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总结第18课紫藤萝瀑布1.文章思想内容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2.重点句子(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2、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答: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答: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3.重要问题故事情节脉络梳理(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
3、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
4、勃勃生机。(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的愉悦了(4)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 答: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
5、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儿正用得上我们才学过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6)文中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运用比喻、拟人
6、、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
7、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第19课一颗小桃树1.结构梳理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2.重点句子(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3)那
8、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3.主旨归纳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第20课外国诗两首1.主题思想(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
9、、光明的。(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2.重要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
10、;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1.主旨归纳(1)登幽州台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2)望岳: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3)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最后一句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4)游山西村:这首诗赞美
11、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5)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2.重要问题(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答:
12、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答: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5)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该如何理解?答:落红”喻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诗人看到落红想到自己,虽然花儿已谢,但没有终结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回到滋养它的泥土中去,化为春泥,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比,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