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2016 年 4 月真题1、【单选题】、【单选题】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A:工作分析B:审议C:程序设计D:活动分析答案:D解析: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活动分析。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他的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2、【单选题】、【单选题】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A:学科结构B:教师C:学生D:环境答案:A解析:学科结构是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亦是课程现代
2、化的最基本的特征。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这种课程形态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学术性,结构性,专门性。学科结构的基本含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两个基本含义的统一。施瓦布和费尼克斯把第一中含义称为学科的实质结构把第二种含义成为学科的句法结构这样学科结构即实质结构和句法结构的统一。3、【单选题】、【单选题】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个倡导个倡导A:课程评价B:课程论C:教学论D:课程开发答案:C解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4、【单选题】、【
3、单选题】提出四个教学的提出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形式阶段”的是的是A:斯宾塞B:杜威C:卢梭D:赫尔巴特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联合(新观念与旧观念结合起来),系统(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方法(作业)。5、【单选题】、【单选题】“儿童与学科的统一的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儿童与学科的统一的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
4、这个过程就是,这个过程就是A:教材的心理化B:学科中心论C:教学的理论化D:教育的心理学化答案:A解析:为了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教材的心理化。6、【单选题】、【单选题】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这就是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这就是A:课程开发B:课程结构C:课程组织D:课程实施答案:A解析: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7、【单选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类型的是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类型的是A:发现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
5、合学习答案:A解析:意义学习类型有:下位学习(归属学习)、上位学习及并列结合学习。8、【单选题】、【单选题】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A:布鲁纳B:加涅C:奥苏伯尔D:斯金纳答案:C解析:奥苏伯尔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9、【单选题】、【单选题】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B:最近发展区C:学科结构D:有意义学习答案:B解析: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最近发展区。10、【单选题】、【单选题】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
6、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A:逐渐分化原则B:综合贯通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答案:D解析:赞科夫新体系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是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11、【单选题】、【单选题】提出为提出为“完满生活完满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的教育家是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斯宾塞C:夸美纽斯D:派纳答案:B解析:教育家斯宾塞确立了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12、【单选题】、【单选题】
7、以下不属于布卢姆以下不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领域是的领域是A:动作技能领域B:认知领域C:情感领域D:知识领域答案:D解析: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13、【单选题】、【单选题】18591859 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有价值”的命题,所明确提出的问题属于的命题,所明确提出的问题属于A:课程选择B:课程开发C:课程评价D:课程实施答案:A解析:1859 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
8、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所明确提出的问题属于课程选择。14、【单选题】、【单选题】“示范示范”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提示型教学方法B:自主型教学方法C:程序教学方法D: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答案:A解析: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示”,“展示”,“口述”。15、【单选题】、【单选题】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称为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称为A:价值观B:技能C:方法D:原理答案:D解析:原理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16、【单选题】、【单选题】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称为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
9、所组成的课程,称为A:综合学科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必修课程答案:C解析:“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17、【单选题】、【单选题】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A:“要素课程”说B:“泛智课程”说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D:功利主义课程论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泛智课程”说。18、【单选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是以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是A:相关课程B:经验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答案:B解析: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19、【单选
10、题】、【单选题】科学科学-技术技术-社会课程(社会课程(STSSTS 课程)属于课程)属于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儿童本位综合课程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答案:D解析:社会本位综合课程指以源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其课程哲学是“社会改造主义”。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范例:轮形课程,STS 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STS 课程代表的是科学技术社会课程,它是 80 年代以来国际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向20、【单选题】、【单选题】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A:广域课程B:经验自然主义课程C:环境教育课
11、程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答案:B解析: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以儿童当下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或称“经验本位综合课程”,“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范: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德国的“乡土教育论”与“和科教学”,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21、【单选题】、【单选题】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运作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属于属于A:课程计划B:课程采用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C解析: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
12、表明,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常常会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的变化对理解的课程作出调整。22、【单选题】、【单选题】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的课程实施模式是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的课程实施模式是A:“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B: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C: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D:信息加工模式答案:C解析: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的课程实施模式是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23、【单选题】、【单选题】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环境的特征和A:学区的特征B:教师的特征C:教学的特征D
13、:校长的特征答案:A解析: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学区的特征。24、【单选题】、【单选题】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依据的评价是划之间比较依据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量的评价答案:B解析:总结性评价是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依据的评价。25、【单选题】、【单选题】根据评价使用的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将评价分为根据评价使用的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将评价分为A
