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社 戏 课题社 戏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2教学目标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2.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3.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4.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教学重点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儿童叙述视角,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会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收集图片和资料。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戏曲是中华
2、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播放社戏视频) 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1.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
3、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2.相关知识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本文的线索是:看社戏。2.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用四字短语概括。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月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 豆;深夜
4、返回;再谈吃豆3.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明确】详写的是,略写的是。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4.“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八叔的船回来了;小伙伴们与“我”同去;双喜写包票。5.文章在记叙的过程中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渗透渲染着“我”的心情,请概括“我”看戏前后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明确】看戏前的
5、波折:盼望难过、沮丧欢喜急切、激动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失望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3)写“我”随母亲回平桥村省亲,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人物。第一层(1):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第二层(2):平桥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和不拘礼教的民情风俗。第三层(3):写在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为看社戏做了铺垫。第二部分(4-30)写去看社戏的全过程。第一层(4-9):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第二层(10-13):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第三层(14-21):写在赵庄看社戏。第四层(22-30):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偷豆。
6、第三部分(31-40)写看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2.第一部分(1-3):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铺垫:从民俗(鲁镇的习惯)入手,富于生活气息。同时为下文“我”随母亲归省做铺垫。(1)第1段介绍平桥村的环境有什么作用?平桥村“极偏僻”而且“小”,但却是“我”的乐土,可见“我”平时环境的单调枯燥。“离海边不远”“临河”“打鱼”为下文的钓虾、“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做了铺垫。(2)第2段的叙述表现了平桥村什么样的风俗习惯?一家的客人是公共的,一起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远客,家里就同意孩子们减
7、少工作,让他们一起玩。这表现了平桥村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的民情风俗。特别是小朋友之间没有等级制度,是平等的,更是民风淳朴的表现。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拟人:形象地写出了虾“呆”的特点,“决不惮”“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从心理、动作描写的角度,表现了虾的“呆”。把虾当人来写,绘形绘神。(3)“照例”二字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些虾一向都是给“我”吃,表现了农村小朋友的淳朴、好客。(4)“高等动物”这个词的使用有什么特点?真的是牛“欺侮我”吗?“高等动物”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既戏谑了牛,又写出了“我”的窘态。其实并不是牛欺侮“
8、我”,而是因为“我”一直生活在单调的读书环境中,离农村生活很远,所以见到牛很害怕,不敢接近。(5)如何理解小朋友们的“嘲笑”?小朋友们是善意的“嘲笑”,实际上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一方面表现了“我”的尴尬,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3.第二部分(4-30):(1)“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过渡,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平桥村乐事,引出下文到赵庄去看社戏的事。“第一盼望”突出社戏对“我”的吸引力之大。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表现了
9、“我”看不到社戏的沮丧心情。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渲染:再次渲染“我”沮丧的心情:“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只有我不开口”,为争取机会做铺垫。(2)看戏之前的波折有哪些?写这些波折有什么作用?看社戏前,遇到了三重波折:一是早上就叫不到船;二是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三是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这一波三折,极力渲染了“我”盼望看社戏的心情。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3)双喜的几句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突出地表现了双喜聪明机智、果断自信、考虑事情周密的性格特点。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对比:
10、“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的沮丧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写出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动作描写: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表现了小伙伴们熟练敏捷的驾船技巧、勤劳能干的品质和去看社戏时的急迫、兴奋的心情。(4)第11段作者是怎样来写月夜下的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在行船上看山这一特定的情景,“踊跃”在这里是跳跃的意思,使得静态的山呈现出动态;“淡黑”写出夜间山峦的颜色,“起伏”写出山连着山且高低不平的形态;“铁的”与“淡黑”一词相呼应,“兽脊”的比喻切合“起伏”;“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不写船行,而写
11、山跑,符合在船上的视觉状况,突出了行船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激动心情。(5)第11段和第1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月夜行船的感受的?是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从视觉方面,写了碧绿的豆麦田地,水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星星点点的渔火;从嗅觉方面写了豆麦和水草的清香;从触觉上,感到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从听觉上,写了婉转悠扬的歌吹。(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戏台的?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由整体印象到局部细节来写戏台。先从远处写月下露天戏台的朦胧美。“仙境”这一比喻生动贴切,表现了月色下“模胡”的戏台境界的美妙和“我”心情的愉悦。“红红绿绿的动”既与“
