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课题一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连云港市猴嘴中学 曹建国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初三化学(上)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一 原子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探究原子的构成和学习有关相对原子 质量的有关知识。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标 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的。 写科普小论文:我想象中的原 子结构。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 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
2、与方法: (1)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 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 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与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 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 基础。因此,原子的
3、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本课题是在学 生学习分子、 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 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 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 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教学策略分析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 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 然,又便
4、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还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 行加工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 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 观性。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 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PPT 课件 原子放大结构模型(或图片) 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 【PPT 出示】:古代
5、哲学家庄子的话“一尺之椎,日去其半,万世不竭” 【设问】:这段文字的意思?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 【过渡】这句话告诉我们“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如果能:那么我们想象 的原子是什么样子的? 【思考】: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分子还可以分成原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古代哲学来认识自然科学,认识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统 一的关系 【学生猜想】: 1.原子是实心的吗? 2.原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 4原子到底有多大? 设计意图:学生想探究的问题大部分将在本节教学中通
6、过探究活动中获得较满 意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的探究欲望 【引课】本单元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原 子内部构成。 【讲解】原子结构发现简史: 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 年,汤 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原子是 一个实心球体。电子粘在表面,之后,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有核,是原子核 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请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 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畅想,交流】原子结构类似桃、杏等水果,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原子核带正 电,靠静电引力吸引电子 【PPT 展示】
7、卢瑟福用带正电荷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 粒子能顺 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 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设问】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以上实验的现象对你认识原子内部结构有何启示? 【讨论分析、解释】 【交流】: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并且带 有正电荷,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想象原子内部构成后进行实验现象的分析,以此来纠 正认识的偏差,感受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所聚集的质量之大,初 步建立起原子内部构成的空间模型。 【设问】原子核很小,它能否继续再分? 【PP
8、T 展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图片 【讲解】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 【猜想,实例说明】 设计意图:不断感受物质的无限可分。 【模型展示】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讲解】介绍: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学生分析交流】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 (通过原子内部结构的动画,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初步认识原 子结构和物质的微粒性。 ) 【PPT 播放】原子原子内部的运动动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激发 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培 养表达能力。 ) 【PPT 展示】
9、教材 P68表 41、42。 【设问】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析表 4-1、4-2 【小组活动】:对获取的信息交流 【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会从图表中得出有效信息 【讲解】核电荷数即原子核
10、所带的正电荷数目 【引导总结】形成结论小结后板书: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讲述】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有关夸克的结构和 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是无止尽的,培养学生爱科学情感) 二、相对原子质量 【PPT 展示】几种原子的质量: (设计意图 : “让事实说话, ”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 使用时的不便,从而更能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 【类比讲解】 这正像我们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有多大一样极不方便,比较 聪明的回答是“一粒大米的质量比一粒小米大一点”。类似的,为了便于研究 问
11、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类比) 【设问】如何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并用数学公式表示 【说明】:平时我们用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不必这么精确,一般取整数或保 留小数点后一位,可查 P73 页。 【延伸拓展】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我们不需要再去计算,科学家已 经把所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出。今后学习中,我们可直接查阅书后附录 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师生一起查阅),同时,我们也应该记住那些为相对原子 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我国的张青莲教授,介绍院士张青莲教 授。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爱国
12、主义教育。 ) 【学生训练】: 阅读课本 P71 资料 利用教材 154 页附录;教材 75 页表 4-3 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氢、 碳、氧、钠、铝、铁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 g B.1 kg C.1 D.1.6710-27 kg 已知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m Kg,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 n Kg,则镁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 辨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2 g B 12 C 1.6610-27 kg D 1/12 g 【学生解答】: 【师生共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学到了一些 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我们还想了解原子的什么方面的知识吗? (教
13、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作出适当的解释) 构成原子的粒子确实还有复杂的结构, 关于原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书籍、 查阅网络等途径, 进一步了解, 进一步探索, 来揭开各种粒子的奥秘。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学会小结,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永 不满足课堂的学习,培养他们带着问题,不断探究,不断学习的精神。 )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书上练习。导学手册。 科学应用:科学应用:写科普小论文: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的几个数量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 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 2、符号Ar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 数(近似整数值)