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637315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说文解字第一【内容简介】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说文解字周易 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也是国学入门之书。【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海州(今东海县)。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清华学校大学部国文教授。著有个

2、人诗文集踪迹背影等,出版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诗言志辨语文影及其他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中国歌谣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等,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与闻一多、余冠英等选编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19381939),与叶圣陶合作编著有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一) 说文解字第一【精彩赏析】识字是教育的初步。(这句话也说明了为什么作者会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的原因。不管是读什么书,首先要识字、理解字义,所以,识字是教育的初步,说文解字是本书的首篇。)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说明了说文解字这部书划时代的重

3、要意义,搜罗了史上识字经典,又兼收了随着文化发展产生的新成果,是重要的识字书。)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再次重申为什么说文解字对于研究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是工具,是门径,是做学问必经的第一步。)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便是象形的源头。(介绍了象形字的来源,引出下文,说明象形字与文字的区别。)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某声命物,某声便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只指

4、声音而言。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分析象形字与文字的不同,说起来,象形的字该叫“文”,是画出来的。)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说明了文字及字体的发展历程与原因,让读者了解小篆、隶书、行书等字体都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演变而来的。)(二) 【阅读收获】我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认知,大都首先来自于他优美清新的散文,他本人也确实以文笔清隽沉郁、冼练秀丽而著名。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朱自清先生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研究,所以才能深入浅出地写出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的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

5、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全书梳理与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洁精辟,深入浅出,通俗流畅,是经典训练的入门必读书,值得好好品读。周易第二【主要内容】这一章简述了周易的起源、发展和重要地位的巩固过程。从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到儒家借爻辞发扬儒家思想,到易传说卦序卦杂卦到逸易,一直到汉代,易上升为儒家六经之首。【精彩赏析】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先从民间对五行生克、阴阳八卦的信赖程度说起,很多人相信命运被一种

6、无形的规律影响着,由此引出周易的源起和发展。)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是很少的。商代农业刚起头,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牛骨头不缺少。到了周代,渐渐脱离游牧时代,进到农业社会了,牛骨头便没有那么容易得了,这时候却有了筮法。(讲述古代民间巫术的发展以及特点,人们对数字、奇偶、自然都存在着兴趣与好奇,还是相信有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这个世界。)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是一,断画“”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三。这样配出八个卦,便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是这些卦的名字。(从人们对数、理的迷信讲到八卦、六十四卦的来历和作用,这在古代社会,算一卦定吉凶,都很有权威的指导意义。)易

7、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tun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这个字后来解释为周易的专门名词。(说明从周易到易传如何汇集众说,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那整画“”是奇数,代表天,那断画是偶数,代表地。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阴阳的观念是从男女来的。(在算学里,天地万物的错列组合、万象分类都有规律可总结。)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按照如此总结与归类,八卦、六十四卦便能形

8、象而复杂地解释大自然和人世间一切现象了。)周易的经传都出自圣人之手,所以和儒家所谓道统,关系特别深切,这成了他们一部传道的书,到了汉代,已经跳到六经之首了。(解释了周易为什么在传统文化经典中地位之高,是经过了多年的演变,再加上圣人们的言论,成就了这部书的重要性。)【读后感想】现在依然有人在说:“凡事都是定数。”这个思想,在这一章中,作者也有提到。说这个“定”,就是前定的意思,这是很古老的信仰。那时说人生有数,世界也有数,数是算好了的一笔账,数又是构成世界、宇宙的主宰,比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数都起到重要的主宰作用。周易之所以在民间拥有重要的地位,除了从古代巫术演化而来之外,也在一代一代的传承

9、中,加入了圣人、统治者的很多哲学,逐渐地,也就成为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圣书。尚书第三【主要内容】本章介绍了尚书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本文涵盖了其内容分类、典故传说、历史地位等方面,让读者对这部经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精彩赏析】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开篇便对尚书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综述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从而对记言进行了阐释,说明尚书大部分是记录、照说的话写下来。)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雅言,是中国

10、最早的通用语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尚书因为是记录“辞”的书,所以书中的语句应该是当时通用的官方语言。)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的人制作,应该分别的看。(对尚书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以记言为主。记事,恐怕为后人所做,与前文略有区别。)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解释了“誓”“诰”“命”“谟”的属性特征,“谟”,可理解为计谋、策略的