14、: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B: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C: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D: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答案:C解析:以评价使用的方法为准,把评价分为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26、【单选题】、【单选题】本质上受本质上受“科技理性科技理性”或或“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哪种基本取向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哪种基本取向?A:学科取向B:目标取向C:过程取向D:主体取向答案:B解析:目标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
15、进。27、【单选题】、【单选题】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是A:国际性与民族性B:平等与高质量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D: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答案:A解析: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质。28、【单选题】、【单选题】把课程视为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化的程序,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A:多元主义B:大众主义C:民主化D:程序主义答案:D解析: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16、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程序主义。29、【单选题】、【单选题】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这反映的是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这反映的是A:多元主义B:大众主义C:民主化D:唯科学主义答案:A解析: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这反映的是多元主义。30、【单选题】、【单选题】体现体现“学习者中心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情境中心”和和“问题中心问题中心”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特征的建构主义教
17、学模式是式是A:程序教学B:情境教学C:随机访问教学D:支架式教学答案:B解析:情境教学(1)内涵: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2)基本要素: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31、【简答题】、【简答题】简答实践性课程的内涵及本质。简答实践性课程的内涵及本质。答案: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作者,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18、,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所构成,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是对“实践兴趣”的追求。32、【简答题】、【简答题】简答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一般原则。简答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一般原则。答案:(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4)有许
19、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33、【简答题】、【简答题】简答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简答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答案:(1)首先,提示教学方法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2)其次,提示型教学方法有助于人的接受能力的发展,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3)再次,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提示型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注入主义”,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学习。34、【简答题】、【简答题】简答在认识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需要认识课程变革的哪些特征。简答在认识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需要认识课程变革的哪些特征。答案:(
20、1)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2)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3)课程变革的复杂性。(4)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35、【简答题】、【简答题】简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简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案:(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36、【论述题】、【论述题】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
21、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第一,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关系层面;第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是说拥有同等的价值;第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成为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充实或改善选修制度是 20 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基石,各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从内涵发展看,在初中阶段有尽量扩大学生自选学科机会的趋势。在高中阶段有扩充综合性的新学科、形成特色课程的势头,主要表现在设
22、计多样的自选课程,形成与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对应的课程;在普通科中注重职业教育的课程,在职业科中引进“综合选修制”;新设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新学科;设置学分制高中课程。37、【论述题】、【论述题】古巴和林肯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划分时,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古巴和林肯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划分时,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本质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的本质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际展开论述。答案:第一代评价的本质: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第一代评价的基本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
23、量数据。第二代评价的本质: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第二代评价的基本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第三代评价的本质:是“判断”。第三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38、【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
24、题】有人曾经对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描述:有人曾经对课程与教学的目标有这样的描述: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教育基本上是一个演进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过程。而且,它是渐进生长的,它扎根于过去而又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目的,不管它们是什么,都不能看成是有机的过程。在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目的,不管它们是什么,都不能看成是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将它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不是预先存最终目的;也不能武断地将它们插到后面的教育过程中去。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不是预
25、先存在的。目的是演进中的教育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教育过程的某些具体阶段的或任何外在的。目的是演进中的教育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教育过程的某些具体阶段的或任何外部东西的方向的性质。它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挑战性,而不在于它们的终极状部东西的方向的性质。它们对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于它们的挑战性,而不在于它们的终极状态。态。请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理论,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请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理论,对以上材料展开分析。答案: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四种典型的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该材料反映的是生成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内涵:在教育情
26、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生成性目标取向的本质: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景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的优势:取消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将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内在统一起来了。学生有权利也能够决定什么是值得学习的,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这个过程是持续终生的,从而促进终生学习。生成性目标取向的局限:(1)意味着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2)教师即使有能力也不一定采用,因为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3)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需要教师告知;(4)太开放,学生可能永远无法发现某些必要学科的适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