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项目化学习中初探“红楼一梦”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实录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中称,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1。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部伟大而复杂的作品,管中窥豹,一览风采。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经历“人物猜一猜”“目录读一读”“判词赏一赏”“读法探一探”四个环节,我们也将从对人物、目录、判词、读法四个方面的探究走进这部作品。下面,立刻进入第一个环节“人物猜一猜”。一、人物猜一猜教师展示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三张剧照(见图1),让学生猜一猜这三个人物分别是谁。图1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
2、照生1:图是贾宝玉,他戴着一块玉。生2:图是林黛玉。生3:不对,图是薛宝钗,她戴着金锁。生4:图是林黛玉,她看起来愁眉苦脸的。师:看来大家都找到了几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如果换成文字,你们还猜得出来吗?(教师展示第一段文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第二十七回)生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黛玉葬花”这个情节,大家都很熟悉的。师:从“黛玉葬花”这个情节来看,你们觉得林黛玉是个怎样的女孩子?生2:林黛玉是个很哀愁的人,多愁善感。(教师展示第二段文字)“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生1:这是贾宝玉
3、。师:你怎么猜出来的?生1:从这段话能看出来说话人的心里非常珍爱女孩子,很讨厌男子。师:那你觉得贾宝玉对待两性的价值观是怎样的?生1:他重女轻男。(学生笑)生2:他觉得男子都是浊臭逼人,女孩子都是清爽的,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他不轻视女孩子。(教师展示第三段文字)她问道:“什么书?”他慌得藏之不迭道:“不过是中庸 大学。”她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他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她接书来瞧,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第二十三回)师:这段文字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生1
4、:有两个人在讨论一本书,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应该是兄妹关系,因为其中一个称另一个为“好妹妹”。师:能推测一下他们在看什么样的书吗?生2:一开始,男孩子骗女孩子说是中庸 大学一类的书,然后藏起来了,那肯定不是这类书。师:我们学习过中庸 大学,它们是什么样的书?生3:在祝福一课中,鲁四老爷的书房里有一套四书衬,“四书”是指中庸 大学 论语 孟子,这些书应该是古代读书人要学习的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吧。师:这两人如果不是在看学习方面的书,还要藏起来,他们可能在看什么类型的书?生4:他们在偷偷看课外书。(学生笑)师:大家都笑了,这本课外书好看吗?生5:应该非常好看,“不到一顿饭工夫,俱已看完,自觉词
5、藻警人,余香满口”。可见此书内容吸引人,文采又好。师:如果说刚刚我们看出这两位是兄妹关系,那么在共同读书这件事情上,还可以看出他们有怎样的关系?生 6:他们兴趣相投,有共同爱好,有共同的追求。师:有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知道这是本什么书吗?生7:我知道,他们读的是西厢记,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师:这两个人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这个情节让我们了解到他们是兄妹关系(表兄妹),又让我们发现了两人还是兴趣相投的书友。透露一个信息给大家,林黛玉可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教师展示第四段文字)袭人道:“上回也是,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姑娘,那
6、要是#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真真的姑娘叫人敬重。”宝玉道:“#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第三十二回)师:这段文字中我用 和#分别代替两个姑娘的名字,我来为大家读一读,你们猜猜这又是谁和谁。(教师朗读)生1:我猜#姑娘是林黛玉,因为这段文字中,贾宝玉很明显更认同#姑娘。结合我以前了解到的他们的关系和刚刚“共读西厢”的片段中两人三观相合的表现,#姑娘应该是林黛玉。师:回答得很好,结合上一个片段推断出了其中一位姑娘是林黛玉。再透露一个信息给你们,这个片段中袭人和宝玉评价两位姑娘的起因,是姑娘对贾宝玉说了一些关于书的话,引起了宝玉强烈的情绪,
7、找找文本中的信息,你们猜猜,她说了什么话?生 2:黛玉和宝玉是一起看完课外书,偷偷地看,还看得很开心。而这个片段中贾宝玉生气了,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我猜姑娘是要宝玉不要看课外书,好好看大学 中庸。师:很好,这个姑娘就是薛宝钗,她一心想劝导贾宝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宝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怎样?生3:他们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三观不合。宝玉和黛玉有共同兴趣和追求,和宝钗的追求不一样,也不喜欢宝钗去干涉他。师:那么为什么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个人是这样一种关系呢?我们来追溯到他们的前世去看看。(教师展示第五段文字)木石前盟: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前缘。木指黛玉的前世绛珠
8、仙草,石指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赤霞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名唤绛珠仙子。为报灌溉之德,绛珠仙子情愿随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将自己一世的眼泪还他。神瑛侍者顺带着顽石下凡,神瑛侍者成为贾宝玉,而顽石则幻化为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师:从这一段文字中,你能洞悉作者草蛇灰线的伏笔吗?(学生齐读)生1:绛珠仙草陪神瑛侍者下凡历劫,历劫就是“经历劫难”,所以在小说中两人的经历应该是比较坎坷痛苦的。生2:绛珠仙草要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林黛玉就一直哭,是报恩还眼泪。师:林黛玉在小说中的哭比较集中在前49回,后面越哭越少,这个设计暗示着什么?生3:林黛玉哭完了