11、意思。)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富力的增加,文化大开。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建筑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张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神的压迫,这叫做“德治主义”。(联系上文,分析了“鬼治主义”和“德治主义”的区别,德治主义是儒家创立的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q,著古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本段提到三个重要人物:阎若

12、璩,清代“汉学发轫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强调治学严谨,反对空谈;惠栋,清代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和经学家;丁晏,清中后期校勘学家,研究尚书,著尚书余论2卷,断古文尚书及孔传为王肃伪作。)【读后感想】王充论衡正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上”,一来指上古,二来指帝王,是说尚书为上古文献,记载的就是自尧舜禹经夏商周到春秋中期时代的政治思想、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尚书都是儒家学派政治学说的基本经典,是帝王们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圣书”。作者朱自清在这一章,介绍了尚书的发展经历,辨明了史上版本真伪,对我们研读尚书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诗经第四【主要内容】本

13、章主要介绍了诗经的由来和发展历程。诗歌的源头是歌谣,本是随口唱出表达心情的,后来逐渐被乐工收集、汇编,成为诗歌。到孔子时代,用诗来教化人们做人的道理,“诗三百”也便成为儒家“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提到的“诗言志”,这个“志”,便指教化的意思。【精彩赏析】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者悲伤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诗的源头是歌谣”,总领了诗歌的起源。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的文学代言,但诗歌最初却只是人们为了表达情感,哼唱出来的,一唱三叹,引发共鸣,逐渐开始传唱。)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

14、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上古歌谣的分类,徒歌只是常用于表情达意的,庶人的作品先是在社会上流传,乐工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在朱自清朗读与诗中也写过:“诗出于歌,歌特别注重节奏,徒歌如此,乐歌更是如此。”)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记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便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介绍了诗歌的发展。因为有了文字,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徒歌才能被记载下来,乐工,就是古代专门掌管

15、音乐的官吏。)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诗经,原本是叫诗,共有诗歌三百一十一首,有六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所以只剩三百零五篇,称为“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便称诗经。)“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誌”,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最早是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后来逐渐越来越普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

16、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功夫。(举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卫风淇澳,后来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用来教化学生,是说随着历史的发展,诗经中的很多句子,被断章取义,脱离原意,成为了修养人性的励志文字。)赋、比、兴的意义,说教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以警诫自己。(赋、比、兴本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后来在“诗言志”诗教观影响下,赋予了这三个字教化的涵义。)【读后感想】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反映的多是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祭祖与宴会等方方面面的情感表达,在内容上,分为风雅

17、颂三个部分,在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三种。后来孔子概括诗经为“思无邪”,用来教化弟子,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诗经言辞简练,文藻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中很多篇章我们至今传诵,作者详细介绍了诗经的发展历程,这对我们学习诗经、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原诗含义等起到很大的作用。三礼第五【主要内容】介绍了“天地君亲师”所指代的内容,“礼治”的含义、“礼乐”的内涵和礼记的发展变迁历程,让读者对“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精彩赏析】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即,天、地、君、亲、师,下文对此做了阐述。)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

18、师是政教的本源。(这是民间祭祀的根本,也是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取向,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这些。)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对“礼治”的阐释,人人有分工,有所得,杜绝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情况发生,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算是政治制度。)地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与天生万物这个很古的信仰相对,天代表着能视听的上帝,地上的代表,则是天子,天子祭天祭山川,都是因为地的力量引起了信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19、,兄友弟恭,夫妇朋友互相敬爱,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说世间对人、事君、事父母、对待兄弟姐妹和子女,都应该有规矩有道理,人人都能守规矩,是风俗,也是生活的艺术。)乐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乐声的延绵和融和也象征着天地万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阐释“乐本”,让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没有贪欲,移风易俗,这样天下就顺治了。)“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做礼记。(介绍了礼记的由来,是一个广泛的名称,包括大戴记和小戴记,后世所称的礼记,多指小戴记。)【读后感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

