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学校概况11 .定位与目标 51.1 办学定位51.1.1 办学方向51.1.2 办学定位51.1.3 发展规划61.2 培养目标81.2.1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81.2.2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10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11.3.1 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和措施 111.3.2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141.3.3 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162 .师资队伍182.1 数量与结构182.1.1 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182.1.2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202.2 教育教学水平212.2.1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 212.2.2
2、 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232.3 教师教学投入252.3.1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252.3.2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252.4 教师发展与服务272.4.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272.4.2 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292.5 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22.5.1 专任教师总量相对不足322.5.2 高层次人才数量相对不足 332.5.3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352.5.4 部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372.5.5 部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383 .教学资源413.1 教学经费413.1.1 教学
3、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413.1.2 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423.1.3 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423.2 教学设施433.2.1 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求情况 433.2.2 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 463.2.3 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47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473.3.1 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473.3.2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483.3.3 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493.3.4 培养方案的制订、执行与调整 503.4 课程资源523.4.1 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523.4.2 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523.4.3 教材建设与选用533.5 社会资源54
4、3.5.1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措施与效果 543.5.2 共建教学资源情况553.5.3 社会捐赠情况563.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563.6.1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投入不足 563.6.2 专业建设发展不均衡573.6.3 优质课程建设还需不断加强 593.6.4 社会资源利用率有待挖掘 604 .培养过程624.1 教学改革624.1.1 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 624.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与体制机制改革 644.1.3 教学管理信息化684.2 课堂教学684.2.1 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684.2.2 教学内容设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情况 694.2.3 教师教学方
5、法,学生学习方式 704.2.4 考试考核方式方法及管理 714.3 实践教学714.3.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714.3.2 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744.3.3 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754.4 第二课堂774.4.1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774.4.2 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814.5 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834.5.1 教学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升与推广使用不够 834.5.2 课堂教学有待改进854.5.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874.5.4 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有待深入推进 885 .学生发展915.1 招生及生源情况915.1.1 学校整体生源情况
6、915.1.2 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935.2 学生指导与服务945.2.1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945.2.2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1005.2.3 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1015.3 学风与学习效果1015.3.1 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1015.3.2 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1045.3.3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1045.4 就业与发展1055.4.1 毕业生的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105II5.4.2 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1065. 5学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1085.1.1 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1085.1.2 优质生源数量和部分专业生
7、源质量偏低 1105.1.3 部分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1126 .质量保障114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1146.1.1 质量标准建设1146.1.2 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1156.1.3 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1176.1.4 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1186.2 质量监控1206.2.1 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1206.2.2 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1236.3 质量信息及利用1256.3.1 校内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1256.3.2 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和反馈机制 1256.3.3 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1266.4 质量改进1266.4.1
8、 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1266.4.2 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1276.5 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1286.5.1 教学质量改进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286.5.2 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296.5.3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1316.5.4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尚需深入建设与利用 1327 . 特色项目134I学校概况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土木建筑特色鲜明,理、工、文、管、 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建设 的普通高等学校,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 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
9、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 服务基地。一、学校历史1956年 国家城市建设部设立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是新中国首批 建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是吉林建筑大学的前身校。1960年 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 科教育。1962年,因国民经济调整停办本科教育。1978年 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本科建制。1997年 学校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 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8年 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等级。2013年 教育部批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二、学校概况1 .办学规模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574名。其中,硕士
10、研究生833名。2 .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0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31人,具有 博士学位的191人。学校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 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录选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才、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 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测勘设计大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80余人次。3 .学科建设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建设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其中建筑学学科通过硕士学位教育评 估,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工 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11、领域5个。4 .专业建设学校开设本科专业48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首批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城乡规划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全国高校土建类专业教育评 估,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专业评估通过时间较早。其中建筑学专业获得建筑 学学士学位授予权。5 .创新平台学校拥有教育部、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批准认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中心、研究中心20个。“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建筑业发展与管理研究