9、,报恩就报完了,她就要回仙界了,她要去世了。师:读到这里,我们大概就明白了宝黛之间三观一致的缘由,他们在仙界的前世本就情投意合,相伴相随。那么,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因缘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展示第六段文字)金玉良缘: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因缘。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对应之物。通灵宝玉的正面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的正面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见图2)。图2 金玉良缘师:这里暗示的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是作者设计好的金玉良缘,金锁是通灵宝玉的对应之物,寓意“土生金”。一边是金玉良缘,一边是木石前盟,激烈对抗,暗含传统哲学文化中“金克木”之意。而贾宝玉摔玉的行为,也意
10、喻着他对这段金玉良缘的反抗,对传统礼教的反抗,暗示他和宝钗关系的走向。当然,整本红楼梦并不只是在说宝黛钗三个人的感情纠葛,还有另外一条主线。生:是贾府的兴衰线。师: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五回的目录,看看作者给我们安排了哪些主要故事。二、目录读一读(教师展示第7段文字)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师:前五回是整部小说的总纲,后40回得以续写,正是因为曹雪芹在前五回安排了整部小说的情节框架和人物的命运。研究
11、这五个回目名,看看你读出了些什么端倪。生 1:第二回中说到林黛玉的母亲贾夫人去世了,第三回中说到林黛玉离开了他的父亲,这两回就交代了林黛玉为什么会进京都来到贾府。师: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表达,林黛玉的母亲为什么不叫林夫人,而要叫贾夫人?生 2:因为贾家比林家更有地位。我读红楼梦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夫人都是用自己的姓氏来称呼的,贾宝玉的妈妈姓王,叫王夫人,还有邢夫人、史太君。师: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发现用自己的姓氏来称呼,还可以避免混淆嫁入贾家的众多“贾夫人”,这也是曹雪芹在创作众多人物时的一个写作技巧。生 3:这里有一组名字,“甄士隐”和“贾雨村”,我知道是用了谐音的方法,“甄士隐”就是将真的事
12、情隐去,“贾雨村”就是假语存,是虚构的作品。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已经对红楼梦的创作手法有了一点研究。生4: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我在初中的读本里读过,通过贾雨村判薛蟠的案子,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财富和地位。生5:老师,冷子兴是谁?师:冷子兴是贾府中的老嬷嬷周瑞家的女婿,他是京城里的古玩商人。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和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从府外和府内两个人的视角,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是全书“人物表”式的两个回目。生6:第五回应该就是贾宝玉闯入幻境看到十二钗的判词,这些判词暗示了红楼梦里女子们的命运。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从前五回的目录中,读出了小说的很多信息,也了解了作者
13、的几种创作手法。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了小说的两条主线:情感线和兴衰线;我们发现了两个世界:人间社会和前世仙界。生7:红楼梦的内容原来这么丰富啊。师:远不止这些呢,我们再来赏读一下判词吧,看看判词里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三、判词赏一赏(教师展示第八段文字)判词前画: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正册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师: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一起来解密判词。(生讨论)生 1:我读出了画中“两株枯木”就是个林,“玉带”反过来就是谐音“黛玉”,枯木可能暗示林黛玉“死”的结局。生2:画中“雪”谐音“薛”,“金簪”就是“宝钗”的另一种说法,判词里“
14、雪里埋”大概暗示薛宝钗也无法得偿所愿,无法闪闪发光吧。师:这个解读很到位,薛宝钗一开始借居贾府是为了入宫待选,后来待选不成就希望和宝玉成就美满姻缘,这两件事她都没有称心如意。生3:判词里有“勘怜咏絮才”一句,我们初中学过这个典故,讲的是才女谢道韫的故事。东晋太守谢安要家里的孩子们说说纷飞的大雪像什么,谢道韫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说得最好,赢得了谢安的赞赏。所以用这个典故称赞女子的才华,我们刚刚读了宝黛“共读西厢”的片段,我觉得这句应该是赞赏林黛玉的才情。师:能结合以前学过的课文和刚才赏读的片段来理解判词中的典故,很好。“可叹停机德”说的是关于乐羊子妻劝诫丈夫读书的故事,有同学知道吗?生4:老
15、师,这个我了解一点。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妻子规劝乐羊子要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师:很好,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你们觉得在暗示谁?生5:我们刚刚读了姑娘和#姑娘片段,我觉得这个典故是在说薛宝钗,她有着传统女性的贤良品性,像乐羊子妻规劝丈夫一样,规劝宝玉读书。师:此处应有掌声,大家对这首判词的解读太到位了。(学生鼓掌)四、读法探一探师:我们今天一起猜了人物,读了目录,赏了判词,这些都是阅读、品味红楼梦这个鸿篇巨作的一些方法。除了人物、情节、环境之外,在阅
16、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梳理多条主线的脉络,探究人物名字里的端倪,品味诗词歌赋里的文化,解读衣食住行的密码。我们今天管中窥豹般地简单领略了红楼梦的魅力。下周,我们将开展红楼梦文化艺术节活动,同学们可以在红楼梦项目活动中全方位赏读这部巨著。欲知详情如何,且看红楼一梦。下课!参考文献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前言1.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功能定位:激趣、评估、整合评孙元菁老师红楼梦导读课红楼梦是新课标、新教材规定的高中生两本必读书(另一本为乡土中国)之一,同时,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也被列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一个独立单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数年前,在网络流行一
