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

上传人(卖家):QXX 文档编号:763797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5.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第第六六单元单元古 人古 人情 怀情 怀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01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0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情感。(重点)课时目标03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难点)石壕吏导 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经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朝代。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

2、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百姓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来了解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知人论世识体【一】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走近作者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

3、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探寻背景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按照古人诗体的分类,汉魏以后的五七言歌谣、乐府古辞、拟题乐府、歌行诗、新乐府和其他五、七言古诗,都属于古体诗。古体诗的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少的只有二、三、四句,多的可达百句以上。每句字数也无严格限制,一般是五、七言,也有四言、六言、八言、九言、杂言。古体诗也要求押韵,但比较自由、灵活,对字词的平仄没有严格要求。它的语言自由,可俗可雅,对对仗也没有什么要求。

4、认识文体初读感知【二】朗读课文听名家朗读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暮投/石壕(ho)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y)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sh)。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y)/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y)。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诵读指导:这是一首古体诗,应用深沉的语调朗读。全诗可按照“二三”式朗读。五言古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五言古诗: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它

5、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五字句构成。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灵活自由,全篇均由五字句构成。石壕吏暮暮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墙走,老妇出门看。傍晚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我)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在夜里来抓人。老头儿越墙逃走了,老妇人出门察看。出门察看。译 文越过投宿疏通文意 吏呼吏呼一何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听妇前致词前致词:三男邺城:三男邺城戍戍。一男。一男附书至附书至,二男,二男新新战死。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已矣!矣!差

6、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差役大声吆喝多么凶狠!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凄苦!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听见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儿子(托人)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天,死去的人生命永远结束了!译 文防守多么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捎信回来最近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室中更无人,惟有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乳下孙。有孙母未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出入无完裙完裙。老妪老妪力虽衰

7、,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还在吃奶的孙子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老妇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许我连夜跟你们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早饭。译 文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夜久语

8、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夜深了,说话声消失,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我)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译 文石壕吏开端开端投石壕村投石壕村发展发展吏呼妇啼吏呼妇啼高潮高潮老妇致词老妇致词揭露封建暴政反映深重灾难同情劳动人民结局结局作别老翁作别老翁理清结构重点字词【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1)暮投石壕村:_(2)妇啼一何苦:_(3)三男邺城戍:_(4)二男新战死:_(5)死者长已矣:_(6)老妪力虽衰:_投宿

9、多么防守最近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老妇析读诗歌【四】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老妇。题目:全文纲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要写作对象 单刀直入,直叙其事,点名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及夜间发生的事情。“逾墙走”、“出门看”写出了差役夜捉壮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惊怕之苦惊怕之苦开端:投石壕村如何理解这两句话?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蛮横和老妇的哀怜,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营造出悲愤的气氛。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发展:吏呼妇啼“吏怒

10、”更能体现“妇苦”听妇前致词: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承上启下,推动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老妇的“致词”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中有言:“妇啼一何苦!”老妇人有多少苦?结合诗歌说一说。老妇人“致词”前五句诉说三个儿子全部应征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丧子之苦丧子之苦听妇前

11、致词: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丧子之苦丧子之苦“室中更无人”故意隐去了“老翁逾墙走”一事,是不得已而言。“无完裙”不仅是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家中景况之凄苦。生活困苦生活困苦听妇前致词: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

12、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丧子之苦丧子之苦应征之苦应征之苦高潮:老妇致词儿死战场家中窘迫自请服役生活困苦生活困苦听妇前致词: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妪力虽衰,请

13、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老妇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担惊受怕:“有吏夜捉人。”丧子之痛:“二男新战死。”生活困苦:“出入无完裙。”被迫请役:“请从吏夜归。”2.如何理解“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答案“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差役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家人因亲人战死、老妇人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整夜未能入睡。3.“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独”是“只”的意思,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照应开头,收束全篇;于叙事中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

14、人的深切同情。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抓人打仗的不满和对广大百姓的同情,是首优秀的抒情诗。B.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年老体衰的老妇人最终被官吏捉走了。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可见老妇人非常值得哀怜,三个儿子,有两个刚刚牺牲在战场上。D.“泣幽咽”中“泣”指有泪无声,“咽”指哭声哽塞低沉。当堂检测A项本诗是叙事诗。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表现诗人对叛军的憎恶,对国家能平叛战争的渴望,同时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也对统治者爪牙的残暴做了含蓄的揭露,对劳动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小 结作业1.完成晚练。2.背诵课文。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ppt课件-(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为本站会员(QX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