12、中心 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平板显示驱动技术工程实验室“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东北建筑文化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省寒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 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节能控制高校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高校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北方城镇低碳建筑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 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研究基地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建重点实验室6 .科研成果
13、学校在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建筑防灾 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 (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30余项 省部级以上勘察设计奖励20余项7 .基础条件校园占地9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藏书129万册,2015年新增藏书4.6万册。教学实 验室(中心)18个。8 .党的建设学校党委常委成员8人,设置基层党委11个、党总支9个,下设基层 党支部61个,其中教职工党支部40个,学生党支部2
14、1个。学校现有党员 1479名(离退休278名),其中教工党员58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4.95%。 学校学生党员891名,本科生党员673人,占本科生总数的4.77%;研究生 党员204人,占研究生学生总数的26.53%。第136页1 .定位与目标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 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以党的建设统领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构建 了党委统揽、分管校领导主抓、党委部门贯彻落实、各学院党委具体负责 的整体联动、上下合力的办学工作机制,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学校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 发展规划科学,人才培养中
15、心地位突出,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家和吉林省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1.1 办学定位1.1.1 办学方向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唯实”的办学理念,培育“和谐、 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建校方略, 强化土建学科优势,引领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立 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 德品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土建 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艺等学科 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1.1.2 办学定位1 .办学类型定位:学校基本办学类型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十三
16、五”期间,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服务型现 代大学”为发展目标。2 .办学层次定位:学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水平。3 .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学校重点发展土木建筑类学科专业,积极发展 环境、材料、艺术、电气、管理与经济类相关学科专业以及文理类基础性 学科专业。4 .服务面向定位:学校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价值,以服务谋发展、求 支持。立足吉林、面向全国,重点培养建设领域专门人才。优先满足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先保障科技成果的域内转化,优先推进和引领城乡 基本建设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5 .发展目标定位:2015-2020
17、 年期间,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域内 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服务型现代大学”为发展目标。1.1.3 发展规划学校始终把科学确定办学定位作为办学顶层设计的核心,通过编制学 校章程和“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 展方向。学校根据不同时期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内在要 求,在不断总结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学校在国家和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发展空间和办学定位,并具体体 现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大学章程等重要文件中。“十一五”期间,学校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和更名 为“吉林建筑
18、大学”夯实基础为发展目标,在“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中明确了“强化土建学科优势,引领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根 本任务,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 力建设土建优势彰显、办学特色鲜明,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 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学校以实现更名为“大学”、为申请博士学位授予 权创建基础条件为发展目标,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 了“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由注重办学规模的扩张向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由注重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全
19、面提升学 校人才培养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 实力,实现更名大学和跻身省属重点高校行列的现实目标,为创建博 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奠定坚实基础”的发展思路。2013年,学校成功实现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目标后,在深刻总结 办学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按照 吉林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要求,学校在树立大学办学理念,推进内 设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入“外脑”,进一步拓展发展 视野,把修订吉林建筑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42020)和吉林建 筑大学章程做为课题立项研究,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 并委托对方负责监督评价
20、规划与章程的实施情况,展示了学校遵 循高等教育规律,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大学的决心。在2015年编制完成的吉林建筑大学章程和吉林建筑大学“十三 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学校将实现“学院”向“大学”的转型作为 “十三五”时期的核心任务,大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转变办学观念, 在思想观念上从特色办学向办学特色与水平并重转变,从专业思维向学科 专业统分结合转变,从择优支持向加强重点建设和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并重 转变;二是转变体制机制,着重从强调行政效率向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转变, 从统一管理向激发教学科研单位活力转变,从立足自我发展向开放办学转变;三是转变发展思路,办学重心从以教学为主向产学研协调发展转变,
21、 从注重条件建设向加强条件与队伍建设并重转变,从关注学生就业率向提 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并重转变。并进一步明确了“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特 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服务型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和 “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 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一 方面考虑体现学校仍将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 层次定位;另一方面强调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为宗旨,培养地方(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产出地方(行业)需要的 应用性成
22、果,大力开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服务活动,形成地方 (行业)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体现了学校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价值,以服 务谋发展、求支持的办学理念。1.2 培养目标1.2.1 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一、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 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 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依据1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23、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并进 一步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 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党和国家既 定的教育方针和相关要求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遵循和基本依 据。2 .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东北老工业基 地的全面振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率先建设,东北亚区域国际合作 的蓬勃开展都为学校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区域经济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创新保障,对学校人