17、份“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上,红楼梦却位居榜首。一边是课标教材要求必读,一边是“死活读不下去”,高中生面对这般困境,如何破解?也许,项目化学习是一个不错的破解之道。因而,作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导读课,需要承载一些独特的功能,引导学生成功“入项”。一、激趣2020年上半年,在浙江省正式投入使用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前夕,笔者曾针对浙南浙北几所不同层次学校高中生的红楼梦阅读情况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对红楼梦不甚感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之所以入选“死活读不下去”榜单,红楼梦确实有其自身的原因。从作品本身来说,小说中数量众多的登场人物、复杂的人物关系、半文半白的语
18、言和较长的篇幅等都对学生的阅读体验影响较大,而大量的诗词、生僻字、古代风俗人情和文化知识等方面也为学生阅读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如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学生容易在红楼梦的阅读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以致很难体会到这部伟大小说的魅力。因而,导读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孙元菁老师在导读课中,先以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三张剧照导入,让学生猜测图中人物是哪三位主人公,并顺势引入了“黛玉葬花”“共读西厢”“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等相关情节,展示红楼梦全书的一条主线宝黛钗的情感线。然后再以前五回目录引导学生探究红楼梦全书的另一条主线贾府的兴衰线。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由浅入深、提纲挈领地梳理了本书的情感线和兴
19、衰线,抓住了本书的核心内容,为学生进一步阅读整本书搭建了绝佳的学习支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有学生不禁发出了“红楼梦的内容原来这么丰富啊”的感叹!可见这节课的激趣之效。可以预见,学生在课后主动阅读红楼梦的意愿、兴趣和热情均得到了提升。二、评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几项具体的要求:“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
20、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111-12这些要求均需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得到落实。而导读课则需要对学生的前期阅读情况做一个大体的检测和评估。这节导读课上,孙老师通过为学生提供电视剧剧照、文本语段、前五回目录、黛玉和宝钗判词等学习支架,设置了具有层递性、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依次评估了学生对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关系、黛玉和宝钗的人物形象、本书的“谐音双关”“草蛇灰线”的创作手法、本书整体的艺术架构的了解程度。这样就对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前期情况做出了有效的评估,大致了解了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到了何种程度,为后续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依据。在完成这些挑
21、战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探究学习的状态。课堂从以讲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探究为主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思维发展,让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在情境与任务中得以生长。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评价信息处理的过程:学生达成处,教师肯定之;学生不足处,教师补充之;学生困惑处,教师点拨之。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学、学习与评价都是围绕统一的目标而展开,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让学习目标得以一一落实。三、整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指出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
22、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113对于教师而言,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课程整合的方式,项目化学习也是一种整合性课程,以项目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丰富、开放、多元的课程体验。无论项目化学习这个风筝放得多高多远,新课标这条线切不可脱手。学科项目化学习应该有主题,无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会陷入散乱和分裂。而学习主题可以是主要问题、主要话题、主要议题等。因而,我们倡导整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达成关于某个领域的整体认识和深刻理解。这节导读课处处体现了孙老师的独到匠心与整合学习的
23、特点:19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的导入体现了红楼梦原著与电视剧的整合学习;“共读西厢”环节中关于中庸 大学知识的回顾梳理体现了学科新旧知识的整合学习;“木石前缘”“金玉良缘”的理解、前五回目录的探究和判词的解读则体现了整本书内部的整合学习孙老师在教学开始时介绍,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对于这样一部巨著,孙老师带领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整合学习,成功地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对这部伟大而复杂的作品的新领悟以及新期待。红楼梦开篇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孙老师的这节导读“入项”课,以学生兴趣为起点设计导读活动,引导学生饶有兴致地走进经典,让学生对这部长篇小说做管中窥豹式的导览阅读,让“解其中味”成为一种可能。之后,随着红楼梦文化艺术节大幕的拉开,一出好戏即将上演。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