12、仙境”的比喻相合,又表示位置近了一些。停船的位置更近了,所以把台上人物的容貌、服饰、演唱动作都描写得清清楚楚、细腻传神。(7)既然文章题目是“社戏”,那为什么在看戏的过程中没有详细写社戏的内容呢?在看戏的过程中,作者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因为“我”所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戏的过程中与农家小朋友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家的自由生活。“社戏”只是一条线索,在课文中起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8)戏的内容是否很吸引人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戏的内容很无趣。作者写看戏的情况,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同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结合起来。“支撑着仍然看”“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
13、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表明戏的内容大家并不感兴趣。就连那“最好的一折”也不过只是“笑着看”,其余节目可想而知。(9)从第14-21段来看,“我”和小伙伴们对戏剧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可以说根本看不懂。那为什么还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来看戏呢?小伙伴们如此热衷于看戏,是因为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和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它本身更有吸引力。小伙伴们更在乎的不是戏剧的内容,而是看戏前后的那种快乐的氛围和感受,以及看戏途中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玩耍的那份自由和乐趣。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动作描写:“回望”表现了“我”对演社戏的赵庄的那种依依
14、不舍的心情。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照应:跟来时的“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相照应,也表现出速度的差异。(10)看戏后深夜行船的景物描写与前文去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有何异同?都是写夜航,而且是同一条航线。都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进行描写。但由于时间不同,光线的明暗也就不同;光线的明暗不同,所见的景物也就不同。看戏回来时,天黑了,人困了,所以使用概括叙述。这样写,既避免了与前文重复,又注意到了相互照应。(1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蹿”字表现了什么?运用比喻,新奇贴切,生动地表现出小
15、伙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高超,既富有童话色彩,又有水乡特色。“蹿”从正面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烘托出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悦心情。(12)第23段写到返途中遇到几个老渔父,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老渔父的“喝采”从侧面突出了船行之快和驾船技术的高超,“夜渔”呼应上文的“几点火”和“渔火”。(13)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表现了小伙伴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小伙伴“摸”“摘”“抛”“剥”“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摸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
16、真活泼,憨厚无私的品质。通过“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细心。(14)母亲为什么由“生气”转为“高兴”?这种变化表现出了什么?回来时过了三更,太迟了,所以母亲生气;后来看到孩子们平安归来,母亲放心了,也就高兴了。这种变化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不放心和牵挂之情。3.第三部分(31-40):(1)六一公公的责备有何特点?六一公公无意责备双喜等小朋友的偷豆行为,只是觉得他们踏坏了庄稼可惜。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2)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六一公公是一个淳朴乡民的形象。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
17、上说“这是应该的”,可见他并不是吝啬的人,而且还善解人意;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4.深入探究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而且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尤其在“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
18、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这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所以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四)深入理解人物形象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穿始终的人物?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明确】贯穿始终的人物:“我”;主要人物:双喜。2.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明确】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19、;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3.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老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
20、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4.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5.揣摩语句,感受童真童趣。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仔细揣摩文中相关语句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明确】
21、“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明确】“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3)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反映了“我”既觉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4)品评“偷豆”一节,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
22、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5)“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怎样理解?【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作者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资料链接】鲁迅作品社戏原文
23、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戏,但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对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风景、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双
