材料一中为英国“依靠蒸汽动力牵引运输的铁路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并概括铁路发展带来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极大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材料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材料三法国文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
6、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大交换”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写出材料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中“A”所代表的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区别。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等方面的规定表明人
7、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材料二相传公元前451年和公元前450年,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定法典。前者制定了十个法表,后者补充了两个发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摘编自曹胜强世界通史教学指引材料三当我们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享受着法律制度带来的种种好处时,我们不能忽视查士丁尼的伟大贡献。正是他主持的法典编纂运动使得罗马法得以形成完整体系并流传久远。蒋来用查士丁尼的伟大贡献(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法典分别是什么?两部法典有哪些相似之处?(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部法典共同的历史价值。(3)材料
8、三中,作者认为查士丁尼的伟大贡献是什么?请结合所学史实说明。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摘自苏联史材料二列宁说:“你们怀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你们想从这一层一下子跳到顶层去,可是,我们说不行,小心一点,一步一步地干吧。”“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列宁认为“共产主义理想
9、无法一下子跳到顶层”的背景。并概括列宁“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的具体措施。(3)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你得出的规律性认知。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材料二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1)读材料一、这次会议哪一年召开的?地点是哪里?(2)读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读材料二、周恩
10、来讲话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4)读材料二、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8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朝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以来,地方主要官员多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为防止地方权力坐大,汉武帝采取有效措施使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地方政权的划界,就演变趋势而言,也越来越淡化山川形便,究其原因在于若地方政区地形过于险峻,易守难攻,易形成割据势力。摘编自丁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两大基本关系的剖析材料二自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以来,为加强皇权,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在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做文章:一是相权与皇权的关系;二是军事权力的掌控;三是对地方官员的控
11、制。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为“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采用的制度、汉武帝“使诸侯失去了地方治权”的措施及元朝最能体现“淡化山川形便”的地方政权划界的制度。(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明最高统治者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第一个问题?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的合理性。并结合所学
12、知识,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9“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材料二: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
13、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材料三: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4、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事件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二唐朝时,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友人前往长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据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中的“奈良城”属于今天哪
15、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国当时学习了唐朝哪些方面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发展对外关系?11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青年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值内忧外患之际,一批背负着祖国革新图强使命的十二三岁的孩童们迷茫而又态忑地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作为清廷教育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要到美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振兴衰落的中国那长长的辫子虽然还甩在身后,但他们早已不再是自卑怯懦的孩子,而是蓬勃健壮,活泼自信,在各个领域各个场合都光芒四射的有志青年
16、。摘编自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余东雄年仅17岁。人称“首义三武”的孙武、蒋翊武、张振武,分别只有32岁、27岁、34岁。被孙中山称为“熊一枪”的熊秉坤,率领敢死队猛攻楚望台军械库,时年26岁。摘编自朱国鑫辛亥精神与青年使命材料四欧议中之青岛问题至近日形势大变,我国朝野均奋起斗争,而北京学界尤为愤激,乃于昨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行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争到底。摘编自1
17、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中的文章北京学界之大举动(1)材料一中派遣“留美幼童”的举措与哪一近代化运动相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幼童”的根本目的。(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期间,清政府创办的哪一所学校,成为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3)材料三所说的“首义”指的是什么事件?首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革命的意义(政治、经济、思想任选两个角度作答)。(4)材料四中提及的“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对这次“大举动”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的青年们身上肩负的共同使命是什么?