20、三礼”,通常指周礼仪礼和礼记,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理论的总汇,也是古代中国社会道德规范。本章详细分析了“礼”“乐”“礼记”的深刻内涵,以礼治国,是一种政治制度,对臣民也是一种规范,人人知礼守规矩,社会自然好治理。有些理论直到当今社会依然适用,比如“礼治”,比如“乐”,我们常唱的“红歌”典型就是鼓舞人心、激发上进的“乐”。春秋三传第六【主要内容】从孔子见麟感伤、奋笔成书的传说故事开篇,写了春秋经春秋春秋三传的源起、异同及左传公羊传彀梁传等古籍的内容偏重与写作特点。【精彩赏析】“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作者对“春秋”做了解释,解答了很多人的疑惑,原来“春秋”本就是记事史书,现在也常用“春秋”

21、来表示年华、时光。因为古代很多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用“春秋”表示记事的书籍,各国都有各国的“春秋”,可理解为当代的“大事记”,但这两个字,却多增了几分文字的浪漫。)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他”指的是孔子,相传鲁春秋是孔子所著,为了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实际上,这部春秋,还有记载“孔子卒”后的事情,所以后人考证,这并非孔子所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对春秋历史意义的定位,这本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记录了二百四十二年的事迹,按照年月日记事,这被称为“编年

22、”。)左传公羊传彀梁传,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大概就是指的这一些。(是说“春秋”有劝惩的作用,比如孔子开门授徒,把经典教授给平民,他的弟子散在各地,又把这些思想再次传播出去,就是“春秋三传”里,记录、引用的孔子的言论。)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讲的是按照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的内涵,前者是人君的明鉴,后者是拨乱反正的程序,都是王道。)三传之中,公羊、彀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对“春秋三传”各自内容偏重的解析,公、彀以解经为主,所以嚼文嚼字很厉害,经过“秦火”

23、洗礼,都有残缺,到汉景帝武帝的时候,才有经师重新整理、传授。)左传这本书,汉代传为鲁国左丘明所作。(左传历来被后代讨论的很多,是一部仅存的古代编年通史,残缺很少。说作者是左丘明,后人也有争议。)左传这部书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对左传的内容、风格予以解析,认为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叙得头头是道,已经不易,叙得有声有色,更难这却正是左传著者所擅长的。(对左传著者及文字风格做出高度评价,好史笔、好文笔,将当时社会形态润饰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读后感想】通过这一篇的解说,我们对“春秋”有了明晰而深刻的理解

24、。原来“春秋”就是用来记录大事的,我们现在常说的“几度春秋”也是指代岁月,而当时就用“春秋”代指大事记,真有一番韵味在里头。作者分别对春秋的来历及春秋三传的内容、风格进行了解析,其中,对左传评价极高,说它记录君臣的话,从容委曲,意味深长,只是平心静气地说,紧要关头却不放松一步,这是极高的文学造诣,一切恰到好处,可见作者对这本书的欣赏,读了作者的这一篇,倒不禁想找来左传好好研读。“四书”第七【主要内容】介绍了“四书”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渊源,并解释了为什么按照大学论孟中庸的顺序贯穿起来,以及它们的内容及注解,再说明了朱子注“四书”的目的与意图,实则是为建立道统。【精彩赏析】“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

25、们口头上一句熟语。(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四书”“五经”的诠释。)“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解释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包含哪些古典书籍。大学中庸简称学庸,论语孟子简称为论孟。)只要囫囵吞枣地念,囫囵吞枣地背,不懂不要紧,将来用得着,自然会懂的。(古时候先生教书,并不解释,只是让学生背,背下来考科举就能用得上。即便不为考试,书中很多哲理的含义,到长大后也会在一瞬间明白。)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这是古时候读书人背书的原因,考科举是获得成功的敲门砖,建功立业、升官发财,最根本的是要考出个等级,才有资格。)“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

26、的定理。(古代学者推崇中庸的原因,因为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心领神会便可终身受益不尽。)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大学被认为是“垂世立教的大典”,被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这部书可以学到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这部书入手,不会走错了路。)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认为读懂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的精髓,也就能读懂中庸的心法。)中庸传授心法,正是道统的根本。(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指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道统”一词,最先由朱子提