24、喜:聪明、热情、机灵、能干、善解人意、做事周全桂生:热诚阿发:纯真无邪、憨厚无私六一公公:善良、淳朴、好客民风淳朴、人情美赞美与向往2 回延安课题回延安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10教学目标1.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教学重点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教学准备收集图片和资料。教 学 过 程备 注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战斗过十余年,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诗人兼剧
25、作家贺敬之,为延安写下了一首诗回延安。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测他若干年前在延安待过。当他再次回到延安,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1.作者作品贺敬之,出生于1924年,山东枣庄人,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2.写作背景 1956年,贺敬之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他见到了热情的乡亲,目睹了延安的新貌,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这首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厚。3.相关知识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
26、,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真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诗歌共分为五节,这五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节:回延安,抒写重返延安时的激动心情,以及见到延安亲人时的喜悦之情。第二节: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第三节:话延安,描写与亲人欢聚时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第四节:看延安,描述延安城的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节: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2.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情感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
27、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表现情感的?【明确】动作描写。“抓”“贴”等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搂”字,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唱”“笑”“招”具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强烈、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想念。2.第二节中,“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连举两个地名,表现出延安人民当年相送、今日远迎的深情。“回家”表明诗人将延安当成自己的家,诗人深感延安人民的至情,觉得回到了久别的家中,由此自然过渡到回忆当年的延安生活。3.第三节是如何
28、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场景的?【明确】首先,诗人通过描写延安的乡亲盛情接待诗人的场景表达炽热的感情。如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地上生起的木炭火等。接着,诗歌描写了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亲人团聚的亲切。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展现今日中国可喜的变化。4.第四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明确】排比、比喻。主要使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此外,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如“蓝天大明镜”,表达了作者浏览新城的兴奋和喜悦。5.第四节把延安
29、比作母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把延安比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和对延安旧貌换了新颜的由衷喜悦和歌颂。6.作者在第五节中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明确】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节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7.品味精彩语句。 (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比兴。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
30、,以引起下句,比喻“我”与延安亲人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写出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起兴。上一节先说羊羔吃奶之事,以引出“我”吃延安小米、长大成人之事。写出了延安对“我”的恩情。下一节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文“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3)“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这四句诗生动地描写出亲人团聚的热烈场景,品析其特点。【明确】“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
31、炕上坐”是从视觉来描写的,通过富有地方色彩的物品和众人围坐的情景,营造出团聚场面的亲切气氛。“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是从听觉角度来描写的,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容“围得”,表现了来相见的人之多,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4)“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夸张、比喻。用“千万句话”极言话之多,以“长江大河起浪花”说明亲人之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无穷无尽,展现出诗人与延安亲人热烈交谈的情景,体现了人们欢欣、激动的心情。(5)“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这两句诗反复使用“千万”“不够
32、”两个词,有什么作用?【明确】反复使用“千万”“不够”两个词,运用夸张,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急于看延安和把延安看个够的心理,表现出延安的变化之大。(6)“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这两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排比、拟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延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倍感亲切、印象深刻。(四)概括主旨,总结全文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明确】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
33、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五)深入诗歌,理解内涵1.这首诗具有怎样的民俗内涵?【明确】其一,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等,带有明显的陕北特色。其二,打上革命记号的新民俗。例如,“红旗飘飘把手招”“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枣园的灯光照人心”等描写,都带有红色意象,是那个年代的诗歌中经常见到的。其三,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行为和人物语言。例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团团围定炕上坐”“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等,都体现出陕北地方特色,具有民
34、俗意义。2.本诗是创造性地运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运用“信天游”的形式,有何艺术效果?【明确】其一,抒情性强。信天游本是抒情性极强的民歌,诗人离别十年后回到日思夜想的第二故乡延安,面对延安,面对延安亲人,毫无保留地直抒胸臆,情感直白、热烈、豪迈。其二,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域特色。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等,都是打上延安烙印的景象,具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其三,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如“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等,都是 “信天游”式的语言,虽有些 “土” 气,但诗作以此接了地气,为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六)链接生活,拓展