18、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5年起,中国公开发行的报刊有了惊人的增加。由维新派人士创办的时务报,最盛时销路有万余份,几乎遍及中国本部所有省份。其广泛发行,应归功于部分省、府级的官方赞助。据报道,至少有11省的官员命令所属衙门和机构购买并研究主要的维新报纸。这些社会精英的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在受过教育的国人中很受关注。正如梁启超所说,报纸的目的首先是促进思想的交流,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1895年以后,社会精英的新式报纸变成了传播新政治意识的有力工具。摘编自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H年)(下卷)(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
19、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二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为救亡图存,维新派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 )B直到1895年,中国才出现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报刊。( )C维新派创办的社会精英式报纸促进了新的政治意识的传播。( )(2)根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报纸畅销的原因。并指出维新派创办报纸的目的。材料二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其宣传内容的转向展现了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轨迹。1918年后,新文化知识分子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
20、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号召以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摘编自王兰娟新青年杂志的“主义”转向(3)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中心任务,创办了一批覆盖全国范围的机关报刊。这些报刊对马列主义理论、国内外反法西斯斗争形势、民生民主建设等各方面展开报道宣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同时,它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谜语、漫画等宣传形式,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
21、响,开启了中共抗日宣传动员的强大攻势。摘编自匡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报刊宣传工作的特点(4)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共报刊宣传工作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抗日战争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报刊与时代关系的认识。13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西方列强肆意侵略留下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书写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互市高楼鬼岛连,挟山奇货通天智。洋烟流毒剧堪哀,茶药曷换洋米来。林昌彝广州采风杂感材料二(它)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也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所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赋”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农民小生产者的代表,太平天国起义者
22、受阶级的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以代替封建制度。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第4版)材料三陈独秀曾说:“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摘编自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材料四虚言造语都为假,却不道、朝内糊涂信了真。闯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只杀得、血流遍地尸堆积,最多是、小足伶仃妇女们。秋瑾集(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指的是英国发动的哪一场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在反对“洋烟流毒”方面作出重要贡
23、献的民族英雄是谁?(2)材料二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一重要文献?依据材料说明该文献无法行之有效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国上的割让”指的是战后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该战争中的哪一场战役?请举一例在这场战争中顽强斗争的民族英雄。(4)材料四描述的是“外洋”发动的哪一侵华战争?“闯成大祸难收拾”指的是哪一反帝爱国运动成为了列强发动该战争的借口?(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变化?14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
24、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材料二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
25、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国共合作成果中提到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2)阅读材料二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体是什么?其建立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中“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三年的军事较量”中战略决战的主要地区在哪里?(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15近代中国在中西新旧折冲的多重困境里,开始了步履蹒册的近代化历程,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最随人
26、转迭相递进。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该局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洋务派创张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治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
27、汝(光绪帝)何敢任意要为!诸臣者,皆我(慈禧太后)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竞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摘编自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1)分析材料一,谈谈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3)材料三中“康有为之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三请用一句话概括顽固派的主张。(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具有怎样的特点?16材料一:中国社会的早期是“封建”社会。我们需要先明确的是,“封建”这两个字,用来指秦始皇之后的中国历史是不合适的,封建就是封邦建国
28、,指的是政治制度中的分封制,这是周代的事。在周代封建制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又一个小的自治社会中,用老子的话说,是一个个“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个时代和后来欧洲中世纪的贵族时代很相似,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个分散的庄园之中,处于半自治状态,横向联系不多,纵向也没有一个能“一竿子捅到底”的政治权力。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进入帝制时代。社会运转规律完全改变。小自治体被打散,统一成了一个大共同体,政治权力纵向一竿子捅到社会最底层,国家直接控制每一个人,汲取能力空前提高,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非常独特的中国特色。秦到清这个时期的中国,很多特征是人类其他政治体绝无仅有的。李鸿章所谓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或者
29、是历史教科书所说的“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变局让中国不可回头地卷入全球经济新秩序中,整个社会的运转规律又一次发生了质变。在中国秦朝到鸦片战争当中的两千多年,则是我们都熟知的王朝兴替时期。也就是说,一个王朝建立一二百年后,就会“官逼民反”,出现农民起义,不久被另一个新兴王朝取代,如此循环不已。张宏杰简读中国史,有删改材料二: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
30、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虽然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信仰、规范和价值,但会不断流动改变。只要环境或邻近的文化改变,文化就会有所改变及因应。除此之外,文化内部也会自己形成一股改变的动力。就算是环境完全与外界隔绝,生态也十分稳定,还是无法避免改变。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有删改材料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文化每个人才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任何威胁文化价值的东西都变得像威胁基本生存物质比如食物和水一样严重,因此人们极不愿意忍受任何对传统文化的重大更改。历史上,文化总是对变化进行强烈的反抗。即使在今天,当科技的更新需要社会文化产生相应的变化时,这种抵抗也同样存在。不过科技