27、出,认为孔子的学说是上接尧、舜、汤、周文王,并自命是继承孔子的正统。朱子将中庸加在大学论孟之后而成“四书”,给初学者打基础,实则也为建立道统。)【读后感想】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们了解了“四书”的来历、发展、增删、注释。“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所包含的哲理在当代依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穷理、修己的标杆,可见,读“四书”有益有必要,读经典常谈后更觉如此。战国策第八【主要内容】本章作者先是用大量笔墨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局势以及策士的兴起,继而引出他们的说辞,收录说辞的书,就是战国策的源起。

28、又提到了与战国策如出一手的隽永,并对之大加赞赏,也是了解战国的一本古史。【精彩赏析】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介绍历史背景,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聚财养众,明争暗斗,都想借机建立自己的势力。)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七雄虽然国力相对强大,但各自争强的现象愈演愈烈,都想称霸,因此局势很严峻。)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取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意思为,在争夺土地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布满战场;在争夺城池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遍布城中。)这是所谓的“好客”“好士”的风气。其中最高的是说客,是游说之士。(虽然各国局势

29、紧张,但是战争劳民伤财,而外交搞得好,就可能避免战争,所以游说于各国之间的策士就成为帝王争相收留的上客,只要有计有谋,能说会道就行。)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苏秦衣锦还乡后,家人对他的态度与之前的横眉冷目截然不同,纷纷巴结,奴颜屈膝,他不免出此感叹!)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策士进言,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足够的机智,就可能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们更侧重于研究揣摩帝王的心理。)人读之,则必乡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史上认为战国策记事内容有的荒诞,缺乏历史依据,但其文采

30、斐然,有较强的文学性,读来有趣。)【读后感想】我们通常认为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所编,实际上,这是一本收录战国策士说辞的书,并非一人所做,刘向编撰后,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才将其定名为战国策。本篇作者先是花大笔力介绍了战国时期历史背景,烘托出策士的重要性,所以才有后人将其说辞编撰,通过这些说辞,也能体现当时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而其语言生动,富于文采,又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战国策又被认为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古典史书。史记汉书第九【主要内容】这一章介绍了史记汉书这两部经典的由来、特点,说明为什么两者会被并称为良史的原因。要读懂本章,先要大体了解这两部书及其作者。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

31、公记太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采集传闻,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汉书又称前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班固东

32、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所以决心编撰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史迹的汉书。班固一生著述颇丰,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精彩赏析】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综述了史记汉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分析了二者的异同、偏重,总领全文。)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综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及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司马迁早年时游历全国,这样的经历,让他看到了好的史迹,听到了好的轶闻,成就了活的史料,也成全了他的思想,所以他编

33、撰的史记,叙述和描写都特别亲切有味。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最好写照。)天道的无常,世变的无常,引起了他的慨叹;他悲天悯人,发为牢骚抑扬之辞。这增加了他的书的情韵。(司马迁著史记,也为发抒内心的郁结,多了一些感叹,也是后世论文的人推尊史记的原因之一。)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因此让史记更多一些鲜活在其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司马迁及其作品的肯定与赞美。)史书叙汉事,有阙略的,有隐晦的,经他润色,便变得详明,这是他的独到处。(对班固的点评。说史书是一人所作,汉书为四人所作,班固删润旧文,“述而不作”,整理汉书,其实是有其独

34、裁之处的。)史汉可以说是各自成家。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总括上文,以此为结,对两本书评价极高,认为二书虽有所不同,但“所采者博,所择者精”,并称为良史,绝非偶然。)【读后感想】本章介绍了史记汉书两本经典的写作背景,对两书的作者写作背后的故事也进行了一番讲述,是经典常谈中较长篇幅的一章,也是写得很有深度和趣味的一章。从司马迁的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出“读书行路”的重要性,也懂得了立志发奋的坚韧。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的背后,都有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而史上留名,后人无数推尊拜读,便是对作者心血最大的致敬。诸子第十【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诸子之学的社会背景、发展趋势,儒、墨、道、法、阴阳

