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CONTENTS 0101 事件背景事件背景 0202 事件经过事件经过 0303 历史影响历史影响 0404 后世纪念后世纪念 CHAPTER ONE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 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 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 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 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 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 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 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时代背景时
2、代背景 1928年12月29日凌晨,东三省一律改悬南京国 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是为东北易帜。至此, 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历史宣告结束。国民党 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导致 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感到危机感的关 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 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1929年6月15日至20日,辽、吉、黑、热四省 及哈尔滨特区军政大员齐集沈阳,参加张作 霖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并讨论中东路等有关 问题。7月7日,张学良赴北平与蒋介石晤谈; 10日,南京政府外长王正廷
3、亦被召至北平; 同日,张学良贸然派军占领“中东路”,并 将苏联的商船贸易公司、国家贸易公司等驻 华机构同时查封,搜查苏联职员,逮捕200 余人,此为“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中东路事件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于1930年10月、1931 年4月,先后两次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 两次大规模围剿(使用均为杂牌部队),均告 失败。1931年7月,蒋介石再次集中包括部分 嫡系在内的30万军队,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三 次围剿。第三次围剿,国军基本上能控制战场 局面,虽有损失,也不足以影响全局。而红军 在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却显得极为 被动,甚至接连受到挫折。 国共对峙国共
4、对峙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1931年5月底,广州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秘 密出访日本,三次会见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 “表示愿以东北权益博取日本军火”,但未得 到响应;陈友仁在日期间,还会见苏联驻日大 使寻求支持,也被拒绝。 1931年9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 讨蒋,并在天津设立“北方军事政务委员会”, 任命阎锡山、冯玉祥、韩复榘、邹鲁等人为委 员,统一北方反蒋武装。 国内混战国内混战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1931年,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 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1931年7月5日 前完成筑渠。7月1日中国农民愤而填渠毁坝, 日本警察以护侨为名开枪打死打伤中国农民
5、数 十人,一手制造流血事件。事后,日本歪曲事 实真相,在朝鲜各地煽动反华风潮,致使旅朝 华侨死伤数百人,财产损失无数。同时日本借 机增兵满洲,为武装侵略东北大造舆论。 日军挑衅日军挑衅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国民政府战争频繁,再加上各项建设事业 需费甚多,国库空虚, 严重财政赤字,但 仍将全国预算七分之一用于赈灾,使国家 赤字愈加增多。国民政府还通过赈灾公债、 美麦借款、加征税收、摊派捐款和社会募 捐等筹集钱款赈灾,至1931年底共筹集 6000余万救灾款。但湖北、安徽、江苏仍 爆发骚乱。 江淮水灾江淮水灾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 军突然袭击面前,除
6、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 均不战而退。1931年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 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此 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或宣布“独立”,或继续 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 宁、吉林、黑龙江3省大部分地区。虽有一部分东北 军加入了风起云涌的抗日义勇军,但东北寒冷的气 候和稀少的村落,抵抗运动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国民党政府的外交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 “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 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 的侵略方针;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波及日本,到1931年,
7、日本陷入极端 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对中 国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 和阶级矛盾。 日本方面日本方面 九一八事件背景 01 CHAPTER TWO 九一八事件经过 02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 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 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 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 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 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此事件由称 “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
8、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战争开始战争开始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 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 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 为国牺牲”。次日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对 天津大公报记者谈话时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 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 械,存于库房”。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 8000名守军被只有300左右的日军击溃。 溃不成军溃不成军 九一八事件经过 02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
9、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 “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 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 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 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 要驱逐锦州政权。”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 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越来越强硬。 锦州撤离锦州撤离 九一八事件经过 02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 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当时为了转移国际 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 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31日,依 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
10、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 尔滨保卫战。激战五天,自卫军丢盔弃甲,溃不 成军,撤往宾县。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战火蔓延战火蔓延 九一八事件经过 02 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 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 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 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 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 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 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战争结果战争结果 九一八事件经过 02 CHAPTER THREE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影响 03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 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 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
11、家在 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 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揭开二战序幕揭开二战序幕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 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 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 封建的社会。”“九一八”事变后,中国 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 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 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社会性质转变社会性质转变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影响 03 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的两大政党,九一八事变后, 随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民族团结也日益增强,
12、 两党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强,有力的促进了两党 的再次合作,从东北地区到西北地区,最后发展 到全中国,终于开创了团结御侮,共同抵抗日本 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新局面,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名族团结抗日名族团结抗日 九一八事件的历史影响 03 CHAPTER FOUR 九一八事件的后世纪念 04 199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 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 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 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阳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在辽宁辽阳市的白塔 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 作白塔会馆。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 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 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纪念场馆纪念场馆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