31、变革基本上还是被接受和受欢迎的,因为它们一般都提高了生活水平;然而文化变更则引起了恐慌和抵抗,因为它威胁到了传统的、人们已经习惯的价值和实践。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写出改变中国绝无仅有的两个事件。(2)根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受到临近的文化改变的实例。(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在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初中毕业生,我们如何积极应对文化和科技的巨变。(言之有理即可)第 11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1(1)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沈阳飞机制造厂或沈阳第一机床厂;C:武汉长江大桥。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2)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等。2(1)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33、设奠定了基础。(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等。3(1)斯蒂芬森。影响:缩短了交通运输时间;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2)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生产力的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3)原因:开辟海外市场。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1)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
34、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传播和交流。(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文献:拿破仑法典。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法律文献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系列法律文献有助于资本主义民主法治社会的确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3)区别:法国封建势力强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法国大革命是最伟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5(1)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相似之处:都属于成文法典;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都产生
35、了深远影响。(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2)都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都有助于了解人类的法制传统。(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3)贡献:主持的法典编纂运动使得罗马法得以形成完整体系并流传久远。史实: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欧洲民法基础。6(1)矛盾: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又不希望农民过的优厚;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或解放了农奴,却让农民高价赎买土地。原因: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背景:战时共产主义主义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体措施: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
36、小企业等。(3)认知:发展经济要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可过分压榨人民或应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等。7(1)时间:1921年;地点:上海。(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起义:南昌起义。(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8(1)制度:郡县制;措施:颁布“推恩令”;制度:行省制度(2)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明: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事件:设立军机处。(3)合理性: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
37、文化素质等。(任意两点即可)确立标志:隋炀帝设置进士科;(4)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9(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四渡赤水。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精神遗产:不怕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遗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等。10(1)鉴真东渡。日本。学习唐朝的制度、建筑、书法艺
38、术、文字、天文历法等。(2)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等。(3)坚持和平往来,积极学习别国的优秀文化等。11(1)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京师大学堂。(3)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实业热潮;思想: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5)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12(1) 未
39、涉及 错误 正确(2)原因:部分省、府级的官方赞助/官方赞助/地方政府站住/地方官员购买报纸(本句可以直接摘抄原句)受过教育的国人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社会精英的关注与支持。/因为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和寻求立国之道。(若该句从头到尾,从“报纸倾向于”一直抄到“立国之道”不给分。)目的:促进思想的交流,以实现国家的一体化。(该句的两个方面需要答完整才可得1分)(3)新变化: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时事政治/把民主与科学思想与政治结合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号召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实践。(从新青年一直抄到社会实践不给分)原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
40、利;五四运动的洗礼;新文化知识分子的不懈追求/杰出人物的推动;中华民国处于军阀混战(任答一点即可)(4)特点:覆盖范围广泛;宣传内容丰富;语言文字/形式通俗易懂;宣传形式多样化。(任答两点即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影响:影响广泛/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启了中共抗日宣传动员的强大攻势/有利于动员全民族抗战。(5)认识:(围绕报刊与时代关系作答)报刊反映时代风貌;时代现实决定报刊内容。13(1)鸦片战争;林则徐(2)天朝田亩制度;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以代替封建制度。(3)马关条约;威海卫战役;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5)中
41、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1)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分别指: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2)主体:以国共合作为主体。外部因素:日本大举侵华,要灭亡中国。(3)历史事件:重庆谈判。主要地区:辽沈、淮海、平津等地区。(4)启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等。15(1)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内部腐败,封建式的管理,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只学习技术,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3)戊戌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4)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16(1)事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鸦片战争(2)实例:新文化运动(3)如何应对: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敢于并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挑战;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 5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