35、家等士阶级的代表人物,直至到秦相吕不韦开始统一思想,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典书籍的编撰,逐渐让诸子合一。【精彩赏析】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史里是稀有的。(开篇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势出现动荡,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时的情势产生种种主张,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各说各话,“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便成为可称哲学的“诸子之学”。)各“思以其道易天下”,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兴起与发展,“思以其道易天下”,出自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意思是各位士都以自己的思想、方法在思考,以求改变这个世界。)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

36、,是孔子。(说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老教书匠”,开创了儒家文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开始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被认为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注重人格的修养,认为凡事只问该做不该做,只重义,不计利。)他们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墨家的“兼爱”主义,墨家注重功利,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都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自然就是“道”,就是天地万物所以生的原理。物得道而生,是道的具体表现。(这是老学的根本

37、思想,也是庄学的根本思想,他们主张绝对的自由和平等,认为一切都须顺其自然。)吕氏春秋却不然,它是第一部完整的书。(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尝试联合许多门客合撰了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读后感想】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们认识了一个特殊的阶级:士。任何一个社会背景下,都会涌现大量的有才智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让自己的思想得以留存和传播,如果再能加以帝王圣贤的思想或言语,则更加重了主张的力度。百家争鸣,各有道理,也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有可取之处又不能唯一家而独尊。各家流派都有后来追随者,本文作为引导,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诸子学说的源起和

38、发展及各自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也是精选各家思想精髓,我们读罢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寻找相关古籍阅读,这便是导读最大的意义所在。辞赋第十一【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辞赋这种文体的起源于发展,以屈原的故事、楚辞离骚为始,引出九章赋篇文心雕龙两都赋二京赋三都赋等相关作品。【文学常识】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汉朝人集屈原等人所做的赋,称之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一般分为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散赋的最高形式是汉赋,汉赋又可分为大赋和小赋。【精彩赏析】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总领前两段,对屈原其人其事的介绍,引出楚辞离骚在辞赋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美人香

39、草”从此便成为政治的譬喻,影响后来解诗做诗的人很大。(美人香草,出自序,是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又将贤臣比作香草,从此,美人香草便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满腔委屈,千端万绪的,没人可以诉说,终于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离骚便是这样写成的。(史记屈原传中写“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再被流放,怀王糊涂,顷襄王又不能觉悟,国土日削,国势日危,他走投无路,只能把自己一腔愤懑记录下来。“离骚”二字,是“别愁”“遭忧”的意思。)远游开篇说,“悲时俗之迫厄兮,愿轻举而远游”,篇中又说,“临不死之旧乡”。(是说感受人间世俗扼杀人的自由,有想远游四方的愿望。总领下两段,介绍影响屈原思想

40、的流派,以庄学影响最大。)在未采用“辞”的名字以前,本包括“辞”而言,所以浑言称“赋”,称“辞赋”,分言称“辞”和“赋”。(到汉代,“辞”专指屈原、宋玉一类的作品,统称“楚辞”;“赋”单独被用做文体,是从荀子的赋篇开始。“辞”“赋”的合一,源自荀卿的再传弟子贾谊。)作赋专重写景述情,务求精巧,不再用来讽谏。这种赋发展到齐、梁、唐初为极盛,称为“俳体”的赋。(从东汉班固两都赋以来,后人纷纷模仿,赋体逐渐缩短,字句整炼,到了唐代,开始调平仄,讲对仗。)【读后感想】本文从屈原的故事入手,介绍了“辞”“赋”的发展史。正如作者所说,“赋”似乎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然有韵,但与文近,不算是诗。这一点,我们从

41、历代“辞赋”代表作中就可以看出,像屈原洋洋洒洒的离骚,既记录了自己的世系和生辰,还记载着他放逐的时期和地域,还引用神话、动植物作比喻,委婉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爱、对怀王的忠、对贤圣的向往,对群小的痛恨可见散文化的铺张更明显一点。读过本篇,了解了“辞赋”发展的各个阶段,便对“辞”和“赋”都有了相对明晰的理解,以致于到了现代的“赋”,依然讲究文采、韵律,兼具了散文和诗的性质。诗第十二【主要内容】这一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对诗歌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们都是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文章从汉乐府起笔,引出乐府诗,到五言诗、田园诗,重点介绍了陶渊明和谢灵运,再到“宫体