35、延伸组织青年沿着红色线路,追寻先辈足迹;通过网络,举办党史分享会;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广大青年在重温红色故事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感受今昔对比中激发唱响青春之歌的奋斗豪情。板书设计回延安抒写久别之情激动、喜悦牢记历史维护和平忆延安追忆过往生活感激、怀念回延安话延安描写热闹场面真挚、欣慰看延安描述崭新面貌欣喜、赞美颂延安歌颂光荣历史热爱、惜别3 安塞腰鼓课题安塞腰鼓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16教学目标1.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2.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高原人
36、的蓬勃生命力。3.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4.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抒情散文的诗意。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备 注 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断) 【描述画面】鼓槌落下的瞬间,空气仿佛被炸裂。百十个头系白羊肚手巾、腰扎红腰带的汉子敲打腰鼓纵情跳跃,鼓声咆哮、红绸飞舞、黄土荡天、气势磅礴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1.作者作品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
37、延安人,作家。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其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86年10月3日人民日报。20世纪80年代初,人到中年的刘成章开始专注于创作散文。当他远离家乡,面对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景象,他想到“安塞腰鼓”那踏破岁月、气吞山河的力量。他要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第一部分(14):写安塞腰鼓响动之前的情形。第二部分(527):写安塞腰鼓的响动,突出安塞腰鼓的鼓声和舞姿是生命和力量的赞歌。第三部分(2830):写安塞腰鼓戛然而止后的
38、寂静。【朗读提示】第一部分应满怀期待之情,读得沉稳些,中速而不乏力量。因为第一部分写的是腰鼓表演前的准备,腰鼓尚未敲响,后生们正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第二部分整体要读得激越、昂扬、饱满、迸发、快而有节奏感,刚健有力。这是根据腰鼓表演的特点和文章语言的特点决定的。第三部分朗读时要读出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轻声。因为这一部分描写的是腰鼓表演突然结束时人们的心理感受,大脑仍在回想刚才火烈的表演,心灵仍沉浸在表演的激情之中,还没有回过神来,场面上一片寂静。2.第二部分是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腰鼓表演的美的?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请找出来。(1)513段:磅礴的场面。(2)1417段:震撼的声响。(
39、3)1822段:击鼓的后生。(4)2327段:变幻的舞姿。分水岭:好一个安塞腰鼓!(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句中“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明确】“那么一股劲”是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
40、量?【明确】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明确】把“多水的江南”比作“易碎的玻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江南的婉约柔和。在对比中突出黄土高原的粗犷豪放,进而表现黄土高原所承载的安塞腰鼓的豪迈气势,表达作者对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生命力量的赞美。4.“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明确】人们看了震撼人心的腰鼓表演后,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从内心喷薄而出,因鼓
41、声而产生的丰富想象力还处于最活跃的时候,久久不能平静,热血沸腾的内心与“寂静”的黄土高原产生极大的反差,因而感到“陌生”。5.“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话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有什么好处?【明确】营造出一种在极热闹之后的极安静的氛围。文章开头写静,中间写腰鼓的喧响,最后又写静,这样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行文跌宕起伏,结构回环完整。6.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明确】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但是,“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
42、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7.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精彩语句。(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明确】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把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气势恢宏,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表达出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明确】
43、运用排比,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抒发了对安塞腰鼓强烈的赞美之情。同时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为后面腰鼓响起蓄势。(四)深入理解,引发共鸣1.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2.表现要冲破阻碍、束缚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3.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
44、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4.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安塞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古代战争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地消失了。这种于激情和力量中的仪式,却深深地根植于陕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陕北的乡间,腰鼓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于浪漫中宣泄生命的激情,于诗意中追求永恒的精神力量。“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
45、的精神象征。板书设计响动之前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安静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生命力量的颂歌 民族魂魄的礼赞气势磅礴的腰鼓响声震天的腰鼓后生搏击的腰鼓舞姿奇特的腰鼓安塞腰鼓响动之时响动之后世界让人感到陌生寂静4* 灯 笼课题灯 笼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见课本P19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4.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教学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教学难点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教学准备收集相关图片和资料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译文: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