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名校联盟全国名校联盟 20212021 届高考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届高考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一)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 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 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 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
2、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 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 “召唤结构” ,因为文本有“空白” “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 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 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 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 比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
3、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 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 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 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 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 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
4、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 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 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 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 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 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
5、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 称为“第一文本” 。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 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 “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 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 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 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 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
6、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 。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 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 ,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 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 种吁请、 呼唤, 优题.速享它渴求被理解; 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 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这就构成了 “对话” 。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 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
7、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 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 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 “第二文本” 。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 ,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 、伊瑟尔“召唤结构” 、伽达默尔 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 ,也就是说,读 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 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
8、。钟嵘所谓“滋味” ,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 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 “景外 之景”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 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 “填空” “召唤结构” “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 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
9、作品构成 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 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 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 ,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 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2下列
10、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 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 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 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 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是相通的,下列诗句中,
11、不含“理 趣”的一项是(3 分)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B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4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 “填空” “对话” “兴味”四个名词术语,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对这四个术 语的理解。(4 分)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观 点的
12、合理性。(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69 题。 瓦浪如海 肖复兴 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顶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瓦,连接着一片浩 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直涌到天边。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不如碧瓦琉璃那般 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 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 瓦太熟悉不过,他说: “我成长于一个
13、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单层砖屋顶上灰 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及城中辉煌的金色。 ”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 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 树木和城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上个世纪 50 年代, 北京的天际线很低, 不用站在景山上面, 就是站在我家的房顶上, 从脚下到天边, 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 片如海的瓦浪,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
14、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阳台和露台,晒的 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 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 还要把葱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三 天不打,上房揭瓦” ,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 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 片瓦都不厚,一踩会裂,
15、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它们是一片 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 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解。 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光大半条胡同了。 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 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 更没有瓦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
16、,那样的好看。又 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 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呢? 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三棵清朝就有的枣 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 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啪砸在房顶的瓦上,溅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不上树, 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出家门,早早地爬 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
17、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 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 上,心里充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一刻,我们会 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 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显摆的战利品。 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才忽然发现和它们 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疏零落,枯黄枯黃的,像是年纪衰老的
18、鱼鳞 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 一年,它们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铺设青砖,四合院 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 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 展开”的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各样的楼顶,哪 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项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
19、京实实在在 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枯黄的颜色,和鱼 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三段,描写老北京四合院房顶的灰色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浩大、朴素低调、力量沉稳等特质,为下 文做铺垫。 B.文中从房顶攀上枣树摘枣的片段, 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摘枣情景, 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与 眷恋。 C.文章结尾,描写了灰色的鱼鳞瓦上黄色的狗尾巴草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画面感强,含蓄隽永,深化了文 章主题。 D.本文表达的感情丰富,既有
20、对家乡的怀念,对“瓦浪如海”消失的伤感,也有对传统建筑遭到破坏的批 判之情。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主要目的在于突出灰色瓦浪的色彩和力量。 B.文章第二段引用张永和先生的话,目的是印证作者的观点,突出张先生对雨鳞瓦的热爱之情。 C.文章以瓦为线索,贯穿全文:主要回忆了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的特点,瓦下百姓的生活。 D.本文融描写、记叙、议论于一炉,语言生动形象;文笔细腻,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回味无穷。 8.本文在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时,主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一语言风格。
21、(4 分) 9.文章以“瓦浪如海”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龚鉴,字明水,浙江钱塘人。早与同郡杭世骏齐名。雍正初,以拔贡就选籍,授江苏甘泉知县。县新 以江都析置,故脂膏之地。鉴耻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兴文教为已任。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 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巨室延饮,又拒之。于是大江南北盛传甘泉令不近 人情。鉴益自刻苦,无一长物。县境邵伯埭受高、宝诸湖之水,地卑下。鉴谓当于农隙运土筑高埂沿堤为 防,以徐议沟洫。堤上即植
22、桑,兴蚕事。其西境地高,浃旬不雨即龟坼,宜每一里为水塘以蓄之。如是则 高下之田俱无患。大吏韪之,然不能行。邵伯埭下有芒稻河,设闸泄水尤要。值大水泛溢,鉴冒雨至,呼 闸官泄之。闸官以盐漕 为言,不可。会总河嵇曾筠视河至,鉴直陈,厉声诃闸官,曾筠即令启闸。又用鉴 言,定盐漕船过湖需水不过六尺,过即启闸,无得藉口蓄水,为民田患。每岁晏,江都之鰥寡孤独多入甘 泉部中。西湖圣因寺僧明慧者,恃前在内廷法会恩宠,干求遍于江、浙。一日以书币关白,鉴杖其使而遣 之。事流传,上闻。世宗召明慧还京,锢不许出。当是时,甘泉令声闻天下。在任六年,以父忧去官,贫, 至无以葬。河南巡抚尹会一故为扬州守,雅与鉴善,招之,欲使
23、主大梁书院 ,以修脯助葬。遂卒于河南。 鉴湛深经术 ,能摘先儒之误,顾书多未成。所成者毛诗疏 说,阐明李光地之说为多。 (选自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六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B.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更所昵令/侗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C.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D.故某侍郎子与有旧/入谒/有所嘱/拒之/有同城官为大吏所昵/令伺察属吏者有挟/而请/又拒之/ 11.下