42、”诗,唐朝诗歌鼎盛期介绍了李白、杜甫、韩愈、杜牧、李商隐,一直到南宋苏轼、黄庭坚、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通过一一盘点,理顺出了清晰的诗歌发展的脉络,让读者看到各个时代诗歌各有特长。【精彩赏析】汉乐府的声调和当时称为“雅乐”的三百篇不同,所采取的是新调子。(从汉乐府说起诗歌的发展,汉乐府的新调子有两种:“楚声”和“新声”,屈原的辞为楚声的代表,新声则出于西域和北狄的军歌。)“十九首”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功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合于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到唐为止,这是五言诗的标准。(“十九首”指古诗十九首,由汉代文人创作,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评论它“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称为

43、“五言之冠冕”,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体现了当时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人们心灵的觉醒与追求,抒发了人生最基本的情感与思绪,浑然天成,生动真切。)他的诗充满了这种悲悯的情感,“忧思独伤心”一句可以表见。(是说阮籍,作者称他是“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诗”的人。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创作的咏怀八十二首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主要抒写了魏晋易代时期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表达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痛苦与愤懑,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作诗也只求明白诚恳,不排不典,他的诗是散文化的,这违反了

44、当时的趋势,所以诗品只将他放在中品里。但他后来却成了千古“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东晋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第一个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的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最爱游山玩水,常常领了一群人到处探奇访胜,他的自然哲学和出世哲学教他沉溺在山水的清幽里。(谢灵运,东晋诗人,山水派鼻祖,少年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佛经,并奉诏撰写晋书,著有谢康乐集,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两联四句才是谐调的单位,可以称为周期。这单位后来写成“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谱。(八句律诗的声律起源,这样的诗声调和谐富厚,又不至于太单调。)

45、绝句虽短小,贵含蓄,忌说尽。李白所作,自然而不觉费力,并且暗示着超远的境界,他给这新体诗立下了一个标准。(李白豪放不羁,他的歌行增进了七言诗的价值,绝句代表着新制,影响了唐代诗人们。)杜甫的影响直贯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没有一个诗人不发扬光大他的。(对杜甫的高度评价他,他继往开来,给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世界,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影响了后来大批的诗人,包括韩愈、李商隐、杜牧等著名的诗人。)诗体正变说起于宋代,唐、宋分界说起于明代,其实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便是进步,这些争论是都不成问题的。(总结诗歌发展的鼎盛期与特点,说明诗与文的区别,无论怎样发展,都是吟咏情

46、性、温柔敦厚的,都在中国文学史上散发着熠熠光辉。)【读后感想】这一篇理顺了中国诗歌发展历史,它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人类文化的传统之中,从乐府诗到五言、七言,是一种美好的语言艺术,标志着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精神文明越来越饱满,在历代诗人不断的承袭与创新中,诗在各个时代都散发着不同的智慧光彩。了解了诗歌的发展历程,再读那些经过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作品时,就会感受到厚重的精神力量,或愉悦、或优美、或悲壮、或凄切,也深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灿烂而无比赞叹!文第十三【主要内容】从商代的卜辞,到春秋时候的“辞”,再到战国时期的说辞,是早期的议论文,后来发展到记事文。到了汉武帝,盛行辞赋,铺张、排偶、用典,韩愈开

47、了文体宗派,经过欧阳修和苏轼的发扬,古文成了正宗。唐代发展出新闻体“传奇”,宋代有了“话本”,是白话小说的鼻祖。明代开始八股文取士,直到清末,梁启超“新文体”登峰造极,随着新文化运动兴起,胡适之等人提倡的白话文一直延续到新中国。【精彩赏析】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卜辞被称为“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殷商时代将占卜人的姓名、所问之事、占卜日期、结果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辞命,就是辞令,也就是说辞,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益很大,辞令非常重要。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便有了言语和辞命。)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辞是辞命,“达”是明白。孔子认为,语言先求其质,而后求文采,美的辞令必须能准确表达思想才有价值。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他主张“言必有三表”。(墨子“言必有三表”出自战国墨子非命上,“三表”指“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是三个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每章节重点概括.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