24、才培养提 出了新的要求。3 .依据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国家和吉林省对住房和城市建设、建筑节能、能源发展和能源保障体 系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与学校主干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产业规划 中,明确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是建筑业及相关 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建筑类高校,通过强化科学研究、培养适应行 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行 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整体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建筑及相关产业的转型 升级,既是学校办学的主要职能,也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4 .依据城镇化进程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城镇化建设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
25、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 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必然掀起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热潮,促进房地产、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加快发展。新型城镇 化建设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强劲需求使得我校的理、工、管、艺等学科专业毕业生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均可大有作为。 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学校特色优势,为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级专 门人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难得机遇。5 .依据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国家和吉林省对住房和城市建设、建筑节能、能源发展和能源保障体 系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与学校主干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产业规划 中,明确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
26、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是建筑业及相关 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作为建筑类高校,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 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符合建筑业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既体现了学校办学的主要职能,也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1.2.2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一、专业培养目标学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 各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有关教指委制定 的部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相关规定,参照相关行业、企业标准和相关专 业人才执业标准,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专业教育
27、与注册工程师 执业资格教育有机融合,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品德养成教育有机融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四个融 合”人才培养思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 根本标准,按照专业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两条主线,制定了高级应用型专 门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理论课程强 调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性与通用性,专业课程的坚实性和灵活性,实践课 程遵循“渐进性、继承性、综合性、创新性”原则,树立大工程观教育思 想,紧跟行业发展形势,将“三实”人才培养特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 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知识的学习,还要训练
28、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擅长 技术的应用,具备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在生 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应用、经营决策、生 产服务等工作的人才。二、专业培养标准学校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在现行的 2009版、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 案中,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第二 课堂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毕业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作为专业标准认真贯 彻执行。课程结构体系方面,设置了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各平台根据专业标准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 各教学平台、模块既相互联系又逐层递进,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 全面发
29、展的共性要求。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1.3.1 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和措施一、坚持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校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本科办学工作中,把“以教学工 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内核,把人才培养作 为学校的根本使命。学校章程和各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党代会报 告、教代会报告和每年的党政工作要点,明确了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工作是人才培 养的经常性中心工作,学校把教学工作列为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重 要议事日程,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决策,并坚持每学年召开一次全 校教学会议,总结
30、经验,部署工作,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学校建立了校领 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经常到联系点调查研究,了 解教学一线情况,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巩固 了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从而确立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二、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2006年起,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背景,学校围绕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组织开展全校教育思想观念 创新大讨论,并在学校不同层次范围内,就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 和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从而确立了建设土建优势彰显、办 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育人为本、教育创新
31、、科学 发展和素质教育等先进理念作为指导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思想观念。2008年, 学校开展了新一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从而形成 了“两个转变”共识,即“由注重办学规模的扩张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 转变、由注重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并写入学校“十二五”事 业发展规划,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了 方向。2014年,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专业建设,继续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巩固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 试点,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工作设想并付诸实践,教育教学 改革不断推向深入。2015年,学校下发中共吉林建筑大学委员会关
32、于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 理办法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式纳 入人才培养过程,并从2013级在校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三、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教学体系运转灵活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和全面保障;成立了 教学委员会、质量办公室、院部评估中心等,保障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质 量提高;学校和各教学单位都建立了规范、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 严格执行;2001年以来,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院部评
33、估和专业评估,定期 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定期开展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学校把是否围绕教学工 作中心地位开展工作作为考核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的主要指标,把教学 质量作为教师考评、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四、完善教学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教学投入稳定增长学校建立了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在安排各项经费指标时,优先保证教 学经费指标,保障逐年稳定增长。学校坚持在资源配置上向教学工作倾斜, 优先安排教学基本设施建设项目,保证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 料购置费和教学专项经费等及时、足额投入,确保教学工作的需要。 五、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体制机
34、制改革。在2015年学 校二级机构调整和设置工作中,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发展要求增设了“教师 发展中心、质量办公室、院部评估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 中心”等二级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学校各职能 部门以服务人才培养为工作目标,围绕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了有利于方便 师生的各项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学校干部人事 管理、学团工作、财务管理、后勤服务部门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服务措施, 形成了支持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引导和保障广大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学,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确保人才培养这一 中心职能的实现。六、大力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努力优化