24、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盐漕,盐运和漕运的合称。用河道运输食盐和粮食分别称为盐运和漕运。 B.书院,古代官学机构,是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长沙岳麓书院。 C.经术,又称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义理的学间。 D.疏,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是对旧注所作的解释。文中是指对毛诗的注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龚鉴才德出众,早有盛名。他早年与同郡名士杭世骏齐名,后来以拔贡身份入仕;他对经学有深透的研 究,能指出先儒的错误,并著有毛诗疏说,阐明前人学说。 B.龚鉴廉洁无私,清贫自守。他所供职的甘泉县
25、是富庶之地,而他生活俭省,不贪不占,家无长物,连为父 亲办理葬事的钱都没有,这在当时社会中难能可贵。 C.龚鉴性情耿直,刚正不阿。大水泛溢之际,他向河道总督直陈闸官拒绝开闸泄水,并当面厉声呵斥闸官: 受皇帝恩宠的僧人派人求见龚鉴,龚鉴杖责来使并赶走了他。 D.龚鉴为官有道,享有盛誉。他对故交、官员的请托和豪门的宴请一律拒绝,在大江南北广受赞誉:他治 理有方,江都一带很多生活无依的百姓纷纷投奔到甘泉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鉴耻为俗吏,一以子惠黎元、振兴文教为已任。 (4 分) (2)恃前在内廷法会恩宠,干求遍于江、浙。 (4 分) 14. 请结合文本,简
26、要说明龚鉴造福百姓的具体表现。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既指出了诗人春游的时间,也奠定了诗的情感 基调。 B.“寂寂” ,用叠词渲染“山城”的寂静气氛:用“柳映门”的寒食特有之景,增强冷清的环境氛
27、围。 C.诗的颈联即景抒情,天气乍暖还寒,薄酒难以消愁,登高远眺才让作者内心获得片刻的逍遥与自在。 D.诗的尾联,以问句作结,诗人将一腔喷涌欲出的别离心绪融入“向谁言”的反问中,欲述无门,有一唱 三叹之妙。 16.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 “人固有一 死, , , 。 ” (2) 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是: , 。 (3) 青玉案元夕中用“ ”一句描写了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阅读下面
28、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1) 。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 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 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 (2) ,在年三十
29、夜里投河死 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 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吗?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后来,后来,你知道么?”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 B.
30、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C.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D.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台词,使整个对话语意连贯,内容贴切。(4 分) 20.潜台词是指在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下面 三句话的潜台词。(3 分)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亲戚? 哦,那用不着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据民政部统计,2019 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比 2002 年减少了一倍。平均一天时间消
31、失的自然村大 概就有几百个左右。根据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自然村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 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我们呼吁保 护传统村落,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而是最大程度改善“留守者”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人们看到了农村焕发全新生机的可能性。 22.学校近期拟举办校园戏剧节,你所在的高一(1)班排演了课本剧别里科夫的婚事 ,准备参加这一活动, 请你在校园微信公众号.上写一个简明的跨媒介文案,推介你班的节目。(6 分) 宣传主题(不超过 20 字): 宣传内容(不超过 100 字
32、): 四、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辞海 中华大辞典 全唐诗 清史稿点校本 曾经书桌上必备的传统大部头在科技时代 的冲击下逐渐淡出视线;不少传统文化类节目凭借着好口碑与高热度形成了一波荧屏文化类节目热潮,之 后又慢慢冷寂,但“传统文化科技” “传统文化旅游” “传统文化美食”的“科技”文化类节目机 智过人 魅力中国城 中国味道风行一时;2019 年 3 月,经济和政治文化领域的热词“一带一路”借 助最新的 VR 技术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最闪亮的标签之一. 全新的时代给了青年们全新的问卷,在科技时代,传统文化如何才可焕发光彩?这一新时代的问卷让 人深思。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
33、与思考,说出你的看法与感悟。 要求:明 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全国名校联盟全国名校联盟 20212021 届高考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届高考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 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 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
34、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 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 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 “召唤结构” ,因为文本有“空白” “空缺” “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 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 ,是语言结构造成的 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 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
35、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 比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 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 ,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 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 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 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
36、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 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 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 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 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 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
37、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 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 称为“第一文本” 。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 作为审美对象“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 “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 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 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
38、则带有 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 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 。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 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 ,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 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 种吁请、 呼唤, 优题.速享它渴求被理解; 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 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这就构成了 “对话” 。
39、 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 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 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 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 “第二文本” 。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 ,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 、伊瑟尔“召唤结构” 、伽达默尔 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 ,也就是
40、说,读 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 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 。钟嵘所谓“滋味” ,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 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 “景外 之景”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 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 “填空” “召唤结构” “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
41、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 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 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1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 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B通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 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C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 ,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 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
42、充。 D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且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使得文本与接受呈 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答案】D( “不仅仅是而且是”错,原文为“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前理解”是接受者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它会影 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 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接受者的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艺术作品就
43、 越成功。 D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对于“填空、对话、兴味”的见解相同,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 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答案】B 【解析】A.“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 “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这是一种现象, 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C.“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具有创造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 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D.“都指明了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定方式和特征” 有误,原文为“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这个“它”是前文中的“再创 造特征” 3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理趣”与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 “味外
44、之旨”是相通的,下列诗句中,不含“理 趣”的一项是(3 分) A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B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D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答案】C 5材料二中出现了“第二文本” “填空” “对话” “兴味”四个名词术语,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对这四个术 语的理解。(4 分) 【参考答案】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 ,
45、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吁请、呼唤,读者积极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 兴叹: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接受美学认为,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第二文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观 点的合理性。(6 分) 【参考答案】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需要读者的呼应和配合,以便完成它的第二次创作。文学作品 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变为现实的存在。读者的“前理解” (心理文化结构)决定了他们对文学 作品的理解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成功的。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 需要读者按照当下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使文学作品走向现实,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使文学作品焕发生 命活力)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 69 题。 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