35、学生发展环境学校2010年整体迁入新校园后,制订并实施了2010-2013校园文化 建设工作方案,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大学特点、本校特色的校园精 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新校园新文化、新气象、新风 貌逐步形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书育人工作制度,制定进 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持续开 展优良学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学校制定校院两级教 学管理分工与衔接实施办法,使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 “管理年”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优化了学 生发展的服务环境。2010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被吉林省高校工委推 荐
36、到教育部参加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1.3.2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一、顶层设计重视教学工作,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强化学校在2015年修订的吉林建筑大学章程中写入了“学校以人才培 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 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等内容,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近十年来,在学校每年制 定的“党政工作要点”中,教学工作均排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学校在研 究决定本科教学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案的顶层设计中,始 终将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学校以“教学改革与质量建 设工程”项目为
37、抓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教务处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较为 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权威性和严肃性; 各院部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思路,深入教学改革,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打造 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优秀课程,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 才培养目标。二、本科教学经费优先投入,教学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学校优先保证教学经费支出并逐年递增。近三年,学校加大对本科教学 的经费支持,本科教学经费投入由 6361万元增至7955 万元,生均教学日 常运行支出由2213元增至2759元。目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6999 万元,是2
38、008年水平评估时的3.1倍,生均达到10000元以上,2015年新 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5722万元以上。学校每年本科教学经费占教育经 费的比例稳定在30%以上。学校每年除常规的教学经费投入外,还专门设 置200万元的“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工程”专门资金,用于质量工程项目 建设。三、教学管理制度日益完备,人才培养过程科学规范学校建立了职责明确、层级清晰、上下贯通的“学校-学院(部、中心) -教研室(实验室)”三级教学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工作标准,不断修 订、充实和完善工作制度,建设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科学规 范。现已建成较完备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并 逐步完
39、善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和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成了校院两 级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四、教师教学投入明显增加,学生学习风气显著增强学校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主 讲的本科课程占总课程门次的58%。广大一线教师和各部门员工积极参加 教学建设与改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近三年,承担各级各类教研课题246项,参 与各级各类教改项目研究与实践教师已达到2000余人次,参加各类学科竞 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已达到15000余人次,参与人数逐年增加。五、职能部门秉承服务宗旨,服务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学校职能部门一直秉承为学生
40、、为教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通力合作、 协调配合,积极服务教学。机关党委加强作风建设,努力营建服务教学的 氛围;人事部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加大教学投入;科研部门通 过加强科研管理,促进科研转化教学;教务部门保障教学有序、高效运行, 不断提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水平;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群 团组织大力开展校风、学风和师德建设。六、系列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落实教学质量建 设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先后建立了绩点学分制、弹性学制、分级 教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制度、班导师制度、优秀生调转专业制 度等管理模式。定期召开
41、教学研讨会,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成果在全校实践 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并取得了一批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成果。1.3.3 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一、领导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在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探索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领导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 究与学习,准确把握学校本科办学发展方向。学校于2001年设立高等教育 研究所,持续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先后完成了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地区性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规划课题土
42、建类高校专业教育与注册工程师执 业资格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在近三届吉林省教学 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3项。在内部开展研究的基础上,以开放的思想,采用合作研究方式,引入 外部研究机构,聘请高级专家,研究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2013年,学 校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多次邀请院校研究 专家刘献君教授、陈廷柱教授来校调研、讲学,共同研究、制定学校发 展战略规划和学校章程,把国内院校研究最新成果引入学校办学顶 层设计,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二、党政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学校明确规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日常教
43、学工作。学校历任党政领导始终将本科教育 教学工作列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对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设计与谋 划。近三年,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共48次,解决了一系 列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 三、工作机制保证本科教学学校成立了教学委员会,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监控。建立了 学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制度,具体指导、督促联系单位的教学工作,及时 协调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本科教学一线调查 研究或现场办公,通过听课、巡视、走访和校长信箱等方式掌握本科教学 状态,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召 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对
44、教学工作意见和建议,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学校领 导每学期至少听课5学时。近三学年,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走访达200 余次。2 .师资队伍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方略,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遵循质量与数 量并举、培养与引进并重的思路,以培育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塑造优 秀教学、科研团队为重点,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 激励人才发挥效能、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为基础,形成了一支水平逐步提高、 结构日益合理、能够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2.1 数量与结构2.1.1 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1名,外聘教师194名,全校各类在校生折合数 为16000名,生师比
45、为17.8:1。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为42周岁,45周岁以下 中青年教师占71%,高级职称教师占54%,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78%,外 校学缘教师占83%(见表2.1)。专任教师队伍能够满足本科教学基本需求。表2.1 近三年专任教师统计表指标项目2013年2014年2015年(目前)数量(人)比例(%)数量(人)比例(%)数量(人)比例(%)年龄 结构35岁29537.7227334.3824830.9636-45岁27935.6829937.6632039.9546-55岁18023.0219424.4321026.2256岁283.58283.53232.87表2.1 近三年专任教师统计表(续表
46、)指标项目2013年2014年2015年(目前)数量(人)比例(%)数量(人)比例(%)数量(人)比例(%)学历 结构博士13917.7716020.1519123.85硕士42253.9742353.2743554.31学士17922.8917421.9115118.85无学位425.37374.67242.99职称 结构教授9512.1510012.5911514.36副教授26934.4028936.4031639.45讲师34844.5034543.4533541.82助教708.95607.56354.37学缘 结构本校14118.0313617.1313316.60外校(境内)62880.3164380.9865281.40外校(境外)131.66151.89162.00合计782794801学校现有专职实验技术和图书资料等教学辅助人员74名,其中专职实 验技术人员47名,图书资料人员27名。教学辅助人员平均年龄为45周岁, 45周岁以下人员占45%,高级职称人员占16%,外校学缘人员占73%。学校聘请校外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